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1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总结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7918”是指(七条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4、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交通量。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6、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7、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8、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和(鞍式列车)三种。9、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二)级。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规定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三)级。1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三种。二、选择题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A)。A专供汽车行驶B专供小客车行驶C混合交通行驶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A)。A年平均昼夜交通量B日平均小时交通量C最大交通量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C)。A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C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4、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为(C)。A1000-4000辆B3000-7500辆C5000~15000辆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B)。A设计车辆B交通量C设计车速6、公路的设计车速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B)行车速度。A最小B最大C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三、名称解释1.公路技术标准:是指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设计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2.设计车速: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3.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段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公路某段面的车辆数目)。4.公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公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通行能力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两种。四、问答题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与这些运输方式比较,公路运输有哪些特点?答: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及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其中①铁路运输:运量大、运程远,在交通运输中起着主要作用;②水运运输:运量大、成本低,运速慢且受到航道的限制;③航空运输:速度快、成本高,服务于远距离和有时间要求的客货运输;④管线运输:适用于液态、气态、散装粉状物体的运输。与这些运输方式比较,公路运输有如下特点:①机动灵活,能迅速集中和分散货物,做到直达运输。②受交通设施限制少,是最广泛的一种运输方式,也是交通运输网中其他各种运输方式联系的纽带。③适应性强,服务面广,时间上随意性强,可适于小批量运输和大宗运输。④公路运输投资少,资金周转快,社会效益显著。⑤与铁路、水运比较,公路运输由于汽车燃料价格高,服务人员多,单位运量小,所以在长途运输中,其运输成本偏高。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我国公路分为哪几个等级?答:交通部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其中: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3.简述公路“两阶段勘测设计”的程序步骤。答:两阶段勘测设计是公路测设一般所采用的测设程序。其步骤为:先进行初测、编制初步设计和工程概算;经上级批准初步设计后,再进行定测、编制施工图和工程预算。也可直接进行定测、编制初步设计;然后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通过补充测量编制施工图。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答:公路主要技术指标一般包括:设计速度、行车道数及宽度、路基宽度、最大纵坡、平曲线最小半径、行车视距、桥梁设计荷载等。5.设计速度的定义是什么?答:所谓设计速度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设计速度是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第二章平面设计一、填空题1、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2、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同向)曲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反向)曲线。3、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6V或6倍设计车速)。4、在转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2V或2倍设计车速)。5、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服度,还增加了(燃油)消耗和(汽车轮胎)磨损。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三种。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米。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应设缓和曲线。但(四级)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用直线径相连接。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其方程表达式为(R·L=A2)。10、无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缓和段过渡形式可采用三种方式,即(绕内边缘线旋转、绕中轴旋转、绕外边缘线旋转)。11、圆曲线上全加宽值的大小与(设计车型、平曲线半径、设计车速)等因素有关。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时,应在平曲线(内侧)设置加宽。13、当公路需要加宽时,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第一类加宽)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第三类加宽)类加宽值;对于不经常通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第二类加宽)类加宽值。14、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大地坐标系统、高斯3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15、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1.2)米,物高(0.1)米。16、行车视距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等四种。17、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等三部分距离。1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和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二、三、四级公路应保证(会车)视距的要求。19、平曲线上行车视距的检查有两种方法,一是(解析法、),另一是(几何法)。20、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型是按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起来的线形形式。二、选择题1、横向力系数的定义(A)。A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B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C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2、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B)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A外侧路肩边缘B外侧路面边缘C路面中心3、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B)的路面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A路基未加宽时B路面未加宽时C路面加宽后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B)进行。A外侧B内侧C中侧5、双车道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C)。A超车视距B停车视距C会车视距6、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A停车视距B会车视距C超车视距7、新建双车道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A)。A内边轴旋转B中轴旋转C外边轴旋转8、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B)。A内边轴旋转B外边轴旋转C中轴旋转9、一般公路在旧公路改建时的超高构成可采用(C)。A内边轴旋转B外边轴旋转C中轴旋转10、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B)。A3%B2%C5%D非定值11、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D)。A离心力B横向力C垂向力D横向力系数12、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A)。A1:1:1B1:2:1C1:2:3D3:2:113、汽车转弯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D)。A二次抛物线B高次抛物线C双柳线D回旋曲线14、技术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大容许合成坡度的目的是(A)。A控制急弯和陡坡的组合B控制最大超高横坡度C保证冰雪路面行车安全D比纵坡指标更科学合理15、不使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感到困难的平曲线最小长度为设计车速的(D)行程。A3sB5sC6sD9s16、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C)的法向距离。A路中线B路面内边缘线C行车轨迹线D路基内边缘线17、各级公路超高横坡度的最小值是(B)。A1.5%B2%C3%D路拱横坡度三、名称解释1.横向力系数:即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2.缓和曲线:是指有超高的平曲线中,由直线段的双向横坡过渡到圆曲线的单向横坡所需设置的渐变段曲线。3.缓和曲线的切线角: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与起点(ZH或HZ)切线相交所组成的角。4.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自驾驶员看到障碍物时起,至在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要的最短距离。5.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在与对向来车相遇之前,完成超车安全回到自己的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四、问答题1.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什么?答: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①有利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②消除离心力的突变,提高舒适性;③完成超高和加宽的过渡;④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2.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需从哪几个方面考虑?答:①控制离心加速度增长率,满足旅客舒适要求;②根据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所需经行时间;③根据超高渐变率适中;④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考虑。3.何谓超高?设置超高的原因及条件分别是什么?答:①平曲线超高:为了抵消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的形式。②设置超高的原因:将弯道横断面做成向内倾斜的单向横坡形式,利用重力向内侧分力抵消一部分离心力,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③设置超高的条件是: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4.简述无中央分隔带超高缓和段绕内边轴旋转的形成过程。答:即将路面未加宽时的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位置不动。其旋转形式为:①在超高缓和段以前,将两侧路肩的横坡度0i分别同时绕外侧路面未加宽时的边缘线旋转,使0i逐渐变为路面的双向横坡度1i,这一过程的长度为0L,一般取1--2米,但不计入超高缓和段长度内;②将外侧路面连同外侧路肩的1i绕中轴旋转同时向前推进,直到使外侧的1i逐渐变为内侧路面的1i,这一过程的长度为1L;③将内外侧的路面和路肩的单向横坡度1i整体绕路面未加宽时的内侧边缘线旋转同时向前推进,直至单向横坡度1i逐渐变为全超高横坡度bi为止,这一过程的长度为2L;④超高缓和段全长21LLLC。5.简述无中央分隔带超高缓和段绕中轴旋转的形成过程。答:即将路面未加宽时的路面中心线保留在原来位置不动。其旋转形式为:①在超高缓和段以前,将两侧路肩的横坡度0i分别同时绕外侧路面未加宽时的边缘线旋转,使0i逐渐变为路面的双向横坡度1i,这一过程的长度为0L,一般取1--2米,但不计入超高缓和段长度内;②将外侧路面连同外侧路肩的1i绕中轴旋转同时向前推进,直到使外侧的1i逐渐变为内侧路面的1i,这一过程的长度为1L;③将内外
本文标题: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9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