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动物遗传学-简答题11.动物遗传学的意义是什么?答:动物遗传学是动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遗传学是研究能够自我繁殖的核酸的性质、功能和意义的科学。动物遗传学是研究动物遗传物质、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机理的科学。动物遗传学是动物育种学最主要的理论基础。2.动物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答:动物遗传学研究内容包括动物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遗传、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基础及分子遗传学基础及在动物中的应用等。3、动物遗传学与畜禽育种的关系。答:动物育种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动物遗传资源,发挥优良品种基因库的作用,提高动物产品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以长远的观点,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品种资源,达到对现有品种资源和以前未利用的动物资源保护的目的。通过育种工作,扩大优秀种畜使用面,使良种覆盖率提高,进而使群体不断得到遗传上的改良。通过育种工作,培育杂交配套系,“优化”杂交组合,达到充分利用杂种优势生产商品动物,使工厂化动物生产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的目的。4.从配子发生和受精过程说明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的意义。答:减数分裂时核内染色体严格按照一定规律变化,最后分裂成四个子细胞,各具半数的染色体(n),这样经过受精结合,再恢复成全数染色体(2n)。这就保证了子代和亲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为后代的性状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而且由于同源染色体在中期I排列在赤道面上,然后分向两极,各对染色体中两个成员向两极移动是随机的,这样不同对染色体的组合是自由的。同时,在前期I的粗线期,同源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片段的互换,为生物变异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的适应与进化,并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5、请简要说明细胞在机能方面的共同特点:答:(1)细胞能够利用能量和转变能量。(2)细胞具有生物合成的能力。(3)细胞还具有自我复制和分裂繁殖的能力。动物遗传学-简答题26、一个典型的染色体包括哪些部分?答:(1)着丝点:在染色体上有一个缢缩而染色较浅的部分称为主缢痕,这是纺缍丝附着的地方,又称着丝点。(2)次缢痕:次缢痕是某些染色体所特有的另一形态特征,染色较浅。次缢痕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范围大小也是恒定的,这对于在一个染色体组中鉴别特定的染色体很有用处。(3)随体:是染色体上的一种圆形或长形的突出物,由一根纤细的染色体细丝与染色体相连。随体的直径可以与染色体直径相等,随体的大小变化较大,有的甚至小到难以分辨。(4)核仁组织区:这是细胞中某一个或几个染色体与核仁联系的地方,它与核仁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许多生物的核糖体DNA就集中在这个特定的位置上。7、一个细胞周期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又分为哪些时期?答:一个细胞周期可以分为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间期细胞核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此期DNA进行了复制,数量加倍,组蛋白等的含量也有相应的增加,从而为子细胞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间期根据DNA复制的情况分为三个时期,即G1期或称复制前期;S期或称复制期;G2期或称复制后期。细胞一旦完成了分裂前的准备,便进入有丝分裂期,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在于,把S期加倍了的DNA形成染色体,然后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每个子细胞得到一套和母细胞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8、减数分裂的特点?答:每个初级精母细胞或卵母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而染色体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只分裂一次,因此每个子细胞(性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以n代表)只有原来初级精母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9.为什么在有亲缘关系的动物间交配,致死或有缺陷的性状出现机率较高?答:因为致死基因或导致缺陷性状的基因往往是隐性的,而亲缘关系相近的动物携带有共同的隐性致死或致缺陷基因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出现致死或导致缺陷的机率就较高。动物遗传学-简答题310.目前性别控制主要采用哪三种途径?答:一是在人工授精前对X和Y精子分离以控制性别;二是在胚胎移植前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三是通过控制外环境来控制性别。11.伴性遗传的特点是什么?答:伴性遗传有两个特点,一是正反交结果不同,二是后代性状与性别有关,表现为交叉现象。如雄性后代的X染色体来源于母亲,并传递给女儿。12.从性性状遗传与限性性状遗传的主要区别在哪里?答:从性性状是指在不同性别中具有不同表现的性状,它在两个性别中都可以得到表达,只是同一基因的表达在不同的性别中显隐性关系不同。而限性性状只在某一性别表达,但另一性别同样带有控制该性状的基因。13.遗传信息的改变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答:①基因突变,发生在基因水平上的遗传改变;②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遗传改变;③DNA重组,染色体序列的重排。14.基因突变有哪些特点?答:①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②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③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④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⑤基因突变的方向是不确定的。15.质量性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质量性状多由一对或少数几对基因所决定,每对基因都在表型上有明显可见效应;(2)其变异在群体内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即使出现有不完全显性的杂合体的中间类型也可以区别归类;(3)质量性状一般不能度量,可以描述;(4)遗传关系较简单,一般遵循遗传三大规律;(5)遗传效应较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小。动物遗传学-简答题416.简要说明哈迪-温伯格定律的要点。答:(1)在一个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选择、突变、迁移等因素的作用,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保持不变;(2)对常染色体基因而言,不管起始频率如何,经一代随机交配即可达到平衡;(3)群体达到平衡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是:D=p2,H=2pq,R=q2。17.数量性状有哪些特征?答:数量性状的特征大致有4点,有:(1)个体间的差异很难描述,需要度量;(2)在一个群体中,变异呈连续性;(3)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4)数量性状对环境影响敏感。18.请介绍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答:多基因假说又称微效多基因假说,由尼尔逊-埃尔根据对小麦籽粒颜色遗传提出。主要论点是:(1)数量性状是由许多效应微小的基因控制的;(2)这些基因的效应相等且相加,符合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以及连锁互换规律;(3)这些基因间一般没有显隐性关系;(4)数量性状同时受基因型和环境的作用,而且对环境非常敏感。19.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不同。答案:(1)每个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数量不同,分别为2和4;(2)染色体变化不一样,有丝分裂后染色体数量不变,减数分裂后减半;(3)分裂过程不同,减数分裂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同源染色体分离,后一阶段出现染色单体分离,而有丝分裂仅相当于减数分裂的后一阶段;(4)发生分裂的细胞不同,有丝分裂出现于所有细胞,而减数分裂仅发生于生殖细胞;动物遗传学-简答题520.请回答非孟德尔遗传的几种类型及其基本含义。答案:(1)非孟德尔遗传包括母体效应、剂量补偿效应、基因组印迹和核外遗传等四种;(2)母体效应是母体基因型决定后代表型的现象,其遗传机制是母体基因的延迟表达,如椎实螺外壳旋转方向的遗传;(3)在哺乳动物中,雌性个体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出现异染色质化,失去转录活性,使得雌雄动物间X染色体的数量虽然不同,但X染色体上的基因产物的剂量是平衡的,整个过程称为剂量补偿效应。(4)与传统的孟德尔遗传方式不同,分别来自父母方的两个等位基因中只有一方呈现表达,另一方被印迹,即不表达或表达甚微,这种遗传方式称为印迹遗传。(5)核外遗传主要指细胞质遗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如动物线粒体遗传。21.简述核糖体上的活性位点P和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作用。答:核糖体上的活性位点P叫肽基位置,是起始tRNA和肽基tRNA结合的部位。活性位点A叫氨酰基位置,是氨酰基tRNA结合的部位。22.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答: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翻译的过程分为起始、肽链的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合成起始是指核糖体大小亚基、tRNA和mRNA在起始因子的作用下组装成起始复合物的过程。肽链的延伸就是由tRNA将各种氨基酸运来,按mRNA的密码顺序,连接起来成为多肽链,当肽链合成进行到终止密码时,各种氨基酰-tRNA都不能进位,肽链合成终止并释放,其后,几条多肽链结合,进一步折叠成为立体蛋白质分子。动物遗传学-简答题623.说明遗传密码的基本特点。答:遗传密码有简并性,即一种以上的密码子编码一种氨基酸;密码子具有方向性,即mRNA从5’端到3’端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决定了多肽链中从N端到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tRNA上的反密码子环可以识别特定的氨基酸,并将其运载至mRNA模板上。24.简要介绍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答:核酸是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以遗传密码的形式编码在DNA分子上,表现为特定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通过DNA的复制把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在子代的个体发育过程中,遗传信息通过转录过程由DNA传递给RNA,然后翻译成特异的蛋白质,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遗传性状,这种遗传信息的流向,称为中心法则。在某些情况下,RNA也是重要的遗传物质,如RNA病毒中RNA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并同时作为mRNA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在致癌RNA病毒中,RNA还以逆转录的方式将遗传信息逆向传递给DNA分子,因此对中心法则进行了补充和完善。25.简述碱基类似物引起基因突变的机理和结果?答:机理:碱基类似物是一类化学结构与DNA分子中正常碱基十分相似的化合物,一些碱基类似物能够在DNA复制时与正常碱基配对,掺入到DNA分子中,又由于碱基类似物存在两种异构体,这两种异构体和碱基的配对性质不同,因此会引起基因突变。结果:一般会引起碱基的转换突变。例如,5-溴尿嘧啶(5-BU)是一种碱基类似物,与T很相似,存在酮式和烯醇式两种构。以酮式存在时,与A配对,以烯醇式存在时,与G配对。如果在DNA复制时,5-BU以酮式结构与A配对掺入DNA分子中,然后变成烯醇式,在下一次复制时就会与G配对,产生A-T到G-C得转换突变。26.三倍体和三体?答:三倍体是指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生物,用3n表示。三体是二倍体生物增加了某一条染色体,用2n+1表示。三倍体和三体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但三倍体是整倍体变异,而三体是非整倍体变异。动物遗传学-简答题727.哈代---温伯格定律的要点?答:①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若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基因频率世代不变,即p0=p1=···=pnq0=q1=···=qn②任何一个大群体,无论其基因频率如何,只要经过一代随机交配,一对常染色体基因型频率就达到平衡,若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直进行随机交配,这种平衡状态始终不变,即:D1=D2=···=DnH1=H2=···=HnR1=R2=···=Rn③在平衡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为:D=p2H=2pqR=q228.DNA复制所需的酶和蛋白质有哪些?(一)DNA聚合酶:原核生物DNA聚合酶:即DNA聚合酶I、Ⅱ、Ⅲ,其中DNA聚合酶Ⅰ是由polA基因编码的单链蛋白,是一种多功能酶,主要具有三种酶学活性:①5’→3’聚合酶活性。②3'→5'外切酶活性,它在复制中主要起校对功能③5’→3’外切酶活性;DNA聚合酶Ⅲ是细菌DNA复制的主要聚合酶,具有5’→3’聚合酶活性和3'→5'外切校正活性,但不具有5’→3’外切酶活性。(二)引发酶(三)DNA连接酶:可催化两条相邻DNA片段的3’-OH和5’-磷酸基团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四)拓扑异构酶:能将单双链的线状或环状的DNA分子进行拓扑交换的一种酶。(五)解链酶(六)单链结合蛋白。动物遗传学-简答题829.母体效应和母系遗传?答:母体效应是指由母体的基因型决定后代表型的现象,是母体基因延迟表达的结果。而母系遗传是指真核生物核外基因的遗传方式,对于核外基因来说,由于后代的基因完全来源于母亲,只表现母本的某些基因型。母体效应和母系遗传都属于非孟德尔遗传现象。30.物理图谱和遗传图谱
本文标题:遗传-简答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94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