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现代建筑理论武汉理工大学土建学院研究生课程主讲人:陈李波课时:8课时上课时间:连续两周,每周一14:30上课地点:建筑馆二楼会议室网上论坛:bbs.clbstudio.com相关资料下载::1818203(可能长期潜水或不登录)议题一:功能与形式之争Functionvs.Form现代建筑理论界不乏口号与标语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FormfollowsFunction诠释出现代主义(功能主义)建筑的特征。注意到:1.维特鲁威的实用·坚固·美观2.“功能”与“内容”在词义上的相近与互换3.在形式与功能的嫌隙中孕育出美第一章当代西方建筑理论的进展现今,与之相应、相对的口号有:形式追随激情形式追随表现功能追随形式……这些都没有“对”或“错”,如同现代电影中没有“好人”与“坏人”。(例如《无间道》,《偷天陷阱》)这个年代是多元化的年代……第一章当代西方建筑理论的进展德国哲学家黑格尔(Hegel)阐述“艺术美的类型”时,就依据形式和内容相对关系不同,将艺术类型划分为浪漫型艺术(形式<内容)、古典型艺术(形式=内容)与象征型艺术(形式>内容)3种类型。作为艺术的主要类型,建筑形式和内容也具有如此关系,这在现代建筑理论中表述为“形式追随激情”、“形式追随功能”与“形式追随表达”等理念。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理念提出受到时代背景的需要,彼此排斥,但实际情况应是:三者分别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不同建筑类型的涵义,即情感、功能与象征。内容>形式:情感范式在情感范式中,形式是服从内容,即服务于情感的表达。情感范式要求在建筑设计中以情感为导向和目标进行创作。建筑创作与艺术类似,情感在两者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托尔斯泰所说:“艺术……的要义在于:一个人自觉的通过某些外在的符号,把亲身感受到的一些情感移交给旁人,使旁人受到这些情感的感染,也感受到那些情感。”这也适用于情感范式,在该范式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中,设计好坏取决于该建筑是否充分与真挚地传达出人类情感,是否使观者受到了这些情感感染,感受到这些情感。此处,情感分为三个逻辑层面,即个人情感、历史情感和自然情感。内容>形式:情感范式内容>形式:情感范式1.个人情感的归属情感的第一个层面是个人情感,其对应的建筑类型有住宅、地域民居、古镇与老街等,以住宅最为典型。住宅是“市民将自身的情感投射到自己的场所之上。”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对老屋的描述很好诠释出这一点:“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因此,在住宅设计上,如何充分地营造个人情感的归属感,便成为设计的主旨。在这层意义下,相对于内容而言,形式处于第二位,只能是服务于功能,服务于个人情感的表达。优秀住宅设计的评判标准就是:它是否具有我们在家中生活的甜美和熟悉的氛围,一种与迷失方向之后的恐惧相反的感觉。内容>形式:情感范式2.历史情感的认同情感的第二个层面是历史情感。历史情感就是对涵盖社会、民族与文化的认同与尊重。事实上,历史就是人类自身的完善史,如雅斯贝斯所述:“为什么有历史?因为人是有限的、不完善的并无法完善的,他必须在其贯通时间的变化中逐渐认识到永恒……人的不完善与其历史性是同一桩事情。”历史情感具有过去、现今与将来这三个时间维度,分别对应着建筑的三个代表类型:博物馆、展览馆和科技馆。内容>形式:情感范式3.自然情感的依恋情感的第三个层面是自然情感。我们对于自然的情感,源于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因为“自然往往是我们的第二情人,她对我们的第一次失恋发出安慰。”中国园林无疑是诠释人类对自然情感依恋的典例。师从造化、取法自然的私家园林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于体宜”作为设计中建筑与自然之间达成和谐统一的营造法则与最高境界。而园林中“移竹当窗,分梨为院。静扰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的诗意,也出于对自然万物的依恋与感悟:拙政园中的留听阁,取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之意境,而雪香云蔚亭则有品梅花“暗香浮动月黄昏”之谐趣。内容=形式:功能范式在功能范式中,形式是匹配内容,即形式与内容统一——形式服务于功能,功能外化为形式。功能范式要求在设计中以功能为导向和目标进行创作。在该范式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中,设计的好坏取决于该建筑类型是否真实、准确履行建筑既有的功能。此处功能所涉及的层面既有对效率的追求,也有流线的顺畅,及人自身感官的愉悦。柯布西埃在《走向新建筑》中论述到:“工程师的美学与建筑艺术本来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两件事……工程师有自己的美学。”这种工程师的美学就是“机器美学”,就是建筑物的形式与内容相互统一,共同服务于该建筑物的功能的良好履行,在“视而不见的眼睛”一章中,柯氏通过轮船、飞机、汽车与建筑相对照强化该论证,甚至得出房子就是“居住的机器”的论断,尽管该论断略显偏激,但追求形式与内容统一在功能范式仍然合宜。内容=形式:功能范式内容<形式:象征范式在象征范式中,形式是主导功能的,形式是建筑象征意味的载体,也是表征诸关系的载体,正是这一“有意味的形式”以及“表示关系的一套适当的符号系统”表达出特定建筑类型所蕴含的社会、宗教、政治与文化内涵。象征范式要求在建筑设计中以象征为导向和目标进行构思和创作。在该范式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中,设计的好坏取决于该建筑类型是否准确、有力地表现出了符号的象征意味,表达出人与诸神、人与上帝、人与他者、人与科技理性间的相互关系。内容<形式:象征范式在象征范式中,形式是主导功能的,形式是建筑象征意味的载体,也是表征诸关系的载体,正是这一“有意味的形式”以及“表示关系的一套适当的符号系统”表达出特定建筑类型所蕴含的社会、宗教、政治与文化内涵。象征范式要求在建筑设计中以象征为导向和目标进行构思和创作。在该范式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中,设计的好坏取决于该建筑类型是否准确、有力地表现出了符号的象征意味,表达出人与诸神、人与上帝、人与他者、人与科技理性间的相互关系。建筑的形式抽象化为象征的符号诠释为关系的网络细分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神的关系人与他者的关系人与技术的关系权力、政治、法律崇拜、信仰、归依尊敬、歌颂、赞誉膜拜、欣羡、屈服内容<形式:象征范式小结诚然,形式和功能(内容)之间的相对关系是现代建筑理论中值得研究的各异议题和切入点,情感范式、功能范式与象征范式,“形式追随功能”、“形式超越功能”、“形式追随表达”只有依据具体语境才能准确把握两者间的相对关系在建筑中所起到的作用,从而充分诠释建筑应有的含意和魅力。议题二:回归之情结ComplexofReturn引子1.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2.现今对自然生态的再认识议题二:回归之情结ComplexofReturn阶段一:无知但却自在上帝在混沌中分开光明与黑暗,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这是上帝创造世界的第一天。在以后几天里,陆陆续续地创造了万事万物,于是有了天地、日月、星辰、植物、鱼虫鸟兽等。在第六天,上帝按照自己的模样用泥土先塑造了男人亚当,然后从亚当的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又做了一个女人,由亚当给她取名叫做夏娃。从此,亚当和夏娃在上帝为他们设置的伊甸乐园里自由自在的生活。伊甸园里草木繁茂,果实累累。上帝对亚当和夏娃只有一条禁令,他们可以摘取伊甸园里的东西充饥,但不得吃智慧树上的果子。阶段二:有知但却痛苦不料,魔鬼撒旦化作一条蛇,引诱夏娃偷吃智慧树上的果子,说是吃了这果子能增长智慧,便眼睛明亮。夏娃听了这番话,又看到果子鲜艳可爱,就顾不得上帝的禁令,摘了果子和亚当一块吃了,果然,他们的眼睛顿时变得明亮,开始知道善恶。他们发现自己赤身露体,感到非常羞愧,就拿无花果的叶子编织成裙子围在腰间。上帝知道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十分恼火,就把他们逐出伊甸园。上帝也惩罚了魔鬼撒旦变的蛇,让它永远用肚子贴着地面行走,并且让蛇与人为仇。上帝还发出诅咒,使女人要受分娩的痛苦,受丈夫管辖,男人要终身劳苦,养家糊口。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在一起生活、生儿育女。人类历史就从此开始……阶段三:重回伊甸园——有知的自由……再回到伊甸园,人类不像先前那般无知,而是具有理性,尽管理性带来痛苦,但是它毕竟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重回伊甸园,理性的人类,便会获得之前所无法享受到的自由,如同成年人重新享受到孩童时的幸福时光……自然之恋第一阶段:中国的天人合一与西方自然诸神论(与自然为友,伙伴关系,自发的)第二阶段:开发自然论与自然邪恶论(与自然为敌,视自然为奴婢)第三阶段:自然生态和谐论(与自然为友,伙伴关系,自觉的)这便是自然作用在人类身上的鼓舞与释放效力之理由:远离的可能,允许我们携带清新的视角返回。回归的释义回归:回到原来的地方,是带着全新的视角回到过去离开的地方,再次进行认识——寻根意识。尽管空间一样,但是经历了不同的时间。回归的释义相关的现代建筑理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晚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反现代→回归过去→回归历史主义→折衷主义(后现代主义又名历史主义,非常令人深思!)古典主义(理性主义)与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新理性主义民族风格与新乡土主义(Neo-Vernacular)、新传统派在现代主义的冲击和反思下重新审视原先的民族主义和乡土文化。结构主义与解(建)构主义议题三:建筑美的泛化GeneralizationofArchitecturalAesthetics现在什么事物都可认为是美的,连原本丑陋的事物也不例外……芙蓉姐姐现象的存在与反思以下摘自芙蓉姐姐官方博客()芙蓉姐姐:生活给予我太多的磨难和伤痛,但是只要我还活着,我依然会感谢上帝,感谢他能让我继续在通往成功的大道上昂首阔步!我饱尝生与死的洗礼,虽然我负伤累累,但是我依然能在阳光中骄傲地用我挺秀优美的身姿向世界发表宣言:我很自信,因为——我很优秀!座右铭:芙蓉姐姐无敌~!芙蓉姐姐:甜歌皇后,跳舞皇后,网络天后,芙蓉天后。专栏作家,歌手,舞蹈家,艺术家,模特,演员,主持人,资深编辑,广告策划人。芙蓉姐姐精神(勇敢、坚强、自信)的创始人。美到底是什么?毕达哥拉斯:美就是和谐(寓整齐于变化)赫拉克里特:美源于对立与斗争差异的东西相会合,从不同的因素中产生最美的和谐,一切源于斗争(现今:张力,并置,tension,)苏格拉底:有用就美,有害就丑(政治学)柏拉图:理式世界,感性的现实世界,艺术世界其中艺术世界是影子的影子,摹本的摹本,和真实隔着三层。亚里士多德:有机整体说(开端、中间与结尾)一、时间的划分1.西方古典时期:古希腊、古罗马→诸神→英雄→神庙中世纪:欧洲→上帝→圣人(信望爱)→教堂与修道院近代:欧美→公民(自由、平等、博爱)→市政厅、市民广场现代:?→技术理性(操控与僭越)→高楼大厦2.中国(东方)儒家:入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道家:出世→无为而无不为佛(释)家:精神的永恒——安详议题四:哲学理论的嵌入与影响二、后(晚)现代主义1.什么都是,也什么都不是(it’severything,andit’snothing)→边界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边界已经消融了(衣冠楚楚的人上网后可能成为“禽兽”)2.后现代是空间(space)的概念,而不是时间(time)的概念(有正才有反,有立才有破)3.对理性(功能)的排斥,对反理性(感性)的推崇对身体的重新关注(身体与精神的对立被打破)→达达主义,行为艺术议题四:哲学理论的嵌入与影响三、现象学1.现象学学者: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人2.现象学方法:走向事情本身→看(通俗的讲就是凭借直觉从现象中直接发现本质)3.前提:抛开先见与偏见,排开二元论,如现象和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等说法,从而让现象以其原初和本真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4.注意几个“对词”:存在与虚无、可见与不可见(存在在虚无中呈现,不可见孕育在可见中)→类似于光与影的游戏(海德格尔的林中空地)5.“诗意的栖居”翻译错误:人诗意的居住在此大地
本文标题:现代建筑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9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