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路由器基本原理及其配置、FR、ATM引入:通过讲述广域网的应用,讲述为何能发展成为现有的规模,在这其中哪些设备作出的贡献最大,将课堂引入到路由器及其配置上来。新授:一、路由器基本原理作为路由器,必须具备: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口: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在现实网络中也存在只有一个接口的情况,这种方式的路由器称为独臂路由器,但应用不多)。2.协议至少实现到网络层:只有理解网络层协议才能与网络层通讯。3.具有存储、转发、寻径功能:实现速率匹配与路由寻径。通常路由器还会支持两种以上的网络协议以支持异种网络互联,一般的路由器还会运行一些动态路由协议以实现动态寻径。一般路由器逻辑上由输入输出接口、数据转发部分、路由管理部分、用户配置接口几部分构成。路由器的作用1.数据转发:路由器必须具有根据数据分组的目的网络地址转发分组的功能。2.路由(寻径):为了实现数据转发,路由器必须有能力建立、刷新路由表,并根据路由表转发数据包。3.备份、流量流控:为了保证网络可靠运行,路由器一般都具备主备线路的切换及流量控制功能。4.速率适配:不同接口具有不同的速率,路由器可以利用自己的缓存及流控协议进行适配。5.隔离网络:路由器可以隔离广播网络,防止广播风暴,同时也可以对数据包施行灵活多样的过滤策略以保证网络安全(防火墙)。6.异种网络互连:互联网的初衷就是为了实现异种网络互连,现代路由器一般都会实现两种以上的网络协议以实现异种网络互连。路由器的工作流程路由器工作流程路由器中时刻维持着一张路由表,所有报文的发送和转发都通过查找路由表从相应端口发送。这张路由表可以是静态配置的,也可以是动态路由协议产生的。路由器工作流程为:物理层从路由器的一个端口收到一个报文,上送到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去掉链路层封装,根据报文的协议域上送到网络层;网络层首先看报文是否是送给本机的,若是,去掉网络层封装,送给上层。若不是,则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查找路由表,若找到路由,将报文送给相应端口的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封装后,发送报文。若找不到路由,将报文丢弃。二、帧中继帧中继[1](FrameRelay)是从综合业务数字网中发展起来的,并在1984年推荐为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的一项标准,另外,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授权的美国TIS标准委员会也对帧中继做了一些初步工作。由于光纤网的误码率(小于10^-9)比早期的电话网误码率(10^-4~10^-5)低得多,因此,可以减少X.25的某些差错控制过程,从而可以减少结点的处理时间,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帧中继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帧中继提供的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协议规范,任何高层协议都独立于帧中继协议,因此,大大地简化了帧中继的实现。帧中继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局域网互联,特别是在局域网通过广域网进行互联时,使用帧中继更能体现它的低网络时延、低设备费用、高带宽利用率等优点。帧中继是一种先进的广域网技术,实质上也是分组通信的一种形式,只不过它将X.25分组网中分组交换机之间的恢复差错、防止阻塞的处理过程进行了简化。特点:1.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因此误码率极低,能实现近似无差错传输,减少了进行差错校验的开销,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它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时延比X.25网络要分别高或低至少一个数量级。2.因为采用了基于变长帧的异步多路复用技术,帧中继主要用于数据传输,而不适合语音、视频或其他对时延时间敏感的信息传输。3.仅提供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4.仅能检测到传输错误,而不试图纠正错误,而只是简单地将错误帧丢弃。5.帧长度可变,允许最大帧长度在1600B以上。6.帧中继是一种宽带分组交换,使用复用技术时,其传输速率可高达44.6Mbps。复用与寻址帧中继在数据链路层采用统计复用方式,采用虚电路机制为每一个帧提供地址信息。通过不同编号的DLCI(DataLineConnectionIdentifier数据链路连接识别符)建立逻辑电路。一般来讲,同一条物理链路层可以承载多条逻辑虚电路,而且网络可以根据实际流量动态调配虚电路的可用带宽,帧中继的每一个帧沿着各自的虚电路在网络内传送。与X.25的区别帧中继是继X.25后发展起来的数据通信方式。从原理上看,帧中继与X.25都同属于分组交换。与X.25协议的主要差别有:(1)帧中继带宽较宽。(2)帧中继的层次结构中只有物理层和链路层,舍去了X.25的分组层。(3)帧中继采用D通道链路接入规程LAPD。X.25采用HDLC的平衡链路接入规程LAPB。(4)帧中继可以不用网络层而只使用链路层来实现复用和转接。(5)与X.25相比,帧中继在操作处理上做了大量的简化。不需要考虑传输差错问题,其中间节点只做帧的转发操作,不需要执行接收确认和请求重发等操作,差错控制和流量均交由高层端系统完成,大大缩短了节点的时延,提高了网内数据的传输速率。应用:帧中继技术:1)帧中继技术主要用于传递数据业务,它使用一组规程将数据信息以帧的形式(简称帧中继协议)有效地进行传送。它是广域网通信的一种方式。2)帧中继所使用的是逻辑连接,而不是物理连接,在一个物理连接上可复用多个逻辑连接(即可建立多条逻辑信道),可实现带宽的复用和动态分配。3)帧中继协议是对X.25协议的简化,因此处理效率很高,网络吞吐量高,通信时延低,帧中继用户的接入速率在64kbit/s至2Mbit/s,甚至可达到34Mbit/s。4)帧中继的帧信息长度远比X.25分组长度要长,最大帧长度可达1600字节/帧,适合于封装局域网的数据单元,适合传送突发业务(如压缩视频业务、业务等)。帧中继测试技术:当前主要的数据通信技术都基于分组交换技术,如分组交换、帧中继(FR)、交换型多兆比特数据业务(SMDS)、异步转移模式(ATM)。起先中国不愿意发展“已落后”的帧中继技术,而是大力发展ATM技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帧中继技术才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因为,首先帧中继技术的接入技术比较成熟,实现较为简单,适于满足64kbit/s~2Mbit/s速率范围内的数据业务。而ATM的接入技术较为复杂,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其次,ATM设备与帧中继设备相比,价格昂贵,普通用户难以接受。所以,帧中继与ATM相辅相成,成为用户接入ATM的最佳机制。帧中继网络是由许多帧中继交换机通过中继电路连接组成。加拿大北电、新桥,美国朗讯、FORE等公司都能提供各种容量的帧中继交换机。一般来说,FR路由器(或FRAD)是放在离局域网相近的地方,路由器可以通过专线电路接到电信局的交换机。用户只要购买一个带帧中继封装功能的路由器(一般的路由器都支持),再申请一条接到电信局帧中继交换机的DDN专线电路或HDSL专线电路,就具备开通长途帧中继电路的条件。三、ATM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ATM)异步传输模式的缩写ATM是一项数据传输技术,是实现B-ISDN的业务的核心技术之一。ATM是以信元为基础的一种分组交换和复用技术,它是一种为了多种业务设计的通用的面向连接的传输模式。它适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它具有高速数据传输率和支持许多种类型如声音、数据、传真、实时视频、CD质量音频和图像的通信。ATM是在LAN或WAN上传送声音、视频图像和数据的宽带技术。它是一项信元中继技术,数据分组大小固定。你可将信元想像成一种运输设备,能够把数据块从一个设备经过ATM交换设备传送到另一个设备。所有信元具有同样的大小,不像帧中继及局域网系统数据分组大小不定。使用相同大小的信元可以提供一种方法,预计和保证应用所需要的带宽。如同轿车在繁忙交叉路口必须等待长卡车转弯一样,可变长度的数据分组容易在交换设备处引起通信延迟。ATM是一种异步传输模式。ATM以信元为基本单位。ATM的信元的长度为53个字节。在光通信中有应用。ATM的工作原理:ATM采用面向连接的传输方式,将数据分割成固定长度的信元,通过虚连接进行交换。ATM集交换、复用、传输为一体,在复用上采用的是异步时分复用方式,通过信息的首部或标头来区分不同信道。ATM真正具有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双重性:[1]ATM面向连接,它需要在通信双方向建立连接,通信结束后再由信令拆除连接。但它摒弃了电路交换中采用的同步时分复用,改用异步时分复用,收发双方的时钟可以不同,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带宽。ATM的传送单元是固定长度53byte的CELL(信元),其中5B为信元头,用来承载该信元的控制信息;48B为信元体,用来承载用户要分发的信息。信头部分包含了选择路由用的VPI(虚通道标识符)/VCI(虚通路标示符)信息,因而它具有分组交换的特点。它是一种高速分组交换,在协议上它将OSI第二层的纠错、流控功能转移到智能终端上完成,降低了网络时延,提高了交换速度。交换设备是ATM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用作组织内的Hub,快速将数据分组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或者用作广域通信设备,在远程LAN之间快速传送ATM信元。以太网、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令牌环网等传统LAN采用共享介质,任一时刻只有一个节点能够进行传送,而ATM提供任意节点间的连接,节点能够同时进行传送。来自不同节点的信息经多路复用成为一条信元流。在该系统中,ATM交换器可以由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所拥有或者是组织内部网的一部分。由于ATM网络由相互连接的ATM交换机构成,存在交换机与终端、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两种连接。因此交换机支持两类接口:用户与网络的接口UNI(通用网络接口)和网络节点间的接口NNI。对应两类接口,ATM信元有两种不同的信元头。在ATM网络中引入了两个重要概念:VP(虚通道)和VC(虚通路),它们用来描述ATM信元单向传输的路由。一条物理链路可以复用多条虚通道,每条虚通道又可以复用多条虚通路,并用相同的标识符来标识,即VPI和VCI。VPI和VCI独立编号,VPI和VCI一起才能唯一地标识一条虚通路。相邻两个交换节点间信元的VPI/VCI值不变,两节点之间形成一个VP链和VC链。当信元经过交换节点时,VPI和VCI作相应的改变。一个单独的VPI和VCI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进行链接之后,形成一个VP链和VC链,才形成一个有意义的链接。在ATM交换机中,有一个虚连接表,每一部分都包含物理端口、VPI、VCI值,该表是在建立虚电路的过程中生成的。ATM的规程分为三个层次:物理层、ATM层和ATM适配层。物理层:规定了ATMosphere数据流和物理介质之间的接口,包括2个子层:物理介质相关子层和传输会聚子层。前者规定了ATM数据流通过给定介质传输的速率,后者规定了通过物理介质相关子层传输的信元的规程。ATM层:是ATM的技术的核心,主要负责信元的选路、复用和反复用。AAL(ATMAdaptationLayer,ATM适配层):将高层来的用户业务转换成ATM中净荷的格式和长度,当到达目的地后再把它们转换成原来的用户业务。AAL又可以分为2层,分为会聚子层(CS)和拆装子层(SCR)。小结: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基本配置,理解FR和ATM广域网接入技术的基础知识。作业:自由绘制网络拓扑进行路由器简单的配置,包括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表的配置。
本文标题:路由器工作原理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96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