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摘要:邓小平德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德育思想发端与革命战争时期,至今已有了丰富的思想和内容,并在我们当代的社会、生活和学习中处处应用于实践,对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关键词:邓小平,德育,内容,现实意义从广义上来说,德育是社会和社会群体为了使社会成员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对他们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总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探索如何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把德育作为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和历史命运的战略问题加以思考,对德育观念、战略方针、战略地位、战略任务、目标内容以及原则、途径、方法等德育理论问题,做出了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新概括,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德育思想体系。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对德育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发展中的客观地位和相互作用规律做出了精辟的阐释,为当代德育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指南。邓小平充分肯定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工作生命线的思想,并把它置于新的历史时期加以考察,赋予新的内涵。一,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形成(一)邓小平学校德育思想发端于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邓小平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把它看作是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二)邓小平学校德育思想酝酿于纠“左”和“文革”时期从1957年起到1976年,由于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左”的错误。导致教育工作也出现了失误。在此期间,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抵制和纠正教育工作方面“左”的错误,对教育工作做了许多重要指示,为邓小平学校德育观及其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了思想和实践的准备。(三)邓小平学校德育思想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7年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恢复了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这时,邓小平已经73岁.邓小平在整个国家百废待兴的关键时刻。自告奋勇地抓科技教育方面的工作。领导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志在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及进行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过程中,特别关心教育工作。对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办学方向、办学目标、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其中,邓小平就学校德育的意义、指导思想、任务、内容,原则、途径、方法等进行了深刻阐述,标志着邓小平学校德育思想的形成,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二,邓小平德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和内容(一)邓小平在德育内容方面,强调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历史教育、道德教育,在政治教育方面,强调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作风教育,纪律(法制)教育。根据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要求,邓小平就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内容作了全面的论述。范围涉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共产主义理想和为人民服务思想教育,艰苦创业和劳动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社会主义道德和公德教育等众多方面。他坚持“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他强调最多的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强调德育中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同时,邓小平还分别对共产党员、工人阶级、人民军队、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等提出了新时期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并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进行了概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为祖国作贡献的风尚;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的风尚;“四有”和“五讲四美的风尚等等,从而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提出了道德建设的新内容:批判拜金主义思想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因此,对于如何开展社会主义德育工作,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一方面要培养人们正确的民主观念,同时还要不断地肃清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要克服无政府主义。要在“学校和全体人民中,都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大中小学的学生从入学起,就要学习和服从各自所必须遵守的纪律。从而形成全党、全军、全民的共同行动准则。在此基础上,运用民主和执行法纪相结合,最终达到“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允许一部分人靠诚实劳动先富起来,鼓励先富帮后富;努力改善社会风气。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德育工作内容的概括,对于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二)邓小平对德育的基本内容提出了全面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不能放弃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邓小平针对少数人怀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明确指出9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9是很朴实的真理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第二,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邓小平指出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坚持和提倡的价值导向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9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我们要向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努力宣传这种高尚的道德,提倡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的精神。第三,要重视和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以科学的世界观为基础的邓小平指出Z世界观的重要表现是为谁服务一个人如果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应该说这表明他初步确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第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教育邓小平很重视民主与法制教育他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所以一定要向人民和青年着重讲清楚民主问题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要教育人邓小平特别强调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大中小学的学生抓起使青少年遵守纪律。三,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时代意义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邓小平集中人民的智慧,总结全党、全军、全民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得失,耗费毕生精力和心血,摸索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规律;是邓小平以一个革命家和政治家的丰富阅历和远见卓识,以一个共产主义者的坚毅和革命的人道主义情怀,实事求是,立足所历时代的世情、国情、党情、民情,认真探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出的科学结论。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着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邓小平的德育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时期德育工作的崭新局面,在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展现出重要的时代价值。(一)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发展,就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科学的概括,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根本目的和未来发展方向。而为了在本质上实现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将来朝着共产主义方向发展,就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等,从而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样,才能使人们有明确的政治方向,产生恒久的为实现这一理想信念而奋斗的激情、热情、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也才能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全部贡献给这一伟大事业。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这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够深入人心,深入实际,真正得以贯彻、践行的关键所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位,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认识提高、思想改造能够到位,行动上自然也就会到位。反之,不能从思想上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就难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难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所以,我们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决定着党的各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它无疑对于做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人心、深入实际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二)有利于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只有摆脱贫穷,才能显示出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还认为,要全面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但在发展生产力方面、在物质财富的积累方面要优越于资本主义;而且在人们的精神世界方面更要优越于资本主义。这就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人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邓小平认为,我国人民能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而资本主义社会永远不可能有。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可见,邓小平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内在的联系了起来。(三)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邓小平在论述教育和德育目标时,坚持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本精神,并创造性地把教育和德育确定为培养“四有”新人。他认为,以经济建设为巾心,对外开放、对内改革,这种新的形势要求人们必须具备理想、道德、文化、纪律这些方面的过硬素质,否则,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经验进入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阶段,内在地要求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项综合的、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以及干部队伍和党的建设、基层政权建设等各个方面,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这一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历史地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坚定全国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党和国家的凝聚力,增强干部队伍和群众队伍的创造力和战斗力。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支柱作用,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它的根本出发点恐怕还在于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在总结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原则的理论总结,它在统一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思想,动员、组织、教育群众,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革命和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等方面,获得了很大成功。它为推进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提供了重要指导。(五)对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指导意义邓小平讲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就是要强调教育质量(即所培养的人才的素质)要适应国际竞争、未来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能适应这种竞争的人,必须具备高水准的科学文化和知识水平。要培养出这样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强有力的德育做保证。德育要围绕智育而展开,为“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服务,德育的作用通过促进智育体现出来。今后德育的发展方向邓小平关于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论述为深化和改革德育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思路也为解决在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例如如何指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物质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
本文标题: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06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