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考试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考例题(2013北京文综,31,4分)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①促进金融、通讯等服务业发展②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③增加出口补贴,扩大出口规模④提高存款利率,减少居民消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③错,增加出口补贴违背世贸组织公平竞争原则,且单纯扩大出口规模并不能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④错,我国当前经济形势要扩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①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发展;②有利于经济发展减少物质消耗、增大科技附加值,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故答案选A。[解析]考点定位:市场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家庭农场能不断促进农业增效,说明发展家庭农场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资源配置,①③符合题意,故选A。发展家庭农场与解决分配不公、完善所有制结构无直接联系,②④不合题意,排除。(2013安徽文综,3,4分)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地要大力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不断促进农业增效。这有利于()①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②解决分配不公,实现社会的和谐③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发展④转变经营方式,完善所有制结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12福建文综,28,4分)在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下建议符合上述要求的有(①重点发展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新兴产业②实验区建设以开发为主,注重经济效益③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风力资源,发展风电产业④把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作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以福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故②表述错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故④表述错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都坚持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故①③的表述符合题干要求,故选A。[2011广东文综,36(2),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目前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低附加值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原有竞争优势日趋弱化的挑战。如果不能实质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有可能陷入经济学家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即当一国或地区收入达到中等水平时,各类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减少,经济增长因缺乏新的动力而速度下降或长期停滞。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广东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议。(10分)[解析]解答本题先要通过阅读材料理解造成广东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即不能实质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减少,找到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回答此题可先从企业答起,如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由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也可从政府的宏观调控角度作答,如出台优惠扶持政策,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等。[答案]转变经营战略,通过自主创新、提高员工素质等提升企业竞争力;(4分)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2分)政府出台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分)实现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发展方式的转变。(2分)[评分细则]本题,若考生答出“完善劳动力市场”“扩大内需”“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每点给1分;其他答案若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该题最高不超过10分。[2013浙江文综,40(1)(2),20分]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材料一年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亿元)GDP(万亿元)20062566300321.620084490461631.420106654706240.22012—1024250.8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材料二注:①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答案](1)材料一、二反映了2006—2012年我国在GDP总量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科研经费投入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每万元GDP能耗和空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在下降;但是,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说明我国在节能降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解析](1)本问属于图表类非选择题。正确解读图表信息必须扣住图表标题,并以此为依据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一般通过纵向比较看变化的趋势,通过横向比较发现存在的问题,有注时,必须结合注的内容进行完整的解读。(2)结合材料,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12分)(2)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方面的科研投入,大力推进环境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加强生产发展过程中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需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到每个企业和每个家庭。[2013课标Ⅱ,38(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材料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2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000多人是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营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营,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14分)[解析]审设问可知,本题为经济生活模块的意义类非选择题,答案要点应通过审读材料推导。“配套企业相继入园”对应产业发展,“产业工人”对应劳动力,“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对应现代农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对应内需扩大,“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对应第三产业发展。将上述内容进行整理,围绕“推动作用”进行论述,这样就可答好此题。[答案]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4分)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3分)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3分)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4分)(其他诸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答案也可酌情给分)[2013福建文综,39(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美丽中国”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融合,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高二(1)班同学以“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收集资料,展开讨论。相关资料讨论结果2012年A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GDP增长11.4%,财政收入增长15.9%;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3.5%,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6%,奢侈浪费之风抬头;能源消费总量增长4.2%,万元GDP能耗下降5.7%;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土壤、水体质量下降;煤炭、石化产业投资规模扩大,一些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引发争议。观点一:经济发展是兴国之要,有了金山银山,就有绿水青山。观点二:生态建设是头等大事,有了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材料“讨论结果”中的任意一个观点,并说明该观点在思想方法上的不足。(12分)[答案]观点一: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②经济建设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③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该观点没有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只强调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观点二:①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②经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③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该观点没有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只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经济建设。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根据表,概括我国“十一五”规划主要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应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表所列出的经济发展目标?[答案]“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都远高于规划目标。(2分)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城镇化率提高较快,实现了规划目标。(2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分)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三大产业协同带动转变。(2分)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分)
本文标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07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