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 输配工程指引与规范(CJJ33-2005)操作手册
1输配工程指引与规范(CJJ33-2005)操作手册本指引参考:1、《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2、《**燃气室外燃气工程指引—施工》3、《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63-2008燃气管道施工应按设计施工图进行管道的预制和施工:一、材料的选择(CRGAS-OG-ED2)1、管道宜采用聚乙烯管和钢管,并应经过经济比较选择合适的管材。2、如危险程度高或被损坏的机会大时,必须使用钢管。3、对有可能出现地面下沉的地方,应优先使用钢管或聚乙烯管。4、聚乙烯管不应在以下情况使用:a、地面以上的位置及其它被日光照射到的位置,除非加上保护套管或其它合适的保护。b、有溶剂或有害化学品的地方,即使是极低浓度的化学品,例如:干洗液、电镀液、显影液、润滑油及液压油等。二、沟槽开挖1、在车道上进行管道敷设时,开挖工程应遵照市政和交通管理部门的规定及规格进行。所有挖沟应设有合适的围栏和照明,以确保公众安全。在建筑工地内或其它地方挖沟,应有同样的保护标准,以符合业主或有关部门的要求,达到公司要求规定的程度。2、沟槽开挖宽度见下表:管径(mm)50、4080100150200300400500宽度(cm)4050607070801001203、管道深度(路面至管顶)应符合下列要求:a、钢管/镀锌管的埋设深度:在车行道下,不得小于90cm;在非车行道下,不得小于60cm;在庭院内时,不得小于30cm;在水田下时,不得小于80cm。(CRGAS-OG-ED2)b、聚乙烯管的埋设深度:在车行道下,不得小于90cm;在非车行道下,不得小于60cm;在庭院内时,不得小于60cm;在水田下时,不得小于80cm。(CJJ63-2008)c、在特殊环境下如不能达到最小深度时,管道上面须加置弧形钢板、套管或水泥槽作保护,但必须由负责工程师或其代表批准方可进行。钢板应经过防锈处理,并在钢板上帖上合适的警告告示。4、其它要求按照工程施工需要进行开挖。三、管道敷设1、一般事项:a、管道下沟前,必须检查每一条管及管件有无割损,深刮痕、点蚀或其它损伤。b、如怀疑管道或配件有瑕疵,须在其上划上记号,并禁止使用这些管道及配件。遇到情况时,应通知监理员作进一步指示。c、在管道连接前,应检查并除去任何在管道内的锈迹或其它杂物。d、在敷设期间应特别小心避免水或其它杂物进入系统内。若工地无人看管时管末端应封好。e、如敷设的管道需要与现有的干管/分支管连接,最先敷设的管道应与现有干管/分支管对正,而两管之间的位置亦要挖掘以证明没有障碍物。如现有管道为中压干管/支管。该管道末端的管帽/管塞应巩固并令监理员满意后才可开始挖掘。为防止球墨铸铁管或其它非牢固接口受压力松脱而令管帽/管塞飞出造成巨大事故,在可行情况下,应在挖掘前先将管尾隔离并将压力完全释放。2f、如管道穿越外墙或实心地台,应先安装认可材料做成的套管,管道与套管间的环型缝隙用认可的非凝合材料密封。g、有需要时,须在燃气管道和电缆/水管之间放置用适当材料做成的分割设施。h、在可行情况下,除非特别为进入楼宇内,敷设的管道与楼宇的距离不得小于下表1-1、表1-2、表1-3、表1-4中的规定。在特殊情况下,才用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后,可适当缩小净距,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得到负责该工程的工程师批准。(1)地下燃气管道与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垂直净距(m)表1-1表1-1项目地下燃气管道(当有套管时,以套管计)给水管、排水管或其它燃气管道0.15m热力管的沟底(或顶)0.15m电缆直埋0.5m在导管内0.15m铁路轨底1.20m有轨电车轨底1.00m(2)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水平净距(m)表1-2表1-2项目地下燃气管道低压中压BA建筑物的基础0.71.01.5外墙面(出地面处)———给水管0.50.50.5污水、雨水排水管1.01.21.2电力电缆(含电车电缆)直埋0.50.50.5在导管内1.01.01.0通信电缆直埋0.50.50.5在导管内1.01.01.0其它燃气管道Dn≤300mm0.40.40.4Dn>300mm0.50.50.5热力管直埋1.01.01.0在管沟内(至外壁)1.01.51.5电杆(塔)的基础≤35KV1.01.01.0>35KV2.02.02.0通讯照明电杆(至电杆中心)1.01.01.0铁路路堤坡脚5.05.05.03有轨电车钢轨2.02.02.0街树(至树中心)0.750.750.75(2)聚乙烯燃气管道与供热管之间水平净距(m)表1-2表1-2供热管种类净距(m)注t150℃直埋供热管道供热管道回水管道3.02.0燃气管埋深小于2mt150℃热水供热管沟蒸气供热管沟1.5t280℃蒸气供热管沟3.0聚乙烯管工作压力不超过0.1MPa燃气管埋深小于2m聚乙烯燃气管道与各类地下管道或设施的垂直净距(m)表1-4表1-4名称净距(m)聚乙烯管道在该设施上方聚乙烯管道在该设施下方给水管燃气管—0.150.15排水管—0.150.20加套管电缆直埋0.50.0.50在导管内0.200.20供热管道t150℃直埋供热管0.50加套管1.30加套管t150℃热水供热管沟蒸气供热管沟0.20加套管或0.400.30加套管t280℃蒸气供热管沟1.00加套管,套管有降温措施可缩小不允许铁路轨底——1.20加套管2、钢管和镀锌管及管件的敷设a、一般规定:(1)敷设钢管的焊接工程,只可由合格焊工完成。(2)须使用适当的绳索、垫板或吊重机械,小心将管道放入管沟内,当管道吊入管沟时,管沟内的任何人不得逗留于悬空的管道下。(3)如以焊接方法连接管道,在可行情况下焊接工序须在路面上进行,并在管道放置入管沟前,作防腐处理。焊接工序可在管沟两旁或在管沟上进行,并用支架支撑管道。(4)管道在敷设时应在自由状态下安装连接,严禁强力组对。(5)管道环焊缝间距不应小于管道的公称直径,且不得小于150mm。(6)当管道的纵断,水平位置折角大于22.5°时,必须采用弯头。(7)管道下沟前必须对防腐层进行100%的外管检查,回填前应进行100%电火花检漏。回填后4必须对防腐层完整性进行全线检查,不合格必须返工处理至合格。b、管道焊接:(1)管道焊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和《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的有关规定执行。(2)管道的切割及破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当采用气割等热加工方法时,必须除去破口表面氧化皮,并进行打磨。(3)施焊环境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的有关规定。(4)氩弧焊时,焊口组对间隙宜为2~4mm。其它破口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的规定。(5)不应在管道焊缝上开孔。管道开孔边缘与管道焊缝的间距不应小于100mm。当无法避开时,应对以开孔为中心为圆心,1.5倍开孔直径为半径的圆中所包容的全部焊缝进行100%射线照相检测。(6)在完成每层焊缝后,强度试验及严密性试验之前,必须对所有焊缝进行外观检查和对焊缝内部质量进行检验,外观检查应在内部检验前进行。如焊口有不理想的情况,必须将有关焊口切割并重新进行焊接。如有需要必须按负责工程师的指示进行射线检查。c、法兰连接:(1)两片连接的法兰应是兼容的规格。(2)应以油或油脂润滑螺栓螺纹。(3)应彻底清理所有法兰接面。(4)应将认可接合材料制成的垫片放置于其中一法兰接面的正中位置。(5)应将两片法兰接面接合,对准所有螺栓孔,并使在圆周各处接面间的距离均等。(6)为避免法兰产生拉力,螺栓应先用手收紧,再用标准扳手对角均匀收紧。(7)螺栓紧固后应与法兰紧贴,不得有缝隙。需要加垫片时,每个螺栓所加垫片每侧不应超过1个。(8)法兰与支架边缘或墙面距离不应小于200mm。(9)法兰直埋时,必须对法兰和紧固件按管道相同的防腐等级进行防腐。d、螺纹连接:(1)螺纹接口的螺纹符合BS21/YB822的标准,并在使用前进行清洁及小心检查。(2)在连接前,应确保管道与管道中心对正。(3)接口收紧后,不应将接口回转以校正管路位置。(4)如有需要,应在接口上涂上防锈漆。(5)所有敷设在地下的管道及管件,接口应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腐措施。3、聚乙烯管敷设a、一般规定:(1)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的连接和钢骨架聚乙烯复合管材与管件的连接,必须根据不同连接形式选用专用的连接机具,不得采用螺纹连接或粘接。连接时,严禁采用明火加热。(2)连接前应核对管材,管件规格,压力等级,检查管材表面,不宜有磕、碰、划伤,划痕深度不应超过壁厚的10%。(3)公称直径小于90mm的聚乙烯管道宜采用电熔连接。(4)连接应在环境温度-5~45℃范围内进行。当环境温度低于-5℃或风力大于5级时,应采取防风、保温措施,并调整连接工艺。管道连接中,应避免强烈阳光直射而影响焊接温度。(5)不允许在被压扁断气的管道位置1.5倍管径范围内进行连接,但进行带气支管焊接则属例外。(6)已进行过整个加热周期的管件或管子部分不得再加热。(7)连接完成后的接头应自然冷却,冷却过程中不得移动接头,拆卸加紧工具或对接头施加外力。5b、电熔连接:(1)电熔连接应按照管材及管件说明进行连接。(2)电熔管件只可在即将连接前,才将包装的塑料袋拆去。(3)应小心处理管件,避免触碰或污染管件发热线的表层。(4)管道进行电熔连接前,必须进行适当的刮削。应将管末端切成直角并清楚碎屑及附着物。必须注意,如管道末端没有切成直角,会引致接合失败。(5)电熔合控制箱及发电机严禁在有燃气的环境下操作,因为这两种仪器都不是防爆类的。(6)电熔连接冷却过程中不得移动接头,拆卸加紧工具或对接头施加外力。(7)Ⅰ电熔承插连接:①电熔管件端口处的管材或插口管件周边应有明显刮皮痕迹和明显的插入长度标记。②聚乙烯管道系统,接缝处不应有熔料溢出;③电熔管件内电阻丝不应挤出(特殊结构设计的电熔管件除外)④电熔管件上观察孔中应能看到有少量熔融料溢出,但溢料不得呈流淌状。⑤凡出现与上述条款不符合的情况,应判为不合格。Ⅱ电熔鞍形连接:①电熔鞍形管件周边的管材上应有明显刮皮痕迹。②鞍形分支或鞍形三通的出口应垂直于管材的中心线。③管材壁不应塌陷④熔融料不应从鞍形管件周边溢出。⑤熔管件上观察孔中应能看到有少量熔融料溢出,但溢料不得呈流淌状。⑥凡出现与上述条款不符合的情况,应判为不合格。c、热熔连接:(1)自动热熔焊接应根据仪器和聚乙烯物料制造商的建议进行。(2)发热板应保持非常清洁,没有污秽物,尘埃及聚乙烯熔化物。(3)对熔合方式不可用作连接不同规格,厚度或不同熔解粘度的管道。(4)热熔连接管件错变量不应大于壁厚的10%。(5)应将聚乙烯管材或管件的连接部位擦拭干净,并铣削连接端面,使其于轴线垂直。切削平均厚度不宜大于0.2mm,切削后的热熔接面应防止污染。(6)在保压冷却期间不得移动连接件或在连接件上施加任何外力。(7)连接完成后,应对接头进行100%的翻边对称性,接头对称性检验和不少于10%的翻边切除检验。d、钢塑转换接头连接:(1)钢塑转换管件只可用于连接金属与聚乙烯管、维修或工程师允许的其它特殊情况。切勿在聚乙烯管上攻牙及尽量减少使用钢塑转换管件。(2)所有钢塑转换管件应根据制造商的指引安装及应做防锈蚀保护。当收紧或松开接口时,必须避免将此移动传至聚乙烯管。(3)钢塑转换管件应是端部负荷式。(4)当使用有挤压组件的管件时,应将与管道厚度吻合的加强环套入聚乙烯管内。(5)必要时应使用抗剪力管套。e、聚乙烯法兰接口(1)法兰接口应使用合适的接合物料或垫片。所有金属法兰都应进行防锈蚀保护。(2)聚乙烯法兰的密封面在未安装前应有保护,以免受到损坏。4、球墨铸铁管敷设:a、一般规定:6(1)球墨铸铁管的安装应配备合适的工具、器械和设备。(2)应使用起重机或其他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将管道放入沟渠中,不得损坏管材和保护性涂层。当起吊或放下管道的时候,应使用钢丝绳或尼龙吊具。当使用钢丝绳道时候,必须使用衬垫或橡胶套。(3
本文标题:输配工程指引与规范(CJJ33-2005)操作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30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