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辽宁省铁岭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学而思网校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1小题~第10小题,每小题1分;第11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1分)1.(1分)(2013•铁岭)下列有关食品和调味品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酿成红酒B.水果榨成果汁C.粮食酿成陈醋D.鲜奶制成酸奶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葡萄酿成红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水果榨果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粮食酿成陈醋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鲜奶制酸奶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2.(1分)(2013•铁岭)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A.CO(NH2)2B.K2SO4C.Ca(H2PO4)2D.KNO3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B、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C、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D、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3.(1分)(2013•铁岭)“低碳生活”的基本理念是节约生活中所耗用的能源和材料,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少用一次性塑料袋C.多用一次性木筷D.出门时随手关灯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题意:“低碳生活”的基本理念是节约生活中所耗用的能源和材料,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学而思网校即可.解答:解:A、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循环使用会减少植物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B、一次性塑料袋制作过程消耗能源和资源,少用一次性塑料袋,能减少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C、多用一次性木筷,增加了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减少了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理念.D、出门时随手关灯,能节约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故选C.点评: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4.(1分)(2013•铁岭)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测溶液pHC.氧气验满D.熄灭酒精灯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验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置于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为防止污染试剂,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了氧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1分)(2013•铁岭)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石油加工产品的是()A.煤油B.煤焦油C.汽油D.液化石油气学而思网校考点:石油加工的产物.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石油中含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的沸点不同,根据沸点不同将它们加热分离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溶剂油、沥青等产品;根据石油分馏的产品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煤油是石油加工得到的产品,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生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焦炉气等产物,煤焦油是煤加工的产品,故选项符合题意.C、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加工得到的产品,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柴油是石油加工得到的产品,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石油分馏和煤干馏得到的产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1分)(2013•铁岭)食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质.下列有关食盐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加碘食盐配制生理盐水B.用食盐水除铁锈C.用食盐水腌制咸鸭蛋D.用食盐代替小苏打蒸馒头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食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根据氯化钠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加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等其它物质,不能用于配制生理盐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与食盐水反应,不能用食盐水除铁锈,故选项说法错误.C、用食盐水可以腌制咸鸭蛋,故选项说法正确.D、碳酸氢钠本身受热易分解,同时由于是碳酸氢盐,遇到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疏松多孔,食盐不具有上述性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食盐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的本题的关键.7.(1分)(2013•铁岭)在含硫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以减少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A.COB.CO2C.CS2D.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aCO3+O2+2SO2\frac{\underline{\;高温\;}}{\;}2CaSO4+2X,推断反应中生成物X的分子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确定X物质的化学式.学而思网校解答: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aCO3+O2+2SO2\frac{\underline{\;高温\;}}{\;}2CaSO4+2X,可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反应前反应后Ca原子22C原子20O原子128S原子22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X的2个分子中含有2个C原子和4个O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故选B.点评: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8.(1分)(2013•铁岭)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烧碱溶液B.硫酸锌C.氢氧化铜D.生石灰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碱的定义及电离的离子的特点进行分析,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解答:解:A、烧碱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中含有氢氧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碱,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硫酸锌是由锌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铜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选项符合题意;D、生石灰是由钙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阴阳离子构成,然后再根据酸碱盐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9.(1分)(2013•铁岭)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物是化合物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C.生成物的每个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和的个数比为1: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A、根据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B、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原子的变化;学而思网校、根据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分析分子构成的情况;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参加反应的和的个数比.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各物质间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的分子是由不同种的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故A说法正确;B、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反应前后“”和“”的原子个数不变.故B说法正确;C、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的每个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故C说法正确;D、由各物质间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可知,参加反应的和的个数比为2:1.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1分)(2013•铁岭)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下列情况不能使大气中PM2.5含量增多的是()A.汽车尾气的排放B.燃放鞭炮C.火力发电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PM2.5主要是在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产生的,分析各选项的内容确定符合要求的选项.解答:解:A、汽车排放尾气中含有一些烟尘,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A不符合题意;B、燃放鞭炮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B不符合题意;C、火力发电需要用煤作燃料,燃烧煤炭也产生大量的黑烟,能引起大气PM2.5增大,故C不符合题意;D、太阳能环保,无污染,因此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会减少空气中PM2.5含量,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1.(2分)(2013•铁岭)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而变化的是()A.夏季,鱼塘中的鱼常常会浮在水面呼吸B.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C.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学而思网校.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考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利用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夏季,鱼塘中的鱼常常会浮在水面呼吸,是因为夏季气温升高,原本水中溶有的氧气的溶解度减小,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减少,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是由于胃内的温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之后制成的,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大量的气体冲出,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故选项符合题意.D、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原本水中溶有的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因此有气泡产生,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掌握气体溶解
本文标题:辽宁省铁岭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4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