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选修一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测验题
选修一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测验题(80分钟,93分)一、选择题(35*1=35分)请答在后面指定位置1.(2013·东城区检测)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沾有菌液的涂布器在平板上涂布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2.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pH、温度和渗透压等条件B.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C.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稀释度合适D.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3.将淀粉和琼脂做成培养基,在上面选取5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并将此实验装置放在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h后,将碘液滴在培养基的5个圆点上,其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淀粉圆点实验处理方法碘液处理后的颜色反应①新鲜唾液与盐酸混合蓝黑色②经过煮沸的新鲜唾液蓝黑色③接种面包霉棕黄色④只有新鲜的唾液?⑤只有一定浓度的蔗糖酶溶液?请指出④和⑤所发生的颜色反应,以及③接种的面包霉的分泌物分别是()A.棕黄色、棕黄色、淀粉酶B.蓝黑色、棕黄色、麦芽糖酶C.棕黄色、蓝黑色、淀粉酶D.棕黄色、蓝黑色、麦芽糖酶4.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5.(2013·赤峰质检)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成分牛肉膏葡萄糖K2HPO4伊红美蓝青霉素琼脂蒸馏水含量10g10g2g0.4g0.065g1万单位适量1000mLA.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拟核上有抗青霉素的基因B.此培养基是天然鉴别培养基C.此培养基可以用来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D.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6.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大肠杆菌的操作中,相同的是()A.依据的原理相同B.使用的操作工具相同C.菌液均需稀释后再接种D.均需要进行无菌操作7.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是()A.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B.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5和260,取平均值238C.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D.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8.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1)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2)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3)在培养基中加入10%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依次利用上述方法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①大肠杆菌②霉菌③放线菌④圆褐固氮菌⑤根瘤菌A.⑤、②、③B.④、②、③C.②、②、④D.④、③、②9.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或消毒方法依次是()①化学消毒②灼烧灭菌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消毒⑤高压蒸汽灭菌⑥巴氏消毒法A.⑤③②①④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⑥②③④①⑤D.③④②①⑥⑤10.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①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②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③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④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1.(2013·西城模拟)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来源:Zxx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分离微生物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D.碳源和氮源必需具有一定的比例,且碳源比氮源要多12.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旁灭菌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C.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13.(改编题)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甲组实验用氮源只含尿素的培养基,乙组实验用氮源除尿素外还含硝酸盐的培养基,其他成分都相同,在相同条件下操作,培养与观察,则乙组实验属于()A.空白对照B.标准对照C.相互对照D.条件对照14.(2009·上海高考·T16)在光照下,将等细胞数量的衣藻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是(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和衣藻的生长曲线)()15.在细菌的连续培养过程中,要以一定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同时以同样速度放出老的培养基。下图表示培养基的稀释率(培养基的更新速率)与培养容器中营养物质浓度、细菌代时(细菌数目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细菌密度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稀释率很低的情况下,稀释率的增加会导致细菌密度增加B.稀释率从a到b的变化过程中,细菌生长速度不断提高C.稀释率超过b点后,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导致细菌死亡率增大,细菌密度降低D.为持续高效地获得发酵产品,应将稀释率控制在b点附近16.(2010·安徽高考·T3)大肠杆菌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也可以通过合成β-半乳糖苷酶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加以利用。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测定其细胞总数及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变化(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0~50min,细胞内无β-半乳糖苷酶基因B.50~100min,细胞内无分解葡萄糖的酶C.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糖同时存在时,β-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D.培养基中葡萄糖缺乏时,β-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17.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无菌操作,现代生物学实验中的许多方面也要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请分析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①煮沸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②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③无菌繁殖脱毒苗时,植物的外植体要进行消毒④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⑤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⑥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A.①③B.②④C.③⑤D.④⑥18.(2012北京海淀期中)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B.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杀死微生物的细胞、孢子、芽孢C.划线分离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均匀分布的单菌落D.稀释涂布平板法易获得单菌落和计数活菌数目19.产生标准形态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20.(2011北京海淀期中,22)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菌能在液体培养基中以二分裂方式迅速扩增B.噬菌体或大肠杆菌可在蛋白胨培养基中增殖C.灭菌的目的是消灭与培养菌竞争的杂菌D.稀释涂布法分散细菌得到单菌落的效果更好21.下列属于菌落特征的是()①菌落的形状②菌落的大小③菌落的多少④隆起程度⑤颜色⑥有无荚膜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22.突变型面包霉常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适当的氨基酸才能生长。现在用两种氨基酸依赖型红色面包霉突变株a和b,分别接种到下面的6种培养基上,两种突变株都不能在1、3、5号培养基上生长,a、b可以分别在2、4和2、6号培养基上生长。培养基成分如下表,关于突变株a和b分别对于A-J中氨基酸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培养基123456添加氨基酸BCDEBEFGCFHIDEFIGHIJEHGJA.两种突变株对氨基酸的需求是相同的B.两种突变株都需要G氨基酸才能生长C.两种突变株必须同时供应4种氨基酸才能生长D.两种突变株都能在由4、5号两种培养基组成的混合培养基中生长23.给含氨(NH3)较多的土壤中耕松上,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其原因是()A.改善土壤通气性,根呼吸加强B.增加土壤中N2的含量C.改善土壤通气性,硝化细菌繁殖快,有利于土壤中硝酸盐增加D.促进氮的扩散24.在光亮处用同一培养液分别培养单细胞绿藻和酵母菌,结果如图。原因是()A.培养液中缺少无机盐B.培养液中缺少O2C.培养液中缺少CO2D.培养液中缺少有机物25.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种物质不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B.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仅提供无机盐。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27.使用选择培养基培养微生物的目的错误是()A、除去其他微生物B、使需要的微生物大量繁殖C、通过表现特殊性状,与其他微生物相区别D、可以增加要培养的微生物的浓度28.实验测定链霉素对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培养基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右图中的链霉素带接触),将培养皿置于37℃条件下恒温培养3天,结果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看,以下关于链霉素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它能阻止结核菌的生长B.它对结核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C.它对结核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D.它可用于治疗伤寒病人29.涂布平板操作需要用到()A.接种环、滴管、酒精灯B.接种环、移液管、酒精灯C.涂布器、移液管、酒精灯D.涂布器、滴管、酒精灯30.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粉状硫10gK2HPO44gFeS040.5g蔗糖10g(NH4)2SO40.4gH20100mlMgS049.25gCaCl20.5gI+++++++Ⅱ+十+++++Ⅲ++++++++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B、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足自养微生物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31.某一种细菌株要从环境中提取现成的亮氨酸(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才能生长,此菌株对链霉素敏感。实验者用诱变剂处理此菌株,想筛选出表中细菌菌株类型。根据实验目的,选用的培养基类型是()注:L—亮氨酸S—链霉素“+”—加入“—”—不加入如:L—:不加亮氨酸S+:加入链霉素选项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筛选出抗链霉素的菌株筛选出不需亮氨酸的抗链霉素的菌株AL+S+L—S—L+S-BL-S—L+S+L—S+CL—S+L+S+L—S—DL+S—l—S—L+S+32.将接种了红色细菌的培养皿置于紫外线下几天,结果培养皿中除长了一个白色菌落外,其余菌落都是红色的,据此,实验者应该()A.暂不作结论B.断定是紫外线产生了白色菌落的变异C.如果不继续用紫外线照射,预期那个白色菌落将转变为红色D.断定白色菌落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3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恒温箱的目的是()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B.对比分析培养基上是否生有杂菌C.没必要放入未接种的培养基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34.下列对菌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每个菌落都是由多种细菌大量繁殖而成B.各种霉菌在面包上生长形成的不同颜色的斑块即为菌落C.噬菌体能使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裂解,菌落变得透明D.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不同35.下列是对四种微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微生物种类乳酸菌根瘤菌硝化细菌衣藻A能源糖类光能NH3光能[B碳源糖类CO
本文标题:选修一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测验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66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