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选修三专题四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测试题师
姓名班级分数1-5:6-10:11-1516-2021-25:1.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包括(C)①铲除德国、日本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②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③对日本进行分区占领④划分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2.有关雅尔塔体系的表述错误的是(A)A.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完全破裂B.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基础之上C.意味着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两极格局所取代D.对战后国际关系发展具有明显的消极影响3.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的特点有(A)A.美国成为头号军事强国并将其军事力量部署到欧、亚、非、大洋洲等地B.英国有效地加强了殖民地的统治,使其帝国的基础更加稳固C.苏联成为唯一能够同美国相抗衡的经济军事大国D.战后,亚、非、欧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4.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都体现了(D)A.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B.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妥协C.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宰割和瓜分D.大国强权主义5.社会主义阵营组最终形成的标志是(D)A.欧洲8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B.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建立C.亚洲4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6..杜鲁门主义的出笼表明(C)A.美国对资本主义各国提供经济军事援助B.美苏两极格局出现C.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扩张D.“冷战”的序幕揭开7.教材《冷战的开始》中《来吧,小鱼》一图表明(B)A.杜鲁门主义出笼,美国开始在全世界扩张B.“马歇尔计划”对西欧控制的加强C.“北约”的组建,欧洲成为美国防御的最前沿D.“马歇尔计划”稳定了欧洲的秩序8.马歇尔计划所涵盖的国家不包括①法国②苏联③日本④英国(B)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9.“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这反映二战后美国在西欧(B)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实施马歇尔计划C.以议会政治遏制共产主义D.进行反苏反攻的舆论宣传10.苏联采取的针对马歇尔计划的措施是(C)A.组织情报局B.组建“华约”C.组织“经互会”D.制造“柏林危机”11.第一次柏林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B)A.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B.美苏的“冷战”C.苏联的封锁D.德国的分裂12.美苏重点争夺的地区是(B)A.亚洲B.欧洲C.非洲D.美洲13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演变的特点是(A)A.逐渐形成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B.逐渐形成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C.美国开始推行对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D.大国间利益争夺和意识形态问题交织在一起14.下列有关“柏林墙”的说法错误的是(D)A.造成了德国事实上的分裂B.是美苏冷战的结果C.美苏争霸的结果D.造成了第一次柏林危机15..苏联的霸权主义达到顶峰的标志是(C)A.制造“古巴导弹”事件B.制造“柏林危机”C.出兵阿富汗D.出席“欧安会”16.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苏争霸的战略态势是(A)A.苏攻美守B.美攻苏守C.苏联主动与美国“缓和”D.美苏双方加强合作17.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对苏联提出了新“遏制战略”政策的总统是(C)A.尼克松B.卡特C.里根D.布什18.促使美苏争霸策略发生攻守变化的根本因素是(D)A.与中国关系如何B.国家领导集团的决策能力C.第三世界兴起D.本国的经济军事实力19.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和80年代的苏联到调整了对外战略,其相似之处是(B)A.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B.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C.美苏对抗转为战略合作D.从战略合作转为对峙20.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C)A.没有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B.西方大国的和平演变C.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没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21.苏联最终解体的标志是(B)A.戈尔巴乔夫次去苏联总统职务B.《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的签署C.戈尔巴乔夫开始实施整治“多元化”D.《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订22.德国重新统一,是冷战结束的重要标志之一,德国分裂和统一的时间正确的是()A.1949年,1990年B.1949年,1991年C.1950年,1990年D.1951年,1991年23二战后,美苏都加紧对亚、非等地区的争夺。美苏分别侵略的国家是(B)A.越南,朝鲜B.越南,阿富汗C.中国,日本D.朝鲜,日本24.从美苏对抗到苏联解体,我们可以看到(D)A.对抗使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B.社会主义运动全面失败C.苏联争霸和美国争霸有着本质区别D.对抗使苏联解体,也使美国削弱25.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基础是:(C)A、反对法法西斯主义B、谋求和平、民主C、美、苏实力均势D、两大阵营的对立请把答案写在试卷最前面!
本文标题:选修三专题四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测试题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67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