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议论文论证结构之正反式.
议论文写作指导——结构模式篇正反对照式确立自信学习反驳驳论文的基本结构树立靶子——分析批驳——得出结论归谬法驳论据驳论证方法直接反驳反驳的方法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古人云:“知足常乐”。意思是说,一个人知道满足,他就会永远快乐。如果把这话理解为今天的青年在生活上知足,不作不切实际的追求倒也不错。但是要从对事业的追求上来理解,这话却是不对的。——《“知足常乐”析》这里,先提出原论题,“知足常乐”,而后针锋相对地提出一个与原论题相反的新论点,即归谬法归谬法,又叫引申论证,这种方法是为证明对方论点是虚假的,先假定它是真的,然后以它为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非常荒谬的结论,以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唐代李贺,因父亲名叫晋肃,“晋”与“进”同音,要避父讳,就不能参加进士考试。韩愈对这种不合理的习俗礼法十分气愤,于是写了一篇《讳辩》进行批驳,文章中就用了归缪法。他说:“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为避父讳,不准考进士,错误在什么地方还不很明显,但按照这种逻辑推论一下,父亲名字叫什么,儿子就不能作什么,那么如果父亲名字叫“仁”,难道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以谬制谬:采用对方的方法和逻辑来对付对手,从而折服对方。一次,有位西方外交官在谈到台湾问题时,对一位中国外交官说:“如果你们不向美国保证,不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显然就是没有和平解决的诚意。”这位中国外交官反击道:“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采取什么方式解决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无须向别国作出什么保证。请问:难道你们竞选总统也需要向我们作出什么保证吗?”归谬法: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从中推出非常明显的荒谬结果,从而驳倒对方论题。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外国记者对朱镕基总理说:“总理先生,我觉得贵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特别的不人道,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权。”总理微微一笑,说:“那好,我们可以不搞计划生育,每年我们要新增加一千多万人口,我们只向你们国家移民一百万,这个要求不高吧,其余的人口我们自己消化。”这位记者哑口无言。驳论据就是针对虚假的论据进行批驳,指出这些论据是错误的。因为论敌的论点是由论据来支撑的,批倒了论据,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驳倒了论据观点也就难以成立。反驳论证方法就是指出论敌的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错误,进而指出其论点错误。古时候,一个名叫王戎的孩子与伙伴们在大路上玩耍,他们看到路旁树上结了许多李子,都蜂拥而上摘李子吃,唯有王戎没去摘,王戎断定:李子是苦的,根本不能吃。结果真如王戎所预料的,李子苦涩无比。于是伙伴们便好奇地问他: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王戎说:假如李子是甜的,能吃,那么早就被路人摘完了。树上怎么还会有李子呢?片段练习人们常说,“逆境有利于成才”。请针对这个观点进行反驳,要求有理有据。我要说:逆境虽然可以成才,但顺境会让你更加精彩。无数先辈的努力和奋斗,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不就是为了让我们在顺境中成长。今天我们也为希望工程捐款,去帮助逆境的生活的孩子们吗?如果说逆境可以成才,我们的希望工程是多此一举,而且要背负一个阻碍成才的罪名吗?哪些推动历史进步的人们,难道我们要追究他们的责任吗?还有必要说的是,不要因为有逆境成才的例子,就说逆境有利于成才,一个有坚强的意志任何地方都可以成才。为什么我们对逆境念念不忘,是因为它较之顺境的不容易,才显得珍贵,而不能大事宣扬。正反对照式1、概念:所谓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剖析、论证,从而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的一种论证模式。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2.基本结构模式:引论(提出论点)正面论证正面提出论点正面论据论证正面小结反面提出论点反面论据论证反面小结结论(总结全文)《直面挫折笑对痛苦》①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安逸的人生旅途中布满了种种坎坷和荆棘,往往使人困难重重,甚至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血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那一天。(第一段,扣题快,且有文采)②“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王勃没有开朗豁达的胸襟,他哪能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用例一)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顾挫折重重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而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杯。(用例二)④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深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拨;面对挫折,我们不应终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沼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了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分析透辟,三个“面对挫折”展开语段层次)⑤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结义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作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从反面用例)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作出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激起惊涛巨波;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从反面分析、论证)⑦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还有你嘴角边甜甜的笑……(结尾,语言形象)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1)直面挫折的勃;(2)笑对痛苦的李白分论点: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刘备做出错误决定,造成“白帝托孤”的悲剧分论点: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总结归纳全文: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中心论点:正面论据:反面论据:《直面挫折,笑对痛苦》结构提纲(直面挫折与痛苦)(放大痛苦)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引论(提出中心论点)正面论点1+正面论据+分析论证反面论点2+反面论据+分析论证结论(通过正反对照进行总结,表明正确观点,照应全文)本论2、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之变式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反面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正面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结论(通过正反对照进行总结,表明正确观点,照应全文)本论(证明论点)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请以“放下”或“不放下”为题。请任选其一,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放下——指放下多余的、有害的、悲伤的、暂时不需要的事物。是一种有选择的放弃,而不是说要完全放弃。不放下——不抛弃,不放弃,坚持、执着、坚守放下与不放下的对象选择:可以是实的:财富、权力、名利……也可以是虚的:思想观念(成见……)、情感(喜怒哀乐……)……1.第一段,必须要明确放下或不放下的内容——是什么写作方法正面立意:该放下什么:名利、利益、荣耀、财富、权力、贪欲、成见、痛苦、失败、挫折、磨难、孤独、虚伪、浮躁之心……不该放下什么:尊严、正义、良知、诚信、责任、尊严、气节、志气、诚信、节操、谦虚、勤奋、清高、刻苦、公正、善良、远见、创新精神、乐观、宽容、自信、正义、执著、梦想、理想……反面立意: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把本不该放下的东西放下了,比如贪官放下正义、奸商放下了诚信、知识分子放下了尊严、普通人放下了良知……该放下的却没有放下,比如对名利的热衷、对权力的迷恋、对金钱的贪婪、对眼前既得利益的不舍……注意:1.化大为小,化实为虚,最好落到某种精神品质上。2.所明确的内容(是什么)就决定了文章的立意。3.所明确的内容(是什么)全文只能有一个并列式思路:从是什么的角度来构思成文。论点1)面对现实,不放下梦想,这是可贵的执着。(分论点2)面对诱惑,不放下尊严感、良知,这是正义的号召。(分论点3)面对倦意,不放下责任,这是有担当的表现。并列式思路从为什么的角度来构思成文。(分论点1)不放下应承担的责任,是因为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地位赋予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分论点2)不放下诚信的品质,是因为“人无信而不立”,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便是讲诚信。(分论点3)不放下善心,是因为“人之初,性本善”,一个小小的善举,能给他人传递温暖。并列式思路:从怎么样的角度来构思成文。(分论点1)放下功名利禄,不失为一种急流勇退、审时度势的智慧;(分论点2)放下心中的懦弱,不失为一种面对缺憾、面对人生的勇气;(分论点3)放下世俗眼光的困扰,不失为一种面对困境、面对挫折的从容和潇洒。递进式思路:(1)我们要放下的是什么?由“放下”的意思来看,我们放下的是自己原本就负担着的事物,如追逐名利的欲望、无法割舍的感情。(2)为什么我们要放下?放下不是简单地放弃一切,而是重新启程,以便拾起新的感情、愿望,奔向新的目标。(3)我们怎样放下我们要学会放下不必要的负担、放下旧有的事物,那么我们就应当学会改变自己。对比式结构1、正面立意:崛起磨难之途,不放弃最初的梦想。反面立意:畏惧磨难,放弃梦想会让人生平庸2、正面立意:放下思想压力,成功离你很近。反面立意:长期沉浸在压力中,我们的人生会一败涂地解决办法1.认真审题,理解核心概念的表层义和深层义。2.罗列提纲,或者并列或者对比或者层进,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证明观点。3.紧扣话题,围绕话题的关键词来转述事例并分析事例,不要偏移,不要替代。选择写“放下”,可以涉及“不放下”,但必须以“放下”为重心,不能是定题为“放下”,而文章的主要内容却是写了“不放下”。
本文标题:议论文论证结构之正反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76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