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相遇于建筑_东南大学设计课程在第12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
2010.12ARCHITECTURALJOURNAL建筑学报102特别报道REPORT1综述第12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于2010年8月29日开幕,展览持续至11月21日,为期近3个月。本届建筑双年展邀请日本著名建筑师、2010年普利兹克奖新晋得主妹岛和世(KazuyoSejima)作为总策展人,这也是威尼斯双年展历史上第一位女性策展人。妹岛将展览主题确定为“人们相遇于建筑(PeopleMeetinArchitecture)”,试图通过表现多元理念的展览,重新树立建筑学的积极立场,阐明21世纪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帮助“人们与建筑产生关系,建筑与人产生关系,人们在建筑中相互产生关系”[1]14。在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妹岛和世作总策展人时,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主席保罗·布拉塔(PaoloBaratta)认为妹岛的作品展现了一种建筑信念—“建筑作为一种手段,可以促进和提高个人、行为活动与空间之间的关联”。妹岛的建筑能够“创造公共性”[2]。妹岛本人批评20世纪末的建筑过度依赖科技,逐渐远离了人的真正需求。在21世纪,由于科技进步,人类得以通过像互联网这样的全新的方式相互交流。新的信息技术放大了虚拟世界,同时却弱化了人与人的社会接触,交流的同时加深了孤独。对此,建筑应该有所作为。未来的建筑必须停止对宏大主题的迷恋,转而更多地关注日常生活,鼓励人与人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和交流。建筑应该提供给人们相遇、交流和对话的现实空间。人们相遇于建筑。不同于往届,今年的展览没有单一格式,每一位参展者都是自己的策展人,鼓励以多种方式表达不同的思想和理念。然而,选择作品仍然需要一个基本的标准,就是反映建筑与人的现实联系,并且这种联系应该根植于真实的体形环境。在这些展览中,建筑成为新价值观的催生器,让参观者感受到它们是如何对人、建筑和社会产生影响,同样也引导人们思考这些价值观是否有潜力改造建筑和社会。除了展览外,本届双年展还为人们提供了其它参与方式。“建筑星期六(ArchitecturalSaturday)”、工坊和专题研讨会等活动邀请包括往届策展人在内的各界人士参加,旨在推动对建筑更深层次的理解。“威尼斯双年展目标:大学相遇于建筑(DestinationBiennaledeVenezia)”为参与的大学提供了研相遇于建筑—东南大学设计课程在第12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张慧张彤究和学习的机会。此外,人们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提交有关双年展的摄影、文章和视频,参加相关竞赛。此次双年展总共有5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43件作品在主题展中展出。2展览主题展、国家馆展和外围展是构成威尼斯双年展的3大主要展览活动。主题展通常要求参展人针对当年双年展的主题专门进行创作和诠释。今年的“人们相遇于建筑”主题展汇集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专业领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创作的43件作品。每个参展作品都试图讲述和诠释建筑与人之间的关联。经组委会评选,雷姆·库哈斯(RemKoolhaas)获得了金狮奖终身成就奖,日本石上纯之事务所的作品“建筑如空气:拉·科斯特堡研究”获得了金狮奖最佳作品奖,巴林馆携作品“拓荒”获得金狮奖最佳国家馆奖,比利时KerstenGeersDavidVanSeveren事务所和荷兰摄影师BasPrincen藉作品“7个房间21个场景”而获得银狮奖杰出青年建筑师奖。3个“特别荣誉奖”分别颁给了中国业余建筑工作室—作品“穹顶的衰变”、印度孟买建筑师事务所—作品“工作场所”、荷兰PietOudolf—作品“处女花园II”。建筑如空气:拉·科斯特堡研究(Architectureasair:Studyforchteaulacoste);日本石上纯之事务所(junya.ishigami+associates)这个作品展示的是法国南部的拉·科斯特堡的空间结构模型(14m长、4m宽、4m高)。极度纤细的构件如空气般在展室里“消解”于无形,恍若无物(图1)。日本年轻建筑师石上纯之(JunyaIshigami)试图从根本上消解而不仅仅是弱化空间与结构之间的界限,从而创造一种全新的建筑透明性—撇开轻与重,不再局限于弱化有形的边界,进而追求极致的无形,如空气般透明。空气的“透明”是缘于结构微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程度。建筑师用直径仅为0.02mm的碳纤维制备所有构件,笔直的立柱、水平的横梁、饱满的圆拱—所有构件的直径都不足1mm。常规建筑尺度的模型采用非常规尺度的构件,“建筑如空气”,成功地消解于透明的空间。103ARCHITECTURALJOURNAL2010.12建筑学报评审团高度赞扬石上纯之的独特眼光和不妥协的毅力,其作品“建筑如空气”也因“把物质性、可见性、建构、细薄以及建筑自身推至极致”[3]而荣获本届双年展最高荣誉—金狮奖最佳作品奖。工作场所(Work-Place);印度孟买建筑师工作室(StudioMumbaiArchitects)在堆满了足尺模型、各种比例的实物模型、材料样品、草图和图纸的展室里,建筑师把自己的工作场景直接展示在观众眼前,让人们通过直观感受来了解其作品的形成过程(图2)。借助这个“工作场所”,建筑师也向观众传达他们对环境、现实生活和传统技艺的态度。“我们直接感知的环境是一个我们下意识进行创作和栖息的空间。”“建筑是在集体对话中,在富有想象力地、亲密地、谦虚地面对面分享知识的过程中出现的。”[1]294他们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中汲取灵感,在对场所的思考、对传统技能、地方建造技术和材料的研究和实践中推进项目,并从有限资源中获得独创性。该作品被授予“特别荣誉奖”,因为它呈现了一个任人“沉浸”的空间,以独特方式解析了在其作品形成的场所里,创造性从何而来。穹顶的衰变(DecayofaDome);中国业余建筑工作室(AmateurArchitectureStudio)王澍、VitoBertin、陆文宇这个轻盈的结构由若干统一规格的木棍组成,构件长2m、方形截面(边宽8cm)。采用搭扣连接方式,20个工人在1天内即可完成搭建工作。表面上看来,其轮廓与西方的穹顶相似,结构却沿用了中国传统的建构手法。这个结构会随着高度的增减改变形状,因而被建筑师喻为“衰变的穹顶”。由于不需要基础,所以结构体不会对场地造成破坏,而且它的组件类型少,连接方式简单,拆解和迁移都非常便捷。该作品荣获了“特别荣誉奖”。评委会十分赞赏作品体现的建构智慧,认为这个轻质、可移动、极为简单的结构非常巧妙,可以迅速搭建也可以快速归零(图3)。7个房间21个场景(7Rooms21Perspectives);比利时KerstenGeersDavidVanSeveren事务所和荷兰摄影师BasPrincen进入21世纪,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图像不能呈现事实,但它们确实构成了我们理解的现实世界。而且,有一些图像比其它的要更真实些,这类图像在“7个房间21个场景”作品中被称为“场景”。作品名明确表述了其内容—7个并置的房间展示21个场景。BasPrincen拍摄的相片表现的是无特色的空间和建筑的实际存在,而KerstenGeersDavidVanSeveren事务所制作的图像则是他们设计的场景。他们的创1建筑如空气2工作场所3穹顶的衰变4作品“7个房间21个场景”的模型2010.12ARCHITECTURALJOURNAL建筑学报104特别报道REPORT作意图看似相反,而实际上,这两类场景有着一个共同点—在它们展现的空间里人们可以自在地面对自己。该作品“将照片分析和设计介入协调成连贯的景象,以独特的方式与主题共鸣”[3],荣获第12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银狮奖—杰出青年建筑师奖(图4)。处女花园II(IIGiardinodelleVergini);荷兰景观建筑师PietOudolf在军械库展区的展线末端,是由荷兰景观建筑师、新宿根运动(NewPerennialMovement)的奠基人PietOudolf设计的“处女花园II”。在这里,参观者可以透过葱郁的植物瞥见远处造船厂和海军库房的建筑景观。PietOudolf并没有触碰原有的、略显杂乱的绿化,而是在其中心新建了一个花园,种以花期较迟的植被,并精心组织叶、花和茎干等景观构成要素。“处女花园”邀人驻足和休憩,成功地将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从建筑空间转换到景观层面,被誉为是双年展“微妙的、印象派风格的配乐”[3],荣获“特别荣誉奖”(图5-a、5-b)。Cronocaos;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fficeforMetropolitanArchitectureOMA)OMA自名为Cronocaos的展览占据两个大小、形状、标高不同的展室。第1展室较低,可视为前厅,用物件、照片和文献来展示OMA参与过的项目中有关保护的内容。第2展室讲述的是发生在20和21世纪的重要“保留”(Preservation)事件。在两间展室之间,OMA写下了他们关于“保护”的核心观点—在人类历史责任感和怀旧情绪日益膨胀的时候,5-b“处女花园II”实景6位于OMA的展览“Cronocaos”两个展厅之间的“黑洞”5-a“处女花园II”设计草图真正的文化知识和记忆深度却在消减。于是,20世纪后半叶的许多重要建筑因为在政治层面上不受欢迎或是不实用,而易于被抹除或忽略。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区域在“保留”的美名下得到保护,建设和保护之间的时间间隔也越来越短,造成土地和房屋使用强度不断下降,人们真正能生活使用的空间减少了。这是“保留”的“黑洞”(图6)。最后,展览在第2展室的后墙上列出了OMA在从业的35年里的相关实践,这些实践赋予“保留”以新的定义。项目介绍、相关观点、照片、图纸都被印制在明信片上,参观者可以自由撕取带走,这种形式本身是对“保留”与“损耗”的最好解说。巴林馆:拓荒(Reclaim)首次亮相威尼斯双年展的巴林从本国海边搬来了3间传统的渔民小屋,让渔民在小屋中讲述他们的生活;同时通过采访录像,请巴林建筑师和当地居民向来访者讲述他们各自与海的关系。与本届双年展的主题相呼应。“拓荒”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体验而不仅仅是观察建筑的机会,让观众在与巴林建筑、巴林人“相会”的过程中了解这个国家的海岸线以及海岸文化的变迁过程(图7-a、7-b)。巴林首次参展即荣获金狮奖“最佳国家馆奖”。评委会认为展览清晰有力地自我分析了国家和迅速变化的海岸线之间的关系,将建筑诠释为开发公共空间—海洋的工具和手段,“以极为谦逊而又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呼应了妹岛和世确立的双年展主题”[3]。105ARCHITECTURALJOURNAL2010.12建筑学报主题为“与中国约会(HereforaChineseAppointment)”的中国馆本次展览以跨界设计为主。策展人唐克扬希望用“约会”来回应“相遇于建筑”的主题,汇集建筑、雕塑、装置、影像及多媒体等组合形式,展现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营造。馆内的“风墙”由樊跃和王潮歌设计。他们的作品举重若轻,用“风”解释“墙”,以可见的“运动”展现不可见的“建筑”。画家徐累的装置作品则关注于空间与“看”的关系,其作品如同其画作,在眷慕传统的同时对其进行反思。在中国馆外的庭院里,景观建筑师朱育帆用锈钢板铸造了一个“流水印”(ameltlabyrinth,图8-a)。建筑师朱锫的装置设计—“易园”由配有LED光照的透明塑胶杆件构成,光照的强弱会随着外部光线而变化,从而改变人们对装置的观感,塑造出一个变幻的园林空间(图8-b)。3孔洞城市:东南大学参加第12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教学课程受奥地利教育、艺术与文化部和奥地利馆策展人埃瑞克·欧文·莫斯的邀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与奥地利建筑师雷纳·皮亚克合作,为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特别设置了以“孔洞城市(POROsCITY)”为主题的设计教学课程,课程由雷纳·皮亚克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张彤教授、张慧博士、虞刚博士联合指导。从2010年3月开始,12名硕士研究生历经5个月的学习研究和探索试验,最终完成了3件关于“孔洞城市”的大型模型,并在威尼斯双年展奥地利馆展出。3.1主题课程主题“孔洞城市(POROsCITY)”包含有两个核心概念—“孔洞(porosity)”与“城市(city)”。
本文标题:相遇于建筑_东南大学设计课程在第12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7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