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教版必修二4.1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姓名千目仙人单位这个就算了课型听说课课时1教学对象高一是否采用多媒体是一、教材分析教材以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存在形态、储量以及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和保护作为开头引言,引出了本节重点:金属的冶炼。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不同,以举例的方式归纳了热分解法、热还原法、电解法、物理富集这几种主要的金属冶炼方法以及这几种方法所对应的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最后,教材介绍了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的有关知识。本节内容适合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难度不高,在自学过程中,稍有基础的同学都不会感到过分的困难。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阅读性强,学生对其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但由于本节金属冶炼方法的分类与之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联系紧密,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在自学时必然会有相应的困难。尤其是对金属的通性,方程式的书写以及氧化还原这些方面问题较多且较为严重。除却金属的冶炼方法,本节其余内容均为文字表述,尤其是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表述简单易懂,适合自学,对基础较差的同学也相对容易理解和接受。三、教学资源与策略多媒体及投影仪相应的视频资料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培养自主学习、查阅的能力,树立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意识,2,了解相应的资源开发方法。3,总结归纳金属冶炼的方法极其规律。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自主提问,自主归纳,分小组讨论。2,学生自主板书,教师归纳整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热爱大自然、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2,认识到自然界的规律性及科学性。五、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化学方法在金属矿物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应用。2,金属冶炼与活动性顺序的规律。二.教学难点:1,开发金属矿物资源的方法。2,金属冶炼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多媒体投影,展示几种矿物及相关数据阅读课件,了解矿物质元素的存在及用途增加学生相关知识量,提升学生学习本节课程的兴趣,培养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与爱好继续引导多媒体展示古人炼铜炼铁,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与金属冶炼有关的疑问学生提问:1.古人如何炼铁?2:古人如何炼铜?3:为何炼铁和炼铜的方法有如此大的区别?4:这种区别是否有规律可循?是否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学会质疑,学会提问,学会思考提出问题提问:不同种元素有不同的冶炼方法,能否举例?例如:钠如何冶炼?铁如何冶炼?银如何冶炼?金如何冶炼?全班分为三组,每组举出两种金属冶炼的方法,并由每组代表在黑板上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或板书促使学生自学,学会从书本中提取信息,总结知识点,并在自学过程中回忆复习以前的知识点总结规律写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将该表与之前同学所举的实例结合对照之前所举的列子,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由前到后依次标注出冶炼的方法在之前自学的基础上尽可能自主的总结出规律归纳与分析给出结论:物理富集法热分解法热还原法电解法分别对应的金属板书:金属矿物的冶炼就是把金属离子从它的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过程记忆,能熟练使用铂、金汞、银锌、铁、锡、铅、铜钾、钙、钠、镁、铝(与左侧的冶炼方法相对应)得出结论,掌握新的知识点创设情景通过幻灯片向同学展示金属资源在利用过程中的浪费以及随意废弃金属制品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提问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自学课本88页资料卡片,并自主思索,主动在班内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创意等调动学生自主思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拥有自己的观点布置作业课本93页第二、三、四题完成作业检验教学成果,反馈学生信息七、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当中,当遇到有多媒体展示图片的内容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十分集中,而当要求学生在黑板板书方程式时,很多组员相互推诿,原因很简单,最基本的化学方程式,有少数同学依旧没能熟练掌握,这体现的不仅仅是一节课的问题,而是之前将近一年以来的问题,这是最需要反思的地方。由于时间有限,本节课没有安排铝热反应的实验。多媒体的运用明显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而由学生自行板书可以使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牢靠。当学生能够自主提出问题时,就不用再怀疑他们是否有能力、有兴趣解决这些问题。课堂中老师不是主角,而是一名向导,只有自主发现并成功解决的问题才会终身难忘,并成为自己长于他人的能力与优势。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综合难度较低,有基础的同学都可以轻松掌握本届科的内容,而当教学对象的基础更好时,可以适当增加课程知识点的深度与难度,在书写方程式时可以要求学生同时写出电子转移的方向,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到金属的冶炼就是金属离子被还原的过程。除此之外,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适当的补充部分知识点,如:电解熔融状态下的三氧化二铝制取铝单质时,可以加入冰晶石(六氟氯酸钠),冰晶石是一种助熔剂,可以帮助减少该反应的能耗。制取镁时,理论上可行的方法有:1,用金属钠还原;2,电解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镁;3,用碳做还原剂置换镁。考虑到方法一的成本过高,因此一般采取的方法是2或3。作业反馈的主要问题依旧在于方程式的书写,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及时使学困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对学生个体以及整个班级的成绩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八、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本身适合自学,但对于高一基础较差的同学,由于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本质了解不足,对于不同金属按照活动性顺序表采用相应不同的冶炼方法感到困难,而在感觉到接受新知识有很大困难时,个别同学甚至出现走神的状态。基于此种状况,我采用了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既消除了学生消极的状态,也使基础不牢固的同学在同龄人的语言描述中了解并弥补了自身的不足,还使得大多数同学在此过程中巩固了基础知识。本节课的主要不足在于,在讲述金属冶炼原理的过程中,并没有深入的探讨该过程中所涉及的电子转移过程,由于没有涉及这一内容,故而也无法考察学生对其本质了解的深入程度,在以后本节讲述的过程中还应适当的讲诉金属冶炼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情况,并以铝、铁等元素为例,通过书写冶炼过程中涉及的电子转移的方程式来加深理解并提高学生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认知深度。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在基础知识的缺失略显缺少关注,要求不够严格,显得只顾头,不顾尾,对于学困生的知识和心理两方面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在今后教学工作当中要即使纠正这些不足。专家点评(西安市高新一中廖传珠)本设计环节完整,步骤清晰,三维教学目标明确合理,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教学资源罗列合适,有投影、有视频,教材分析比较准确到位,学情分析切合实际,有层次,教学过程推进比较科学顺利,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基本环环相扣。多媒体展示内容合适,应用恰到好处,起到了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板书设计简练。有自我评价,且在评价中,提到“在书写方程式时可以要求学生同时写出电子转移的方向,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到金属的冶炼就是金属离子被还原的过程”、“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适当的补充部分知识点,如:电解熔融状态下的三氧化二铝制取铝单质时,可以加入冰晶石,冰晶石是一种助熔剂,可以帮助减少该反应的能耗。制取镁时,理论上可行的方法有:1,用金属钠还原;2,电解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镁;3,用碳做还原剂置换镁。考虑到方法一的成本过高,因此一般采取的方法是2或3。”,这些都符合教学实际。自我反思比较深刻,也找到了在今后教学工作当中要即时纠正的不足。采取了自主学习,自主提问,自主归纳,分小组讨论,学生自主板书,教师归纳整理的教学过程,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学生课堂活动积极充实,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是一篇良好的教学设计。另外,有一点需要调整:把教材分析末尾一段内容调整到学情分析处。有两处错别字要更改一下:冰晶石(六氟氯酸钠)、要即使纠正等。九、板书设计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一、金属矿物的冶炼过程1、矿石富集2、金属冶炼3、金属精炼二、金属冶炼的方法1、物理富集(铂、金等)2、热分解法(汞、银等)3、热还原法(锌、铁、锡、铅、铜等)4、电解法(钾、钙、钠、镁、铝等)三、金属冶炼的本质金属冶炼的本质就是把矿物中的化合态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原子。四、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及其意义
本文标题:通用型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78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