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论中国传统村镇街道景观的艺术设计思想
论中国传统村镇街道景观的艺术设计思想黄续摘要:中国传统的村镇街道景观设计,是依据自然的地势、地貌、山川河流等自然环境而设计的,是一种“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设计思想;体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融契合的设计理念。重庆龚滩古镇和浙江嘉兴古镇乌镇,较为典型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村镇街道景观设计的艺术设计形态和艺术设计思想。关键词:传统村镇;街道景观;艺术设计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104(2006)03-0069-04中国传统的村镇街道景观设计,是依据自然的地势、地貌、山川河流等自然环境而设计的,是一种“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设计思想;体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融契合的设计理念。本文试图以重庆龚滩古镇和浙江嘉兴古镇乌镇,这两个较具典型意义街道景观所处的环境、设计、布局的特点,来探讨中国传统村镇街道景观设计的艺术形态和艺术设计思想。一、传统村镇街道景观的艺术设计形态龚滩古镇是重庆市酉阳县西部的一个重要的村镇。它位于阿蓬江与乌江交汇处的凤凰山麓,地处乌江东岸,乃三面环水,一面着陆的天堑。龚滩古镇的平面形态沿山与江的走向呈带状布局,依山就势,顺应自然,具有强烈的山地城镇布局特点。其总体格局将人工塑造与自然山水环境充分结合,是城镇、建筑、地景三位一体设计的山地村镇的典型案例之一。龚滩古镇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明清时曾经辉煌一时。因为龚姓聚居,又列居乌江三大险滩之首,故被人称为龚滩。它至今仍然保存了具有古代巴民族生活风情的地域文化和山地古镇传统聚居形态,具有十分珍贵的建筑学保护研究价值历史社会的考证研究价值以及旅游开发价值。龚滩镇的吊脚楼大都顺着乌江东岸而建,依山傍水。吊脚楼用杉木长柱或硬杂木将屋架托起,凿石为基或垒石为础,长长的柱头或撑乱石,或绕古树,高低错落,支撑着穿斗结构柱间板壁,分半吊和全吊两种类型。半吊型,为部分虚悬;全吊型,为全部虚悬,全系木支撑、穿斗而成的梁架结构。屋高三五丈许,二至三层木楼梯上下。楼上住人,楼下堆货,四周铺设走廊。吊脚楼柱间可开门,可成窗,临江的“万”字格花窗,匠心独运,花样百出。住其中的人们既可以避暑纳凉,又利用大面积的采光,晒粮食、晾衣物;与此同时,人们又能临江观景。充分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建筑设计思想。龚滩古镇街道由平行于乌江的石板街和垂直于坡地的石阶巷道组成,利用地势结构成树枝状交通系统。古街或顺应等高线,曲折延伸,宛如游龙;或垂直等高线,根据坡度不一向上连接,跌宕起伏,烘托山的气势。其中半边街是龚滩古镇典型的街道类型之一。它一侧为建筑,另一侧面江而敞开,形成“一条石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角楼”的独特山地村镇景观。龚滩古街道宽度一般为1.5-3米,石阶巷道仅为0.8-1.5米,高宽比例大致在2-3米。街道全部用青石板铺成,显得厚重、坚实而又不失古朴与自然的格调;同时这种宽窄、曲直、藏露、上下相通、宛若游蛇的街道,又给人动静结合的美感;这是一种因地制宜的设计、布局观念。也就是把生活中的人与自然的山水融入在一起,把人的生活场景与山水的自然形状整合在同一空间中的设计思想。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下辖的县级市——桐乡市境内,古镇里两条交错的老街古风犹存,河街平行,体现出江南以水建市的特点。乌镇民居在墙上常常涂有类似于黑色的油漆,据说这种涂料可以保护墙面,而黑色在江南桐乡一带被称为“乌”,乌镇由此得名。乌镇的建筑和街道都是沿河建造的。临河的一边称作“下岸”,另一边称为“上岸”。上岸的民居住宅一般是深宅大院,临街的只有二、三间门面,而纵深却有四、五、六进。所谓“登堂入室”,不辞深邃。下岸的民居住宅则是“人家尽枕河”。其建筑结构是,居室的一半延伸至河面的上方,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支撑在河床上;上架横梁,铺上木板。这种建筑结构与龚滩古镇的吊脚楼结构相似,只不过乌镇的这种“吊脚楼”生根在水下的河床上。楼房的建筑与河面上的波光相映,形成了乌镇的独特景观——水阁。乌镇街道路面大都是用小青砖或青石板铺成的。小青砖或青石板的结构之间有大小不等的缝隙,增强了雨天的渗水功能;有的小青砖或青石板上还凿有粗糙浅槽,以防路滑,体现出了一种功能极强的人性化设计。乌镇的这种建筑与街道的设计、建构,是不同于龚滩古镇的建筑与街道设计的,它是充分利用了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把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的河流结合在一起,营造出如茅盾在《大地山河》中描绘的“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的江南村镇诗画意境。乌镇上有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形交叉壮,结构成双棋盘式的河街平行、水陆相邻的古镇街道格局。乌镇的宽度一般在2米-4米之间。这样的距离可以使街道两侧的人清晰地看清对方脸上的表情。街道并不是笔直的,而是呈曲线状,由于不可一眼望尽所有的事物,更吸引着人们向前行进。乌镇大多数老街都还在,并保存完好。这些老街都用旧石板铺地,两边是马头墙隔出的店铺和民房,门大多是木板的,留有残缺的雕花和斑驳的油漆。横骑在大街上的拱券门,是传统社会中大户人家的墙界标志。乌镇的老街都沿河伸展,每隔一段,都有一个码头连通交叉的河道。乌镇的街道的空间布局是以江南特有的纵横交叉的河道展开的,形成了江南地区特有的以河为中心的村镇街道空间布局的艺术特点。二、中国传统村镇街道景观的艺术设计思想从重庆龚滩古镇和嘉兴乌镇的街道景观设计形态看,前者是依据山区特有的地势、地貌的特点,而“因势利导”地设计街道、布局建筑的;后者则是借助江南平原特有的水乡环境的特征,来“因地制宜”地铺路造桥、修街造房。从两者的街道景观的视觉表象上看,由于中国东西部的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而导致了两者的街道景观在视觉形态上呈现出很大的差别。然而,重庆龚滩古镇和嘉兴乌镇的街道景观的外部视觉特征,只是中国传统村镇街道景观的能指符号,其背后却隐含着中国传统村镇街道景观布局,注重街道界面的连续、转折、收放、开合、明暗等人居环境的人文设计思想。街道界面的连续性是中国传统村镇街道景观设计的重要思想。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学家B·鲁道夫斯基认为:“街道不会存在于什么都没有的地方,亦即不可能同周围环境分开。换句话说,街道必定伴随着那里的建筑而存在。街道是母体,是城市的房间,是丰沃的土壤,也是培育的温床。其生存能力就象人依靠人性一样,依靠于周围的建筑。完整的街道是协调的空间。不论非洲的卡斯巴(Kasbah)那样密室似的住房也好,或威尼斯的纤细大理石宫殿也好,主要是周围的连续性和韵律。街道正是由于沿着它有建筑物才成其为街道。”①鲁氏这段话充分地说明了街道所固有的特性就是界面的连续性。中国传统村镇的街道的垂直界面是连续的,主要表现在门窗、材质、面宽都是近似的;水平界面的地面和檐口都是连续的。中国传统村镇的街道界面的连续性并不是指所有的界面形式都是连续的,而是通过暗示把整个空间联系起来。连接可以是全部的也可以是局部的,如(图1)是龚滩古镇的商业街道界面,这是一种较为严格的连续,垂直界面整齐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从门窗、材质到面宽都是近似的,个体间相近的檐口标高和屋脊高度使街道界面略显单调。这种严格的连续多用作村镇的主要商业街道上。单调统一的立面可以反衬出街道上各种店面的挂饰和摆出的丰富物品。有时单调界面也是为了烘托远处的变化,有着强有力的视觉引导性。图1商业街道界面的连续中国传统村镇的街道界面普遍存在着的是一种更为随意的连续方式(图2)②。这种随意的连续方式不是所有的界面形式都连续,但可以肯定它们连续性的,它们是一种互为暗示的、“笔断意连”的设计手法。重庆龚滩古镇和嘉兴乌镇的街道界面就体现了这种设计思想,在多样变化中体现了统一连续感。相同的乡土材料(竹、木、土、石)的灵活运用,色彩的一致,体量的一致,建筑之间不经意的联结(往往是两户之间共用山墙),共同促成了街道边界立面的连续性。譬如中国传统村镇通常在街道成型后,将青石板打磨成规定的尺寸,按民间的法式加以铺装,形成了街道底面强烈的统一性、连续性。图2乌镇街道界面街道的收放与转折是中国传统村镇街道景观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街道的收放与转折变化是多种多样的。人们穿街走巷的,虽然只是简单的线性运动,但一个近似于二维空间的活动却带给人丰富的空间体会。MichaelGage和MaritzVan-denberg在《城市硬质景观设计》一书中,描述城市景观所应该带给人们的体验是,“最理想的处理方法是,使人们在穿过市区的行程中,经受一次‘塑性体验’plasticexperience)……他是处于不断变化着和逐渐涌现出的景物之中,体验了一系列收缩和扩展、压抑和轻松、开敞和封闭的历程”。①中国传统村镇的街道体验恰恰是这样一个“塑性体验”。如图3是龚滩老街的局部,在这段近150米的街道上,收放变化达20余次,平均6-7米长的街道就会转变一次,最长的街道转折处,长度往往也不过10米。从大的收放关系来看,两端有小的放开,街道中段有明显的放宽,形成了放——收——放——收——放的格局。加上整个地段的D/H值基本都在1以内,人们对空间围合感体会最强烈,界面的任何凸凹都会极大地影响人的空间感觉。龚滩老街一般在街道转角处都有放宽的处理。一方面因为转角视线过于局促则不能看到对面的来人,另一方面也使转角的角度是渐进变化而不显得过于突然。图3龚滩老街的平面图(局部)图4乌镇街道的转折转折有因为建筑内部使用形成的转角的,也有因为地形关系造成街道发生相应变化的。因为地形关系形成的空间转折是很普遍的。如图4中,乌镇街道的转折实际上是古镇和自然互动的产物,二者特有的契合关系使很多街道成为顺应河流的自由曲线。因此这种界面转角一般都是钝角,相对柔和。而在龚滩古镇中,由于单体建筑的转折造成的街道转折相对随意,通常是因为内部使用的需要造成的变化。如(图5)屋檐形式是90度的转角,也许是为了争取最大的使用面积,檐下墙体很随意地斜切过来。这样的转折通常都是从房屋内部实用功能考虑的,但却使街道景观显得更富生活气息。图5龚滩建筑单体的转折街道的开合设计也是中国传统村镇街道景观设计的艺术特征之一。街道开合的“开”,是指街道一侧或两侧围合局部打开或完全打开;“合”是指两侧围合相对封闭。街道的开合变化也是对街道连续性的打破,是对街道空间的一种有机的划分。开是为了打破过于完整带来的呆板,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合是为了保证了人对空间形态感受的完整性。中国传统村镇的街道空间以合为主,空间限定极为严密。这恰恰表征出了中国传统村镇街道景观设计的伦理意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省特性。中国传统村镇待道景观的开合变化设计,也深受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的规约。在人们的生活中,一侧界面完全打开的街道也通常被俗称为“半边街”。龚滩古镇的入口就有一段带檐廊的半边待,街道一侧临崖近水,古木苍虬,完全没有实体界面阻事就可以望山观水,自然气息极为浓厚;同样,乌镇临河的街道界面,也是一种半边街,也是一种街道界面的自然开合。所以,街道界面的开合很多是依循外界的自然环境而建构的。中国传统村镇街道景观的开合变化设计,一是因为功能需求,从通风和用水需要,打开了很多沿江、沿河的围合界面。如龚滩的沿江一侧就有多处界面被完全打开(图6);二是因为地势海拔度差别较大。上层的街道标高局部高出了低处房屋的屋顶而导致街道界面的打开。三是景观要求,从龚滩老街的房屋排布就可以看出,沿江一面的建筑明显比里侧的建筑密度低很多,并且在街道的首尾和中段都有一处很大的界面打开,形成具有开放景观的节点空间。图6龚滩沿江界面开合变化示意图中国传统村镇街道景观的开合设计,也体现在街道的阴影变化上;与此同时,它也是中国传统村镇街道景观融人的生活与自然契合的设计思想。刘熙载所著的《词概》中说:“词有阴阳,阴者采而匿,阳者疏而亮”。街道景观的开合变化同样体现了这样一种阴阳变换的关系。垂直界面的收放、开合、转折加上适宜的DH比值,为街道景观带来了丰富的光影变换(图7)。街道的阴影也可以被看作是街道的一个无形的界面,它能够影响人们对空间的体验,但是不能影响空间的固有形态。阴影会使人更加感到空间的压抑,而充满阳光的空间则稍显宽敞。街道的转折和开合带来了丰富的明暗对比,也增强
本文标题:论中国传统村镇街道景观的艺术设计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84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