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如果某药血浓度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这就表明A.药物仅有一种代谢途径B.给药后主要在肝脏代谢C.药物主要存在于循环系统内D.t1/2是一固定值,与血药浓度无关E.消除速率与药物吸收速度相同2.哪种给药方式有首关清除A.口服B.舌下C.直肠D.静脉E.肌肉3.关于药物pKa下述那种解释正确A.在中性溶液中药物的pH值B.药物呈最大解离时溶液的pH值C.是表示药物酸碱性的指标D.药物解离50%时溶液的pH值E.是表示药物随溶液pH变化的一种特性4.阿斯匹林(pKa3.5)和苯巴比妥(pKa7.4)在胃中吸收情况那种是正确的A.均不吸收B.均完全吸收C.吸收程度相同D.前者大于后者E.后者大于前者5.某药t1/2为12小时,每天给药两次,每次固定剂量,几天后血药浓度即大于稳态的98%A.1天B.2天C.3天D.4天E.7天6.下述关于药物的代谢,那种说法正确A.只有排出体外才能消除其活性B.药物代谢后肯定会增加水溶性C.药物代谢后肯定会减弱其药理活性D.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是两种主要消除途径E.药物只有分布到血液外才会消除效应7.对与弱酸性药物哪一公式是正确的A.pKa-pH=log[A-]/[HA]B.pH-pKa=log[A-]/[HA]C.pKa-pH=log[A-][HA]/[HA]D.pH-pKa=log[A-]/[HA]E.pKa-pH=log[HA]/[A-][HA]8.如果某药物的血浓度是按零级动力学消除,这就表明A.继续增加药物摄入量,血中药物浓度也不会再增加B.不论给药速度如何药物消除速度恒定C.t1/2是不随给药速度而变化的恒定值D.药物的消除主要靠肾脏排泄E.药物的消除主要靠肝脏代谢9.体内药物主动转运的特点是A.由载体进行,消耗能量B.由载体进行,不消耗能量C.不消耗能量,无竟争性抑制D.消耗能量,无竟争性抑制E.不消耗能量,有竟争性抑制10.药物的首关消除是指A.肾脏对体内药物的首次排泄B.肠粘膜及肝脏对药物的转化C.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牢固结合D.胃酸对药物化学结构的破坏E.皮肤给药后药物的吸收作用1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表现为:A.药理效应增强B.吸收速度减慢C.全身毒性增加D.分布排泄受阻E.消除时间缩短12.人体内肝药酶的特点是A.专一性低,个体差异小B.专一性低,个体差异大C.专一性高,活性高D.专一性高,活性低E.以上均不是13.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血浆半衰期的计算公式是A.K/1.44B.1.44/KC.0.693/KD.K/0.693E.以上均不是14.按一级动力学方式消除的药物,其血浆半衰期应该A.随给药次数而变B.随给药剂量而变C.随给药途径而变D.随血药浓度而变E.半衰期恒定不变15.异烟肼(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t1/2是4小时,给药1克后血浆最高浓度为2mg/L,如果每4小时用药1克,连续用药多少时间达到或接近4mg/L?A.8小时B.24小时C.2天D.4天E.不可能16.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给药间隔为一个半衰期,为了迅速达到稳态的血药浓度首次剂量应该是每次药量的:A.半倍B.一掊C.二倍D.三倍E.四倍17.药动学房室模型概念的形成是因为A.药物的吸收速度不同B.药物的分布速度不同C.药物的代谢速度不同D.药物的排泄速度不同E.药物的消除速度不同18.促进药物被动转运的因素是A.药物的跨膜浓度差小B.药物油水分布系数小C.药物的分子量小D.药物的离解度小E.药物的脂溶性小19.药物的半衰期对临床用药的意义是:A.估算每次用药剂量B.估计药物吸收速度C.计算消除速率常数D.决定何种给药途径E.决定患者用药间隔20.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超过总体液量的可能原因是A.药物对脂肪组织有很高的亲和力B.药物在血管外组织浓度特别高C.药物消除速度特殊快D.药物迅速进入血流丰富的组织E.给药剂量过小21.对生物利用度正确的描述是:A.反映药物吸收的相对量和速度B.反映药物分布的速度C.反映药物消除的速度D.与药物疗效、毒性有关E.与估算给药剂量有关22.安慰剂是A.不能产生疗效的药物B.治疗时用的辅助药剂C.对照的标准治疗药剂D.不含活性药物的制剂E.以上均不是23.舌下给药是为了A.避免肝肠循环B.避免被胃酸破坏C.使吸收减慢D.避免首关消除E.避免对胃的刺激24.与口服相比,直肠给药的特点是A.适用于昏迷、抽搐等不能口服的病人B.无首关消除C.吸收缓慢D.适用于对胃刺激引起呕吐的药物E.作用持久25.某男患,55岁,由于服药物过量而发生中毒。在抢救过程中发现当酸化尿液时,中毒药物经尿肾量下降,碱化尿液时则相反,该药物是:A.非解离型B.强碱性C.弱碱性D.强酸性E.弱酸性26.评价药物吸收程度的药动学参数是A.药-时曲线下面积B.清除率C.消除半衰期D.药峰浓度E.表观分布容积多选题1.药物零级动力学消除的特点是A.血浆半衰期随体内药量减少而缩短B.时量曲线用普通坐标作图时为直线C.体内药物单位时间内消除的量相等D.多次连续用药时随剂量增加使血药浓度超比例增加E.药物浓度降至最大消除能力以下时转为一级动力学2.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具有的特点是:A.药物作用维持时间与剂量成正比B.稳态血药浓度和应用剂量成正比C.消除至末期转为零级动力学消除D.时量关系呈指数衰减E.药物血浆半衰期恒定3.表观分布容积的意义在于A.反映药物吸收的量及速度B.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范围C.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排泄过程D.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E.估算达有效血药浓度应给药量4.由于影响药物代谢而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有A.口服降糖药与口服抗凝药合用时出现低血糖或导致出血B.酮康唑与特非那定合用导致心律失常C.氯霉素与双香豆素用导致出血D.利福平与口服避孕药合用导致意外怀孕E.地高辛与考来烯胺同服时疗效降低药物效应动力学1.药物的作用是指A.药物改变器官的代谢B.药物改变器官的功能C.药物对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D.药物引起机体的抑制效应E.药物引起机体的兴奋效应2.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是:A.兴奋。B.抑制。C.兴奋或抑制。D.产生新的功能。E.兴奋和抑制。3.判断药物对动物急性毒性的作用是:A.LD50越大,致癌性越大。B.LD50越大,毒性越小。C.LD50越小,致癌性越小。D.LD50越小,药物安全性越大。E.LD50越大,毒性越大。4.药物的副作用是指:A.治疗剂量条件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B.一般大多是在长期用药停药后所出现的作用。C.药物应用过程中由于应用不当而出现的反应。D.对医务人员和患者来说都是不可预料的作用。E.可能是因病人有某些遗传缺陷而出现的作用。5.受体拮抗剂的特点是:A.对受体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B.对受体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C对受体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D.对受体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E.抑制体内植物神经末梢释放递质。6.药效学主要研究A.药物的跨膜转运规律B.药物的生物转化规律C.药物的时量关系规律D.药物对机体作用规律E.血药浓度的昼夜规律7.药物的过敏反应与A.剂量大小有关B.药物毒性大小有关C.年龄有关D.性别有关E.以上均无关8.副反应是在下述哪一剂量时产生的?A.半数致死量B.治疗量C.极量D.中毒量E.无效量9.临床上药物的治疗指数是指A.ED50/LD50B.LD50/ED50C.LD5/ED95D.ED95/LD5E.LD1/ED9510.B药的S型量效曲线在A药的右侧且高出后者20%,下述那种评价是正确的A.A药的强度和最大效能均较大B.A药的强度和最大效能均较小C.A药的强度较小而最大效能较大D.A药的强度较大而最大效能较小E.A药和B药强度和最大效能相等11.半数致死量用以表示A.药物的安全性B.药物治疗指数C.药物急性毒性D.药物应用极量E.药物最大效能12.药物的内在活性(效应力)是指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B.受体激动时的反应强度C.药物水溶性大小D.药物对受体亲和力高低E.药物脂溶性强弱13.以对数浓度为横座标,量反应量效曲线是A.常尾S型曲线B.对称S型曲线C.双倒数型曲线D.平行横轴直线E.以上均不正确14.LD50是A.引起50%动物有效的剂量B.引起50%动物中毒的剂量C.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D.引起50%动物兴奋的剂量E.引起50%动物抑制的剂量15.pD2是A.部分激动药解离常数的负对数B.激动药解离常数的负对数C.竟争性拮抗药解离常数的负对数D.非竟争性拮抗药解离常数的负对数E.以上均不是16.激活α1受体的偶联机制是A.直接开放钙通道B.通过Gs蛋白偶联腺苷酸环化酶C.通过Gp蛋白偶联磷脂酶CD.通过Gi蛋白偶联腺苷酸环化酶E.直接开放钠、钾通道17.激活α2受体的偶联机制是A.直接与钾通道偶联B.经Gs蛋白与腺苷酸环化酶偶联C.经Gp蛋白与磷脂酶C偶联D.经G蛋白偶联钙通道E.经Gi蛋白与腺苷酸环化酶偶联18.交感神经递质作用消失主要途径是:A.弥散性扩散出突触外B.突触后膜的主动摄取C.突触前膜的主动摄取D.被血液中的COMT降解E.被血液中的MAO降解19.受体特征不包括A.饱和性B.专一性C.依赖性D.可逆性E.高灵敏度20.部分激动剂的特点为A.无亲和力也无内在活性B.与受体亲和力高而无内在活性C.与受体亲和力高有内在活性D.具有一定亲和力,但内在活性弱,增加剂量后内在活性增强E.具有一定亲和力,内在活性弱,低剂量单用时产生激动效应,高剂量时可拮抗激动剂作用21.安全范围是A.最小中毒量与最小有效量间范围B.极量与最小有效量间范围C.治疗量与中毒量间范围D.极量与中毒量间范围E.95%有效量与5%中毒量间范围多选题1.属于第二信使的物质是A.cAMPB.cGMPC.DAGD.IP3E.Ca2+胆碱受体激动药和胆碱受体阻断药1.滴鼻给药,治疗鼻塞的药物是A.去甲肾上腺素B.异丙肾上腺素C.麻黄碱D.多巴胺E.多巴酚丁胺2.有降低眼内压作用的药物是A.肾上腺素B.琥珀胆碱C.阿托品D.毛果芸香碱E.丙胺太林3.碘解磷定A.可以多种途径给药B.不良反应比氯磷定少C.可以与胆碱受体结合D.可以直接对抗体内聚集的乙酰胆碱的作用E.与磷酰化胆碱酯酶结合后,才能使酶活性恢复4.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可A.抑制胃肠道平滑肌收缩B.促进糖原分解C.加快心脏传导D.升高血压E.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5.下列与醋甲胆碱的作用机制相似的药物是A.乙酰胆碱B.琥珀胆碱C.毛果芸香碱D.卡巴胆碱E.以上均不是6.毛果芸香碱可用于A.阿托品中毒的抢救B.琥珀胆碱中毒的抢救C.筒箭毒碱中毒的抢救D.安贝氯铵中毒的抢救E.以上均不是7.Pilocarpine的中文名是A.卡巴胆碱B.醋甲胆碱C.乙酰胆碱D.毛果芸香碱E.以上均不是8.毛果芸香碱不适用于治疗A.开角型青光眼B.闭角型青光眼C.阿托品中毒D.虹膜炎E.重症肌无力9.新斯的明具有A.叔铵基团,有明显中枢作用B.叔铵基团,无明显中枢作用C.季铵基团,有明显中枢作用D.季铵基团,无明显中枢作用E.以上都不是10.下列有关新斯的明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难透过角膜入眼前房B.对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作用较强C.对骨骼肌的兴奋作用最强D.过量可引起肌无力E.与胆碱酯酶结合后难解离11.新斯的明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直接激动N1受体B.抑制递质的贮存C.抑制ACh的生物合成D.抑制ACh的酶解E.以上均不是12.毒扁豆碱滴眼治疗青光眼时压迫内眦,其目的是A.减少药物流失B.增加药物作用时间C.避免出现鼻腔粘膜吸收引起中毒D.减少药物对眼睛的刺激E.减轻药物引起头痛的副作用13.毒扁豆碱新斯的明比较,其药理作用显著特点是A.对心血管系统作用较强B.对骨骼肌兴奋作用更强C.对胃肠平滑肌作用较弱D.具有中枢作用E.对腺体分泌作用较弱14.新斯的明最显著的药理作用是A.减慢心率B.促进腺体分泌C.兴奋骨骼肌D.兴奋中枢E.降低眼内压15.治疗手术后尿潴留首选A.吗啡B.东莨菪碱C.依他尼酸D.毒扁豆碱E.新斯的明16.应尽早使用氯磷定解救有机磷酸酯中毒的原因是避免A.氯磷定难以进入组织
本文标题:药理学选择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95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