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莒州八景莒县外八景:浮来夕照、屋楼春晓、西湖烟雨、洛山樵牧、马鬐耸翠、书院夜诵、山寺晚钟、沭水拖蓝。浮来夕照指的是秀美的浮来山在夕阳辉照下,映现出的奇异景象。浮来山又名浮丘,位于莒城西9公里处,三峰鼎峙,拱围相连,龙盘虎踞,逶迤连绵。阅尽沧桑三千载的“天下银杏第一树”,号称“活化石”,以其高24.7米,胸围15.7米的雄姿,巍然屹立,令世人叹为观止。千年古刹定林寺,为山东省现存最古老的寺院之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另外,刘勰著书立说的“校经楼”,郭沫若先生亲题“文心亭”以及名闻遐迩的浮来山八景等,在夕阳映照下,紫光熠耀,堪称奇观。屋楼春晓一景中的“屋楼”指位于莒城东10公里的屋楼崮,也叫屋楼山。北坡壁立如削,山顶有高数十米的峭壁,壁下有一甘冽清泉,四季不竭,俗称神泉。山上景观颇多,如南天门、日观台、阎王鼻子等。《重修莒志》载:“山建浮屠七级,高十仞,陟其巅,可眺海”。据出土文献考证,早在5000年前,此山已是莒地先民观日出、定春秋的山巅。西湖烟雨景观原址在今莒城西郊。明代之前,尚是碧波连天的湖泊,后经地震和大水,今已变为良田。洛山樵牧之洛山,又作络山、落山。主峰在莒北三十里,今洛河乡境内,山北面有洛河流过。《重修莒志》载:“洛山高二十四丈,山上有洛山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晨钟暮鼓,香烟缭绕”。樵夫牧童踏着落日的余晖自山间归来,别是一番景致。马鬐耸翠中的主景马鬐山位于莒城东南35公里处,海拨662.2米,犹如烈马扬鬃之势。此山涧幽谷深,景色迷人。望海峰、擎天柱、仙人洞、马鬐潭等景观鬼斧神工,堪称钟灵毓秀。传说北宋著名学者杨光辅曾在此攻读讲经,南宋红袄军曾踞此抗金,元末红巾军曾在此集结反元。主要遗迹有:杨光峡、观星台、红袄军古寨、斩将台等。如今的马鬐山,景色更加秀丽,登上山顶,远眺黄海,俯瞰群峰,青峰滴翠,飞瀑流湍,如临仙境,令人乐而忘返。书院夜诵景观在莒城南部,城阳中学东北方。文献记载,春秋时期曾子、子夏在莒为官,政绩卓著,在莒城南部设立书院,广招学士,并亲自登堂授课。当时的这一莒国最高学府“槐荫蔽空,芸窗秋爽”,书院规模宏大,环境幽雅,为莒国强盛、民风淳化打下了良好基础。沦海桑田,世事变迁,书院早已不复存在,但人们怀想当年胜景,常有文人学士来此吊古兴思,不胜感慨。每逢晨风夜露之际,人们常闻琅琅诵读之声。山寺晚钟之景中的山寺相传为城东10公里的屋楼山寺(明宏治年间建)。寺中建七级宝塔,高数十仞,登上塔顶,可东眺黄海,西俯沭水,每到傍晚,寺内传出如怒鲸吼鸣之钟声,飘过莒城,音及浮来,令人陶醉,催人奋发。沭水拖蓝景观在莒城东约1.5公里处。沭河从莒城东绕城而过,城东北方又有袁公河汇入,由于沭河发源于山区,流经丘陵地带,而袁公河从莒中平原流入,水中所含成分有异,因而汇流后,在同一条河里形成了一段清浊分明的两股水流,清流泛出淡淡的蓝色,好似河中拖曳着一条蓝色的带子,故称“沭水拖蓝”。解放后,两河上游分别修建了青峰岭和仕阳两座水库,水患得到了治理,已很少见到这一景观。莒县内八景:浮来山位于莒县城西6公里处,是鲁东南重要旅游胜地,不仅有“天下银杏第一树”和刘勰故居蜚声海内外,而且以著名的“浮来八景”吸引着四方游客。内八景主要有:定林寺、银杏树、啁鸡岩、莒子墓、校经楼、仙书石、清泉峡、怪石峪定林寺这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南北朝。《重修莒志》载:“定林寺六人造像记,当是北齐之物”。隋《高僧传》载:“仁寿中,昙观奉敕送舍利于本州定林寺”,可见隋朝中叶,莒之定林寺已闻名京都了。全寺分上、中、后三进院落,有五殿、二堂、一楼、一宫、二庑。整个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硬山顶,灰瓦红柱,飞檐螭首,雕梁画栋,轩敞典雅,古朴大方,颇具北方建筑风格。殿内塑像、壁画各具姿态,栩栩如生。前院以大雄宝殿为主体,向左右两翼展开,东西配殿为关帝殿和泰山行宫。各殿、堂均有塑像,神态各异形象逼真,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象征。银杏树定林寺内矗立一株古银杏,号称“天下银杏第一树”,也叫“银杏王”或“银杏之祖”。它阅尽沧桑三千载,成为历史的见证。古银杏参天而立,远看形如山丘,气势磅礴,近观冠似华盖,遮荫数亩。树下古碑林立,诗词萃集,留下先人的许多吟咏纪略。其中“大树龙盘会鲁侯……”(《左传》载:“鲁隐公八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是指春秋时期莒国国君莒子与鲁国的国君鲁侯,在银杏树下结盟修好一事。那时,此树虽无确切记年,但可知二千七百年前,已为大树。又如清顺治甲午年间,莒州知州陈全国所立碑云:“此树至今三千余年”。说法是说这棵树在三百多年前就已三千余岁了,因而古人留下“十亩荫森更生寒,秦松汉柏莫论年”的佳句。古银杏树高24.7米,胸围15.7米,也说:“七搂八拃一媳妇”或称“大八搂,小八搂”。虽历经三千余个春秋,仍枝荣叶茂,勃发出盎然生机。啁鸡岩定林寺前,飞来峰中腰,有一巨石突兀,这便是名见典籍的啁鸡岩。这块灰褐色的岩石,历经大自然风刀霜剑的雕凿,仍炫耀着矫健与雄伟。登上岩顶,鸟语在耳,清泉在目,漫山遍野一片葱郁。过去,这里是山鸡栖息的去处。夏日雨后,岩石上滴水不目,发出有节奏的唤鸡声,山对外开放闻听四方云集,故名“啁鸡岩”,意思是会唤鸡的岩石。古人赞啁鸡岩的诗中,有“万树鸡栖山翠晚,千年人去洞云留;素书匣贮仙崖古,丹灶星沉石磴秋”的佳句。记述的是有关浮丘公与“天书宝匣”的一段动人传说。据说,轩辕黄帝率领左右丞相容成子、浮皇公到黟山采药炼丹,乘龙升天。后来,浮皇公在天堂得到了玉皇大帝的天书,就乘黑夜携书返回浮来山,将天书宝匣藏在啁鸡岩下,自己躲进山后的洞中(山洞因此得名浮皇洞)。这一举动被护天将发现后,星夜追至浮来山,企图将宝匣夺回,不料此时啁鸡岩上山鸡齐鸣,东方欲晓,天将回不了天庭,宝书也就留在了人间。莒子墓沿浮来山东麓北去2公里处,有一大型古墓,封土高20余米,占地34.7亩,这便是莒子墓,墓西北方有点将台,系当年护陵兵演练的指挥台。墓西南方约五百米处的山脚下有烧木炭遗址,是当年下葬时,烧制围棺木炭的窑场所在。莒子墓内,埋葬莒子,但究竟葬的是哪一代莒子,尚无定考,据史料记载,莒子受封于周武王十三年,至战国时期,莒县被楚简王所灭,莒虽为子爵之国,但它自强不息,选贤任能,先后有子夏、曾子、叔文等为宰、为相。莒长期与晋等强国结盟,敢与齐、鲁、楚等大国抗衡,成为列国征战中的强者。“燕将乐毅伐齐,连破七十余城,唯莒与即墨不下”;鲁隐公屈尊于浮来与莒子会盟;凭借军事优势吞并过向国、灭掉僧国。最大疆域,东临黄海,西至蒙阴,南达江苏赣榆,北至今昌邑、胶县境内,足见当年莒国的一度辉煌,当然在列国争霸,内忧外患的夹击下,莒国终于逃脱不了被大国兼并的结局。校经楼定林寺大雄宝殿后院,有一座二层古建小楼,因传说刘勰曾在此校定经藏而得名。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今莒县东莞镇大沈刘庄人)生于南北进时期宋明帝泰始元年(元年465年),约卒于公元532-539年。刘勰幼年丧父,继之丧母,家境贫寒,只好投靠当时学识渊博的僧祐大和尚,“与之居处积十余年”。他在寺庙里博览群书,三十一岁时便写成了我国最早的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深得当时任梁朝吏部尚书的文坛领神沈约赞赏。由此,刘勰名声大噪,并做了梁朝的官。晚年遁入空门,出家当了和尚,法号“慧地”传传说刘勰出家后不久即回到祖籍莒县浮来山定林寺,主持佛事,并潜心研究佛经。校经楼历经沧桑,几度兴废。如今看到的是清乾隆年间所重修。楼分两层,双梁架顶,三层飞檐。门匾上镌刻着“校经楼”三个苍劲大字,系郭沫若先生亲题。楼内塑刘勰坐像,镌刻陆侃如、蒋维崧先生撰写的刘勰年表、传略。展台上陈列着各种版本的《文心雕龙》和大量″龙学″研究专著。仙书石定林寺前,柳桥下面,有一片茂密的竹林,滴翠沁绿;竹林上方,有一道弯弯曲曲的溪水,映着山容树貌,缭青萦碧,溪畔布满青苔的石板上,有天然形成的“清泉涧流”四个遒劲大字,这便是名闻遐迩的“仙书石”。《重修莒志》载:“系石之筋文构成,体兼行草,以水沃之愈显。”传说,早在浮来山形成之时,棋山寺那偷食人参果的小和尚,腾飞至此,立地成佛,抢占了这方宝地。而比他晚到的浮丘公心生一计,用龙头拐杖往石板上一划,立时凹凸起了“清泉涧流”四字,算是早作了记号,那小和尚不好争辩,此山就叫了“浮来山”。清泉峡沿着进山路,一条清澈小溪蜿蜒而出,这就是清泉峡。清泉峡发源于西面浮来峰之山脚下,坦坦荡荡,顺山势淙淙流出,救生泉、卧龙泉尽在谷中。泉水四季不竭,为浮来山提供了充足的生命之源。古银杏树的根系已伸展到谷底泉畔。据科学家讲,银杏王盛夏季节,每天消耗水分两吨余。清泉峡的潺潺流水,自石灰岩缝隙中流出,穿柳桥,系古藤,过石罅,于定林寺前潴留成潭,益发清澈见底。怪石峪这条怪石嶙峋的山峪,北起清泉峡,南到飞来峰,西邻卧龙泉,东接翠竹园。这里的奇岩怪石为石灰岩结构,约成形于四亿年前的古生代奥陶记,岩石之间为降红色酸性粘土,经亿万年风雨侵蚀,碳酸钙溶解变形,形成千姿百态的岩石。置身文心亭畔的巨石之上,但见奇松蔽日,怪石林立,有的像绵绵山羊,有的像怒吼的雄狮,有的像慈祥的老者,有的像差涩的少女,俨然走进了雕刻艺术展览馆,主人感到奇幻迷离,难怪古人有“具体浑成仙佛鬼,一拳浓缩岱恒嵩”的佳句。峪中岩石上,历代留下许多摩崖石刻。刘勰亲题“象山树”最引人注目。另有知州、名僧及文人墨客的题咏多处一步三孔桥一步三孔桥在莒城西大街通往瞎汉汪的胡同口,实际是一个下水道口。桥下面是一条从金龙河到瞎汉汪的石砌暗渠。一步三孔桥用青石板凿成,长约一米,宽一米,厚30厘米,中间并排凿上三个长方形孔洞,立于胡同口。人们若横过桥面,只需迈动一步,就可跨越三孔桥。要说此桥有何特点的话,除小巧玲珑外,安放的角度很有讲究。三孔桥本来起铁篦子的作用,大水漫街时,保证泻水畅通,又能阻拦杂物入渠,且不致淤塞。它的作用果然发挥的很好。后来,在整修街巷、疏通水道时,将桥板取出重放,结果,不是泻水不畅,就是空洞淤塞,人们干脆把它埋到了地下。刘章手植槐据《城阳镇志》载,刘章手植槐枯死于元代,后櫗枝繁衍,仍称古槐,1979年因路被毁现“老槐树底”仍名。国士桥--在今莒县图书馆西南的护城河上,原有一石砌五孔桥。此,即柱厉叔“死报莒敖公”处,大名鼎鼎的“国士桥”。桥西侧有古碑两方:一为卧碑,传系唐代所立,因年久剥蚀,碑文模糊不清,惟“国士桥”三字尚可辩认。一为立碑,其上亦书颜体“国士桥”。款题:“宣德十年重修”。“宣德”,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十年”,即1435年。此二碑稍南不远处,还有一碑,碑身完好,正面隶书“国士桥”,系清康熙元年(1661)知州韩弘度所立。长不足两丈,宽不盈六尺,跨不过五孔,顽石为墩,青石为身,小邑大村随处可见的普普通通一石桥,缘何唐、明、清三朝立碑,千百年来香火不断――柱厉叔以死“丑后世之人主不知其臣者也”!莒敖公,春秋时莒国国君,柱厉叔臣之。史记:柱厉叔自幼聪慧,熟读诗书,满腹经纶,文韬武略,刚直不阿,忠心耿耿,敢言直谏,勤于王事。但莒敖公昏瞆独断,忠奸不辩,亲小人,远贤臣,国势日衰,民不聊生。柱厉叔虽夙夜霄旰,忧心如焚,多次上书,无奈皆不被纳,并屡遭莒敖公训斥、责罚。柱厉叔痛心疾首之极,既百无一计可使,又不忍心目睹国事每况日下,愤而挂冠而去,隐居海中孤岛。后来,莒敖公果然国破人亡。柱厉叔闻知,痛定思痛后毅然决定回莒,以死殉君报国。其友百般劝之,可柱厉叔死意已决,回归莒国后,独立五孔桥头,见城廓依旧,敖公已亡,阎闾破败,物是人非,沧然泪下,纵身跳入桥下深潭。《列子•说符》记:柱厉叔事莒敖公,自为不知己,去居海上。夏日则食菱芰,冬日则食橡栗。莒敖公有难,柱厉叔辞其友而往死之。其友曰:“子自以为不知己,故去。今往死之,是知与不知无辨也。”柱厉叔曰:“不然;自以为不知,故去。今死,是果不知我也。吾将死之,以丑后世之人主不知其臣者也。”后人推崇柱厉叔的高风亮节,誉之“国士”;又因其是在这五孔桥上殉国的,故把此桥易名“国士桥”,并立碑以志。柱厉叔“死报莒敖公”,为后世忠臣楷模。据《诸、日、莒抗清片段》记:明崇祯十五年(1642)……李自成占领北京,叛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攻打莒城,城中军民、官绅
本文标题:莒县内八景外八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03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