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论文当代大学生如何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当代大学生如何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众所周知,在当今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下,当前的国际形式是十分复杂而微妙的。总体看来,仍是以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和欧洲诸国为主的“一超多强”的局面,但是随着像中国这样的的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当今世界正在处于向多极格局过渡的时期。各国都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力争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占据有利位置。对于当今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另一方面,对外联系愈益密切,各种信息愈益畅通,我们遇到了不少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使得我们要正确认清楚当前的国际形势。对于新形势下的外交战略,习近平主席也曾在会议上指出,要坚决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统一,妥善处理好领土岛屿争端问题。要维护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通过广泛开展经贸技术互利合作,努力形成深度交融的互利合作网络。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要提升中国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宣传。习大大就新形势下不断拓展和深化外交战略布局也提出了要求,强调要切实抓好周边外交工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正如习总书记所言,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大国之间既合作又竞争,既有较量也有妥协,既相互借重又相互牵制,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清晰。在这种由“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转变的过程中,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的往来越来越频繁,然而在此期间也难免不会出现一些小摩擦,看似繁荣和谐的交流之后其实隐藏着各国之间的相互博弈。在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之前,我们首先得了解以下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从总体上而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一直存在着很多的不稳定因数。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说明了当前安全环境面临的新变数。前几日的一则新闻在网络上又闹得沸沸扬扬:据新华网报道,10月27日,美军“拉森”号导弹驱逐舰闯入中国南沙群岛渚碧礁12海里内,美国炒作了近半年的“派遣军事力量进入中国南沙岛礁12海里”的计划尘埃落定。美军此举也标志着美国开始尝试通过军事强制手段,阻止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动和力量增长。从某种局面上看来,虽然美军此次行动持续时间较短,过程相对克制,但性质却极为恶劣。因此,美舰在中国南沙岛礁周围宣示所谓“航行自由”,首先是个政治事件,是对中国主权及国家尊严赤裸裸的挑衅,在中国国内和国际上都产生了恶劣的负面影响。美军先是自己指定了一条12海里的线,然后宣称要来挑战,以此否定中国岛礁的领海权益,是典型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从更深的层面上来看,自2014年开始,美国就拉开架势,直接从幕后走向前台,全方位加强了对南海问题的介入,美国维护霸权或主导地位与中国捍卫主权及主权权益的矛盾空前激化。南海问题的主要矛盾已由南海五国六方的海洋权益之争,呈现出逐渐演化为中美两国的权力之争的趋势。无论美国如何冠冕堂皇,其之所以近期加大介入南海,归根结底是因为不愿意接受中国在南海力量的增长,不能容忍中国在南海周边取得相对力量优势。在中美的南海竞争棋局上,中国有主场优势,美国有盟友支持和国际话语权,短期内,这场博弈较量难分胜负。不仅如此,在南海范围内,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鱼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种种事件的发生都说明了南海局势的紧张性。为了避免这些事态的严重化,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新的国际形势,我国展开了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创新性的外交战略布局。十八大以来,从以习近平主席为代表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就任伊始,就展开频繁的外交行动,反映出我国外交的许多新特点和全面战略布局的构思。习大大曾多次强调,中国始终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推进互利友好合作。中国所谋求的国际战略安全环境,是全球总体安全环境的既定组成部分,且必将对全球总体安全环境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战略作用。当然,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中国的立场和原则也是清晰而不可动摇的。中国是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大国,大国外交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着眼于大局与全局,筹划总体战略布局。习大大在外事活动中,处处展现出自信、豁达、睿智和真情特点,以其亲切踏实的风范,宽阔大度的胸襟,勇于创新的思维,赢得普遍的赞扬。表现为:⒈站在战略的高度,倡导“命运共同体”理念,把中国梦与世界梦以及各国人民的梦想有机联系在一起,倡扬我国关于各国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主张,有力驳斥了歪曲中国的“国强必霸”谬论。⒉既高瞻远瞩,又实事求是,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等一系列新倡议,鲜明而具体地推进我国合作共赢的战略观念。⒊提出广交朋友、广结善缘和增强国家亲和力的思想,强调“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做好人脉工作。访问非洲时,提出“真、实、亲、诚”四字方针。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讲话中,又提出“亲、诚、惠、容”的理念,充分显示出博大和自信的胸怀。⒋发展我国同各国互惠互利、同舟共济的传统,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主张对发展中国家交往中应义利并举、义重于利,在利益上要有予有取,有时要多予少取,甚至只予不取,把我国发展战略与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对接起来,为正确处理南北关系和南南关系,深化国家之间互信合作树立了典范。⒌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各种安全挑战,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倡导安全新理念。大大提出,“国际社会应该倡导集体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使我们的地球村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更不能为一方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他与美国奥巴马总统达成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把不冲突、不对抗列为核心内涵之一,表示愿与美国携手合作,成为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推进器。所有这些,都极大丰富了中国外交内涵,为探索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大国外交之路奠定坚实基础。习主席外交活动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就是为实现民族振兴中国梦争取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外交为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服务,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习主席也明确表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但也绝不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在钓鱼岛、南海等问题上,我国坚持通过对话谈判妥善处理有关争端,但同时也坚决维护我国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中国有14个邻国,另有6国隔海相邻,周边环境相当复杂。无论陆地还是海洋,中国都是一个大国,陆疆海域安全都需维护。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中国加强安全保卫力量建设,完全是正常的和必要的,也是维护和发展良好周边与国际环境的重要条件。总而言之,中共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把“公共外交”和“全球治理”写进文件,表达了中国准备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展现出中国正在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治理体系最重要的参与者、推动者,并将成为改革者和引领者,也将积极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更加积极有为地推动国际体系的变革与完善,充实和完善国际治理体系。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也要深刻理解“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为世界的机遇”。几十年前两次惨痛的战争已经告诉我们:和平与发展才是当前世界的主题。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求同存异,包容理解,和谐发展才是我们共同利益所在。
本文标题:论文当代大学生如何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04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