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学年论文II正文撰写要求与方法1.1.1格式(1)摘要(2)关键词(3)目录(4)正文(5)结论(6)参考文献(7)附录、注释(可选(8)作品(软件)使用说明书1.1.2论文撰写要求(1)摘要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分为报道性摘要和提要性摘要。报道性摘要主要介绍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结果、主要数据和结论,这种写法主要适合科技论文。提要性摘要只是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这种写法主要适合毕业论文、专题论文。摘要与引言(前言)的区别:①摘要一般要写得高度概括、简略,引言(前言)则应具体;②摘要可以笼统的表达,而引言(前言)则应明确表达;③摘要不写选题的缘由,而引言(前言)则应明确反映;④在文字量上,一般是引言(前言)较多。(2)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单词或术语,每篇3-5个词,按词语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尽可能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规范词。(3)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是作者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具体反映和体现。在这部分对所研究的课题应作充分、全面、有说服力的论述,提出有创造性的见解。按研究方法划分有:理论型论文、综述型论文、描述型论文、实验型论文、设计型论文。文科一般选择前三种形式去撰写毕业论文,理、工科对于这五种形式都可选择。理论型论文的正文写作这类论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理论证明、理论分析、数学推理等。理论型论文具体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调查、考察所得到的观察资料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数据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方法是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通过归纳、演绎、类比,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见解;另一种是纯粹以抽象的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它们或者证明某一定义、定理,或者分析某种理论的意义或局限,作出修正、补充和质疑,或是研究某种理论的运用等,论文是通过严密的理论推导或数学运算来获得研究结果,其常见的结构形式有:证明式。即给出定理、定义,然后证明。剖析式。即将原理或理论分解为一些方面,逐项研究。3)运用式。即先给出公式、方程或原理,然后进行计算推导,最后运用于实例进行测定。②综述型正文写作综述型论文,即评述型论文。这类论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对所综述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它以阅读、观察、调查所得的资料和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归纳、演绎、类比等方法,达到让读者了解某一学术研究成果的性质、规模、进程、状态和发展趋势的目的。其学术价值主要在于为理论界提供学科前沿的最新动态、学术信息和系统的学术资料。其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时间式。即以时间先后和事物发展过程为顺序的结构空间式。即以事物的方位和构成部分为顺序的结构。归类式。即以事物的性质、内容归类为序的结构。4)现象本质式。即先摆出观察的现象和有关资料,然后进行分析,找出本质和规律。③描述型论文的正文写作这类论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描述、比较和说明,论文的重点放在资料的搜集、挖掘、整理、鉴别、描述、说明和解释。它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新发现的某一客观事物或现象。天文、生物、地质、文学等领域中都有这类论文。这类论文要求描述精确、细致,善于抓住特征进行比较,要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描述型论文的正文部分大都有描述和讨论两部分。描述部分的主要内容有:新属种的名称、产地、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分布等。讨论部分的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即与相邻近的属种进行比较,说明它们的主要区别,指出新属种的意义和价值。④实验型论文的正文写作这类论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研究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型论文又有两种情况:一是以介绍实验本身为目的,正文就是实验内容,结果包含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讨论部分,或者只是讨论各种条件对实验的影响。二是以对实验结果的讨论为主要目的,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研究客观规律。实验型论文的正文部分一般有材料和方法、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三个部分。在具体写作时,有时把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合为一个部分,有时把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合为一个部分,有时只需要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有时只需要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1)材料和方法。它是为了向读者介绍获得成果的手段和途径。其内容包括介绍实验用的材料;介绍实验用的设备、装置和仪器,包括它们的名称、型号、精度、性能等;介绍实验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创造性的观察方法、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操作应注意的问题等。2)实验结果。“实验结果”部分包括实验的产品,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实验仪器记录的图像和数据,以及对上述现象、数据进行初步统计和加工后的有关资料等。这部分内容是实验型论文的核心内容。其写作要求是准确、精细;论文中得出的结果要经过认真的处理和选择;实验结果要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实验结果应尽量通过图表表达。⑤设计型论文的正文写作这类论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设计工艺流程或生产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形成最佳方案,并对这一最佳方案进行全面论述。尽管具体设计的内容各不相同,表达的形式却是相同的,一般都由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组成。设计类说明书主要包括设计的依据、方案分析与论证、主要部分的计算分析结果、结构和系统的工作原理说明、设计的优缺点及总结。工艺类说明书主要包括工艺方案的分析、比较、选择,工艺规程的制订、工艺方案所需的工艺装备设计及计算说明、工艺专题分析(如加工精度分析、经济性分析和生产效率分析等)、设计的特点及总结。(4)结论结论又称结束语,是理论分析或实验结果的逻辑发展,是整篇论文的结局。它主要是对正文分析、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性的概括和总结,从而作出结论。可以在结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正意见、尚需待解决的问题等。撰写结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结论要简单、明确,措辞应严密,且又容易被人领会;②结论应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属于他人已有的结论要少提;③要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切忌言过其实,在无充分把握时应留有余地,因为科学问题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5)论文正文中的图表图的种类主要有:条形图、圆形图、线形图、流程图、构造图、示意图、框图、地图、照片、记录图等。绘制图的要求:①绘图首先要考虑其用途与作用,做到少而精;②绘图必须科学,线条要准确、流畅,主次分明。严禁徒手画线;③图线的纵横坐标必须注明计量单位名称、符号;④图的大小应适中、美观,同类型的图必须有相同的比例;⑤若是照片,其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应轮廓清晰、鲜明;⑥应尽可能用电脑作图。编制表的要求:①表的上、下端用粗线或双线,左右开放不用画线,指标名称和合计栏必须画线,中间分组处可以不画线,如果画线一定要用细线;②同一栏的数位必须对齐,小数位保留要一致。表中不应有的数字的栏内画“--”。凡数字短缺栏内用“……”表示,必要时应加下注;③当整个表仅有一个计量单位时,应将计量单位置于表的上方紧贴上端线处。如果是多个,可设计量单位栏,或者将计量单位加括号置于指标名称后;④对表中所属的时间一定要标注清楚;⑤有关的文字说明应置于表下方,不可写在栏内;⑥表的内容不能复杂,力求简明。(6)参考文献编写参考文献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参考文献一般应是正式出版、发表过的著作、文章和技术标准;②参考文献的排序一般按照论文参考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排序,正文中凡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应加注;③要严格按照规范编写,列出的参考文献应与论文内容相关,不漏写、错写;④选择的参考文献应主要是近期的;⑤参考文献中的外国人名书写时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姓用全称,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不加缩写点。参考文献中作者为3人或不少于3人应全部列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中文后加“等”,英文加“etal”。表1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标识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标识MCNJDRSP表2电子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标识DBCPEB表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及其标识类型磁带磁盘光盘联机网络标识MTDKCDOL(7)附录、注释(可选)附录、注释为非必写要素,视情况而定。附录是指论文中有些内容与正文关系密切,而这部分内容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若列入正文中,又往往影响正文叙述的条理性和连续性,因而将其附加在正文之后作为附录,以帮助读者阅读,掌握正文中的有关内容;还有一些是指附于文后的有关文章、文件、图表、公式等与论文的阅读有密切关系的资料。设计型论文中的设计图纸可置于正文中,也可集中放在附录里。注释是作者对论文中的有些字、词、句加以必要的解释和注明来源出处。它与参考文献是有所不同的。注释分为两类:一类是论文作者对文章中的一些字、词、句所作的解释、说明或补充,以便读者对被注释的对象有更好的理解;一类是对引文的来源出处所作的说明(尤其是有关的数据和图表的来源),以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认同与尊重,藉以增强资料的可信度,也便于读者查对原文。表4注释的方法与分类注释方式注释方式的含义说明夹注夹注,也叫“文中注”,“段中注”或“行中注”。就是在要注释的字、词、句后加以括号,在括号中写明注文(如作者、著者或文章名称、出版事项、页码)。一篇论文的“夹注”不能太多,太多不仅会影响文章结构的美观,读者阅读起来也吃力,甚至还会产生误解,认为论文作者是用别人的观点代替自己的论证。夹注有三种情况:一是采用间接引语,如引用某作者文章的观点、意见或提法,这时可以在引语后面注明作者的姓名及该引语文章发表、出版的年份;二是直接引语,在引语后注明出处;三是对文中某个词语作简要说明或者标出其另外一种提法或说法。脚注脚注,也叫“页下注”或“页末注”。就是在所要解释的对象的页码下端加注。一页中只有一段引文的,在引文末段的右上角注上“注”字样。引文在两段以上的,则要标明序号,必须以页为单位。其写法格式,与“夹注”一样。这种方式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用得最多。尾注尾注,也叫“篇末注”。就是将注释全部集中于文章的末尾。但一定要在被注释对象后面加上①、②、③或(注1)、(注2)、(注3)字样的注码。这种方式在毕业论文写作中不常用。(9)作品(软件)使用说明书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对高等学校2005届本专科学生毕业论文进行抽查的通知》,要求毕业设计作品必须附“作品(软件)使用说明书”。(10)毕业论文字数要求1.1.3毕业论文格式要求(以下文字中有关行距、字体内容中与模板不一致的地方,以模板设置为准)(1)打印格式纸张统一用A4复印纸,页面设置:左、右、上、下页边距均为2.7厘米;页眉和页脚均为1.8厘米。段落设置为“1.2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磅。标题可适当选择加宽,如设置为:段前、段后均为3磅。页眉设置为:居中,以小五号字宋体键入“宁波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页脚设置为:插入页码,居中。格式可根据全文一次打印输出,或章节分别输出具体设置。(2)摘要1)摘要应为中英文对照,先中文后英文。中文摘要前加“摘要”作为标识,字体用宋体小二号黑体,居中;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为标识,字体用宋体小二号TimesNewRoman粗体,居中;2)中文摘要内容为150-250字,一般不超过300汉字,用小四号楷体;英文摘要内容不超过250个实词,采用宋体小四号TimesNewRoman体;3)“摘要”设置前段为102磅,段后为12磅,关键词与摘要相距12磅。(3)关键词1)关键词应为中英文对照。中文摘要前加“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字体用宋体小四号黑体;英文摘要前加“Keywords:”作为标识,字体用宋体小四号TimesNewRoman粗体;2)关键词内容为3-5词,中文用宋体五号,英文用宋体五号TimesNewRoman体;词与词之间用逗号分隔,结束时不用标点符号。(4)目录1)“目录”用黑体小二号,目录设置段前为0磅,段后为12磅;2)目录要求列出一、二级标题,一级标题用黑体四号,二级标题用黑体五号或小四号;3)摘要和目录要单独编页码,位于页面下方居中。(5)正文1)正文中所有非汉字均用TimesNewRoman体;2)字间距设置为“标准”,段落设置为“1.25倍行距”;3)每章另起页。章节
本文标题:论文撰写要求与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04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