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论精神分析与催眠的关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精神分析与催眠课论文作业题目:论精神分析与催眠的关系姓名:贾锴班级:1104105学号:1110410518联系方式:15045093466指导教师:裴秋宇论精神分析与催眠的关系贾锴(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60)摘要:催眠是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特殊的意识活动状态。此时意识活动虽然存在,但由于大脑皮质被抑制,意识主体失去了对新刺激的鉴别和判断力,从而处在被他人支配的地位。催眠技术是指由施术者运用不断重复的、单调的言语或动作等向受术者的感官进行刺激,诱使其意识状态渐渐地进入潜意识状态的技术。在催眠状态下,受术者呈现了一种缩小了的意识分离状态,只与施术者保持密切的感应关系,顺从地接受施术者的指令与暗示。关键词:催眠;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联系精神分析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时期,分别有四个代表人物,以弗洛伊德最为著名,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开创了精神分析的先河,被认为是最可作为范式的精神分析理论。但不可否认,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弗洛伊德的部分理论被证伪,或者被提出质疑,这使得精神分析理论得以发展。精神分析侧重于分析潜意识,而心理学中的催眠也侧重于利用潜意识进行暗示与引导,达到治疗疏导或分析刑侦的目的。本文将着重对精神分析与催眠的关系进行讨论。一、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历程(一)弗洛伊德任何一种学说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而必然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亦是如此。19世纪后期的奥地利,在经济上,已经由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急剧尖锐化,尤其是大资产阶级更加腐化,中小资产阶级随时面临破产,大批工人失业,人们的生活极其悲惨。在政治上,奥地利人民受资产阶级压迫日益严重,广大人民民不聊生。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制度下,人们精神沮丧,惶惶不可终日。在文化上,奥地利陈腐伪善的道德和华而不实的文风占统治地位,特别是在家长式统治的犹太人社会里,宗教气氛浓厚,社会禁忌严厉,尤其是两性关系禁锢更深,性本能受到极大压抑,造成了人们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和内心的紧张与冲突,神经症患者和精神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弗洛伊德(1856~1939)精神分析理论正是反映这一社会情况,并适应社会需要,在治疗精神病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精神病历来被认为是中邪、巫术或魔鬼附身。人类文明的发展为科学研究精神病铺平了道路。19世纪以来宗教迷信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许多学者把对精神病原因的探寻从肉体转移到精神或心理领域,这种历史背景使得弗洛伊德对人的精神异常研究有了可能。受叔本华潜意识概念影响,及尼采的非理性主义及十八九世纪盛行的享乐主义1。,形成了他关于人的行为是由快乐原则决定的人性观。机能主义哲学使弗洛伊德成为严格的决定论者,他坚信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从而形成心理决定论。19世纪后期的实验心理学把人的意识作为是心理学唯一研究的对象,直接分析意识经验是心理学的领域,而很少考虑无意识对人的行为有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弗洛伊德在几十年的精神治疗和分析中第一个提出了无意识对人的行为起着决定作用的观点。人的行为受无意识所决定是弗洛伊德人性观的主要内容,他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精神分析学派和一系列精神分析技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在早期的理论中,他将人的心理生活分为两个层次,即潜意识和意识。潜意识又可再分为两个不同的水平,即潜意识本身和前意识。弗洛伊德则认为,精神分析主要应该研究潜意识内容。潜意识包括所有我们意识不到的,但却激发我们大多数的言语、情感和行为的驱力、冲动或本能。它是以性为中心的各种本能冲动或生理驱力,它是人格发展的根本动力基础,又是个体精神生活的实质所在;它既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潜意识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其基本特征是原始性、冲动性、活跃性、非理性、非时间性和非道德性和非语言性。前意识包括所有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以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前意识内容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有意识的知觉;第二个来源是潜意识。意识在精神分析中扮演着比较次要的角色。意识可以被定义为在任何时候都被知觉到的那些心理要素,它是我们可以直接到达的心理生活层次。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或心灵具有复杂的结构,恰似一个“等级森严的王国”。在人的精神中,除了有意识的情感、思维和意志以外,还包括无意识的情感、思维和意志。“我们有两种无意识——一种是潜伏的,但能够变成意识;另一种是被压抑的,在实质上干脆说,是不能变成意识的。”前一种是以记忆的形式保存的过去的观念或经验,因与现实关系不大或根本没有关系,遂被逐出意识领域。但如有需要,这些被暂时忘却的记忆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或加以提醒而被召回意识层。所以,他称之为“潜伏”的“无意识”或“前意识”。后一种是指潜藏在精神结构深层的、为人所意识不到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各种原始冲动的储藏库。这种无意识“一般不能进入意识”,只有通过专业人员的精神分析才能使之意识化。弗洛伊德认为“意识不是心理的实质,而只是心理的一个属性,一个不稳定的属性,因为它是旋即消失的,消失的时间较长于存在的时间。”弗洛伊德通过特有的方法,如临床观察、自由联想法、梦的分析以及日常生活事件等分析潜意识内容。2(二)荣格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本来是弗洛伊德最得意的学生,1912年荣格发表《潜意识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发生分歧并中断友谊,两人最终分道扬镰的是他们对无意识的不同理解。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解,无意识主要来自个人早期生活特别是童年生活中受到压抑的心理内容,这种心理内容包括了人的各种本能冲动和诸多欲望,弗洛伊德的这种想法得到了医疗实践的检验,当他诱导病人说出那些压抑己久的经验和潜藏的欲望时,病人的症状立刻大为好转。但弗氏的无意识理论并没有得到荣格的肯定。荣格认为“个人无意识并非源于个人经验,也并非从后天获得,而是先天就存在的。”荣格批评弗洛伊德虽然看到了无意识往往具有的古老的普遍形式和性质,却仍然给无意识贴上个人的标签。之后荣格提出了与弗氏迥异的,也是贯穿其理论的核心概念——集体无意识。荣格对集体无意识的研究几乎涵盖了人类一切文化精神现象,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论的偏颇之处做了及时修正,许多文艺作品也随着荣格“集体无意识”3的提出有了新的误读。对无意识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对梦的不同解释,荣格与其老师一样承认梦是不自觉的,自发的无意识心理产物,是未被任何意识目的改变的本性的纯粹产物,梦是一种象征,是无意识情景的再现。如果说,弗洛伊德在无意识的探索中,在对个体意识的无限推崇中找到了西方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文化精髓,在性的窗口下窥视生命的本质,那么,荣格则置身于人的世界外,在集体无意识中以一种更富哲学意味的方式观察现实。荣格关于力比多的定义,对梦的解释尤其是集体无意识理论的贡献,修正了鄙视哲学的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避免了精神分析学的狭隘化。(三)卡伦·霍妮卡伦·霍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或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先驱人物和主要代表。霍妮批判了弗氏理论过分强调人类行为中的生物因素而忽略社会与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的倾向。她经过了大量分析研究确定了其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定位。霍妮承认个人欲望和社会需求的冲突是神经症产生的条件,但仅此一点并不必然产生疾病,她认为由于个人的心理和性格倾向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文化造成的,因此,精神病的根源必须到环境中寻找,疾病的最终根源是社会文化环境,而其中的人际关系障碍直接导致了神经症的产生。尽管霍妮早期受过正统的精神分析训练,但她并不是简单地、盲目地照搬弗洛伊德的观点,她在大量的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改变了精神分析的生物学研究取向,确定了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方向,丰富了精神分析的内涵。(四)拉康拉康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发展修正则是为了唤起人们对这一学说新的兴趣,从而使之更加有效地应用于文学批评。拉康所谓的无意识正是严格意义上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是一种个人的、动力的体系。所不同的是弗洛伊德是依据生物学原理来思考无意识的,即将其看作原始的动物本能的储存。拉康则从语言结构的角度来认识无意识,认为无意识是像语言一样被结构的,这一观点的依据来自索绪尔和雅各布森的语言学理论。在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系统中,一个符号表示两个不同领域间的碰撞和粘合,而这两个领域就其自身来说是漂移浮动的,这就是思想概念与声音图像,即所指与能指。通过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重新解读,拉康发现了无意识——语言——梦之间的活动规律的相似性。拉康借助结构主义语言学把弗洛伊德原本从经验上无法证实的无意识看作一种类似语言的结构,从而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建立了清晰的联系。拉康通过对想象界、符号界和实在界的论述,将其主体论与弗氏的“自我、超我、本我”的人格结构相联系,修正了弗洛伊德理论生物学决定论的倾向。拉康对弗洛伊德的回归,决不是一种简单的补充,也不是对弗洛伊德理论进行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通过对弗洛伊德的肯定,创立语言精神分析学。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赋予语言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这种语言重构的结果不仅促使精神分析学本身发生了后现代性转向,而且其影响波及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拉康对精神分析学的语言学阐释超越了纯医学和科学实证主义的界限,在发展弗洛伊德理论的同时,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不断的转移和解构,使精神分析理论在后现代语境中不断生成新的意义,推动精神分析的不断发展。4二、催眠机理催眠是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特殊的意识活动状态5。此时意识活动虽然存在,但由于大脑皮质被抑制,意识主体失去了对新刺激的鉴别和判断力,从而处在被他人支配的地位。6催眠技术是指由施术者运用不断重复的、单调的言语或动作等向受术者的感官进行刺激,诱使其意识状态渐渐地进入催眠状态的技术。在催眠状态下,受术者呈现了一种缩小了的意识分离状态,只与施术者保持密切的感应关系,顺从地接受施术者的指令与暗示。对于催眠的机制,许多人曾进行专门研究,试图从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理学等角度来探讨,但至今尚无确切的科学依据说明人类催眠现象发生的种种规律。近几十年来,人们对于催眠的研究倾向于用综合模式(即心理、神经生理等模式)理论来解释,不过仍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下面,就本领域较有影响力的理论作一分述。(1)催眠的生理学解释。Braid的“视神经疲劳说”与Mc.dougall的“脑部缺血说”站在生理学的角度对催眠的本质与机制进行了探讨。7Braid在经过长期试验观察,发现被催眠者的眼睛总是经闭不能睁开的,他据此提出,催眠状态是由于被试的视神经疲劳引起的,是人为的睡眠。因此,他提倡用“凝视”的方法进行催眠。Mc.dougall认为催眠现象是被试脑部缺血造成的。催眠过程中,当被试被安排静息和少动时,脑部的血液因流向四肢而减少,从而导致眩晕状态,诱发出催眠现象。(2)暗示理论。暗示理论是由Liebeault&Bernhein提出的,他们认为催眠现象是被试接受施术者的暗示而起的一种念动现象。在实际操作中,他们通常采用言语暗示诱导的方法,让被试进入催眠状态。这种方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施术者的威信,也取决于暗示(包括言语、情景)的合理性及与被试主观体验的一致性程度。“暗示论”是较早站在心理学层面解释催眠术的,直到今天仍有许多人坚持这种观点。(3)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巴甫洛夫认为,大脑是一个庞大的镶嵌式的信号板,它不断接受自然界的刺激而形成阳性条件反射(兴奋)和阴性条件反射(抑制)8。这些兴奋与抑制会产生交互的影响,即一种过程对另一过程的增强性影响,它既可出现于各该过程的位置周围,又可出现于受刺激的同一部位。充分的兴奋条件下,抑制过程的扩散就更广泛,也更深沉;相反,充分的抑制可使兴奋活动更加活跃。巴甫洛夫认为语言是特殊的条件刺激物,它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在人脑中形成复杂的条件反射系统。在催眠过程中,施术者先通过暗示诱导引起大脑皮层广范围的抑制,而后使受术者在有意编制的暗示语影响下,诱发出大脑皮质建立特定的兴奋点,从而使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4)意志-非意志行为模型。近年来,Woody、Sadl
本文标题:论精神分析与催眠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15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