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 论英语定语从句的几种翻译
对曹明伦教授定语从句译法的检验——采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例子中国人学习英语,一般都会遇到从句的问题,尤其是定语从句(或称为关系从句)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汉英两种语言对定语的处置的不同。而要对比两门语言,翻译是最直观的方法。四川大学曹明伦教授也认为“就英译汉而言,定语从句的翻译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大凡译文之生硬、拗口甚至晦涩多半都是因没能译好定语从句所致。”1因此,曹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翻译实践的经验,提出了英语定语从句翻译的五种情况。本文试图将这些方法用于实践,具体来说就是用它们翻译王尔德作品《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定语从句,以期检验规则的可操作性,并加深对汉英两门语言语法差异之理解。第一类、Therebe句型中主语后的定语从句Therebe句型中主语带定语从句的情况十分常见,也容易处理,但是曹先生提醒我们这种句型“要反映出‘有’或‘存在’的意思”。下面请看例子:例1:Therewassomethinginhisfacethatmadeonetrusthimatonce.译为:他的脸上有一种立刻让人信任的东西。例2:TherewassomuchinyouthatcharmedmethatIfeltImusttellyousomethingaboutyourself.译为:你有太多吸引我的地方以至于我自觉必须告诉你你自身的秘密。这样的翻译符合汉语的习惯和逻辑。沈家煊先生为英汉中“是”、“存在”、“拥有”三个概念画了一张“语义地图”2:概念英语汉语是be“是”存在“有”拥有have沈先生认为:“对西方人来说,tobe还是nottobe,这是个首要问题;对中国人来说,‘有’还是‘无’,这是个首要问题。”因此,英语学习者不能一见到be就译为“是”,还要记住Therebe表示存在的情况;反过来,学习汉语的英语母语者在使用汉语时,要记得“有”这个核心概念。第二类、语法上是定语而语义上是状语的定语从句根据黄伯荣和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四版)的定义,定语分为限制性和描写性两大类,都放在中心语前面,分别起限制和修饰的作用。翻译界的共识是,凡是修饰限制性的定语翻译时要放到汉语中心语前面。不过,英语除了其限制修饰作用的定语外,还有一类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主要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因此,曹教授认为这一类从句往往“……被译成汉语偏正复句中的分句。”1见《英汉翻译二十讲》,曹明伦编著,商务印书馆,第229页2见《语法六讲》,沈家煊著,商务印书馆,第29页3先来看例子:例3:”Ihopethegirlisgood,Harry.Idon’twanttoseeDoriantiedtosomevilecreature,whomightdegradehisnatureandruinhisintellect.”译为:“哈利,但愿她是个好姑娘。我不想看到道林为卑劣的俗物所束缚,因为那可能会玷污他的天性毁掉他的聪明。”例4:DorianGraysteppedupthedaiswiththeairofayoungGreekmartyr,andmadealittlemoueofdiscontenttoLordHenry,towhomhehadrathertakenafancy.HewassounlikeBasil.Theymadeadelightfulcontrast.译为:道林格雷仿佛一位年轻的古希腊殉道者般站到了台上,无可奈何地朝亨利勋爵撇撇嘴。他已经对勋爵有了很深的好感,因为他和巴柔太不同了。他俩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乍一看例4曹先生的方法好像并不适用于例4,但是仔细分析起来这只不过是没有联系上下文的结果。在这里之所以要加上towhomhehadrathertakenafancy这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并非要补充说明这句话的主句,因为此处主句表达的意思已经非常完整。补充的原因乃引出下文中HewassounlikeBasil的描述,超出了汉语定语修饰中心语的习惯,但却并不违背曹老师的原则,可以说是它的扩充。因此,遇到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找出从句补充说明的句子,再抓到逻辑关系,就可以轻松翻译。第三类、第四类情况因为不常见所以略过不谈。第五类、必须译成定语的定语从句前面已经谈到,修饰限制性的定语从句一般译为定语放在汉语中心语前面。但当从句太长或者有插入语时,传统译法往往将从句后置,原文裂成好几个短句,这样就成了傅雷先生所批评的“宾主部分,轻重全失”的译文。因此曹先生提出了一种新的C译法,具体的方法是:“首先译出定语从句前的主句,然后重复先行词(或者说把代表先行词的关系词还原为先行词),再把定语从句译成定语置于被重复的先行词之前。”且看例句:例5:ThefewwordsthatBasil’sfriendhadsaidtohim---wordsspokenbychance,nodoubt,andwithwilfulparadoxinthem---hadtouchedsomesecretchordthathadneverbeentouchedbefore,butthathefeltwasnowvibratingandthrobbingtocuriouspulses.译为:巴柔朋友所说的一席话——那些无疑是随口说出却故意隐含悖论的话语——波动了他心中某根神秘的琴弦,那之前从未响起现在却震动出阵阵节拍的琴弦。例6:”Andyet,”continuedLordHenry,inhislow,musicalvoice,andwiththatgracefulwaveofthehandthatwasalwayssocharacteristicofhim,andthathehadeveninhisEtondays,译为:“不过,”亨利勋爵用他低沉悦耳的嗓音继续说道,带着充满了个人特色的优雅手势,那早在伊顿岁月就养成的手势。3见《英汉翻译二十讲》第245页例7:Hewasamazedatthesuddenimpressionthathiswordshadproduced,and,rememberingabookthathehadreadwhenhewassixteen,abookwhichhadrevealedtohimmuchthathehadnotknownbefore,hewonderedwhetherDorianGraywaspassingthroughasimilarexperience.译为:他对自己的话突然而至的效果感到惊讶,还记起了他16岁时读过的一本书,一本揭示了不少他当年所不知的事物的书,因此而好奇是否道林格雷也正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从例子可以看出,用C译法翻译定语从句最大的好处就是保持了原文语气之连贯,意义之完整。但是笔者也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样的重叠符合汉语的习惯吗?沈家煊先生在他的论文中说到:“重叠是汉语最重要的形态,一种不同于印欧语的形态手段……”4。虽然他谈的对象是汉语构词法,但由于汉语词的构造与句的构造是一套规则,因此重叠词汇必然也是句子中的有利手段。可见C译法不仅对原文体贴入微,也符合汉语的用语习惯。综上所述,曹先生归纳出的翻译法则能够适应大多的定语从句,是翻译者可以遵循的法则。4见《语法六讲》第8页
本文标题:论英语定语从句的几种翻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17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