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邓小平理论习题-附答案
1邓小平理论总复习绪论一、填空题:1、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概念。2、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列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找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二、单项选择题1、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C)A、党的十三大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2、邓小平理论正确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D)A、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问题B、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问题C、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D、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A)A、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B、我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C、我国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的一系问题D、我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三、多项选择题1、邓小平理论是:(ABCDE)A、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B、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C、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D、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E、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2、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ABCD)2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E、改革开放理论3、过去对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的思想认识原因是:(BC)A、阶级斗争扩大化;B、马克思主义教条化;C、苏联模式神圣化;D、没有准确把握国际形势;E、犯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ACE)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B、重点在坚持党的领导C、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D、主要在发展生产力E、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四、简述题1、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答: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2、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答:第一,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第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第三,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的力量;第四,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五、论述题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答: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3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一、填空题1、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由此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2、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其中,发展生产力是核心,是根本,也是前提和基础。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二、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表明:(C)A、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可以不断变化的B、马克思主义没有需要始终坚持的原则C、马克思主义是向实践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科学D、马克思主义只能让理论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而不能反过来推动实践的发展2、对“实事求是”做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将其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是:(B)A.李大钊B.毛泽东C.邓小平D.江泽民3、“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D)A、判断我党的基本路线执行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B、判断体制姓资姓社的根本标准C、判断党的群众路线是否得到贯彻的根本标准D、判断改革开放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根本标准三、多项选择题1、党的思想路线的完整表述为:(ABDE)A、一切从实际出发4B、理论联系实际C、解放思想D、实事求是E、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是:(ABC)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统一的B、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C、实事求是的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D、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E、“三个有利于”是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3、与时俱进是对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要求:(ABC)A、体现时代性B、把握规律性C、富于创造性D、讲求科学性E、突出实践性四、简述题1、解放思想的内涵是什么?答: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它的内涵至少包括三方面要求:第一,解放思想的前提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第二,解放思想的内容是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第三,解放思想的目的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2、邓小平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作了哪些贡献?答:(1)邓小平敏锐地觉察到拨乱反正必须从思想路线开始,必须批判“两个凡是”,明确表示“两个凡是”不符合实际。(2)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主张恢复实践标准的权威,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3)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报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3、解放思想是要使我们的思想认识从什么中解放出来?答:从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五、论述题51、邓小平怎样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最初是由毛泽东提出的。自1957年后,我们党的有些重大决策不同程度地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事业遭到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不仅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起了决定性作用,而且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一是第一次将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八个字。这比用“实事求是”四个字概括,更加完整、严谨、准确,更具时代特征。它突出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把解放思想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突出地提出来,为党的思想路线注入了新的内涵,是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贡献。二是阐明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理论中的精髓地位和实践中的决定作用。邓小平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他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起着决定作用。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不解放思想,不实事求是,就不可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不可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也就不可能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是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完整的表述。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二大党章在此基础上正式表述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章对邓小平的“四句话”在顺序上作了一点调整,并把“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为“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一改动的重要性在于,“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已含有与时俱进的意思。四是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同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关系。思想路线是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执行,关键是思想路线对不对头。第二章社会主义本质一、填空题1、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提出是在1992年春的南方谈话。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63、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目的,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物质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制度保证。二、单项选择题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B)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2、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B)A.革命B.改革C.政治运动D.阶级斗争三、多项选择题1、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是:(AB)A什么是社会主义B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什么样的党D怎样建设党E中国处在什么发展阶段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ABCE)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B.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C.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D.阶级斗争的需要E.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3、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ACDE)A.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C.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D.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7E.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四、简述题1、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突出生产力目标和人民利益目标,从根本上破除了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观念;坚持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又为完善和发展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指明了方向;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倾向。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发展首先,进一步拓展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深刻内涵,提出了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全面解放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其次,进一步深化了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认识和理解,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再次,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充分而完整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所包含的丰富的深刻内涵。五、论述题1、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手段和基础。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和根本保证,是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第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从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和根本目标角度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运动的结果。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理论特点是: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发展,富有鲜明的创新性。第二,紧密联系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实际,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第三,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手段和目标、过程和结果的有机统一,蕴含深刻的辩证性。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重大意义:第一,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第二,这一科学论断明确了判断社会主义的客观标准,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这一科学论断进一步剔除了社会主义认识中的空想成份,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8第三章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一、填空题1、
本文标题:邓小平理论习题-附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17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