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哥伦布第一次远航是在1492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1405年1492-1405=77年再加上本身算1年一、教学对象《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是为八年级一班的课堂教学而设计的。比较的两个内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在前面几节课的教学中都已经分别详细涉及到,学生已有初步的了解,对知识也有一定的掌握。这节课主要是在“学生都已经学习过的两个内容”的前提下,把有相同之处、但是是分开学习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学生应该是非常容易理解并获得提高的。通过比较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把以前分散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概括;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在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拓宽知识的广度,拓深知识的深度,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教材分析《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包括的两个内容──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都是前几节课已经学过的。这一节课包括:1.两个船队航海的时间、航线、规模、目的。(学生容易掌握且必须掌握。)2.两个船队航海的结果与影响。(内容较深,但学生必须掌握。)3.通过对两个船队的比较,分析“应该是谁最先发现美洲大陆”。(让学生从已有知识点出发,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4.学以致用:当我们面对中国再次崛起的机遇时,历史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启示?(这一部分是对整节课所学内容的升华。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方面,学生都是比较欠缺的。)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已有材料进行分析、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2.让学生能够运用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3.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4.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5.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6.学会在课堂中恰当地展示自己,与人合作,提高自己的探究学习能力。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在目的、结果、影响方面的比较。教学难点:做什么事情都要抓住机遇,并且善于把自己的优势转化成发展的机会。五、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对比法、讲授法、讨论法、展示法、角色扮演法。六、教学策略1.安排同学扮演郑和与哥伦布,扮演者用回忆当时壮举的形式,边按视频播放边解说相关内容,让其他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这节课我找了大量的对比图片,从多个方面对比郑和船队和哥伦布船队的不同,学生非常容易理解和记忆,并且印象深刻。3.安排了较多的单独思考和集体讨论环节,注重组织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七、教学流程图(一)提出问题1.从学术界的新观点“应该是郑和最先发现美洲新大陆”引出本节课内容。(二)分析问题2.郑和与哥伦布的扮演者上台边播放视频边讲述自己当年壮举。3.通过一系列资料和图片,分析比较郑和船队和哥伦布船队的具体情况。4.得出结论:郑和船队和哥伦布船队比较图。(三)解决问题5.引导学生根据比较情况,讨论“应该是谁最先发现美洲新大陆”。6.归纳总结郑和“能”与“不能”最先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原因。(四)升华问题7.从郑和本来有能力最先发现美洲新大陆,但没有抓住“自己拥有先进造船、航海技术”这一机会出发,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么样抓住“现代中国面临着的发展的机遇”?8.总结。八、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课导入师:复习、掌握旧有知识,为学新课1.从学术界的新观点“应该是郑和最先发现美洲新大陆”引出本节课内容。复习前几节课学过的“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相关内容:哥伦布航海的大贡献是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促进了中国与亚非三十多个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但是,有权威研究说:最早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人不应该是哥伦布,而应该是郑和。(幻灯片展示)中国的赵秉中教授和英国历史学家加文·孟席斯经过考证得出结论:最早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不应该是哥伦布,而应该是中国人郑和。师:要明白究竟是谁最先发现美洲新大陆,我们先要了解郑和船队和哥伦布船队具体的航海情况。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共同来探讨的问题: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习新知识做铺垫。通过对二者的总结,引出新课内容:对二者的比较。讲授新课2.郑和与哥伦布的扮演者上台边播放视频边讲述自己当年壮举。3.通过一系列资料和图片,分析比较郑和船队和哥师:要比较郑和船队和哥伦布船队,首先我们不禁会想:同是进行远洋航行的两个船队,他们远洋航行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船队规模是怎么样的?他们最后达到了怎样的目标?他们的壮举给国家和世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请到这两位老先生来到我们课堂。(郑和和哥伦布的扮演者〈学生〉站起来向大家示意)首先,我们请出郑和老先生来回忆他当年七次下西洋创设问题情境,为接下来的内容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设计“两位航海家的学生扮演者以第一人称回忆的形式,再配以视频播放,演示两个船队当年航海的壮举”伦布船队的具体情况。4.得出结论:郑和船队和哥伦布船队比较图。5.引导学生根据比较情况,讨论“应该是谁最先发现美洲新大陆”。6.归纳、总结郑和“能”与“不能”最先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原因。7.从郑和本来有能力最先发现美洲新大陆,但没有抓住“自己拥有先进造船、航海技术”这一机会出发,引的壮举。郑和扮演者上台播放视频:《郑和下西洋》郑和扮演者:大家好,我是郑和。从1405年开始,我领命于明成祖,率领两万多人,带领两百多艘大小船只,浩浩荡荡,七次远航西洋,到了很多地方。在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这一路,我带去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货物非常畅销,价格也卖得非常便宜。比如:在国内卖十两银子的瓷器,在那里只卖一两银子。我们随船的使节、翻译、医生等,把我们明朝先进的制度、文化、医药知识传播给了那里的人们。我们天朝大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给那里的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我们的主导下,东南亚各国都能和平友好的交往,每个国家都来朝拜我们,使我明朝威震海内外。但是,七次下西洋,耗资巨大,国库支持不了,后来航海活动被停止了。到后来,皇帝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人的身影逐渐在海上消失了……师:感谢郑和先生精彩的描述。接着我们请哥伦布先生来回忆他四次远洋的壮举。哥伦布扮演者上台播放视频《哥伦布航海》哥伦布扮演者:Hello,everybody,我是哥伦布。从1492年开始,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我带领我的三艘帆船和八十多个随从,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寻找东方遍地黄金和香料的中国和印度。我们战胜了远洋航行的寂寞和恐惧,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凭着一股探险的精神,终于发现了一块陆地。我对天狂呼:上帝,我终于到印度了!上了岸,我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我把他们称为印第安人。在我的影响下,西欧这个情节,把知识点贯穿于学生扮演者演讲的内容中。因为了解学生对视频的兴趣,这个环节旨在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轻松地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为两个船队比较的环节做铺垫。届时学生会轻松地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提炼、归纳出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来答题。列成图表、配以图片来分析两个船队的情况。通过对比,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并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归纳答案。这样做,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形成主动性学习的习惯。通过一系列的图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主动认识到其中的导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么样抓住“现代中国面临着的发展的机遇”?其他国家也开始了远洋航行。但是,我们想要的是黄金、市场,所以对善良的印第安人,我们采取了一些过激的手段,掠夺了他们的财富、土地等。这样,大量的财富如流水一样流进了我们西欧国家。后来,我们占领了广阔的殖民地,成为海上的霸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为我们的辉煌付出了牺牲,为此,我深表感谢。师:感谢两位航海家图文并茂的描述。下面我们根据这两位航海家的回忆,比较一下他们所带领的船队的一些具体情况。看看,应该是谁最先发现美洲新大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时间早晚航线长短规模大小远航目的结果与影响郑和下西洋哥伦布航海幻灯片展示:1.时间2.航线差距。此处,通过两条船的图片比较,让学生讨论这两条船有什么差异。目的:让学生认识到,其中的差距不仅仅是船大船小的问题,还反映出造船的技术、航海能力上的差距,及对海上危险的抵御能力的差距。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同及自豪感。在“结果与影响”环节,大量图片对比,旨在让学生认识到,明朝的中国,以“世界最强大国家”的心态自居,认为没有必要与其他国家互通有无,越来越封闭落后;而当时的西欧国家却积极进行对外拓展,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让学生明白对外开放的重要性,为拓展题中的“中国的3.规模郑和船队哥伦布舰队每次出海2.7~2.8万人人数最多一次1500人每次出海船只200多艘船数最多一次17艘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长34.5米,宽6米“小”船撞“大”船──结论:改革开放政策”做铺垫。“结果的对比”的设计,旨在让学生理解,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中国一向是崇尚和平、友好的国家,在周边地区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让学生产生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此表格和下面的“最先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应该是谁?郑和还是哥伦布?”问题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拓宽思路,修正认识上的不足。此思考和讨论环节,是本课的提升拓展部分。旨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认识到当前社会形势,并从已有的知中国造船技术高,航海技术高4.远航目的5.结果与影响识和认识水平出发,用自己的观点和语言来组织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从集体讨论中,学会从分析客观存在,找出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指导日后的行为。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达到一个情感和认识的升华。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时间早晚航线长短规模大小远航目的结果与影响郑和下西洋早长大宣扬国威……哥伦布航海晚短小黄金市场……师:从以上我们对两个船队各方面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我们再来回答刚刚的问题:最先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应该是谁?郑和还是哥伦布?引导学生讨论方向:是否具备发现美洲的条件(船、科技、理论、人员素质);是否具备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探险精神;是否具备航海开拓的持续动力(经济、政治、文化)。学生讨论、回答。师:(归纳)从当时中国先进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雄厚的航海资金来看,郑和是完全有能力发现美洲大陆的。但是,明朝一个以“世界上最富有、先进的国家”自居的心态,认为中国地大物博,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没有必要与其他国家交流、互通有无,让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对外贸易与交流,而是宣扬中国的国威与物产的丰富,从这些方面来看,郑和不能发现美洲新大陆。(幻灯片展示)航海家郑和受命七下西洋,表明那时中国有着比欧洲更强大的航海能力,但中国没有把它转化为现实力量,丧失了一次重大机遇。西方各国在哥伦布和麦哲伦“地理大发现”后迅速向全球扩张。欧洲紧紧抓住了这次机遇,第一次领先于东方。──刘德喜,《中国历史上错失的三次战略机遇期》师:讨论到这里,应该是谁最先发现美洲新大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中国在拥有较先进的技术时,在机会面前,没能抓住“拥有先进技术”这一优势,没有把优势变成发展的机会,抓住这一机会好好发展本国国力,相反却一步步走向封闭、落后。而西欧国家敏锐地捕捉到了“新航路的开辟”带来的历史机遇,不失时机地发展本国经济,到现在达到了发达、先进的目标。师:历史的教训是沉重的,同时也引起我们深深的反思。历史,我们无力改变,但现在,中国也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机遇,那就是世界开放格局的形成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这是中国再次崛起的大好机会。而面对这一机遇,中国应该怎么样做?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面对中国再次崛起的机遇时,历史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启示?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回答:居安思危,积极进取把握机遇,改革开放积极与其他国家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分析国际动态,了解国际形势与趋势……课堂小结8.总结。师:归纳总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通
本文标题: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33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