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评述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
评述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学生姓名:朱凯歌学号:20085120003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指导教师:夏金梅职称:摘要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早期是交易所的证券经纪人,后受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影响,激发了他对经济学研究的兴趣,其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货币和价格,对税收问题也有一定的研究。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代表作是1817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书中阐述了他的税收理论.1819年他曾被选为下院议员,极力主张议会改革,鼓吹自由贸易.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他认为限制国家的活动范围、减轻税收负担是增长经济的最好办法。本文解析了李嘉图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评述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理论价值及意义,最后指出李嘉图在特定历史阶段中其理论所存在的局限性。关键词李嘉图经济增长理论Abstract:Britishbourgeoisthemainrepresentativeofclassicalpoliticaleconomy,isoneoftheUKclassicalbourgeoispoliticaleconomymadeup.RicardoistheexchangeofsecuritiesbrokerearlyafterbyAdamSmith•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studytheimpactofthebook,inspiredhisinterestineconomics,anditsmainareasofresearchincludemonetaryandprice,therearecertaintaxissuesontheresearch.RicardoisthemainrepresentativeofEconomics1817completedthe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andTaxation,thebookexpoundedhistheoryof.1819tax,hewasselectedasanMP,stronglyadvocatedparliamentaryreform,andadvocatedfreetrade.RicardoinheritanceAndthedevelopmentofliberaleconomictheoryofAdamSmith.HebelievesthattheactivitiesoflimitedscopeoftheState,reducethetaxburdenisthebestwayofeconomicgrowth.ThisanalysisoftheRicardiantheoryofeconomicgrowthinthecontent,reviewitineconomicdevelopmentandsignificanceoftheimportanttheoreticalvalue,andfinallythatinthespecifichistoricalstageofRicardiantheoryoftheexistenceoftheirlimitations.KeyWords:RicardianTheoryofEconomicGrowth一、李嘉图生平简介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李嘉图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资产阶级犹太移民家庭,在十七个孩子中排行第三。童年所受教育不多,14岁时,随父亲从事证券交易活动,16岁时便成了英国金融界的知名人物。1793年21岁的李嘉图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很快便获得成功,25岁时他已拥有200万英镑财产。这时的李嘉图深感早年教育不足,因此在经济生活有了保障以后开始自学。1799年的一次乡村度假里,他偶然阅读了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经济学,从此,对政治经济学发生兴趣并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当时英国突出的经济问题是“黄金价格”和“谷物法”,他热心地参与这两个问题的辩论。37岁的时候他完成了第一篇经济学论文,10年后他在这一领域获得了极高的声誉。李嘉图在证券交易所的工作使他非常富有,1814年42岁时便退休了。1819年,李嘉图在英国议会上院购买了一个代表爱尔兰的席位。他占据这个席位直到去世。作为议员,李嘉图支持自由贸易和废除旨在保护英国国内农业的《谷物法》。英国由于对拿破仑的战争处于财政困境,政府利用大量发行银行券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引起金价上涨,银行券贬值。李嘉图在《晨报》上匿名发表了《黄金价格》引起了所谓“金价论战”的论战。论战分为“金属派”和“反金属派”两方,李嘉图是金属派的首领,他以货币数量论为依据,认为金价上涨的原因是银行券发行过多,从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出发,要求有一个稳定币值的货币制度。李嘉图于1823年9月11日去世,年仅51岁。他死得很突然,小小一只耳朵的感染就夺取了这位天才的生命。二、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1.关于财富。李嘉图认为国民财富是一国所生产的商品生产物总量,这与斯密的观点基本相同。但他着重论述了价值与财富的不同特性。他认为价值和财富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财富取决于商品数量的多寡,而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单位商品的价值减少,却会使商品数量成倍增加。所以,财富不取决于价值,而取决于产品数量。2.关于财富增长的途径。李嘉图认为财富的增加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增加劳动者。这不仅增加商品的数量,而且可以增加其价值。另一种是不增加任何劳动量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只会增加商品的数量,但不会增加商品的价值。李嘉图尤其推崇第二种方法,即不增加劳动者人数,而是提高劳动者效率。3.对外贸易对财富的增长的影响。从李嘉图的思想来看,在人口保持与资本比例增长,技术进步难以抵消土地收益递减的状况下,一国的经济发展前景是暗淡的。但是,当一国经济处于开放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前途未必如此。他指出,经济达到了增加资本和增加人口限制的国家,借助于国际贸易,也可以无止境地继续增加财富和人口。显然,李嘉图实际上是把对外贸易置于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地位上。其依赖自由贸易推进经济增长的实质是用开拓世界市场的方式,在一个规模更大的市场范围内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稀缺与相对丰裕的资源间的置换,其最终目的在于克服国内狭小市场规模下由于土地资源衰减而造成工资难以下降,地租比重上升,利润减少的增长中的利益障碍。4.承认经济增长过程是一利益变动转移的过程,增长问题必然与分配问题相联系,从利益分割变化与增长主体的关系分析持久增长的条件,是李嘉图增长思想的基础和精髓,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由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和重新组织,各种要素价格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必然导致社会各利益集团之间原有利益格局发生变动和转移。李嘉图则主张改变市场结构和规模以达到利益调节来促进经济增长。三、李嘉图经济增长理论的意义和价值李嘉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提出的观点,成为现代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渊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第一,从经济发展思想的演变来看,李嘉图否定经济增长是在资源无限供给的条件下进行,无疑是一个进步。在李嘉图以前,亚当·斯密并没有把资源的有限性作为增长的制约条件来考察,很少考虑到人口总量相对于有限资源而产生的压力问题。但从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来看,任何经济增长都是在这一客观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李嘉图的理论更接近经济增长的客观现实,这无疑是一个进步。第二,指出一国经济长期发展必须是一个对外开放,与世界经济不断溶合的过程,是李嘉图对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李嘉图认为对外贸易可以推动经济增长的论述揭示出,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与世界经济相融合,对外贸易和国际分工将成为一国经济增长机制的组成部分。如果能充分利用它,就可以发挥本国生产要素的优势力量,缓解某些短缺生产要素对经济的妨碍作用;反之,一个封闭的国内市场,无论怎样巨大地充满竞争力,也不可能达到资源所允许的国民财富的潜在增长。因此,任何追求发展的国家都应自觉地置身于世界经济范围内,把国际分工和贸易中的比较利益转化为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李嘉图的这一论点已经为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史实所证明。第三,李嘉图提出社会财富是积累的源泉,积累又是引起社会财富增加的决定因素。这一观点,至今仍然有科学意义。同时,李嘉图提出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思想,对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借鉴意义。在一国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都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追求经济在数量和速度上的扩张,而不太注重发展的质量和由此带来的其它经济和社会问题。高投入、高消耗带来的高速度,在短期内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加剧人口、资源、经济与社会的矛盾,引起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这种增长方式是不可取的,是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不但滥用资源,而且泱及社会。由此可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意义何等重大而深远。第四,承认经济增长过程是一利益变动转移的过程,增长问题必然与分配问题相联系,从利益分割变化与增长主体关系分析持久增长的条件,是李嘉图增长思想的基础和精髓,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从各国的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来看,由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和重新组织,各种要素价格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必然导致社会各利益集团之间原有利益格局发生变动和转移。要使经济持久稳定增长势必了解利益分配的变化趋势,从一些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状况恶化、社会动荡,以致增长过程中断的情况来看,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内在相互关系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李嘉图主张改变市场结构和规模以达到利益调节来促进增长的思想,不能不说没有借鉴意义。四、李嘉图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缺陷李嘉图的经济增长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它适应了英国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发展的要求,为工业资产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提供了理论武器,特别是反对《谷物法》,为促进英国工业生产和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李嘉图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过程的分析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第一,缺乏历史的观点,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般化、绝对化,以个别代替一般,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规律看成是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规律,忽略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性。第二,李嘉图受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影响,认为经济增长、工资上升,必然造成人口膨胀,这一点是不成立的。经济史证明,经济增长并不必然伴随人口膨胀,而有可能给人们带来更高的物质文化水平。第三,他是以“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作为基础的,这一规律忽视了技术进步等因素,只有在静止状态下才具有真实的成分,它不适用于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第四,李嘉图否认资本积累有可能导致资本过剩和普遍的商品过剩。这是萨伊理论的翻版。第五,李嘉图通过演绎的方法,运用他所认为可靠的例证和不言自明的原理为前提,推导出普遍适用的经济规律。其结论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用做前提的东西必须是真实的,而这恰恰是十分危险的。第六,为了获得具有直接实际意义的结果,李嘉图把把整个经济体系分成一部分,而且尽可能地把大部分当成“既定的”,然后把使事情简单化的假设一个个堆砌起来,剩下几个变数,在他们之间根据假设建立起关系,并以此去分析问题。这种在绝对假设之下形成的理论和推理,不仅不够真实,而且意义不大。参考文献:[1]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76.[2]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M].商务印书馆,1983.[3]杨先明.李嘉图的经济增长思想及意义[J]经济思想史,2009
本文标题:评述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56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