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试评路遥小说创作思想
路遥的文学创作思想漫谈摘要: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史,现实主义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流。对中外现实主义优秀传统的继承、吸纳和个性化的个性的创新与发展,使路遥成为中国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重要的代表作家。路遥的思想和文化意识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极大熏陶与影响。在他的作品中,路遥极力表现着儒家所推崇的道德意识、伦理观念、“积极入世”的态度以及农本思想,由此也构成了路遥精神追求的主体,并使儒化色彩成为了路遥作品的一大特色。居在城市的农民作家,长期的生活经历使他具有特有的创作思想,具有陕北的劳动生活场面,自然风光的描绘及乡土味很浓的语言都体现他深深的故乡情结,对生活内在矛盾的探索,对人生思想的审视,则表现其对生命的沉重感。路遥的爱情观源于传统文化底蕴以及他自身生活经历情感经历,从农村走到城市,带着不可磨灭的“农村人”烙印,接受了城市的文化教育,不自觉地形成自己的理性意识,关键词:现实主义,儒家思想爱情乡土文化情感路遥与新中国同龄的路遥,出生于陕北的一个穷困农家,,在困顿中读完六年的小学,后来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才勉强读完中学,当过民办教师和临时工,这段心酸的经历,是她懂得人世间的冷暖和艰辛。1980年,创作《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后来《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也相继获奖。1991年完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也是路遥创作的高峰期。中华读书报多次组织中国读者最喜爱的20世纪100部作品的调查中,《平凡的世界》始终名列前矛。一、凸显厚重的现实主义色彩路遥对现实主义可以说是情有独钟的。在创作时,总是认真秉承着着真正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力求真实而本质地反映出作品所涉及的那部分生活。他认为文学的“先进”不是因为描写了“先进”的生活,而是对特定历史进程中的人类活动作了准确而深刻的描绘。他创作了中篇小说《人生》。小说发表后,人们对其主题和高加林的形象解读不一,有的说高加林玩世不恭,有的说高林有不断上进的自我追求,各家意见不一,展开争鸣。这些说明了《人生》反映的生活和塑造的人物是多面的、复杂的,而不是简单的、单一的,因而也是真实的。更是现实的。高加林这个形象既有明显的优点,也有明显的缺点。既不是十恶不赦的坏蛋,也不是一个“完人”。让读者感觉他就是我们生活中活生生的真人,感觉他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位初出茅庐,不安于现状,想通过个人的努力而改变自己命运的年轻人,这个形象的典型性就在于此。这充分说明现实主义仍然有着不朽的艺术魅力。路遥在把《平凡的世界》这贵重的礼物送给我们之后,就离我们远去了。在当下文坛,像《平凡的世界》这样关注现实、能够使我们产生共鸣的作品已经是微乎其微,比它更好的,更能表达我们的心愿又能引领我们走向更高的思想境界和美学理想的作品,却难上加难。由此我们不难认识到,路遥在各种文学潮流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不盲目跟风,不盲目追赶潮流,而是始终坚持自己的坚持,追求自己的追求的独立品格,对于一位作家来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二、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化意识路遥的思想和文化意识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极大熏陶与影响。在他的作品中,路遥极力表现着儒家所推崇的道德意识、伦理观念、“积极入世”的态度以及农本思想,由此也构成了路遥精神追求的主体,并使儒化色彩成为了路遥作品的一大特色。儒家思想中“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是要求人们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始终保持向善之心,最终达到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即实现优美的德性。路遥说:“美好的品德对我们永远是宝贵的......不管社会发展到任何阶段,都是需要的,它是我们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最基本的保证。”《人生》中的德顺老人是路遥所描写的具有优美德性人物的代表。他有着一颗极其善良的心,有着乡土人生的全部知识,深懂如何做人的道理。此外作品中的孙少安、孙少平、冯玉琴、马延雄......都体现着路遥追求理想人格的人生价值观,并凝聚了他对理想人格的礼赞和张扬,甚至于在他的作品中以理想化的真善美形象来体现这一价值倾向。《人生》中的刘巧珍,纯朴、善良、真挚、不矫饰,虽土但不俗,不知书却达理,自卑而不自贱,她的品格是扎根在民族的道德观念和丰厚的民间文化土壤之中的,她的可爱、善良和无私,让我们的精神为之升华,她的品质与人格,集中反映着儒家“仁爱”的思想和“人恒爱之”的人本主义道德原则,她是路遥理想中“完美人格”的化身,她的言行与思想意识完全符合儒家理想人格的标准,并由此而对人们的心灵产生震撼和融化的力量。《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不仅是路遥所描写的“孝”的代表者,同时也是人伦关系表现刻画最为成功的形象之一。他勤劳持家,毫无怨言。在艰难的日子里,他虽然劳动最重,但绝不允许妻子为他吃“偏食”,并坚决反对“分家”,他固守的就是一家人的相融与沫;就在他事业发达的时候,他也同样时常关心弟妹,为他们买东西,并为妹妹善意不收他给的钱而痛苦难过;他时刻不忘箍出几孔新窑,先让父母亲来住。孙少安的思想行动,正是人伦关系的具体外化,是路遥对儒家人伦关系“五伦十教”等思想的集中体现。《平凡的世界》里善良、勤快、朴实的贺秀莲,在与孙少安共同支撑的大家庭里,俨然是个孙少安生活与事业上的助手,是儒家标准的“贤内助”,她为了自己的丈夫和整个家庭,整日奔波操劳,毫无怨言,是深懂“礼仪”的代表,其在家庭中的“从属”地位是无可争议的。路遥所塑造的“城乡交叉带”人物形象,其自身都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且理性地面对现实,勇敢地承受挫折。高加林、孙少平、高大年(《痛苦》),他们都是从农村成长走向城市的青年,他们从小对自己所面对的现实有深刻的认识,虽然经历磨难但是仍然以弱小的力量实践着“修身、治国、平天下”这一儒家人生道路。儒家不仅积极入世,而且强调身体力行,以“上下而求索”的精神状态实现自己的价值。路遥汲取了儒家的这一营养,描写出了积极奋进、历经磨难而不屈不挠的人物形象,这些不向挫折、不向命运低头的奋斗型人物,同时寄托着路遥“儒化”的审美理想。《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就是一个正直、善良、执着的奋斗型的硬汉子,他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内心充溢着一种强烈的憧憬新生活的情感冲动,并不懈地以自己的努力实现着他的目标与价值。孙少平的意识是理智的,他要努力使自己“从思想挣脱土地,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自我的价值”。孙少平的成长经历与奋斗历程,是其“内修”品格在社会现实中的实践,是路遥将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注入奋斗者生存意识的集中体现。综上所述,路遥的作品中集中体现了儒家所推崇的道德意识、伦理观念、积极入世的态度和农本思想。路遥在作品中对这些儒家思想的吸收和表现,一方面垫高了他笔下人物的思想境界,使其作品蕴藏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路遥把这些儒家思想与现代文化进行了整合,既构成了他作品创作思想的主体,又使儒化色彩成为了路遥作品的一大特色。二、依托浓郁的乡土情感背景路遥是寄居在城市的农民作家,长期的生活经历使他具有特有的创作思想,具有陕北的劳动生活场面,自然风光的描绘及乡土味很浓的语言都体现他深深的故乡情结,对生活内在矛盾的探索,对人生思想的审视,则表现其对生命的沉重感。在《人生》中,路遥塑造了离开乡土、最后又回归乡土的高加林这一形象。他是农民和土地的儿子,但他不满足于农业生产的落后状态,不情愿象他的父辈一样生于黄土,刨挖于黄土,终老于黄土,所以他企图依靠个人的奋斗来争取自己的前途,但“作者有意识地让高加林离开土地后处于精神流浪和灵魂失重的状态,而让他再次返归土地时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支点”,从而肯定了乡土对当时的一个农村青年难以摆脱的牵坠力,这也集中反映出路遥自己对乡土的深情和无保留的认同路遥是当代文学比较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他用短暂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三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影响更为巨大,至今仍值得我们思考研究。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城乡之间强烈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在有关爱情的描写体现得尤其突出。《人生》是路遥的成名作,它以高中毕业生高加林从回到土地到离开土地再重回土地的人生历程为框架,以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作为故事发展的矛盾。刘巧珍是《人生》中传统文化的象征。她自小在农村里长大,是一位善良、纯朴、温顺、多情的姑娘,在她身上体现了中国妇女的许多传统美德。刘巧珍就是一位善良美丽的姑娘,她的爱直接干脆,不拖泥带水,而且很单纯无私,在爱情中,她想到往往不是自己,而是自己心爱的人。甚至为了心爱的人,她可以自我牺牲。“但她在爱情上缺乏自强自立精神,始终把自己放在依赖别人的位置。穿着加林哥喜爱的米黄色短袖的巧珍永远不会理解加林的精神世界,更不可能达到精神的沟通。”[故事的另一个女主人翁黄亚萍则无疑是位现代女性。自小在城里长大的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跟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俩在一起可以口若悬河、侃侃而谈。他们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他们的生活过得多滋多彩。黄亚萍的爱情是独立的,不依附于高加林。所以在高加林走后门进城的事终于被人告发,他不得不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后,黄亚萍没有继续跟随加林。“她的爱情观里潜藏着男女平等以及追求人的自由、解放等现代道德的合理内核。”《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孙少平、田润叶、田晓霞、李向前等人物之间的爱情纠葛,构成了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田润叶是一位非常纯情的女性,受过教育的她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她懂得主动去追求自己要的幸福。她对少安的感情从小一直积淀到长大,在她眼里,只有少安才配做她的丈夫,所以她对少安的爱显得特别热烈、专注、无所顾忌。润叶与少安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玩耍,一起上小学,感情很深,“相好得谁也离不开谁了”。两人年纪稍长,少安由于家里贫困回村当了农民,润叶则继续到县城读书最后进了县城当了老师。这之后,虽然两人交往不多,可是一旦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她的眼前立刻浮现出了孙少安的身影……她无论是走路、吃饭、工作,面前总是站着个孙少安”。当李向前一家三口和她二妈轮番向她进攻,她用信向少安表白了自己的心意,希望能够得到少安的回应。在等待少安答复的几个月里,她“在别人说合的婚姻和自主的爱情之间苦苦地挣扎”,传统的道德观念又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她的手脚,使她最终没有办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落了个带有悲剧性色彩的结局。《人生》中,刘巧珍在加林教师职位被替回乡务农、失意无奈甚至有些绝望的时候,主动向他表达了爱意。她的这份爱很单纯,她爱的是高加林,而不是高加林的身份和地位,即使加林只是个地位不高赚钱不多的农民,她也“愿意一辈子和他好”。高加林回乡后一直愁眉苦脸,巧珍知道加林的心思,她主动对他说:“加林哥,你干脆想办法去工作去!我知道你的心思!看把你愁成啥了!我很想叫你出去!”而当加林开玩笑跟她说:“你叫我出去,不怕我不要你了吗?”时,巧珍哭着回答“不怕,只要你活得畅快,我……”加林进城后婉转向她提出分手时,她的两只手痉挛地抓住桥栏杆,哽咽着说:“加林哥,你别再说了!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了!你……去吧!我决不会连累你!加林哥,你参加工作后,我就想过不知多少次了。我尽管爱你爱得要命,但知道我配不上你了。我一个字不识,给你帮不上忙,还要拖累你的工作……你走你的,到外面找个更好的对象……到外面你多操心,人生地疏,不像咱本乡田地……加林哥,你不知道,我是怎样爱你……”她摇摇晃晃走过去,困难地骑上她的自行车,然后头也不回地向大河川飞跑而去了。当加林走后门进城的事被人揭露重新回到土地时,她不仅拉住想要给高加林制造难堪的妹妹,还请求妹妹和她一起央求高明楼,让加林再去教书。可以这么说,“巧珍,多好的娃娃!那心就像金子一样……金子一样啊……”这种爱,就是母亲对待孩子般,无私单纯至死不变,无论孩子是穷是富,无论孩子对自己伤害多深。人是从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的。社会的复杂,人世的艰辛,使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或迟或早都会遇到这样的那样的磨难。在人生的表层下,痛苦俯拾皆是,所以我们对此更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不要奢望自己的人生之旅会一帆风顺。只有经历了苦难,战胜了苦难,超越了苦难,才能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与奋斗的目标。这是从社会下层挣
本文标题:试评路遥小说创作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78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