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诗歌鉴赏(内容情感主旨)
诗歌鉴赏1、写景抒情诗2、即事感怀诗3、咏物言志诗4、怀古咏史诗5、边塞征战诗6、惜别送别诗7、思乡怀远诗8、山水田园诗古代诗歌内容分类要注意从四方面入手:①要概括诗中所写的景物及其特点;②要体味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意境;③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爱国、爱情、乡愁、惜春、伤春等;④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以抒情言志,或用衬托、对比手法,或用白描手法,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1、写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鉴赏要点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抒情诗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景物:月落、乌啼、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等。意境:秋夜幽寂清冷。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写出羁旅者孤独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正官]叨叨令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流水白云2、即事感怀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分析即事感怀诗要注意:①“事”,作者写了什么事,或者说是什么事触发了作者的思绪;②“怀”,要体味诗人抒的是什么“怀”,注意“事”与“怀”结合点,所抒之“怀”是否深挚感人。重点和难点是第二点,“即事”是为了“感怀”,这一点一定要紧记。即事感怀诗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的心情。2.后两句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余地,请加以说明。期待、失望、无聊、惆怅相互交织的情绪由对客人的等待让读者想象客人不来的种种原因,或者由作者“闲敲棋子”的细节描写想象作者内心的期望与失望交织的情感。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是一首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一首抒怀诗。表面看来,这首诗是写“他乡遇故知”,字里行间好似洋溢着一种“喜”情。然而诗人却在这“喜”的背后,蕴藏着深沉的“忧”——一种感时伤世、忧国忧民之情。诗中从“闻”到“逢”之间,历尽数十年的世事沧桑、人生坎坷,未从正面涉及一字,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身世,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世运之沉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俱在其中。课堂示例3、咏物言志诗读懂咏物诗的方法1、概括所咏事物的特征。2、体会作者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3、表达技巧——象征、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拟人、比喻、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直写物象,绘形绘色,以求逼真传神;一是托物寓意,借题发挥,抒情言志。如《硕鼠》《江雪》《咏柳》。①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③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④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咏物言志诗鉴赏要点1、“读清”全诗。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咏物言志诗鉴赏方法咏物言志诗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1.事物特征:孤独;失群;哀伤;无人理解。2.诗人情感:以孤雁自喻。体现了诗人孤独;失落;人生不得意、无人理解的哀伤之情。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分析]“梅花”这一形象表现了诗人饱受摧残,但至死也不会改变自己高尚品格和坚贞节操。[分析]“梅花”这一形象折射出诗人的高尚品格和鲜明性格,即先行者和公仆的品格,艰危中奋不顾身、转安后乐于奉献的执着性格。课堂示例4、怀古咏史诗在怀古咏史诗赏析时,要注意下面几点:①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②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③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④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A、称颂、仰慕英雄B、以古讽今,讽谕现实;昔盛今衰的黍黎之悲C、自比自况,感慨个人遭遇;抒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情感等D、不要重蹈前人覆辙怀古咏史诗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1.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要点:两首诗都是怀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相似;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2.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注)。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注:王昭君不肯贿赂画工,画工因此故意把昭君画丑。元帝由于只凭借画像辨认美人的容貌,因而使王昭君远嫁匈奴,只有死后的魂灵在月夜归来。问题:有人说,《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似乎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咏怀。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作简要分析。分析:第一步:寻找连接点:诗人的遭遇与昭君相似点:第二步:归类,探求主旨:1、昭君入宫被妒,他入朝被妒;2、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3、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4、“每依北斗望京华(都城)”昭君敢于“怨恨”,他不敢怨君,5、所以借王昭君之事写自己的怨恨和悲愤借古抒怀类(同病相怜型)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①乌衣巷:故址在今南京秦怀河南朱雀桥边,本孙吴卫戍部队营房所在,兵士住宅区。②朱雀桥:又名朱雀航,是秦淮河上的浮桥,面对正南门朱雀门故名。东晋太宁二年(324)以后,以船舶连接而成,长九十步,宽六丈,是京城内交通要道。③王谢:具体指东晋时王导和谢安,左右朝廷的两姓豪门望族。(1)作品主要通过燕子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的伤感。(2)简要赏析这首诗的两种主要的表现手法(1)昔盛今衰(2)A今昔对照。曾经繁华盖世的这片地方,已是门庭冷落,车马稀疏,荒草没径了;如此名门望族的烟消云散。作者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昔盛今衰的感伤。第一步:寻找连接点(昔-今)第二步:归类,探求主旨:怀古伤今B以景衬情,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深沉的昔盛今衰的感伤不是直接表达的,而是把它寄托在丛生的野草、西下的夕阳等凄清的景物中。这样更深沉含蓄。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注:华清宫为唐明皇杨贵妃纵乐的地方。《霓裳》《羽衣》为舞曲名。(1)两首诗各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各有什么作用?简要说明。都是借古讽今类(1)第一首诗表达了对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的批判之情。第二首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2)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手法。第一首:宫内与宫外对比(或横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突出了对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的不满。第二首今昔对比(或纵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突出统治者荒淫误国的主旨。汴河曲李益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汴河怀古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1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请作简要分析。2这两首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分析。1、李诗(怀古伤今):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抒发了昔盛今衰的伤感。皮诗(借古讽今):看似为汴河“罪名”,实则对荒淫误国之君进行了强烈的斥责。2、李诗:以描写为主,汴水悠悠东流,堤上碧柳成阴,杨花随风飞舞,见无边春色触景生愁情:春色常在、豪华不存,昔盛今衰。皮诗:以议论为主。“至今千里赖通波,共禹论功不较多”似在高度赞扬炀帝修河的功绩,一个“若无水殿龙舟事”又对此进行了否定。欲夺故予,角度独特。赏析边塞诗要注意:①了解时代背景;②分析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③感受艺术风格:豪放旷达、雄奇壮美、豪壮悲慨。A、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B、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控诉战争痛苦;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C、思念故乡、亲人或家人思念戍边的亲友。D、反映独具风格的塞外风光和塞外的风土人情。5、边塞征战诗大漠、烽烟、长城、落日、黄沙等景物一、区别每首诗思想内容上的差别和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高适、岑参、李益等反映征战诗的各个方面: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表达报效国家的激情。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黩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二、体会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三、艺术风格很不相同有的豪放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边塞征战诗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诗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标题以及“马策、刀环”等也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第一句怨战事频繁,“朝朝”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第3句怨气候酷寒,第4句怨环境艰苦景色单调。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的这首诗前后两联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现了怎样的感情?一、二句写实景,描写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的牧马的季节。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苍茫而又清澄的夜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以实写虚,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因为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虚实结合,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课堂示例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
本文标题:诗歌鉴赏(内容情感主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83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