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语文基标教学课例研讨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30我是什么济南市天成路小学闫博【课标描述】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4.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7.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8.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9.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教材分析】《我是什么》是人教新课标版第三册第八组的第一篇课文,它与《回声》《太空趣事多》《活化石》《农业的变化真大》一同向学生介绍了气象、航天、动植物以及农业科技等丰富的科学知识,让学生在识字读文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其中,《我是什么》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朴实生动,是一篇寓科学知识与趣味故事的优秀教材。全文五个自然段,容可分三个部分:水的变化,水的形态,谁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学习这篇课文的同时,要求认识“浮雹暴躁灌溉器毁灾稼淹”11个生字,会写“冲、黑、晒、害”等8个生字。在要求会认得生字中,偏旁是三点水的生字出现的比较多,;另外“雹”和“躁”这两个生字,学生也已经学过与之相类似的形近字,可以相结合来比较识记,并进一步了解偏旁表意的作用。对于要求书写的生字,“黑”字是一个重点,字中“点”的书写,以及该字的笔顺都是容易引起学生出错的重点。“害”字中间部分是“丰”,也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学习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或通过查字典认识“浮、雹、暴、躁”等11个生字。读准“淹没、飘浮、灌溉、灾害”等12个词语,借助图片理解“淹没”的含义,了解并读准多音字“没”的读音。规范书写“冲、黑、晒、害”等8个生字,重点学习“黑”字的书写,体会“点”画的变化。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动词“落、打、飘”的丰富性;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尝试换词的方法感受用词的准确、生动。4.通过课文优美句段,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5.简单了解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过程,初步知道一些自然现象都是和水有关,并能简单举例。产生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养成善于动脑,乐于探究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识字写字。2.了解水在大自然中的变化与循环。【教学难点】关于书中描写雨、雹子、雪从天上而降的动词:落、打、飘的理解与运用。【评价方案】评价方案:1.通过同桌两人互相检查词语认读的方式,关注学生识字状况,评价目标1(见评价单第一题);通过同桌两人从笔画占位、笔顺、写姿三方面进行相互检查,评价目标1(见评价单第二题);2.通过学生自读、指名读、配乐读、合作读等方式,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读好课文,并尝试背诵,评价目标2、3、4;3.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联系生活,利用“有时候我在。”的句式交流生活中的水的存在与状态。评价目标5;4.通过选择合适的动词填空来评价落实目标3。(见评价单第三题)【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1.同学们,看看我们今天上课的教室,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回答)你紧张吗?那我们就来活动活动,放松放松。老师说一个动作,看谁做的最好?(说动作:笑、趴、站、走、跳、坐、吸、呼、吸、呼。)好了吗?不紧张了吧!刚刚咱们做了好多动作,用来表示这些动作的词,就叫做——动词。动词是一类特别丰富、特别有趣的词,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微视频。(播放微视频《有趣的动词》)怎么样?动词有趣吗?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也会认识几个有趣的动词。咱们准备上课吧,请拿出一枝铅笔、一枝红色的水彩笔轻轻地放在铅笔盒边。(随时寻找“第一名”)小朋友们的习惯可真好,上课!二、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一位同学来读课题。(正音“什么”)这个词你读得真准确!如果请你给课题加一个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能带着这种语气读一读吗?让我们学着这两位同学的样子齐读课题。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我”究竟是什么呢?(注意指导纠正读书姿势)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课件出示词语(加拼音):(落实目标1)飘浮雹子暴躁灌溉冲毁灾害庄稼机器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个别同学读——借机认读理解“淹没”——“小老师”领读——趣味认读2.同学们读的这么棒,老师可要考考你!请拿出检测题,第一关:我能读准确。请听好要求:请互相读给同位听,并给你的同位作出评价。3.小结:得到两颗星的小朋友真多呀!4.课前预习时,同学们认读了生字,老师要考考你了。闪烁出示生字,全班齐读。5.交流识字方法。在这些生字中有几个字特别有趣,你瞧~(出示生字“浮灌溉淹”)你发现了什么?“氵”的字跟什么有关系?教师小结: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放在一起识记就可以一下子记住好多跟同一事物有关的字,这也是我们识字的一个好方法。6.认识书写“黑”。这个字里面的“点”特别多,而且各有各的特点,快来仔细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边说边指导。教师范写——学生书写——展示点评——再次书写——评价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落实目标2、3、4)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我”究竟是什么了吗?教师相机板书,“我”就是——水。2.我会变!“我”都变成了什么?请大家试着不出声音,自己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到他们,圈出来。交流:“我”变成了汽-云-雨、雪、雹子。教师板书3.瞧,我多会变!请大家看我第一变——(出示句子)请一位同学来读读我是怎么变成汽的?我会变,这个句子也会变呢?出示句子比较,你发现了什么?比较“极小极小”和“极小”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老师查阅过资料,“汽”小得用显微镜也很难发现,课文的用词多么准确啊!你能读出它的小吗?读词——读句子。4.我们这些极小极小的汽在空中连成一片就形成了云。云更会变!出示图片,语言渲染:在(晴朗)的日子里,穿着白衣服(显示白云图)这就是——生:白云(快要下雨/阴天)时,穿着黑衣服(显示乌云图)人们就叫她——生:乌云(早晨),朝阳给我披上一件红袍(显示图),我就是美丽的——生:朝霞。(傍晚),夕阳又把红袍披在我身上(显示图),我又成了——生:晚霞。师生分角色读。(落实目标4)读着这样的句子我仿佛看到一位爱美的小姑娘站在面前,多可爱啊!让我们合作着读一读吧!师: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男生: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女生: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齐读:人们管我叫“云”。同学们,都把课文读成诗了,真美!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你能试着背背这一部分吗?(出示填空帮助学生背诵。)(落实目标2)5.“我”就这样在空中飘浮着,轻柔的风带着我四处去旅行,可一旦遇到冷风,我又变了。有时候变成雨,有时候变成雹子,到了冬天还会变成雪。我又是怎么变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出示课文)说一说(落实目标3)学生交流并趁机板书“落”“打”“飘”。课前我们观看了微视频《有趣的动词》,这里也有三个动词,老师可不可以把它们交换一下?比如“小雪花打下来”?为什么不能?北风一吹,小雪花轻轻地、柔柔地、慢慢地落下来,这就叫“飘”。这个词语用得多准确、多生动啊!“小雹子飘下来”?为什么不行?风雨交加,重重的小雹子快速地从空中落下来,这就叫——打下来。这个“打”用的多生动啊!小水珠,不轻也不重,速度不快也不慢,就叫——落下来。三个动词使用的又准确又生动,你能试着连一连吗?④你会用了吗?考考你。请拿出检测单,闯闯第三关。6.我的变化还不止这些呢!拓展(出示图片、句子)7.瞧我多会变!看,我的伙伴们又变了——(播放小视频)8.就这样,我们又回到了地面,融化汇集成了——水。当太阳一晒,我又变成“汽”,升到空中汇聚成“云”,遇到冷风变成“雨、雹子、雪”,落回地面变成“水”......我就这样在大自然中循环着。9.回到地面的我们四处快乐地旅行着,我们去过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你想知道吗?快读读吧。(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拓展:a.我还去过悬崖(出示图片),你能用“有时候我在”的句式猜猜我在这干什么吗?学生交流。b.我又来到了——荷叶上,想象说话大家都成了小作家了!让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吧。10.旅行中的我也是有脾气的,我的脾气怎么样呢?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吧。交流,概括:温和暴躁当“我”脾气温和时,都做了哪些好事?当“我”脾气暴躁时,又做了哪些坏事?人们把我做的事情都记录了下来,想要管住我,让我多做——好事,不做——坏事。11.小结:同学们,这就是我,我就是——水。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水不仅会变,而且能帮人们做很多事。让我们好好地去利用水、爱护水,和水变成好朋友!【板书设计】30我是什么30我是什么课堂评价单内容评价方式第一关我会读飘浮雹子暴躁灌溉机器淹没庄稼冲毁灾害同位互评准确☆熟练☆第二关我会写自我评价笔顺正确☆占格准确☆书写美观☆准确书写“四点底”☆书写姿势正确☆第三关我会填①飘②打③落1.秋天来了,成熟的苹果从树上()下来。2.夏天,一阵狂风吹过,豆大的雨点夹(jiā)杂(zá)着冰雹从天上()下来。3.一片羽毛从天空中()下来。自我评价我能填正确☆我能读准确☆水汽云雪雹子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11秋天的雨济南市清河实验学校张慧【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有要求会认的生字8个,其中“趁、喇、衔”的读音要注意读准确,“匙、裳”两个轻声要注意读好。要求会写的字12个,重点写正确“枚、爽、柿、紧”,写好“扇、菠、粮”,尤其是“爽”的结构笔顺重点指导。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课标表述】*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学习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8个生字,读准“趁、喇、衔”的读音,读正确“钥匙、喇叭、衣裳、粮食、柿子”等的轻声,读准多音字“扇”的读音。2.会写12个字,重点写正确“枚、爽、柿、紧”,借助动画演示和小儿歌学会“爽”的笔顺,写好“扇、菠、粮”。3.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并运用此方法理解词语。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背诵喜欢的部分。5.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热爱秋天。6.初步认识总起句,体会它的好处。初步感受比喻句等生动的优美语言描写,并尝试仿写句子。【重点难点】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初步感受比喻句等生动的优美语言描写,并尝试仿写句子。【评价方案】1.通过四人小组互相检查词语认读(评价单第一题)的方式,关注学生识字状况,评价目标1;(终结性评价)2.通过同桌两人从部件紧凑、笔画占位、笔顺、写字姿势四方面进行相互检查(评价单第二题),评价目标2;(终结性评价
本文标题:语文基标教学课例研讨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94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