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题目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放暑假前,学校反复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B.随着长沙地铁的开通运营,使橘子洲景区节假日游客量比地铁未开通时增长了一倍。C.《爸爸去哪儿》不仅引发了人们关于亲子教育的讨论,还带给观众快乐的收视感受。D.德国队在过去十年里是否转型成功,决定了他们能否问鼎2014年的大力神杯。3.将下列句子进行排序,使之成为语义通顺的一段话()(2分)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A.①⑤②③④B.①③②⑤④C.⑤③④②①D.⑤④②③①十五夜望月(一)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8.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的特点。全诗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4分)9.诗评家认为结句中的“落”字炼得极妙,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4分)答:8.地白(白);凄清(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9.“落”字,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化无形为有形、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仿佛秋思如皎洁的月光般洒落人间似的,表达出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村晚(二)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注释】①陂(bēi):池塘②漪:水波8.本诗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山村晚景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9.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3分)8.意象:草水池塘山落日寒漪;恬静幽美的山村晚景图;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的田园生活赞美向往之情。9.“衔”字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描写出了太阳正要落山,山像是衔着落日似地情景,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村的日落景象。“横”字写出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横躺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淳朴无邪以及娴熟的牧牛技巧。寿阳曲·远浦帆归(四)元·马致远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注释】酒旆(pè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10.这首诗的前三句中,近处的景物有,远处的景物有,两者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的氛围(4分)。11.“酒旆闲”中的“闲”字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它的妙处。(4分)10、酒旆(1分)夕阳、两三航(1分)宁静清淡闲远疏淡旷雅、平和静穆(2分)11、“闲”即“悠闲”之意(字义1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酒旗悠闲垂挂的状态,传神地表现了酒店日落人去后的宁静(内容1分),表达了作者对闲适宁静生活的喜爱和向往(情感1分)。浣溪沙(联)北宋苏轼簌簌①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②,牛衣③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④,敲门试问野人家。【注释】①簌簌:花朵飘落的样子。②缲(sāo)车:即缫丝车,抽茧出丝的器械。“缲”同“缫”。③牛衣:蓑衣之类的用具,这里指穿牛衣的人。④漫思茶:想随便去哪找点水喝。漫,随意。10.词作上片通过描绘等景物,呈现了一派的乡村生活图景。(4分)11.这首词语言朴实传神,仅“试问”已让词人形象栩栩如生。请结合“试问”一词,分析词人形象。(4分)10.枣花繅车牛衣古柳黄瓜(2分,任答三处即可)欣欣向荣繁忙清新宁静温馨美好(2分,任答一点即可)11.“试问”有敲门探询之意(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想讨杯茶解渴又担心打扰农家的心理(1分),刻画了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太守形象(2分)。(共4分)卢承庆,幽州范阳人。隋武阳太守思道孙也。承庆美风仪,博学有才干,少袭父爵。贞观初,为秦州都督府户曹参军。因奏河西军事,太宗奇其明辩,擢拜考功员外郎,太宗尝问历代户口多少之数,承庆叙夏、殷以后迄于周、隋,皆有依据,太宗嗟赏久之。寻令兼检校兵部侍郎,仍知五品选事。承庆辞曰:“选事职在尚书,臣今掌之,便是越局。”太宗不许,曰:“朕今信卿,卿何不自信也?”永徽初,为褚遂良所构,出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遂良俄又求索承庆在雍州旧事奏之,出为润州刺史。总章二年,以年老请致仕,许之,仍加金紫光禄大夫。三年,病卒,年七十六。临终诫其子曰:“死生至理,亦犹朝之有暮。吾终,敛以常服;晦朔②常馔,不用牲牢;坟高可认,不须广大;事办即葬,不须卜择;墓中器物,瓷漆而已;有棺无椁,务在简要;碑志但记官号、年代,不须广事文饰。”赠幽州都督,谥曰定。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一》有删改【注释】构:陷害。②晦朔: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为晦,每月初一为朔。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含义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太宗奇.其明辩∕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B.寻.令兼检校兵部侍郎∕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C.以年老请致仕,许.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D.三年,病卒.∕卒.或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1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吾终,敛以.常服A.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B.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三峡》)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D.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14.请将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为褚遂良所构,出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2)朕今信卿,卿何不自信也?15.请概括卢承庆的形象。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卢承庆临终诫子之言给了你怎样的启示。(6分)12.D13.A14.(1)卢承庆被褚遂良陷害,离开京城做了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省略句、被动句)(2)我现在相信你,你为什么不相信自己呢?(倒装句)15.卢承庆是一个廉洁奉公/崇尚简朴(1分)、能干/博学多才或谦虚谨慎(1分)的人。启示:我们要学习卢承庆崇尚简朴、不虚饰浮夸的品性,做一个节俭务实的人。(2分)中国素有重视婚丧嫁娶的习俗,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大肆备办婚丧以显示主人的身份地位,却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滋长了社会浮夸之风。(2分)烧饼葛作者:明前茶①每天凌晨四点半,小葛照例起床忙碌,烧水、和面、醒面;剁馅,搅馅上劲;五点四十分,面醒透,开始一遍遍...折叠面坯,刷油;之后才是揪坯子包馅,擀薄面饼,撒芝麻;五点五十五分,第一炉饼入炉;五点五十八分,给上学去的孙子买烧饼的老人家已经在排队,心急火燎地伸着脖子看,第一炉饼是否能轮上自己。②小葛是搞限购的,七点前的高峰时段,每人限买六个。他很牛,别看满头面粉就像在他的头发上下了一场雾凇。冬天,零下五六度的天,夹袄也不能有袖子(不然,伸胳膊到炉内贴饼不利落),冻得通红又烤得通红的两条光胳膊上,戴一副花护袖,样子滑稽。但他就有通身的本事,让白领们也寻香而来,先把车停在老远的停车场,穿小巷、过窄桥,再穿小巷,到他这里来,老老实实排长队。③小葛有啥本事?原来,如今打烧饼的人技艺下降,有馅料的烧饼几乎全赖电烤箱烤制。小葛的烧饼,敢包着鼓鼓的馅料下火炉,钳上来不掉酥皮不破相,真是本事;会吃烧饼的人,好的就是烧饼咬开的第一口,扑鼻的烟火气。按小葛的话说,电是死的,炉火是活的,电烤箱烤出来的烧饼,就像“做题做呆了的傻小子”,单是熟了,一点香气和趣味也无。炉火燎出来的烧饼,香气是立体的,这一面和那一面、外壳和内芯的香气完全不一样;火候恰到好处时,烧饼壳上的白芝麻都被燎成金黄色;做馅料的野葱和萝卜丝,辛辣劲全无。骨子里的甘香绵柔,一层层发散出来。④小葛凡事爱琢磨,这跟他的经历有关。在小葛的老家,男孩子若是子承父业要做烧饼的话,一般从十八岁就开始练习各道工序了。小葛心高,高中毕业后,在外面换过四五份工作,保安、仓库保管员、安检员、流水线上的操作工,都干过,这一耽误就是十年。母亲一直担心家传的好技艺会断了档,父亲却说,你由他去,心里不甘愿,打出来的烧饼没人吃。⑤果然,到二十九岁,小葛带着老婆孩子回了家,恳求跟父亲学做烧饼。父亲说,好啊,老规矩,先揉半年面。把面揉活了,我再教你第二步。⑥起初揉面,小葛那个狼狈,光是夏天不能用空调和风扇就够他受的。小葛开玩笑说:“着了风面团就感冒了,起硬皮儿,再怎么揉,都不会起那层活泛的光。”揉面就像练功一样,讲究的是一气呵成,中间最好别有停顿。小葛刚开始不懂,揉面时觉得眼皮重,照镜子一看,眼睫毛上都是白面粉,就去舀瓢冷水洗了脸。好嘛,就耽误这么点工夫,那炉饼就被父亲的老客挑毛病“面没发妥”。父亲问他中途是否走开,小葛才恍悟那个脸洗坏了:“回来就感觉面团的外面有点发硬,加上洗过脸手温低,面就醒不到位。”补救的秘方父亲也教给他:添一饭勺的蜂蜜,一大团面就救回来了。但这样做增加成本,而且饼偏甜,有些客人不见得喜欢。⑦打十年烧饼,日复一日,有没有厌倦的时候?小葛笑:“做一万个饼,能跟做第一个那样有兴致,搁谁都是个难题。”支撑小葛把事情做下去的,是一位快九十岁的台湾老兵,老人家苏州人,二十岁之前在苏州和南京都住过,自八十二岁起,发宏愿要回来找“小时候的味道”,曾一个人在苏州小旅馆里住了十天,换不同的面馆吃了二十三碗焖肉面,“没有一碗达到我小时候的水准”,这种“回不去了”的怅惘,简直无法言说。还好,他回南京寻访故旧时,老友的孙媳带他来带到小葛的店铺,给他买了“小葛烧饼”,这“小时候的味道”的饼让老人吃得热泪直流……⑧那天,小葛破例为这位客人多出了四炉饼。台湾老兵让他意识到,把看似微不足道的手艺传下去是有意义的,它跟每个游子牵着魂,绊着魄。(摘自《小小说月刊.上半月》2013年第8期)19.本文写了小葛卖烧饼的故事。联系全文看,小葛的烧饼为何如此受欢迎?(4分)20.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①五点四十分,面醒透,开始一遍遍...折叠面坯,刷油;(说说加点词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②先把车停在老远的停车场,穿小巷、过窄桥,再穿小巷,到他这里来,老老实实排长队。(从描写的角度说说这句话的妙处)21.请概括文中小葛的人物形象。有人认为小葛很傻,像他这样做烧饼远不及电动揉面,电炉烤制烧饼的经济效益高,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19.(4分)表层(2分):传统手艺制作,小葛技艺高超:炉火烤制,深层(2分):很好的保留了过去的老味道,让人怀念。20.(4分)①“一遍遍”写出了小葛的勤劳和敬业。(1分)②这是侧面描写(动作描写),(1分)写出了白领来买小葛烧饼的周折费事(1分),从侧面突出了小葛烧饼的香气扑鼻,美味可口,从而表现了小葛手艺高超。(1分)21.(6分)小葛形象(2分):能吃苦耐劳;技艺高超;遇事爱琢磨;对自己的手艺热爱、执著。(每点1分,任意两点即可)看法(4分):示例:不同意。文中小葛用心制作烧饼,真材实料,工艺传统,将岁月深处的老味道保留,深受大家喜爱,甚至让人一解乡愁,恍若回到儿时,成为当地的独特风景,带给人们快乐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给予自己尊严和幸福。(2分)这本身就是一笔不能简单的用金钱来衡量的巨大的财富。他传承的不仅是一种传统手艺,饮食文化的切片,更是一种朴素而深刻的价值观。当前社会人们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变得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丢弃了许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良知、信义等,人们为此将付出越来越高昂的生活成本,越来越背离快乐和幸福。因此当代社会呼唤更多的小葛式的人和他们用心制作的“烧饼”。(2分)
本文标题: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题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94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