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语法第一节概述一、古代汉语语法研究对象——文言语法二、古代汉语语法研究具体内容古词类划分及各类词词性(了解传统词类研究情况,重点掌握古代汉语虚词用法)文言短语结构文言短语句法三、有关古汉语语法学习要注意的一些问题1、体系之争是客观存在的例: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之,取消句子独立性(语法作用上达成共识)王力:之为代词郭锡良:之为连词中学教材语法体系:之为结构助词②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以何伐为?看法一:为,代词,它,用什么讨伐它?看法二:为,句末语气词,呢,用什么讨伐呢?看法三,伐为,宾语前置,应当为“为伐”,为是动词,作为,伐,活用为名词,讨伐的原因(工具),用什么作为讨伐的依据?总结:语法是客观的,但对语法的分析是主观的。学习过程中要保持开阔的视野,对同一语体的语法分析应多查阅资料,博取众家之长,作出最合理的分析。(二)要从古汉语的实际出发,反对以今律古、翻译式的研究方法例:对“宾语前置”说法的商榷①(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未之有也分析:否定句,代词之作为宾语要前置。其实这是一种以今律古的说法,是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出发的。实际上这是古代汉语中宾语的正常语序,从语言发展的角度讲,从古到今是发生了“宾语后置”的变化。②(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战国策齐策二》)分析:从古汉语实际看,为双宾结构。若用现代汉语翻译,“为之足”译为“替它画脚”,于是有人就依此误解为[为之]足,成了状中结构,完全与其本来双宾结构相异。可见,翻译式研究可能带来对文言语法的曲解。(三)分析要尽量细致、精准,不可囫囵吞枣马虎敷衍。例: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神所冯依,将在德矣。翻译:君王是把百姓纳入“轨”和“物”的人。神所凭借依据的,在于道德。(四)积极进行古今对照,同时代不同语料对照,即多使用比较研究法,掌握古今异同,既能准确分析古汉语语法的客观性质,又能准确翻译。制,严邑也。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君惠徼福于鄙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第二节古汉语句法常识一、古汉语判断句(一)含义:谓语用于判断主语是什么,属于哪一类的名词性谓语句。其特点是:1、主谓之间有同一或类属关系2、谓语是名词性的3、基本不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二)类型1、肯定判断句形式,翻译为:……是……①……者,……也。兵者,凶器也。《老子》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也。《史记晋世家》②……者,……。兵者,不详之器。《老子》③……,……也。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孟子公孙丑》⑤……者也。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④……(,)……。荀卿,赵人。《史记荀卿列传》此周五之国。《孙子谋公》⑥(前5种基本形式的变化)——在前五种句式的主谓间加上一些副词,如“乃、即、皆、固、亦、必、诚”等,用于加强判断,相当于“就、必定、本来、都”。这些词本身只有副词含义,不表示判断。表判断的依然是句子本身的判断句性质。(所以有些语法书认为这些词是判断词或动词,是不对的。)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至拜大将,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丹山西即巫山者也。《水经注巫山》2、否定判断句形式在肯定形式的名词性谓语前加上表示否定的副词“非”。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耕鱼与陶,非舜官也。《韩非子历山之农者侵畔》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3、判断句的活用——判断句中主谓之间没有同一或类属关系时,就形成判断句的活用,即借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其它非判断的意义。常见的有三种:①表比喻——主语和谓语之间没有类属或同一关系,只有相似关系,那么就是借用判断句形式表示比喻(暗喻)例:君者壤地也,臣者草木也。《韩非子难上》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卷六十五》②表被压缩的内容(省略)例:夫战,勇气也。《左传僖公十年》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③表因果关系——特点:是复句,后一个分句用一个句末为“也”的动词性或名词性谓语句来说明前一个分句内容的原因。例: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战国策齐策》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三)关于“是”1、“是”的词类问题:《说文》“是,直也。从日,正。”本意为端直。①形容词,意为“正确,对”。(与“非”相对)例: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荀子·荣辱》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孟子公孙丑下》②动词,意为“认为正确、赞成、肯定、遵守、订正”等例:百姓皆是我军而非邻国,则战已胜矣。《吴子图国》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荀子非十二子》③指示代词,意为“这,此”(先秦古汉语的最常见用法)例:赵景叔卒,生赵鞅,是为简子。《史记赵世家》是女子不好。《史记滑稽列传》臣闻物至而反,冬夏是也。《战国策齐策》小国将是望,敢不唯命是听。《左传襄公二十八年》④系词,表示肯定判断(相当于今天说的判断动词)(战国后期见用例,汉以后普遍)A、什么是系词:在古代汉语语法系统中,没有把这个用法的“是”看作是句子成分,而看成是连接主语、谓语(名词性)的一个特殊词类,所以称“系词”。B、产生演变过程……是……也……是……先秦时期汉代魏晋后指示代词,一般用于复指主语指示代词或系词系词例: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天子识其手书,果是伪书。《史记封禅书》檀公三十六计,走是上计。《南齐书王敬则传》2、关于“是”在判断句中词性词义的判断:①先秦典籍中,一般都为指示代词例: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②西汉后,分情况此是家人言耳。《史记儒林列传》其谓陨之者皆是星也。《论衡说日》西门豹曰:“巫妃弟子是女子也。”《史记滑稽列传》③西汉末年后,句末无“也”,是用作判断,一般都为系词。例: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世说新语》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世说新语》3、(补充内容)☆关于“是”作为系词用法的形成年代是秦汉时期已经得到认可,但这种用法的成熟年代至今仍有争议:①王力先生认为这种用法形成于西汉末,东汉初。因为在《史记》和《论衡》中都出现了是为系词用法的诸多例子。而这种用法的完全成熟,则是中古时代的事。②郭锡良先生认为这种用法出现于西汉初年。例子为课本举出的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③徐德庵、林序达先生认为这种用法出现于战国。例子见课本P132。但此说反对者甚多。依王力先生“例不十,法不立,例外不十,法不破。”的治学原则,支持此说的例子甚少,且经历秦始焚书,这些例子也有讹传的嫌疑。治学一定要大量占有材料,有丰富翔实的依据。引用的材料要真实,要查明出处,辨明真伪。(四)关于“为”①本义为役象以助劳,引申为做/治理、建造、学习/成为、变成/充当、当做/称为、算做等实义动词,可及物也可不及物(具体是哪一个意思据语境定),念为阳平。但做“帮助”讲时发去声。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战国策齐策》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宪问》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夫子为卫君乎?《论语述而》②表示判断,相当于“是,算是”,一般看做是动词,也有人认为这种用法的“为”是系词或准系词(认为汉语只有一个系词“是”,为只是能翻译为这个意思,所以称准系词)。念为阳平。余为伯鯈,余而祖也。《吕氏春秋慎人》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左传宣公三年》此为何若人?《墨子公孙》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论语微子》③介词,有“给、替/为了/对,向/因为”等义,用于引出对象、表示目的或原因,念为去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齐策》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尝试为寡人为之。《庄子徐无鬼》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为”还用于表示被动,相当于今天的“被”。当后面有宾语,是介词,用于引出施事对象;无宾语直接在动词之前,则为助词,表示被动。念为阳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史记秦始皇传》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闭道。”《汉书张骞传》战而不克,为诸侯笑。《左传襄公十年》不为酒困。《论语子罕》常见格式:为……所……,译为:被……(怎么样)。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史记高祖本纪》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资治通鉴淝水之战》今足下自以为以汉王为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禽矣。《史记淮阴列侯传》有时,为后宾语省略,形成“……为所……”若属皆且为所服。《史记项羽本纪》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沈复《童趣》④语气词,多用于疑问句句末,表示感叹或反诘语气,念为阳平。形成两种常见格式:何以……为(为乎、为哉)奚以……为(为乎、为哉)译为:为什么要……呢?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吕氏春秋异宝篇》日出而作,日如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庄子让王》子路入,及门,公孙敢阖门曰:“毋入为也!”《史记卫世家》予无所用天下为!《庄子逍遥游》⑤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或转折(则、就),也表示选择(抑或、还是)。运用于复句中,起关联作用,念为阳平。孙叔敖戒其子曰:“为我死,王则封女,女必无受利地。”《列子说符篇》秦宣后爱魏丑夫。太后病,将死,出令曰:“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战国策亲策二》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战国策秦策四》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庄子寓言》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后汉书卓茂传》练习:对《文选》中的是字用例、为字用例和判断句用例进行整理。
本文标题:语法一概述判断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95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