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简,问)1、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成分的发展速度是不相同的。不同语言的发展和同一种语言的各个方言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2、语言发展的渐变性:语言的发展是逐渐的,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3、语言发展的社会制约性: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的发展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社会性一.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2.语言受到社会的制约,它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3.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受到语言的制约,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其巨大作用。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其他动物无法掌握人类语言生成性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语言的范围涉及人类所有经验,人类交际的话题具有无限的广度和深度,这是任何一种动物交际系统都望尘莫及的。三.语言的社会性还体现在地域的和社会的差异上1、语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分化和统一跟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息息相关。2、社会的分化是导致方言形成的最直接的原因。落后的经济状况是方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3、社会方言是社会分化和职业分化的产物。社会方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的社会环境。语言的接触与融合语言的接触:指的是不同语言间的互相影响。不同社会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形式的接触,必然导致不同语言的接触和互相影响。语言的融合:指的是多种语言逐渐统一成一种语言,即某一个或几个民族逐步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选用他族语言。语言的分化与统一:语言的分化:是指一种语言分化成两种或多种半独立的方言或独立的亲属语言的过程和结果。语言的分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方言的形成。第二阶段亲属语言的形成。语言的统一:亲属方言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以至消失,进而统一成民族共同语的过程和结果。音节字母文字:日本的假名辅音字母文字:古犹太文字、腓尼基文字、阿拉伯文字和闪米特人的拼音文字音位字母文字:拉丁文、希腊文、英文、俄文四大古文字:甲骨文苏美尔文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由记事图画发展到图画文字是质的变化,标志着真正的文字产生了。文字的起源:实物记事,图画记事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与扩大有声语言交际作用的工具。句法分析的方法:句子成分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句型:具体语言中为大量句子所共有的结构模式常见的语法范畴:性、数、格、时、体、式、态人称、级(前三主要与名词相联系,中四主要与动词相联系)语法范畴:具体语言中由词本身的语法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同性质的语法意义构成的类别。语法手段:语法形式的构成方式1词序2辅助词3语调4重叠5附加法6零形态7内部屈折8异根9量位10调位(前三分析性手段)与其余综合性手段131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具有一定语法特征的最小言语单位。句子是言语的最小单位,是语言的最大单位,也是语法分析的最大单位词组是比词高一级的能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词组包括固定词组和自由词组。固定词组是现成的材料单位,自由词组是说话人味了一定的交际目的而临时组织的。内向结构和外向结构:根据词组的整体性功能和成分功能之间的关系,可将词组分为内向结构和外向结构两种类型。P130形位(语素):是具体语言中特定的语音形式与语义内容相结合的最小符号,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构成单位。确定形位的原则(对立性,互补类似性)形位的种类:自由形位与黏着形位;词根形位与附加形位;连续性形位与非连续性形位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什么是符号P211.符号是用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具备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二重性2符号的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联系,符号的这种性质称为任意性3.在种种符号系统中语言处于独特的地位。语言建立在纯粹的任意的习惯基础上,而且只有语言才能把它的符号跟任何人类的经验联系起来,跟天地间一切事物联系起来,由于这个原因,其他一切符号系统都得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学的功用1.它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水平。2.它能指导语言研究工作3.它能帮助研制有关的先进的机器4.语言学对于文学的学习与研究也是必要的。5.语言研究对于哲学具有重要意义。语言与言语的关系:1.语言是言语中较为确定的部分,它作为言语的表现形式而存在,特定的言语内容主要是靠语言来表达的。2.语言与言语时紧密相连而且互为前提的,从历史上看,言语的事实总是在先的,促成语言演变的也是言语。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3.语言的存在只是在于它的运用,语言存在于言语中,更确切的说,语言存在于某一语言社会全体成员的言语总和中。语言符号的特点:(简答,论述)P22首先,语言也是一种符号系统,具有一般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二重性: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语言符号是音义结合物。“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内容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其次,语言符号又有几个特性:(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结合完全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如同样代表“狗”这一动物的语言符号,在不同的语言中(英语,汉语等)语音形式不同)(如同音词的存在,正因为语音与语义结合的任意性,相同的语音形式才有可能跟不同的语义内容相结合)(2)语言符号的线条性与层次性:即它的能指的线条性和符号组合的线条性。语言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语言符号的线条性使得语言要素能够一个挨着一个地进行组合,构成不同的组合体。但是任何一个语言片段,都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排列相加,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次序逐层组织起来的,具有语言结构内在的层次性。(3)语言符号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与语义内容之间的的关系是任意。但是语言符号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社会所必需的,是由它作为交际工具的职能规定的。处于一定阶段的语言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具有强制性。但是历史地看,语言符号乃至整个体系又是可变的。语言无法抵抗那些随时促使语音和语义内容之间关系发生转移的因素。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变化而逐渐演化。语言在一代代流传中,产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人们使用语言的创造性促使语言变化。语言的层级体系P271、语言是个统一的整体,是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符号体系。它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多层次的综合体系。2、语言层次相套关系紧密,同时各层次又保持着自身相对的独立性。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单位范畴,都有自己的内在联系和结构。3、语言体系分为语音、语义、词汇、语法四个基本层次。音位、义位、形位、词位、词组、句子是组成语言结构层次的基本单位。语言的底层是一套语音单位和语义单位。语言的上层是语言符号和符号的组合体。4、语言体系的层次性和灵活性,使语言成为一种经济而又富有弹性的装置。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1、在语言体系中一切成分都以关系为基础,语言成分之间的关系都是在两个不同的范围内展开的,这就是横向组合和纵向组合。语言的二层关系是相对于语言系统的整体来说的,至于这一系统是如何运作,使语言具有丰富性和生动性,创造出无限多的句子来,所依靠的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2、组合关系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例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组合关系直接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则要求。3、在语言的组合结构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有相同作用的单位符号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其实就是具有相同功能特点的一群符号之间的关系,由于它们的功能相同,所以在同一结构中可以互相替换,替换后虽然具体内容有所改变,但功能与结构关系没有变化。4、组合关系所侧重的是符号和符号怎样组合成为一句完整的话,聚合关系所侧重的是如何替换现有的符号创造出更多的句子。组合关系和类聚关系是语言体系中两种最基本的关系。不但所有的语言符号和符号系列处在两种关系中,构成符号的各级单位也处在该关系中。同样,语义的搭配、同义词的选择等也反映出语义方面的组合和类聚关系。语言交际过程: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1.编码就是发话人按语言规则编排相关词语;2.发送就是把思维成果变成话语,通过发音器官表达出来;3.传递就是通过空气等媒介传递,把话语传达给受话人;4.接收是受话人利用听觉器官感知对方所说的话;5.解码是“还原”说话人的信息,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完成信息传递接收。简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P34语言和思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联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的思维主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2、区别:语言和思维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从范畴上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表现形式,属物质范畴;思维的内容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属精神范畴。从功能上说,语言是思维必不可少的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语言有民族性特点,而思维能力全人类共有。简答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与日常语言迥异,对于自然语言的影响不容忽视。它同样是社会分化(虚实空间分化)的产物。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交流的词语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词语缩略型。例如:“B4”代表“Before”,“MM”代表“美眉”图形符号。例如“^_^”是一张普通的笑脸,表示高兴的意思。谐音型。例如:“9494”(就是就是)童语型。例如“东东”(东西)区别性(语音)特征:在具体音系中能将一个音位同别的音位区分开来的语音特征就是区别性特征,不同的音位互相间至少有一个区别性特征相区别。例如英语音位/p/(pill/pil/“药丸”)包含的区别性特征:P60口音性鼻音性/m/(mill/mil磨坊)塞音性擦音性/f/(fill/fil装满)词义的含义问答简答P95词义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它反映客观事物的基本特征。词义是客观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抽象概括的反映。词义的形成要受词汇,语义系统的制约。词义的特点(性质)问简1.词义的概括性:词义是客观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抽象概括的反映。概括性是词义最基本的特征,概括性也是语言的交际职能所要求的。(比如“房子”指的是“供人居住或做其他用途的建筑物”并不能单指某幢房子)2.词义的客观性:词义反映客观对象是以客观事物为依据的。实词的理性意义是由概念来体现的,而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词义和概念都具有客观性。有些词所表示的事物不是客观实在,但是是人们对某些客观现象认识加工的产物(如寺庙里的塑造的神,有的是人的模样,有的是兽的模样)3.词义的模糊性:词义的模糊性是就词语所包含的概念的外延而言的。通常一个概念所指对象的范围往往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就是词义产生的根源。(如“大”与“小”,“深”与“浅”所反映的事物的范围都只能是相对而言的。)词义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使语言成为方便灵巧的工具。词义的模糊性是相对的。那些概念的外延比较确定的词语,意义也就较为明晰。4.词义的社会性和民族性也是词义的重要特征。词义的演变问简答就一个词所拥有的义位数来看,主要有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就词的某个义位的变化来看,主要有扩大,缩小和转移等情况1、词位义位数的增减:词在演变的过程中既可能增加新义,也可能丢失旧义。(1)新义通常是在本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或比喻的方式产生的(如汉语“包袱”原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后来用于比喻用法而增加了新义“思想或行动的负担”。)(2)词义演变过程中也有部分词的义位数减少了,但是减少远不如增加来的普遍(如现代汉语“坟”仅留“坟墓”一义,其他义位已经消失。)2、词位义位的变化(1)词义的扩大:是指词义所表示的客观对象的范围扩大了(如汉语“江”原指“长江”,是专名,后来泛指一切河流,成为类名)(2)词义的缩小:即演变后的词义义位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缩小了(如“丈人”原是男性老年人的通称,后来专指岳父)(3)词义的转移:原来表示甲事物的词后来变成了乙事物,通常是由相近的联想而引起事物名词的转移。(如“闻”从耳,本义是耳闻((听觉):用耳+感觉)后来又表示嗅觉:(用鼻+加感觉))固定词组最大的特点
本文标题: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98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