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语音学与小学汉语拼音教学
专题讲座语音学与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杨德伦(北京密云教研中心,特级教师)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在学生初入学的一段时间里,汉语拼音又是帮助学生写话的有效工具。因此,在小学阶段,务必要教学生学会汉语拼音,使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认字、阅读、写话和学习普通话。那么,学生怎样才算是“学会汉语拼音”了呢?具体地说,就是要使学生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四声、轻声、变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够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还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能按照字母在四线格中的占位、笔画与笔顺,正确地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低年级学生(在不具备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的情况下)写话时,能用正确的音节暂时代替还没有学过的汉字;认识大写字母和隔音符号,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26个字母)。要使学生能读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教师就需要了解一些语音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声母、韵母的发音特点、方法以及整体认读音节的读法。只有这样,教师才会给予学生准确、深入浅出的指导。第一讲声母与韵母一、声母的发音特点与方法普通话有21个声母,即b、p、m、f,d、t、n、l,ɡ、k、h,j、q、x,zh、ch、sh、r,z、c、s。(教学汉语拼音时,把y、w两个字母当作声母教,为的是和韵母i、u相区别。)(一)声母的发音特点声母都是辅音,发音时的主要特点是:①气流在通过咽头、口腔的过程中,一般要受到某一部位的阻碍。②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③气流较强。④声带不一定震动,声音一般不响亮。(二)声母的发音部位与方法不同的声母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1.声母的发音部位声母的发音部位,指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按发音部位分,普通话的声母可以分为如下七类:①双唇音。即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的音。普通话声母中有b、p、m三个双唇音。②唇齿音。即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普通话声母中只有f一个唇齿音。③舌尖前音。即舌尖抵住或接近上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普通话声母中有z、c、s三个舌尖前音。④舌尖中音。即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普通话声母中有d、t、n、l四个舌尖中音。⑤舌尖后音。即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塞气流而形成的音。普通话声母中有zh、ch、sh、r四个舌尖后音。⑥舌面音。即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塞气流而形成的音。普通话声母中有j、q、x三个舌面音。⑦舌根音(也叫舌面后音)。即舌根抵住或接近硬腭,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普通话声母有ɡ、k、h三个舌根音。2.声母的发音方法声母的发音方法,指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态。(1)在阻碍方式方面根据声母发音时开始形成阻碍(成阻)、持续阻碍(持阻)、解除阻碍(除阻)的不同方式,可以把普通话里的声母分为如下五类:①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塞音有b、p、d、t、ɡ、k这六个。②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下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擦音有f、h、x、sh、r、s这六个。③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先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接着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即成阻部位先破裂,气流后摩擦成音。塞擦音有j、q、zh、ch、z、c这六个。④鼻音。发音时,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发出鼻音。作声母的鼻音只有m、n两个。⑤边音。发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接触,但舌头的两边仍留有空隙,同时软腭上升,阻塞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的两边通过发出边音。边音只有l这一个。(2)在声带是否颤动方面按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可以把普通话里的声母分为如下两类:①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透出的气流不带音。清音共有b、p、f、d、t、ɡ、k、h、j、q、x、zh、ch、sh、z、c、s这十七个。②浊音。发音时,声带颤动,透出的气流带音。浊音只有m、n、l、r这四个。(3)在气流强弱方面按发音时呼出气流的强弱,可以把普通话声母中塞音、塞擦音分为如下两类:①送气音。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强。送气音有p、t、k、q、ch、c这六个。②不送气音。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弱。不送气音有b、d、ɡ、j、zh、z这六个。把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结合起来,普通话中21个声母的发音总表如下:发音部位声母发音方法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塞音清音不送气音bdɡ送气音ptk塞擦音清音不送气zzhj音送气音cchq擦音清音fsshxh浊音r鼻音浊音mn边音浊音l需要说明的是:1.舌尖前音、舌尖中音和舌尖后音不是把舌尖分成前中后三段,而是指把与舌尖相对形成阻碍的部位分成前、中、后,即上齿背、上齿龈、硬腭前部。舌尖对着上齿背形成的音叫舌尖前音,舌尖对着上齿龈形成的音叫舌尖中音,舌尖对着硬腭前部形成的音叫舌尖后音。2.塞擦音zh、ch和擦音sh这三个声母尽管都是由两个字母组成,可它们却都分别是一个音(辅音),不是复辅音。因此,zh、ch、sh中的“h”不是声母h(喝)。“h”缀在zh、ch、sh后面是《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应看成翘舌符号。二、韵母的发音特点与方法普通话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有的韵母由元音加鼻辅音构成。和辅音比较,元音发音时的主要特点是:①气流在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这是元音与辅音最主要的区别)。②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③气流较弱。④声带震动,声音比辅音要响亮。(一)单韵母的发音特点与方法由单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韵母,又叫单元音韵母,共有a、o、e、ê、i、u、ü、-i[η]、-i[ι]、er这十个。这其中,前七个都是舌面元音,又叫舌面单韵母;后三个不属舌面元音,可统称为“特殊元音韵母”。发音时,舌头较高的部位叫舌位,舌位可抬高降低,可伸前缩后;口腔开合的程度叫开口度,开口度可大可小;双唇的形状叫唇形,唇形可圆可不圆。单韵母的发音特点与方法是:尽管单韵母发音时各有自己的舌位、唇形与开口度,然而每个单韵母发音时的舌位、唇形与开口度却始终不变。其中:单韵母舌位开口度唇形种类a舌面、央、低口大开不圆唇舌面单韵母o舌面、后、半高口半开圆唇e舌面、后、半高口半开不圆唇ê舌面、前、半低口半开不圆唇i舌面、前、高口半开不圆唇u舌面、后、高口半闭圆唇ü舌面、前、高口半闭圆唇-i[η]舌尖前、高口半开不圆唇特殊元音韵母-i[ι]舌尖后、高口半开不圆唇er卷舌、央、中口略开不圆唇需要说明的是:1.用普通话念“私”并拉长读音,音节的后面部分便是舌尖前音-i[η]的读音。这个单元音韵母不能自成音节,并且只出现在声母z、c、s的后面,构成整体认读音节zi、ci、si。2.用普通话念“师”并拉长读音,音节的后面部分便是舌尖后音-i[ι]的读音。这个单元音韵母也不能自成音节,并且只出现在声母zh、ch、sh、r的后面,构成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舌面单元音韵母i[i]决不会出现在z、c、s和zh、ch、sh、r的后面。3.“er”是个带有卷舌色彩的元音,因此又称卷舌元音。发音时,舌位居中,舌尖向硬腭卷起,口略开,唇形不圆。er虽然用两个字母标写,但仍是单元音韵母。其中的“r”不代表因素,只是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不要以为r是辅音韵尾。(二)复韵母的发音特点与方法由两个或三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复韵母,又叫复元音韵母。和单韵母比较,复韵母的发音特点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即复韵母的发音方法是由甲元音的发音状态(舌位、开口度、唇形)快速滑向乙元音(甚至再滑向丙元音)。这当中,舌位的高低前后,口腔的开闭,唇形的圆展,都是逐渐过渡、变动的,不是突变的、跳跃的;同时气流不中断,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发出的音要形成一个整体。如:复韵母发音时舌位、开口度、唇形的滑动方向aia→ieie→iui(uei)u→e→i(u→ei)au(ao)a→uouo→uiu(iou)i→o→u(i→ou)iei→êüeü→ê需要说明的是:1.用“ao”表示“au”,其中的“o”只表示从a到u的滑动方向。不写作u,而标作o,是为了字形清晰,避免手写体u与n混淆。2.按汉语拼音方案要求,复韵母iou、uei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分别写成iu、ui。而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直接用iu、ui来分别取代iou、uei。3.除单用(在普通话中只有“欸”这个字念ê)之外,单元音韵母“ê”(用普通话念“耶”或“约”并拉长读音,音节的后面部分便是“ê”的读音)在与元音i、ü构成复韵母时写作“e”。因为单韵母e(鹅)是决不出现在i、ü后面的。4.有的复韵母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者的发音轻重长短并不一致。韵头只限于韵腹前的i、u、ü,发音轻而短,只表示复韵母发音的起点;它因为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所以又叫介音或介母。韵腹一般由a、o、e、ê充当,i、u、ü、-i、er也可以作韵腹;韵腹是韵母的主干,与韵头、韵尾相比,声音最清晰响亮,所以也叫“主要元音”。韵尾仅限于韵腹后头的i、u(o),只表示复韵母滑动的最后方向,音值含混而不太固定。在复韵母中,韵腹在前的叫“前响复元音韵母”,韵腹在后的叫“后响复元音韵母”,韵腹居中的叫“中响复元音韵母”。复韵母复韵母响亮形式韵头(介音)韵身韵腹韵尾aiai前响复元音韵母eiei前响复元音韵母ui(uei)uei中响复元音韵母au(ao)au(o)前响复元音韵母ouou前响复元音韵母iu(iou)iou中响复元音韵母ieiê后响复元音韵母üeüê后响复元音韵母(三)鼻韵母的发音特点与方法鼻韵母由元音和鼻辅音韵尾(舌尖鼻辅音n、舌根鼻辅音nɡ)构成,所以又叫鼻音尾韵母。鼻韵母的发音特点、方法与复韵母一样: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都是由元音的发音状态自然而快速地滑向鼻辅音韵尾。如:鼻韵母发音时舌位、开口度、唇形的滑动方向ana→nene→nini→nun(uen)u→e→n(u→en)ünü→nanɡa→nɡenɡe→nɡinɡi→nɡunɡ(onɡ)u→nɡ需要说明的是:1.“n”既可以作声母,又可以作鼻韵母的韵尾(跟声母n的发音大同小异,只是除阻阶段不发音——用普通话念“安”并拉长读音,音节的后面部分便是韵尾“n”的读音)。“n”因为是舌尖鼻辅音,所以在作鼻韵母的韵尾时,又可以叫做“前鼻尾韵”;带有前鼻尾韵“n”的鼻韵母,又叫做前鼻韵母。2.“nɡ”虽然是由两个字母构成,却是一个音素。不要以为它是由声母n(讷)与声母ɡ(哥)组成。在普通话中,“nɡ”不能作声母,只能用作鼻韵母的韵尾(与作鼻韵母韵尾的“n”一样,也是除阻阶段不发音——用普通话念“昂”字的一声调并拉长读音,字音的后面部分便是韵尾“nɡ”的读音)。“nɡ”因为是舌根鼻辅音(发音时形成阻碍部位在舌根),所以在作鼻韵母的韵尾时,又可以叫做“后鼻尾韵”;带有后鼻尾韵“nɡ”的鼻韵母,又叫做后鼻韵母。3.按汉语拼音方案要求,鼻韵母uen同声母相拼时则省写成un。这时音节中的“u”便被看作韵腹,调号标在“u”上。而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直接用un来取代uen。4.用“onɡ”表示“unɡ”,是为了使字形清晰,避免手写体u与a相混。第二讲声调与儿化一、声调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如“yānɡ”(央)、“yánɡ”(羊)、“yǎnɡ”(养)、“yànɡ”(样)四个音节的声母和韵母都相同,但意义不同,这是因为声调不同所致。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调值(不包括轻声、变调),即阴平、阳平、上(shǎng)声、去声。这四种调类统称为“四声”。其中,阴平调(第一声)又叫高平调或55调,如“阴”“高”“分”的声调;阳平调(第二声)又叫高升调或35调,如“阳”“得”“忙”的声调;上声调(第三声)又叫降升调或214调,如“上”“属”“统”的声调;去声调(第四声)又叫全降调或51调,如“去”“降”“或”的声调。二、儿化“儿化”指的是后缀“儿”(常不写出来)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其中,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做“儿化韵
本文标题:语音学与小学汉语拼音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01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