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行走是不断地抵达,智慧之师离我们还有多远
行走是不断地抵达,智慧之师离我们还有多远?关于智慧这一个词,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从最早的埃及文字记载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从古至今,中外的思想家们对这一个词语也是有着不同的见解。中国道家认为“无为而治”是一种大智慧,亚里士多德认为“智慧由普遍认识产生,不从个别认识得来”。到了21世纪,智慧不再是一个停留于书面口头上的一个词语,它跟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联系在一起,产生了一系列的词语“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等等。随之而来的是现代教育领域新热点话题——智慧教育,智慧老师。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说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对老师职位的阐述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那智慧老师的定义又该作何解释呢?站上三尺讲台容易,但是通往智慧之师的路途却并不比朝圣者的跪拜之途简单。从最初的发现问题,下定决心,寻找方法,逐步实践,及时反思,勤于总结,我将之称为“智慧之师六部曲”。但有一点请记住,不管你现在处于哪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在路上!不断地“行走”才是不断“抵达”的先决条件。我,从一名在海外教授汉语的老师转为母语教学者的时间一年不到,对于“智慧之师”却有一些很深刻的体会。二语和母语教学因为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的不同,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方面呈现出了很大的差异。但不管是中国小孩,还是外国小孩,我都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学习积极性不足,课堂效率不高。这时,我就会反思:是我教的不够认真吗?是学生智力太差吗?答案都是否定的,是我离智慧之师的距离还差了整个川藏线,通往智慧之师的朝圣之路我才刚刚起步。那如何才能逐渐缩短我们和智慧之师的距离呢?第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用心改变教师课堂角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我以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此高效教学需要我们用心改变传统的教师课堂角色定位,留给学生更多质疑的时间与空间,力推“小组合作化学习模式”,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真正由“学会”向“会学”转化。学生单纯依靠教师讲授所获得的知识是极为有限的,而一旦学生掌握了学习的要领,产生了学习的动力,那么其主动学习所得则是无限的。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教学,这样的教学才是事半功倍的教学。第二,“苦练内功以求入木三分”,用心挖掘教材内部精髓苏联重要的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为了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一个教师应当掌握深刻的知识。”因此高效教学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把教材看懂,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其中,苦练内功,把教材看透、看穿,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教材的内部精髓,才能做到深入浅出,继而对学生进行高屋建瓴地引导。教师在课堂上的话不在多而在精,正所谓“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言不在多,贵在精当。教师一句精辟的话能够让学生瞬间茅塞顿开。高效教学就是要让我们教师上简单的课,上出智慧、上出艺术、上出水平、上出功夫,上出创新的境界。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教学,这样的教学才是发人深省的教学。第三,“不愤则不启不悱则不发”,用心引发学生内在悟性高效教学要求教师充满智慧,学识广博,勤思善学,积聚深厚,善于构建真实课堂,善于通过设问把学生引入“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惑学境,由此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与思考,在其迷茫至极,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刻,教师循循善诱,指点有方,以教师教学的灵性引发学生的内在悟性,使学生瞬间拨开迷雾,心中豁然开朗,眼前“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师教学的启发性是让学生通过思考领悟教师话语的言外之意,效果更佳,在深度上有所挖掘,在广度上有所拓宽。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教学,这样的教学才是魅力无穷的教学。我们的教学精益求精,充满生机;当我们的教学见解深刻,满载智慧;当我们的教学旁征博引,启发心智,当学生真的陶醉其中,当学生真的享受我们的教学,我们用心努力打造的课堂就会真正从有效步入高效,我们便寻到了教学高效的源头活水!高效教学之路上你我同行,让我们共同努力,撑起教育的蓝天!
本文标题:行走是不断地抵达,智慧之师离我们还有多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09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