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关于选修课程设置的问题探讨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社会需要有知识能创新、有协作能力的多样化人才。而现在我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因此,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的需求和学生对教育的不同期待,高中历史课程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1单一的课程设置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选修课为我们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和舞台。选修课一般是指学校所开设的,并不要求学生人人都学,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与能力有一定的选择自由的教学科目。新的高中历史选修课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国家历史课程的选修部分,二是学校自己开设的历史选修部分。本文主要就国家历史课程的选修部分讨论。国家课程的历史选修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修课的开设本来是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而受高考的影响,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课程设置的初衷,一切都是为了高考服务。在选修课开设之前我向学生做了个简单的调查,学生对这六本选修的倾向大概是首选偏向于“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其次偏向于“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而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两个系列热情不高。当问及原因时,大部分学生都是从自己兴趣出发,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起来自然会轻松自如,便于接受和理解。可实际的教学事实是,备受学生喜欢的“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两本书绝大部分学校都不开设,而被学生冷落的“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却备受重视而且几乎成为必修必考模块。这种所学非所选非所爱的现象不得不令人深思:为什么理应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却没有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呢?那么,选修模块又怎么能够实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初衷呢?从理论上讲,选修具有相对独立、开放灵活、内容丰富等优点,有利于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大部分教师都认为选修模块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及个性的发展,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从实施现状看,这一美好的愿望难以实现。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当下,现实的压力,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选修空间十分有限,目前学校很难开展实质性的选课教育,学生的选修需求自然也无法得到满足。学校除将主要精力放在主考科目、主考模块上外,为提高升学率,只针对高考要求开设那些必不可少的选修课,选修变成必修在所难免。况且,对一线教师、学校乃至上级主管部门,都欢迎这种选修内容的固定化,因为这给教学带来了方便,也给评价和管理带来了方便。而真正的选修由于升学压力,学校无暇顾及,落实十分困难,就必然成为不可多得的奢侈品。因此,实行所谓“选修”,往往是一种“选秀”,除助长一些“作秀”歪风,不仅未起到相应的效果,相反使选修模块的优点荡然无存。其实究其原因就是学校教学的目标依然是“唯高考马首是瞻”,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分值多,多花时间,分值少,则少花时间。显然大部分学校在选修模块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的惊人相似,都不约而同地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情有独钟,而对《探索历史的奥秘》等模块敬而远之。这显然是高考指挥棒的魔力所致,一句话:都是高考惹的祸!因此,要想真正实现选修模块实施的美丽理想—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唯有先解除束缚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镣铐——高考体制的束缚。传统的教学评价也同样影响选修教学目标的实现。传统的教学评价强调的是评价的总结性功能和选拔功能,忽视学习过程的评价,严重影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快感体验;评价方式单一,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过于夸大了分数的作用,必然导致一叶障目,影响对学生的全面认识;而且传统的教学评价“由教师独揽,学生只是被动的评价客体,没有评价的主动权和积极性”1造成学生的心理紧张和焦虑,压抑了学生情感和个性的发展。“传统的单一的历史学习评价方式难以对全新的多样化的历史选修课学习作出科学的评价2,因此,《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随着新课程地实施与深入推广,教学评价也进入了崭新的时代,实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尤其是实现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只有能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正确评价的人,学会并善于分析自己的活动的人,才能称得上1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P2002冯一下:《高中历史选修课程设置和安排的创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4)独立、自主的人”1。同时,实现了评价方式多样化,除考试(包括口试与笔试)外,“课标”还提出采用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等方式对学生能够的历史学习进行评价。教科书本身的编写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历史教科书依然存在编写体例单一、结论性内容太多、语言抽象、干瘪无味等现象。如《历史上重大的改革回眸》这一模块的教科书中,每一单元的改革几乎都是分成三节叙述的,叙述顺序也是相对固定的,第一节改革的背景,第二节改革的过程,第三节改革的影响。另外,几个模块的教科书还有一个通病是历史结论代替了丰富多彩的史料,也就很难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功效。“历史学是一种研究和探讨,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它不是一种结论。”2因此,历史教科书中应该充斥大量的史料,尤其是第一手史料,以激起师生与历史人物、历史史实的对话,从而在心与心的碰撞中进溅思想的火花,真正地体验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的真谛和魅力。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认识到,任何历史的观点和结论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证据基础上,也慢慢地拥有反思、探索、思维、批判等优秀品质。历史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养成责任心和道德心,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科书要重视历史人物编写的形象性,增加历史人物事迹的介绍,注意选择一些富有情节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时,感悟到历史人物的精神,使自己的思想得到震撼和净化。选修模块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还有一部分教师的因素。教师是选修课实施的主体与主力军,是课改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选修模块专业性特别强,吸收了大量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其范围不仅对学生比较陌生,对广大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新领域。要开设选修课,需要教师相当的知识储备,因而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极大挑战。把选修课上成纯学术性的专题课,加深了难度却背离了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与特点;把选修课上成文化的传递讲座,抓住思想与人文的内涵,却又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因此,加强师资培训,优化师资队伍是顺利实施选修课的基本前提。但是由于日常教学工作量繁重烦杂,教师们几乎没有脱产培训的机会,而短期培训又多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很少能真正惠及教师。在如此情形下应对现在选修课教学,其实施效果可想而知。1杜殿坤、朱佩荣:《苏联关于教育思想的争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P1032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三联书店,2007,P78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选修课要求教师不仅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求把握本学科前沿动态,了解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具备多学科、多领域的素养,才能融会贯通、深人浅出,不断更新课程内容。除了学科知识,选修课的开发要求教师具有现代课程意识和较强的课程开发知识、技能,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主动、创造性地参与选修课的开发、实施与评价工作。因此,应特别关注教师素质的提高,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切实增强培训效果。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为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其中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特别在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模块,教师要运用教学策略,尽可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引导学生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历史学习观,以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坚韧的毅力,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将身心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合理地安排学习程序,采取适合自己个性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科学的历史学习方式。老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老师应精心设疑,以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从而多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多为学生创造历史考察、调查、探究的机会,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演讲会、展览会等活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使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真正进入全新的轨道,让选修模块更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本文标题: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24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