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谈谈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问题
1基层领导干部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问题研究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也多次强调,“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要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建设意义重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任重道远。当前,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面对国际风云的不断变幻,面对把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全面建设成为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党又将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执政党是否能够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否具备贯彻实施政治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维护政权、巩固政权的执政能力,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宏大的工程。党的基层领导干部,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实践者,处于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线,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关系着农村2改革发展的速度,提高其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在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当下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要深刻认识提高基层党的领导干部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性1、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执政的重要组织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广大党员是党执政的主体力量,也是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生力军。搞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使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无疑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环节。2、党的基层领导干部联系基层、位置重要。党的基层领导干部是党联系基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意见、呼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党的基层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不强,党的信息传递就会失真甚至梗塞,基层党组织必然缺乏战斗力和凝聚力,我们党的执政大厦就不可能牢固坚实。3、党的基层领导干部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党确定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任务光荣而艰巨。基层领导干部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策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领导3者,其执政能力如何,发展有没有新思路,改革有没有新突破,开放能否打开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无新举措,关系到党赋予的历史使命能否顺利实现。4、党的基层领导干部身处一线、创造性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许多创造性的做法最初都是来自基层,来自生产第一线,基层的探索和实践为党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群众从党的基层领导干部处了解党的各项工作,党执政水平的高低,群众首先要看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的表现,群众对执政成果的评价也必须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反馈到上级。党的基层组织是党与群众、政策与实践之间最重要的“连接点”。党需要基层领导干部在基层、在实践中结合群众实际需要创造性开展工作,而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就更需提高党的基层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二、要找准基层领导干部在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新时期,党的基层领导干部在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方面存在着两大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个是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一个是不符合“三个代表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一)所谓“不适应”正如《决定》所指出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一些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4解决复杂矛盾的本领不大等等。主要表现在:1、思想观念和执政理念的不适应一些党的基层领导干部执政意识不强,观念上的“革命党”意识形影相随,挥之不去;思想上的“计划”意识根深蒂固,难以消除。不少党的基层组织和领导干部仍抱着“领导一切”,“运动群众”的思维态势不变,习惯于从本本和教条出发,唯书唯上,没有政策等政策,有了政策等决策,有了决策靠经验,没有真正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的束缚中,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通过对一系列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我们发现,一些本来不大的事件之所以很快扩大,于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处理问题、接触群众的能力低,思想教条有很大关系,面对群众的利益诉求不是认真倾听、换位思考,而是动辄对群众戴帽子、抡棍子。问题出现之后不是积极应对,而是逃避责任,害怕被追究,把责任都推给“不明真相的群众”。2、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不适应当前基层党政机构依然存在着职权责不清、关系不顺,条块分割、事权分离、机制不活,以及政事不分、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情况,特别是镇、村两级,职责重、管事多而事权小,财力弱,穷于应付,疲于奔命,以至一些地方执政成效甚微。3、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应变能力等方面的不适应5基层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存在着一些差距。包括领导成员自身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养不高,应变能力不强。面对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许多基层领导干部在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履职、纵览协调等各方面,仍处于“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境地,“能力恐慌”、“本领恐慌”问题日趋突出;领导本区域经济、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推进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能力不强;在发挥党组织作用上,无论是领导作用,还是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都存在发挥不力的情况。(二)所谓“不符合”是指党的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现状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主要表现在:1、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问题比较突出。在思想作风上,基层少数领导干部好大喜功,弄虚作假,互相攀比,图虚名而使群众利益受实害。在工作作风上,有的基层领导干部不安心工作,下农村、到基层只是浮光掠影,热衷形式,走马观花,“走读”现象普遍存在。2、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些党的基层组织班子不协调,年龄结构老化,后备力量缺乏,党建工作开展乏力;农村中占很高比例的老年党员、贫困党6员、长期离土离乡的党员和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不如人意,需要引起高度重视。3、一些基层领导干部的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在基层一些部门,少数执法者执法犯法、以权谋私、索贿受贿、贪脏枉法;在农村,少数村干部贪污腐化,讲排场比阔气,讲条件比待遇,声色犬马,沉溺于灯红酒绿,作风败坏。总之,反腐败斗争形势也很严峻,腐败多发易发的土壤和条件同样存在。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都直接影响党的执政成效。“不适应”是从本领方面影响执政成效;“不符合”是从作风方面影响执政成效。我们党强调解决“不适应”,就是要增强全党同志对新的历史地位和执政使命的适应力;强调解决“不符合”,就是要帮助全党同志增强对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消极腐败因素的免疫力。三、要切实采取对策,提高基层党的领导干部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1、要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强化理论学习是增强基层领导干部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的首要保证和重要途径。提高政治水平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辨别能力。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头脑,运用辩证的方法来分析国际国内的形势,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最重要的是要与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政治上、思7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第三,要切实加大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提升干部的整体素质是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培训锻炼是提高干部素质的有效途径。基层领导干部必须时刻学习新知识,新经验,新本领,灵活采取理论学习、分批培训、外派挂职、上挂学习、轮岗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领导干部的培养锻炼力度,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提高境界,开阔眼界,不断提升工作水平。2、要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实践证明:发展才是硬道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单位没有经济的支撑,没有经济实力,一切无从谈起。发展经济是我们工作的中心,这是我国的国情所决定。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就是要求具有发展好经济、管理好经济的能力。农村改革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解决人民群众的“钱袋子”问题。因此,在工作中,要想具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就必须了解和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善于学习先进的东西,善于分析市场,懂得市场和消费心理,善于把经济学原理运用于经济活动的实践8当中,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需求。在实践中,要求基层领导干部既要胸中有“大帐”,又要眼里有“小帐”;要学会比较,有比较才能知道不足;要勇于创新,有创新才有生命力;要敢于突破旧的思维和固定的思维方式,学会换位思考,抓住机遇,谋求发展;善于审时度势,把握大局,用战略的眼光在经济全球化大格局中把握本地区的发展思路,抓住加快发展的主动权。3、提高组织协调能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发展可持续。组织协调是各级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之一,是能否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工作千头万绪,同时,各种不同利益不同矛盾交织在一起,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有效地进行组织协调,总揽全局,坚持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建设,在工作中既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中心,又要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抓全面。要协调好本人和下级,同事和上级的关系,协调好本部门、本地区和其他部门、其他地区的关系,使各方面的工作形成合力,避免相互扯皮、相互拖后腿。其基本原则是:一是要尊重原则。要求各级基层领导放下架子,尊重他人。二是为公原则。一切要站在为公的角度来考虑工作。三是为民办事的原则。事事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第一。协调的目的就在于办实事抓落实。4、依法执政的能力9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直接面向群众,能否依法行政,关系到群众对法律法规的认同,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民主法治建设能否顺利推进。《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颁布以后,“民告官”案件逐渐增多,老百姓从不知告、不会告、不敢告、不愿告,已转变为主动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在执政过程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知法犯法,徇私枉法的问题。因此,基层领导干部更要努力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5、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能力既是科学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又是更有效执政的条件。当前,随着环境和社会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基层领导干部正处在一个形势多变、突发性事件增多的时期,群体性事件、集体上访事件频频发生,安全事故、自然灾害时有出现。如果缺乏较强的应变能力,就会在突发事件面前束手无策。当这些突发事件是重大事件时,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很大影响甚至巨大的损失。反之,如果领导干部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就可能对出现的突发事件迅速、准确作出反应,高效地解决好问题,把风险和损失降低到最小,不让突发事件和复杂的的形式影响我们伟大的事业的进程。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善于在第一时间到第一现场,说第一句该说的话,做第一件该做的事。对于群体性事件要注意把握“易散不宜聚、以解不宜结、宜顺不宜激”的规律,以免把本可控的局面演变为不可控的局面。106、增强领导表达能力一名优秀的基层领导干部,要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将主张意图准确告知下级和进行政策宣传。一是要有生动、亲和的语言表达能力。具备这样素质能力的领导干部往往更受群众的尊重、喜爱和推崇,更具感召力。讲话要做到内容充实,言简意赅,中心突出,生动流畅,不说空话、废话,这样才能使群众准确把握领导的意图,从而有效地抓好工作。第二,要勤于学习,善于自己动笔写作,写作的过
本文标题:谈谈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39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