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襄阳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政治试题及解析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湖北省襄阳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政治试题及解析【试题综述】本卷为2015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考查了四个必修模块的知识。试卷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试题重点考查:价格与供求、企业的经营、财政、宏观调控、对外开放、公民的政治参与、政府的职能、党的执政、人大、文化的作用、文化多样性、认识论、辩证法、人民群众等。整份试卷较好地落实了考纲和教材,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又侧重检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是份不错的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题文】12.下表是2014年6月某银行存款利率表。若王某于2014年6月1日将1万元以定期存款的形式存于该银行一年,并自动转存。为计算方便,一月按30天计算,一年按360天计算,其他条件不变,王某于2015年9月1日在该银行取钱时,应得利息收入约为A.314元B.361元C.334元D.325【知识点】B3本题考查储蓄存款。【答案解析】C解析:依题意,已完成一年定期,其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即为325元;第二年的本金为10325元,由于存期不满一年,因而其利息以活期利率进行计算,其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三个月共90天)/360,即为9元,所以其取钱时的利息为325+9=334元。故答案为C。【思路点拨】注意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时是按活期储蓄利率计算利息的。【题文】13.2014年6月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全国生猪相关价格变化的幅度超过200%,有些重点城市甚至超过300%。用P表示生猪的价格,Q表示生猪的供求量,以价格升高为起点,下图中反映生猪价格与供给相互影响的传导途径是A.④→②→③→①B.①→②→④→③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知识点】A2本题考查价格与供求。【答案解析】C解析:依题意,“以价格升高为起点”,因而首先是④;随之其供应量会增加,即其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即②;随着生猪供给的增加,供求关系失衡,供过于求会导致生猪价格下降,即①;生猪价格下降会引起生猪供给的减少,即③。因而答案为C。【思路点拨】注意材料限定“以价格升高为起点”。【题文】14.落实财政扶持政策,既要努力增加税源,又要合理确定资金使用范围。下列措施中有利于落实财政扶持政策的是①促进地方经济发展②制定科学的财税政策③不断削减国家公务性开支④上调企业和个人所得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知识点】C2本题考查财政。项目年利率%活期0.35定期三个月2.85半年3.05一年3.25二年3.75【答案解析】A解析:财政扶持政策有两方面的要求,从这两方面的要求入手考虑选项,③消减国家公务性开支,并不能增加税源也不能体现资金使用范围;④与“扶持政策”相违背。【思路点拨】注意把握材料中关于财政扶持政策的内容。【题文】15.2014年7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会议,吹响了“二次振兴”东北的号角。李克强指出,东北存在着体制性、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在迈向市场经济进程中遇到了许多特殊困难。下列有助于直接增强东北经济内生活力的措施有①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为企业经营和创新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②加快体制创新,深化改革,从根本上改革东北现行经济体制③加强民生保障,增加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④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知识点】D1本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答案解析】B解析:②“根本上”表述错误,改革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经济体制;④不是“直接”而是间接增强其内生活力的措施。【思路点拨】注意材料中的“直接、内生活力”等的限定。【题文】16.下表(含注)是某校兴趣学习小组的成员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收集的资料。2013年部分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美元)指标货物出口额货物进口额绝对数比上年增长(%)绝对数比上年增长(%)220967.9195047.3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1265266037.39.8840055827.310.1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249010443-2.82.1499087480.60.4注:从贸易伙伴上,我国欧盟、美国的双边贸易额分别增长2.1%、7.5%;对日本的双边贸易额为下降5.1%;欧美日占我国外贸的33.5%,同比下滑1.7个百分点。同期,我国对东盟、南非、中亚五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双边贸易额分别增长10.9%、8.6%、9.4%。下列关于上述信息解读正确的是①我国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见成效,对新兴市场国家双边贸易总额高于欧美等其他国家②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总体上高于国有企业③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④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2013年比2012年下降约0.8%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知识点】D3本题考查对外开放。【答案解析】C解析:材料中阐述的只是与新兴市场国家和欧美国家等的双边贸易额的增长率,并没有涉及到具体数值,无法判断其贸易总额的大小,故排除①;④“国有企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思路点拨】注意把握材料中有关信息,选项要与材料一致。【题文】17.2014年12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对《对二甲苯项目建设准入条件》(即:PX项目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15年1月15日。征求意见稿从项目选址,工艺、技术、装备、能源消耗与产品质量,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安全、消防和职业病防治,监督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条件。此举①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的广泛性,推动人民群众的有序政治参与②有利于政府决策的民主性,确保决策的科学化③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④是对公民参与权、知情权和表达权的尊重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知识点】E1本题考查公民的政治参与。【答案解析】D解析:人民民主的广泛性是宪法和法律所保障的,而不是“此举”,故排除①;②“确保”表述过于绝对化,可以“有利于”但不能确保,故排除。【思路点拨】依据材料主旨,结合排误法。【题文】18.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发表讲话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中共中央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两个“必”字①说明我们党有充分的自信、高度的自净能力和自我革新的政治勇气②彰显了我国政府“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坚定决心③有利于从法律上保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④体现了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反腐没有禁区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知识点】G2本题考查中共的领导和执政。【答案解析】C解析:材料阐述的主体是“党”而不是“政府”,故排除②;两个“必”字并不涉及到法律上的问题,故③与材料无关。【思路点拨】注意把握材料主旨,结合排误法。注意主体的一致。【题文】19.2014年12月7日,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的18名大学生和3名市民,在雪后零下10摄氏度的低温天气下,手拉手站在海里组成一条挽救生命的“链条”,成功将一名年轻女子救上岸。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为这些可爱可敬的“95后”大学生点赞。他们的善行义举①彰显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彰显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知识点】K2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答案解析】C解析: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指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不是“义举”;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故排除。【思路点拨】把握材料主旨,结合排误法。【题文】20.在医学领域,一种革命悄然而至。长期以来以“心死亡”判断死亡的标准将被“脑死亡”取代。“脑死亡”不再仅是一种理念,而是已经有了首次实践。当然,其中必然伴随着争议,但这毕竟是科学和理性的选择,是对人的生命的最大尊重。从哲学上看,“脑死亡”取代“心死亡”成为判断死亡的标准表明①正确认识的形成往往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②没有实践的检验就不会有正确认识的产生③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④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知识点】N3本题考查认识论。【答案解析】A解析:②表述不合理,正确的认识产生于实践,并可为实践所检验;④表述错误,真理不是被推翻的过程,而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思路点拨】依据材料主旨,采用排误法。【题文】21.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原理。下列句子中蕴含哲理相同的是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②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清代顾嗣协《杂诗》)③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清代魏源《默斛下·治籍五》)④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③【知识点】O3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答案解析】C解析:①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②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两点论;③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④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因而答案为C。【思路点拨】注意②虽有体现特殊性,但其更强调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题文】22.一直被医学界当作艾滋病“治愈”范例的“莫西西比婴儿”(美国的一名母婴传播的患者),2014年7月10日被宣布病情复发。初现希望的抗艾事业遇重挫。但专家说,失望中仍能看到进步,相信人类最终会攻克这一病症。专家的说法表明①矛盾双方相互转化,任何失败都是成功的基础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失败中包含着走向成功的因素③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要对未来充满信心④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看,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知识点】N3O3本题考查认识论、矛盾观。【答案解析】B解析:①“任何”表述太绝对化了;④从长远来看,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而不是有限的。【思路点拨】依据材料主旨,结合排误法。【题文】23.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习近平的讲话体现了①我们想事情、做工作的根本衡量尺度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②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是精神财富的源泉③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文化建设的决定力量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知识点】P1本题考查社会历史的主体。【答案解析】C解析:②“无限的创造力”在材料中体现,讲话强调的是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④表述错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思路点拨】注意把握材料主旨,结合排误法。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题文】G1C2D1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在经过四次审议之后,于2014年8月31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完成了20年来首次大修。修改后的《预算法》更加详细地规范了预算编制和调整,对未按规定编制、调整预算等行为,引入“追究行政责任”的惩戒规定。修改后的预算法明确规定,经人民大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律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材料二修改后的《预算法》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问题作出修改,对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规模、债务偿还、资金使用等进行明确规定。根据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中必须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
本文标题:襄阳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政治试题及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41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