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西山宗篇中华文明的远古起源道易传承的万载传说西山派方术典藏法脉传承及历史考源文/谭涵易远古中华文化之道易传承,万载之久远,起始于古之西昆仑山。以距今一万六千年正负三千年前后燧人氏之先祖于古昆仑山面北观象为始,经赫胥氏、青帝伏羲女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至夏商周三朝,先出河图洛书,青帝伏羲定历,四时首春,黄帝轩辕氏定六十甲子,后以《连山》、《归藏》、《周易》为古之三易流传。至老子观易演道家,出《道德经》;孔子观易演儒家,五经以易经为首;诸子观易,分演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方技家,各有典藏传世,兴之以百家争鸣。师说:春秋战国之后,至秦、汉、唐、宋、元、明、清时,中华文化之道易一脉的传承,渐出现北宗、南宗、东宗、西宗四支分脉。因古昆仑山为始位于西,为祖山,故称西山,诸宗共称“西山宗”。现以师之传为据,简述北南东西各支分脉传承如下:北宗师说:北宗道易分离,有道之北宗,易之北宗之分。道之北宗,又称“全真道”。据全真教《甘水仙源录》记载,东华帝君王玄甫授钟离权,钟离权授吕洞宾,吕洞宾授刘海蟾,刘海蟾授三弟子:张紫阳、王重阳、董凝阳。由此三阳开泰,开衍金丹道脉。2以下为道之北宗法脉世系结构示意:北宗第一祖:东华帝君王玄甫,汉代东海人。(今山东威海)北宗第二祖:正阳子钟离权,东汉咸阳人。北宗第三祖:纯阳子吕洞宾,唐蒲州河中府人。(今山西芮城永乐镇)北宗第四祖:海蟾子刘海蟾,五代燕山人。(今北京西南宛平)北宗第五祖:重阳子王重阳,金京兆咸阳大魏村人。(今陕西咸阳)王重阳授全真七子,即马钰(丹阳子)、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太古子)、刘处玄(长生子)和马钰之妻孙不二(清静散人)。全真七子在北方广泛传播全真教,并且各立支派:马钰建遇仙派、丘处机建龙门派、谭处端建南无派、刘处玄建随山派、郝大通建华山派、王处一建全真派、孙不二建清静派。这其中,又以丘处机及其龙门派影响最大,龙门派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的主流支派。其余六子各支不再细论。丘处机授赵道坚,传三戒,付衣钵。赵道坚创龙门派,为第一代宗师。龙门派以崂山太清宫,北京白去观为祖庭。赵道坚授张德纯,张德纯授陈通微,陈通微授周玄朴。龙门派第五代以张静定和沈静圆两支分传。一支张静定授赵真嵩,赵真嵩授王常月;另一支沈静圆授卫真定,卫真定授沈常敬。王常月、沈常敬同为龙门派第七代宗师,弟子枝分派接,为诸龙门小支派,以清第十一代闵一得最著名。至今历至25代,不再细述。3道之北宗全真道法脉传承(图)师说:易于秦汉之后,渐分南北东西四宗,显密两大流派。易之北宗为密派,以大格局偏重于国事与国运、国家人事的预测。最早由秦末汉初黄石公传世,以西周姜太公为祖师。《史记·留侯世家》中说:黄石公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亡匿下邳,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授《素书》与《太公兵法》。是以张良为黄石公弟子,于秦未时局动荡,改朝换代之际,依天命而出山,扶持汉高祖刘邦立国得天下,待江山一统时局稳定时,功成后归隐修道。易之北宗后秘密流传于终南山,经秦、西东两汉、西东两晋、南北朝,至隋未唐初,发展为谶纬之学,以谶语或童谣的形式出现:秦亡的预言,“亡秦者胡也”;东汉刘秀称帝的预言,“刘秀当为天子”;隋亡李渊称帝的预言,“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4浪语,谁道许?”;武侧天以周代唐的预言,“有女武代王”等。得易之北宗真传者,必为国师,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还有:蜀汉时的诸葛亮、唐时的李淳风、袁天罡,元未明初时的刘伯温等。清、民国、共和国,改朝换代时,隐约有易之北宗弟子身影见于其中。南宗师说:南宗道易分离,有道之南宗,易之南宗之分。道之南宗,主支修内丹之道,又称为“紫阳道”。以刘海蟾弟子张紫阳为初祖,传世《悟真篇》。张紫阳传石泰、石泰传薛道光、薛道光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南宗有偏支,修外丹之道。以东汉丹阳葛玄、东晋罗浮山葛洪为代表,典藏为《太清丹经》、《黄帝九鼎神丹经》、《金液丹经》,传世【抱朴子】内外篇,其支分脉,今不可考。道之南宗紫阳道法脉传承(图)5易之南宗,为显派。显派在唐宋之后秘密流传于华山,多服务于普通百姓,以小格局偏重于地理与人事的推断。人事的推断,以唐代李虚中的三柱法为始,以宋代徐子平的四柱法为基,宋邵康节著《皇极经世》,演易至今,种种流派,不再细述。地理的推断,唐代杨筠松以峦头为象法,代表作有《疑龙经》、《撼龙经》等;宋代华山扶摇子陈抟以玄空术理气为基,作《先天图》。中国玄空术以华山为祖地,以陈传为老祖。宋金之际,随着时局的动荡,一些教外别传弟子,也随南宋王朝迁临江南,由此落地生根,枝分派接,其中最具代表者,首推蒋大鸿一脉,后有沈氏玄空。共和国建立之后,余脉移至港、台,散至日、韩、东南亚一带。宋时赖布衣著有《青乌序》,为易之南宗的杰出人物。东宗师说:东宗道易不分离,有外东宗与内东宗之分。外东宗不在中国之内。在古之中国,第二王朝为殷商(约前17世纪—前11世纪),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左右,以“归藏易”为传承。公元前1123年,武王伐纣,西周灭商之后,先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后封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国号宋,以奉商朝的宗祀,殷商遗民一分为二,为春秋时的卫、宋两国。商的另一支,纣王之叔箕子,率领一批商朝的遗老故民,从胶洲湾东渡至朝鲜半岛,建立朝鲜的箕子王朝。自始,中国远古之道易文化,得以流传于朝鲜,再由朝鲜东传至日本,各自衍本国之道易。因日本朝鲜今天不在中国版图之内,故不再视为西山宗东宗分脉。6商之道易,箕子东传朝鲜(图)今韩国国旗,请注意乾坤坎离四卦的方位。(图)7内东宗,主支又称“太平道。”,创立者为东汉未灵帝时钜鹿人(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张角,自称为“大贤良师”,事奉“黄老道”,以黄帝轩辕氏开辟之神乡帝土为“黄天”,易以归藏,道以老子《道德经》,入世传《太平青领书》,即以《太平经》为善道教化,持九节杖、着黄衣、戴黄冠,用符水、咒语等道术为人治病消灾,十数年间,徒信众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东汉未太平道传道图(图片来源于网络)8公元184年(甲子年)二月,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预言,发起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宗教组织形式的“黄巾起义”,以取代东汉“苍天”,建立“黄天”政权。张角称为“天公将军”,二弟张宝称为“地公将军”,三弟张梁称为“人公将军”。黄巾起义仅9个月被平息,张角病死,张宝、张梁兵败被杀。内东宗主支“太平道”,自黄巾起义始,至三国于吉为孙策所杀,后更被历代封建帝王视为禁忌,禁止传道,己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内东宗偏支,为“茅山道”,即道教上清派。西汉景帝时期,茅盈、茅固、茅衷在北茅山修道,称“三茅真人”。时长江以南,今江苏句曲山一带,有瘟疫流行,闻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医术高明,能治百病,便来人求治,三茅真人欣然前往,居句曲山华阳洞。江苏句曲山后改名为茅山,即南茅山,传世茅山术。茅山为道教上清派祖地,典藏《黄庭经》、《上清大洞真经》。上清派奉魏华存为开派祖师,魏华存授东晋时杨羲,杨羲授许穆,许穆授许翙,许翙授马朗、马朗授马罕,马罕授陆修静,陆修静授孙游岳,孙游岳授陶弘景,南朝梁时的“山中宰相”陶弘景为第九代宗师。上清派全修经戒、科仪、符箓、斋醮、炼养、金丹、医药,隋唐时期代表人物有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历南北两宋,至元时传至第44代宗师王道孟。元代以后归并于正一道(龙虎山)。西宗师说:西宗道易亦不分家,分两道两派四支分脉流传。两道为正一道、太极道;两派为大江西派,西山派。9正一道,又名“天师道”。创始人为东汉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人张道陵,汉顺帝时入蜀地,在鹤鸣山创建“五斗米道”,自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以青城山为祖地,为“祖天师”。天师道,以符箓见长,故又称符箓派,也称为正一派。张陵传张衡(世称嗣天师),张衡传张鲁(世称系师)。东汉未黄巾起义之后,张鲁于在巴蜀、汉中一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雄据巴蜀三十余年。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在镇压了黄巾余部之后,亲率20万大军进攻汉中,张鲁降曹。自始五斗米道以别支分传,至东晋时,改称为天师道,后分北天师道与南天师道,不再细述。张鲁第三子张盛,于汉末迁居江西龙虎山,创龙虎正一道,为天师道正统。自张盛始,于龙虎山建立天师世家,与山东孔府世家,并称为“中国两大千年世家”,世称“张天师”,传至63代天师为张恩溥。时于1949年共和国建立,张恩溥随蒋赴台,于台湾传至张源先。10正一道法脉传承(图)太极道,即文始派,又称“武当派”,起于宋代,兴起于明代,由玄玄子张三丰于湖北均州太和山(武当山)创立。主修炼内丹之法。著《金丹直指》、《金丹秘诀》,传内丹睡功,阴阳调息功,筑基功;并融合道教内丹炼养、无为、虚静、柔弱、自然于武术中,创立武当内家拳,后世的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由此演绎而成的。其分支法脉,有王屋山邋遢派、三丰自然派、三丰派、三丰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隐仙派、武当丹派、犹龙派等。大江西派,始于清朝,由清嘉庆四川乐山人李涵虚开创。李涵虚为初祖,弱冠时因病赴峨嵋县休养,遇到孙教鸾门人郑朴山,同居一寓,由其治病,并受入道口诀。后游峨嵋山,遇吕洞宾、张三丰于禅院,密受功诀。潜修数载,得成金丹。因其活动于四川一带,为长江西部流域,故称为“大江西派”。李涵虚著有《三车秘旨》、《道窍谈》、《九层炼心法》、《太上十三经》、《后天申述》、《文终经》等,其丹法要旨简述为“心息相依,大定真空”八个字,因门徒甚众,分支传承,不再细述。大江西派传代有九字:“西道通、大江东、海天空。”西山派,为涵易所传承之派。唐中宗至玄宗时,由正一祖师创立。正一祖师有二师。第一师为隋未唐初太白山祖地孙思邈祖师,授道家内养之术,授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授医药丹道及服食外丹饵药之法,传九转紫金丹方,而得其衣钵。第二师为东汉东华先生钟离权祖师,亲至山庄,授金丹大道。正一祖师替身为吕祖。11师说:“西山派自正一祖师始,道成后西游至青海,远入至昆仑仙山,修道数十余年,真传弟子六人。正一祖师为初祖,第二代祖师为其第六弟子。历唐朝至今千年,为隔代单传,至师为第五代,汝为第六代。因第二代祖师于昆仑山得师传真法,故称为西山派。”师,逍遥子,楚姓,尊为“楚太公”。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广西陆川人,世居云开大山,性清虚恬淡,一生历经清未、民国、共和三朝。建国前,于大山中遇云开真人,即明嘉靖时第四代祖师,授道法,并亲自手抄一批绝世珍本,此批珍本即为西山派方术典藏。师演易修道,知时机仍未成熟,于文革前隐于云雾山30年,擅以中草药为山民治病,人知其医,不知其道,称云雾真人,于1993年癸酉年冬迁隐于肇庆北岭山,涵易于1995年乙亥年在西江大学后山遇师,师以六事相试,授真法一年,典藏传灯,传承至今。师说:“西山派六代隔代单传,汝之后世代传,花开十二支。”12西山派方术典藏传承(图)2015年10月4日于广东南江前序篇中华文明的远古起源道易传承的万载传说北斗九星篇中华文明的远古起源道易传承的万载传说大荒篇中华文明的远古起源道易传承的万载传说13世间真师篇中华文明的远古起源道易传承的万载传说连山易篇中华文明的远古起源道易传承的万载传说西山宗篇中华文明的远古起源道易传承的万载传说本文著作权归谭涵易所有,如有转载,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册英语课件-Unit-7-Lesson-3-Guo-Yang-is-running(1)︱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42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