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财务会计舞弊防范与监管
财务会计舞弊、防范与监管摘要:本文从会计舞弊的概念、分类和会计舞弊的动因对会计舞弊进行了研究,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会计舞弊的内在动机。分析了财务会计舞弊的防范机制以及我国财务监管的现状,并就如何建设我国财务会计监管体系做出了说明。最后结合戴尔公司的舞弊案例进行了相关分析。关键词:会计舞弊、动因、舞弊防范机制一、会计舞弊的概念会计舞弊这一概念的表述各式各样,尚未达成较为一致的定义。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对会计舞弊做了如下定义:有意地、故意地错报或遗漏重要事实,或者诱导性会计数据,以及在与其他所有可获得的信息一起考虑时,可能导致阅读者改变和调整其判断和决定的会计数据。《特拉维德委员会报告》将财务报告舞弊定义为:通过行为或遗漏造成的故意或鲁莽行为,其结果是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表。AICPA在《审计准则公告第82号》(SASNO.82)中将会计舞弊界定为是指为了欺骗财务报表使用者而对财务报表中列示的数字和其余揭示进行有意识地错报或忽略。LEE,INGRAM&HOWARD用列举的方式对财务报告舞弊作了定义。他们认为,财务报告舞弊就是系统性的利润操纵;还可以是管理当局故意错报财务报表附注,而不需要对利润进行操纵,比如故意漏报已经知晓的或有负债、债务合同和关联交易等;通过操纵折旧也可能导致舞弊性的财务结果。彼得·琼斯在《公共部门反舞弊及腐败》一书中,归纳了各会计团体对“舞弊”定义的共同点:为谋取个人利益有意识地对财务报表及记录进行歪曲。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将舞弊定义为:导致会计报表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申展在《会计错弊与查账技巧》一书中也指出:所谓舞弊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綦好东认为,会计舞弊是一种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采用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财务事实的行为。完整意义上的会计舞弊定义应为:会计舞弊是行为人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为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和有目的地故意违背真实性原则,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规章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二、会计舞弊的分类企业会计舞弊主要表现为操纵利润,调节资产,偷逃税金三种类型。具体又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恶意造假来操纵利润。恶意造假来操纵利润是指会计活动中当事人为了局部或个人利益,事前经过周密的计划、安排,故意以欺诈、隐瞒、舞弊等手段,使会计信息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活动,或是通过故意制造虚假的会计事项等手段,从而达到人为操纵企业营业利润的目的。2.利用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和财务会计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来进行造假。会计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有些企业为了其自身的小集团利益,利用现有会计制度所存在的缺陷大做文章。3.利用关联方交易来造假。关联方交易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大量事实证明,非公允的关联交易会扰乱市场秩序,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4.利用“销售截期”造假来调节利润也是企业会计舞弊的常用手法之一。5.利用虚假信息来调节资产。企业通常会通过对虚拟的并不存在的资产作虚假的资产评估来虚增资产,或通过加速折旧、隐瞒债权等方法来虚减资产,从而达到人为调节企业资产的目的。6.利用销售截期和混淆成本等方法来偷逃税金。企业为了达到少交或延后交纳税金的目的,故意将其应计入当期的营业收入进行延期确认,或是将应视同销售的部分直接以成本价转入相关科目但不对其做纳税调整,从而偷逃从生产到流通环节应交纳的税金。将本应在税后列支的各种罚款、超过规定限额的捐助、非正常损失等混入成本费用当中,以此来达到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以及偷逃企业所得税的目的。三、财务会计舞弊动因(一)财务舞弊三角理论美国会计学会会长Albercht提出:企业造假是因为存在产生舞弊的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缺少上述任何一项要素都不能形成企业舞弊。(二)CONE理论舞弊理由有G(greed)、O(opportunity)、N(need)、E(exposure)四个因子组成,它们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共同决定企业造假的风险程度。即造假者有贪婪之心,且又十分需要钱财时,只要存在机会并认为事后不能被发现时,他就一定会造假。(三)企业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美国注册舞弊审核会长(Pologna)提出:企业舞弊由个别风险因素(包括道德品质和动机)和一般风险因素两大类因素共同构成。此理论建立在前两理论的基础之上,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有关舞弊成因的理论。(四)会计舞弊的冰山理论(二因素论)从结构和行为两方面来考察舞弊,强调舞弊风险因素中个性化的行为因素更为危险。四、我国会计舞弊内在动机(一)奖金动机企业的经理人以及其他管理人员甚至是企业的职工其能否获得奖金以及奖金的具体数额往往与企业的经营业绩相挂钩,而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离不开各种财务指标,在奖金的动力和压力下,企业往往通过会计舞弊来改变业绩考核指标,造成会计舞弊的产生。(二)借款动机企业提供会计报表表明其资信能力,在急于获得资金的情况下,一些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不得不编制出一份经过粉饰的会计报表,以应付金融机构的要求。(三)纳税动机企业为了小集团的利益会出现了偷税、漏税、减少或延迟纳税的动机,而为达到这些目的,只能通过会计舞弊,调整账面会计利润,从而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四)隐瞒违法行为一些经理人出于个人利益,会发生非法转移企业资产,设立小金库等许多违法行为显然,无论是个人的违法行为,还是企业的违法行为,均不能对外披露。一旦监管部门或其他部门知悉,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为了隐瞒这些违法行为,不得不进行会计舞弊。(五)股票发行和上市动机许多企业认为发行股票实质上是圈钱,而公司股票上市往往又会给个人带来极大的好处,所以许多企业股票发行和上市动机十分强烈,而发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须具有三年经营业绩。于是许多企业为了发行和上市股票,便通过各种包装手段进行会计处理,以确保公司连续三年盈利。(六)配股动机在壳资源稀缺的中国证券市场上,配股资格对上市公司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配股动机的驱使下,有些公司会采取包括资产重组等在内的各种手段来提高本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实现操纵净资产收益率的现象(七)避免处罚动机上市公司上市后可能受到的处罚包括因利润实现数低于预测数而停止配股资格等以及因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恶化而被特别处理停牌两种。一些处于盈亏临界点附近的公司不得不对公司财务进行粉饰,达到避免处罚的目的。(八)炒作股票动机上市公司的股价与有关各方的利益直接相联,股价的上升,说明公司价值的上涨,从而能够提升公司的形象。于是一些上市公司便在年报中报中做出较高的利润或是中报利润多年报利润少或中报利润少年报利润多的会计舞弊,其会计舞弊的动机还包括增发新股动机、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动机等等。五、财务会计舞弊防范机制(一)有目的的进行审计调查审计人员要全面调查并充分了解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信息及沟通系统。一般而言,一个组织若同时具备规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良好通畅的信息沟通系统及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则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是较健全的,产生舞弊的机率较小,即使发生舞弊,其程度也不会严重。(二)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从审计角度分析,舞弊的存在与发生,说明被审计单位组织管理上有漏洞,内部控制存在薄弱环节。因此,实施舞弊审计时,需注意对内部控制的审查与评价,审计人员有责任通过有效及相应的检查,来评价经营业务的各个部门可能存在的风险,发现舞弊行为。(三)根据成因治理会计舞弊从会计舞弊的产生机理来看,其治理应从两大方面入手:一是消除会计舞弊赖以产生的内部动因即会计舞弊主体的动机;二是改变有助于会计舞弊产生的外部环境,消除会计舞弊产生的动机,即割断会计信息生产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利益关系。(四)建立监管制度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监管日常经营活动,通过实现权力的监督、约束和平衡,以防范经理实施会计舞弊等行为。(五)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是会计舞弊的直接制造者,虽然,他们也要服从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但对于会计舞弊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和会计工作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不断更新财会人员的知识,使其能自觉抵制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以不断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可信程度。六、我国会计监管的现状(一)内部会计监管薄弱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差,不能发挥监督的职能。而会计人员由于其利益关系依附于本单位和本单位领导人,其作为监督者并不具备独立地位,会计人员的监督一般很难坚持下去。同时,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重视,个别企业完全处于无序状态,更多的企业则是有章不循,流于形式,应付检查。(二)社会会计监管乏力随着“安然”、“世通”、“施乐”等美国大公司会计欺诈案件的曝光,社会监管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表明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监管不力。也说明行业自律根本不能达到实质上的自律,单靠社会监管、行业自律的会计监管模式己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政府会计监管分散当前我国政府会计监管分散,财政、税务、审计、证券等多个政府部门都负有会计监管职责,权责分工不明确,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实务中各自为政,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从而导致重复监管,甚至在监管问题上相互冲突,弱化了政府会计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四)法规制度不健全我国初步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主体,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会计监管法规体系。但同时也必须承认,我国在会计监管的法律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法律制度不协调,法规政出多门;法规中缺乏更详细的、可操作的具体规范;法律责任处罚不足,很少有民事赔偿先例,起不到法律监管的威慑作用;会计准则的制定缺乏前瞻性,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七、如何构建我国的会计监管体系(一)健全和实施会计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会计法规之间的协调性,明确会计监管的主体,监管对象及其监管范围,为政府监管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学习和借鉴国外会计监管立法的成果和经验,但在采纳或借鉴国际惯例的同时,必须考虑到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紧密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恰当地汲取其他一些国家成功的会计监管立法经验。(二)发挥政府在会计监管中的主导作用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了政府在会计监管中的主导作用,所以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管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理清会计监管思路,明确各监管机构之间的权责范围,解决各监管部门权责不清,职能重叠交叉的问题,避免重复监管,降低监管成本,发挥政府在会计监管中的核心作用。(四)完善会计市场准入制度,推行行业自律能否建立健康有序的会计市场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对于目前会计市场秩序中的混乱行为,政府应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会计制度,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和约束会计市场的准入行业。另外,对于进入会计业的个人与机构必须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以确保会计执业的质量。充分发挥社会监管机制的作用,大力推行注册会计师制度,建立健全以注册会计师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监管体系。(五)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会计造假的处罚力度我国会计领域监管不力,责任不清,违法不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包括会计信息质量及质量监管责任追究制度没有建立和落实。应该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加大会计信息造假者的造假成本。(六)增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管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内部人员控制现象,使得原本审计中存在的委托人,被审计人,审计机构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简化为二者关系。虚假会计信息监管首先应从源头监管,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应着手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和规范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和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以确保内部控制系统能有效发挥作用。(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呼吁会计诚信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规范各方的行为,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诚实可信的会计氛围,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内在监督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达到监管的目的。八、案例分析达尔曼财务舞弊案例分析2005年3月25日,ST达尔曼成为中国第一个因无法披露定期报告而遭退市的上市公司。从上市到退市,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达尔曼极尽造假之能事,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
本文标题:财务会计舞弊防范与监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50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