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九章短期财务决策第一节营运资金管理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以后的余额流动资产包括:现金、短期投资、应收、预付、存货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营运资金管理的目的就在于最大化资本收益的同时最小化破产风险。二、营运资金管理政策(一)营运资金持有政策保守政策积极政策适中政策(二)营运资金筹资政策积极型筹资政策保守型筹资政策适中型筹资政策永久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临时性流动资产短期资金长期资金资产与融资时间积极型筹资政策永久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临时性流动资产短期资金长期资金资产与融资时间保守型筹资政策临时性流动资产短期资金长期资金资产与融资时间永久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适中型筹资政策第二节现金投放决策一、企业置存现金的原因(一)交易动机(二)预防动机(三)投机动机现金库存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公司因放弃使用现金而形成的代价。其大小取决于市场的无风险利率。•管理成本:是指公司库存现金时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等。•短缺成本:是指公司因缺乏必要的现金,不能及时应付所需,使公司蒙受损失或为此付出的代价。二、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现金是企业正常运行的“润滑剂”。现金的赢利性最差,但是流动性最高,如果企业持有过多的现金就会付出高昂的机会成本,但是如果不持有现金就会出现资金运转不灵。(一)存货模式(二)随机模式(三)概率模式存货模式:又称鲍曼模型,核心就是在现金和有价证券持有量之间进行平衡。现金余额CC/20时间现金余额变化趋势现金占用的总成本TC的计算公式为式中:T——某一时期现金总需求量;C——现金最佳占用量;R——有价证券的利率;K——兑换费用;——现金占用量的利息损失,即持有成本。——某一时期兑换费用的总额,即转换成本。)T)+K(C=R(TCC2)CR(2)TK(C成本(费用)总成本持有成本转换成本现金占用量现金持有量与现金占用量的关系RKT=C2*例:某企业现金收支状况比较稳定,预计全年(按360天计算)需要现金400万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400元,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8%,求最佳现金持有量及有价证券交易次数?最佳现金持有量(C)=200000(元)转换成本=(4000000÷200000)×400=8000(元)持有机会成本=(200000÷2)×8%=8000(元)最低现金持有量占用的总成本(TC)=8000+8000=16000(元)有价证券交易次数(T/Q)=4000000÷200000=20(次)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20=18(天)%8/40040000002时间(t)t2t1hzr最优返回线下限上限时间(t)t2t1hzr现金持有量随机模式第三节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是指企业由于销售产品、材料和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账款,它是企业在正常的销售活动中所形成的未清账款。应收账款的管理策略应收账款的存在有其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它一方面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上的损失,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占压资金的利息支出及占压资金不能参加其他投资获利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的收账费用;可能的坏账损失。2.管理成本: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而耗费的开支,主要包括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收账费用和其他费用。3.坏账成本:应收账款基于商业信用而产生的,存在无法收回的可能性,由此而给应收账款持有企业带来的损失,即为坏账成本。企业的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1、信用标准——就是企业对于客户信用要求的最低标准。2、信用条件——是企业要求客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信用期限:企业必须规定适宜的信用期限。现金折扣:2/10、n/30。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收款政策•收账政策是指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企业在制定和实施收账政策时,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收款成本与坏账损失的关系。应权衡增加收账成本与减少应收账款和坏账损失之间的得失。收款成本与期望收回的应收账款之间的关系。坏账损失收账费用第四节存货管理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物质。企业保持存货的必要性:通过存货,企业能够比较连续地、可靠地把产品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客户,防止因为生产过程受阻引起成品批量不足或成品供应不及时引起供货风险。存货的主要作用首先,存储必要的原材料和在制品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其次,储备必要的产成品是营销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第三,出于均衡生产和避险等方面的需要,保持一定的存货也是必要的。由于存货在公司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因此存货管理效率的高低对整个公司的财务状况影响很大。存货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保证销售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最低存货成本持有存货必定会有一定的成本支出。存货的成本有以下几项:1.取得成本:指为取得某种存货而支出的成本。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订货固定成本+订货变动成本+购置成本2.储存成本:指为保存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包括仓储费、保险费、存货破损和变质损失以及占用资金而发生的利息等。储存成本也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3.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有关经济订货批量基本模型的重要假设第四,存货单价不变。第一,企业能够及时补充存货,在需要订货时便可立即取得存货,因此不存在缺货成本;(JIT)第二,能集中到货,使用时均匀出库;第三,需求量稳定且能准确预测,即R为已知常量;在以上假设下,在库存货的图示如下:时间(t)进货日进货日进货日进货日进货日Q存货的总成本函数就可以被简化为:总成本=采购成本+储存成本C2QQRST+=CRS2Q*=两边同时对Q求导,并令其等于零即可得出:式中:Q*——经济合理的采购批量R——全年材料采购总量S——一次采购费用C——储存单位变动成本•例:某公司本年度需耗用乙材料36000千克,该材料单价为200元/千克,年度储存成本为16元/千克,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180元。•要求:(1)计算经济采购批量(2)计算经济采购批量下的相关总成本(3)经济采购批量下的采购成本和储存成本•材料采购和储存管理的途径•加强半成品、在产品管理的途径•产成品存货管理的途径•商品存货管理的途径存货管理: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三类:A类、B类和C类。A类:在数量上只占存货总量的10%,但价值却占存货总价值的80%;B类:在数量上只占存货总量的30%,但价值却占存货总价值的15%;C类:在数量上只占存货总量的60%,但价值却占存货总价值的5%。(二)适时存货制适时存货制认为生产过程中应该在需要原材料的那一刻才将其及时运到,无须保留不必要的储备。(一)ABC控制法第五节流动负债融资一、短期融资的特点1.筹资速度快,便于取得。2.筹资弹性大。3.筹资成本较低。二、短期借款短期借款是企业根据借款合同向银行和其他非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款项。短期借款按担保条件不同,可分为信用借款、担保借款和票据贴现。(一)短期借款的条件•信用额度:是金融机构对借款企业规定的无抵押、无担保借款的最高限额。•周转信用协议:是金融机构与企业签订的一种正式的最高限额的借款协议。•补偿余额:是金融机构要求借款企业在其存款账户上保留按实际借款额的一定比例(如10%——20%)计算的存款余额。•借款担保:金融机构为了避免投资风险,对企业借款往往要求有抵押品担保。%-补偿性余额比率名义利率率=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1001(二)短期借款的利率•按金融机构的利率政策可分为优惠利率和非优惠利率。•按利率的基本特征可分为简单利率、浮动利率、贴现利率和加息利率简单利率是按固定的单利计算利息并于借款到期日随本金一并支付时使用的利率。浮动利率是随市场利率的变动而相应调整的利率。贴现利率是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先从贷款额中扣收利息,待贷款到期企业偿还全部贷款的条件下所使用的利率。加息利率是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分期等额偿还贷款时使用的利率。三、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以商品赊销和预付货款形式提供的信用,是企业之间的一种直接信用关系。•商业信用的形式: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按其是否支付代价,可分为免费信用、有代价信用和展期信用三种形式。(1)免费信用:是指企业无需支付任何代价而取得的信用。一般包括法定付款期限和销货方允许的折扣期限。(2)有代价信用:是指企业需要支付一定的代价而取得的信用。在带有折扣条件下,购货企业想要取得商业信用,则须放弃折扣,而所放弃的折扣就是取得此种信用所付出的代价。(3)展期信用:是指购货企业在销货企业提供的信用期限届满后,以拖延付款的方式强行取得的信用。例:某企业按“3/10,n/30”的条件购入商品,价款100万元,试计算该企业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金额和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
本文标题:财务管理学第9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56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