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西安市物流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西安市物流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西安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制约西安物流发展的主要问题物流业调整和振兴的相关政策与措施陕西省(西安市)重点物流企业西安市发展物流业的SWOT分析加快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一二三四五六一、西安市物流业发展现状数据来源:《加快发展西安物流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西安市统计局(2011-8-11)(一)物流企业规模迅速壮大近年来,西安市物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0年,全市基本单位名录库数据显示,从事物流行业的法人企业1100余家,比2008年增加了约410家,年均增长26.1%;注册资金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100余家,A级资质以上的物流企业超过30家,其中4A级物流企业2家。全市物流企业规模迅速壮大,物流企业实力得到提升。(二)物流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目前,西安市物流行业已经形成以道路运输为主,以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为辅的综合运输体系。2010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4万公里,比2008年增长4.1%。其中,等级公路1.18万公里,二级以上等级公路达到1646公里。全市民航通航里程(重复航线)达到74.23万公里,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共开通航线163条,其中国内航线155条,国际航线8条,并开通了东京、新加坡等多条国际航线,西安立体交通网络枢纽已经形成。(三)货物营运能力逐渐增强2010年,全市拥有普通载货汽车14.57万辆,其中:重、中型货车6.02万辆,分别占全社会车辆的11.6%、4.8%,比重分别比2008年提高1.4和0.5个百分点。西安市的三大交通运输枢纽的运行状况显示,2010年完成货物周转量462.04亿吨公里,铁路、公路、民航货物周转量分别达到180.07亿吨公里、248.77亿吨公里和1.39亿吨公里,分别比2008年增加22.57、58.5和0.09亿吨公里。(四)多种经济类型企业共同发展的物流经营格局已经形成全市现代物流框架(抽查样本全市1100家企业)私营企业57.3%有限责任公司26.4%国有企业6.2%股份合作企业0.8%集体企业3.2%联营企业2.5%外商投资企业1.0%股份有限公司1.0%股份合作企业0.7%(五)物流产业对经济的影响作用明显社会物流总额是指报告期内,社会物流物品的价值总额,反映的是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实体流动的全部物品,是社会物流产业活动的对象。据测算,2010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6418.15亿元,物流需求系数达到1.98,即每亿元生产总值带动的物流需求是1.98亿元。西安市2008-2010年物流需求系数分别是1.96、1.97、1.98。这一数据反映出西安市的物流需求伴随经济增长是同步发展的,也说明了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物流对经济的影响作用明显。(六)专业化物流业得到发展,物流产业形成区域特色传统物流企业和批发零售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特别是连锁业、大型综合超市等新兴商业业态的发展,充分发挥出其信息传递快、网点分布广的优势;配送中心的建立拓展了服务范围,第三方物流业也得以快速发展。贝斯特、陕西大件、大宗煤炭、黄马甲等专业化物流企业以及中储等通过专业化改造已经进入现代物流发展轨道。以西部车城为主的三桥汽车物流中心,以汽车,机电产品及其配件产品存储、转运基地形成城西汽配区域物流;以大明宫建材家居为为特色的物流形成北部建材家居区域物流;中储物流中心以其较大规模的物流公司,形成集仓储、配送、经销、贸易、加工、货运代理、信息交流、铁路公路运输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实体;西安市的区域特色物流结构已经形成,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七)交通、运输、邮政服务业成为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物流产业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物流产业涉及交通运输、管道运输、仓储、邮政、批发零售中的送配和流通加工包装业务服务等相关行业。尤其是交通运输邮政服务以及仓储业成为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据统计,2010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24.6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3.8%,占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的比重为7.4%。(八)物流企业集聚“内陆港”,港务区物流体系发展格局已经显现按照“将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港、黄河中上游最大的的商贸物流集散地中心、现代服务业之城、国际化大都市新区”的发展定位,以西安综合保税区为核心、以国内综合物流和物流产业集群为两翼的物流体系发展格局已经显现。截至2010年,港务区内计划投资200亿的西部最大的工业品商贸物流交易中心---西安华南城已经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投资建设,西安出版物流基地、西安医药物流、现代服务企业聚集区、新加坡讯通集团西安分拨基地等一批物流项目正在建设中,计划总投资30亿元的中国西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已经启动。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与西安保税物流中心在区内形成了强有力的“两个中心”物流阵营,实现了运输与进出口的无缝连接,它们成为支撑、完善西安国际港务区功能的坚实平台,将在保税仓储、出口加工、物流配送、进出口中转和港口贸易中发挥极大作用,从而更有力地促进沿海港口物流、集疏运等服务功能在西安聚集和实施,满足西安市发展国际物流的需求。•西安市物流企业总体而言,规模小、实力弱,经营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低。截至2010年,西安市1100余家物流企业中,资产不足100万的企业占一半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万元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重只有1成。物流企业实力弱,导致综合服务能力不强,制约了企业对高效能、专业化、网络化物流服务的需求,同时也降了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和经营能力,成为阻碍物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据统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为3241.69亿元,位于十五个副省级城市14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3023.41亿元,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14位;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431.23亿元,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13位;全市进出口总额为103.82亿元,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12位。由于绝大多数物流总额由工业物流和市外购进总额构成,因而工业销售产值和批零企业销售额以及进出口总额直接影响到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西安市经济总量及与物流相关的产业规模偏小,影响到物流业的发展壮大。•信息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速经济运行,实现高效快捷运营,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手段。信息应用技术水平低、信息不畅,导致了不同企业、市场和运输方式之间难以实现高效对接。物流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信息服务等处于分散、低效的状态。••由于物流业没有与其他生产、销售等领域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物流信息的应用和资源整合方面,未利用电子化、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落后的操作模式,远未形成一个布局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甚至部分物流企业仍然采用电话或传真等方式进行业务信息联系。企业信息科技含量不高,缺乏现代化的以信息为主导的现代物流经营手段。•根据2008年经济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全市物流业涉及的相关行业的主营业务成本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64.9%,高于全市平均比重8.9个百分点。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成本也占到其主营业务收入的53.4%,铁路货物运输成本占到52.5%,道路货物运输成本占到62.3%,航空客货运输占到84.9%,管道运输和国家邮政分别占到77.0%和79.9%。物流成本高的主要因素:•一是受货运价格及油价成本增加的影响。•二是劳动力成本增加的影响。•三是公路乱收费也是造成物流成本增长的原因之一。•占物流行业主要组成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2010年,完成投资175.09亿元,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6.9%,比2008年减少1.1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6%,比2008年减少0.68个百分点。占物流业主要组成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的投入减少以及投入所占比重的减少,造成了从资金扶持、设备投入等方面的缺乏,抑制了物流产业的发展。••三、陕西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的相关政策与措施资料来源:《陕西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2011-1-10)《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2]88号一、切实减轻物流企业负担•(一)认真实施物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好增值税扩大抵扣范围改革,用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落实物流企业营业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省内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参加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扩大试点范围。对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自有的(包括自用和出租)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二)清理涉及物流业的各类收费。由物价部门牵头,对涉及物流业的各类收费项目进行检查清理,从严控制出台新的针对物流业的收费项目。二、确保物流建设用地(三)合理安排物流业用地。对纳入国家和省上物流业发展规划的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为生产配套服务的仓储等物流项目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土地资源部门要在本地土地储备或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内优先予以保障,用地享受工业仓储用地政策。土地出让收入依法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三、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四)降低物流车辆通行费用。清理整顿各类过路过桥收费,控制收费公路规模,逐步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五)提高通行效率。大力推行不停车收费系统,在全省高速公路全面设置ETC通道。积极落实挂车交强险征收政策,支持物流运输企业使用甩挂运输等先进生产方式组织物流运输。鼓励我省物流货运企业通过安装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提高对物流车辆的动态调度和监管水平。•(六)加快建立城市物流配送体系。有关部门要结合城市规划和停车场、停车泊位建设,在大型超市、市场等物流集中区域划定物流专用车位,解决城市配送车辆“行路难”、“停靠难”、“卸货难”等问题。四、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建设•(七)加快推进物流业信息化。加快建设全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服务体系,实现物流企业信息系统、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及其它应用信息平台的对接。鼓励物联网技术和产品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组织实施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加快建设智能物流园区,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无线射频识别、智能交通等先进物流技术、设施设备的研发。•(八)加强物流业标准化程度。积极开展物流业标准化试点,推进物流通用基础类、物流技术类、物流信息类、物流管理类、物流服务类等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建立健全物流标准化体系。五、有序做好物流资源整合•(九)鼓励物流企业加强联合。积极推动我省物流企业进行物流资源和业务整合。支持大型优势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对分散的物流设施资源进行整合。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来陕发展,加快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发展后劲足、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支持省物流集团做大做强。•(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完善全省综合运输体系,实现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加大对西安综合保税区和西咸空港物流园区等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六、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十一)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加快建设畅通、高效、安全、便利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产地到销地直接配送方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加快发展。•(十二)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和冷链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十三)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继续严格执行并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改进技术手段,提高车辆检测水平和通行效率。七、大力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十四)鼓励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鼓励陕汽、西电、龙钢等制造企业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分离物流业务,创新物流管理模式。鼓励应用供应链管理技术,促进物流业向制造业的采购、配送、销售等环节渗透。在西安、宝鸡、汉中等地积极开展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试点。•(十五)合理布局建设生产服务型物流园
本文标题:西安市物流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63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