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西方政治思潮1、什么是政治政治是社会成员通过社会权力确认和保障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实现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这种分配是通过公共权力部门进行的。如果经济学主要关注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益,其支点是价值的生产;政治学则主要关注如何分配那些已由经济活动生产出来的利益,其支点是价值的分配;而伦理学则关注分配的利益是否公正,其支点是价值的评估。2、什么是政治思潮每一种思潮都包含着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思潮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可大致归结如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有共同政治倾向和较为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政治思潮具有理论导向作用,即对某一时代的普遍政治观念、普遍政治学说的发展方向具有直接的带动作用。政治思潮作为一种社会层面的、宏观的、动态的思想倾向,它蕴含着某种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意义。3、中西传统政治文化的比较区别:(1)首先是公共权力观念: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将天下看做君主一家一性之天下,国家不过是君主个人的工具,国家权力为君主私有;在西方,国家则被普遍视为公共权力组织,不论是在古代罗马、希腊还是近代,国家都被看做自由公民的联合体,是公民意志的体现,因此国家是为公民谋幸福的一种工具。(2)其次是自由和平等的观念:西方人对自由的热爱和追求表现为将自由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一特征都表现得十分鲜明,这体现了西方传统政治文化强调自我和独立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是无法见到的,传统的中国人生活在伦理观念构成的关系网络之中。(3)最后是法治的观念:在中国只是专制君主进行统治的一种工具,而且诛法合一以刑为主。西方则不同,他们把法律看成是调节人们各种社会关系的规范,是全社会包括被统治者和统治者共同遵守的约定,特别是近代形成的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更明显反映了其特色。4、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征(1)研究主题和基本价值观不断深化: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基本概念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前所未有的含义,这些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早在十七八世纪即被作为一种革命的思想武器,为推翻封建秩序,建立资本制度而奋斗。经过几个世纪,西方当代思潮的主题不断更新和深化。一些西方学者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对建立在理性和科学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结构及秩序进行反思和批判,揭露现在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2)思想流派纷呈,具体主张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战后世界对抗的格局中,除少数国家、少数政党长期追逐美苏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党在经历了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摸索之后,开始认识到有必要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主要表现为“第三条道路”。(3)不同政治思潮流派和学科间不断渗透和交融,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容纳表现在多种层次和意义上。一是西方政坛上各种党派的政纲和观念相互碰撞;二是政治问题和理论问题的相互渗透与碰撞;三是政治学与社会学、经济学邻近学科之间的影响。(4)在政治学研究方法上的不断探求:①政治思潮以各种价值观为核心;②而当代西方政治学以这些价值观和现行制度为前提,努力使研究走向科学化,二战后以美国为基地兴起一股政治科学化的学术活动即行为主义革命,这种行为主义方法论和分析模式试图在政治研究领域建立一门精确的政治科学;③然而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些传统的政治思想命题再度引起关注,于是在政治研究领域出现了“再意识形态化”、“再理论化”的主张,力图走出纯科学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的困境,行为主义在受到批评的情况下逐步过渡到后行为主义,不再拒绝价值讨论。5、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1)自决原则:个人的生活只有在他们是在自我决定的即自由选择的意义上才是有价值的。(2)最大限度的平等自由:国家应当保证每个人与他人同等的自由相容的最大的个人自由。(3)善的原则:应当公平分配资源以使所有人都有追求其自身利益的公平机会。(4)多元主义:由于个人确实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有可能做出不同的选择,因此国家应当在各种生活方式之间保持中立。6、自由主义关于个人和集体自由主义并不排斥集体、社会乃至国家的价值,个人主义也不是利己主义,从个人主义不能得出排斥一切集体取向和选择的结论,这只是说判断一种社会政策和价值观的标准只能是个人,个人自由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出发点,也是所有政策和立法的基础。7、自由主义关于个人和政府自由主义者强调对个人的自由的最大威胁来自政府,因此需要随时对政府全力保持警惕,“政府是必要的祸害”,尽管必要但毕竟是祸害,因而需要随时制约政府,而不能让政府成为社会(个人)的主宰。社会人群(最终落实到个人身上)是主人,政府应当是公仆,因此自由主义者一般对万能政府保持警惕,提出最小政府意义上的万能权力。8、自由主义各种流派西方政治哲学史依据政治态度从左到右把自由主义分为三个流派:其左端强调平等,因而赞成某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其右翼则强调传统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这两个极端中的自由主义者大多同时强调平等和自由,但依据重点的不同而成为中间偏左或中间偏右的自由主义者。最右翼的自由主义者通常被称为自由至上主义者,哈佛大学的诺齐克是当代的一个典型代表。而最左翼的自由主义者,以社群主义(自由主义)者为例,他们与最激进的社会批判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上是共通者,而罗尔斯则是中间派别自由主义者的最大代表,其价值取向在中间偏左。9、广义的理性主义自由主义方法论的根源带有近代西欧哲学的色彩,是一种广义的理性主义。这里的理性主义之所以是广义的是因为它不同于狭义的理性主义(在哲学上常用唯理论相称)。后者与经验论相对,认为人的知识的可靠性的来源只能是理性认识(如演绎推理),而不是感觉经验。而广义的理性主义既包括经验论者也包括唯理论者,其特点是与非理性主义相对,要求理论建立在逻辑思维和可推导的基础上,而不是诉诸无法论证的直觉或非理性的经验。偏重于理性的理论家们(狭义的理性主义者即唯理论者)认为只有自明的、普遍的、先验的的原则和知识才是可靠的,判断一个行为是由理智(理性)来检验其是否能够作为一条普遍的的原则成立。这种观点在自由主义中具有相当的理论基础,最重要的是自然法理论和自然权利理论。偏重于经验的理论家们(经验主义者)强调知识的经验来源,相当一些经验主义者是功利主义者,他们认为只有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才是合法的。这就把政治社会和政治原则的判断建立在他们认为可由经验论证的感觉基础上。而在方法论上当代自由主义者没有全盘吸收唯理主义或经验主义的认识论,而是比较全面的将经验观察和理论推演归纳结合起来,如后行为主义学派。10.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基本信条是每个人视其自身利益以及知道如何促进这些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因此赋予每个人以选择其自身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的最大自由和责任,由此看来社会只是被看作个人的集合体,每个人才是自足的实体,这种信念或价值体系主要由三个命题来表述:第一,所有价值观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也就是有人来体验的;第二,个人是目的的本身,具有最高的价值,社会只是个人目的的手段;第三,在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人在福利上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意味着任何人都不能被当作其他人福利的手段。个人主义的这三个原则成为西方近代以来社会思想的精华。11.社会契约论(洛克阶段的理性主义)代表人物:霍布斯、洛克、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基本理论前提指个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在原初的状态下即自然状态下)通过相互订立协议或契约而确立基本政治和组织原则、制定法律的规则的社会契约论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从霍布斯、洛克到卢梭他们都把社会政治体制看作原初状态时人们协议的产物。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把订约过程看成是排除主权者参与的过程,人们为了避免在像狼一样的关系中同归于尽,订立契约把自己权利的一部分让渡给一个主权者,同时每个人又保有了一部分不可转让的权利(自然权利)。霍布斯因此得出了拥护君主专制的结论。洛克与霍布斯最大的区别在于统治者也是契约的一方,因此也受契约的限制。洛克强调人们在订立契约时只让渡出一部分权利,还保留着生命、财产、自由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卢梭在其《社会契约论》中将权力的公共性大大推进了一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人们公权式的,他认为人们在订立契约时把自己的全部权利转让给公共体(即组成的国家),因此人民是主权者,人民制定法律并有权修改法律,同时人民组成的权力机构具有至高无上、不可分割和不可代表的特点。12、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密尔功利主义的基本倾向是一切立法、政府政策和道德原则的最终判定标准是其实行之后可能达到的功利水平(经验主义感觉论者)。功利主义者是经验主义者,以人的感觉所表现出来的的快乐为判定的出发点,而精神的安宁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更高的衡量指标(边沁的功利主义主要指向物质幸福,而密尔的功利主义则认为精神幸福在物质幸福之上)。功利主义由此而推导出个人从事经贸、拥有财产、政治信仰自由、表达与创新的自由可以促进个人功利和社会整体功利的最大化。现代功利主义的第一个阐述者边沁在其《政府论》中试图建立这样一种“科学”,他以人的行为的某些可观察的特性为基础能够将此在数量上最大化,从而不把对行为和对策的评估建立在纯主观的、抽象的、形而上学的基础上。在这种“科学”中,边沁试图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推导出社会利益的最大化。13、政治自由主义代表人物:罗尔斯著作《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一方面现代自由主义放弃了以单一的道德秩序来界定个人的信条,他们主张自由主义思想对这些争议采取中立的态度(自由主义多元主义)。另一方面,对于自由主义者同样重要的是确保个人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限度的自由,只要每个人的行为正当且不妨害他人的自由主义(一元主义消极自由观)。一方面一元主义,另一方面多元主义,为了保持一元主义和多元主义的一致性,必须规定一元主义自由论的核心自由观(消极自由)可以从超脱于价值的联系中得出。任何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必须建立在以中立的方式确立的一套普遍权利的基础上。正如罗尔斯指出,政治自由主义允许不同的综合(一元指向国家的稳定,多元指向国家的发展)道德观、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共同存在的民主的社会(多元主义)。但同时也强调社会以宪法为基础的重叠共识,重叠共识是社会稳定性的真正基础。可见罗尔斯既强调人们对于价值观判断的多元性,又指出只有那些为数很少的基本原则和公认的游戏规则才能取得全民共识。所以当代自由主义者既是多元主义者,又是超越具体价值观的普遍主义者(一元主义者),两者的关系是具体价值的多元性和普遍价值的一元性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14、平等(1)概念平等就其本意而言,是指人与人关系的同等对待。比如,不允许在身份、资格认定和性别等方面的歧视。西方社会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最大进步便是对人的平等权利的认同和追求,从中世纪的等级制身份向市民社会的转变,一个重要的标志便是平等的发展。(2)平等的两种形式机会平等(起点平等)和结果平等平等对待既可以是基本权利和起点的平等对待(机会平等),也可是经济收入结果的拉平(结果平等)。自由主义者认为如果严格遵循机会平等的原则,那就可能导致社会分层的更大程度的差距。因为机会平等要求决定一个人的前程的唯一因素是其才能而不是其他,但是机会平等主要是原则性的,社会发展不可能要求任何人的各种境遇均相同,这里存在着能人主导社会的危险,所以有必要对彻底的机会平等做出某些调整,这种导致对社会平等的追求并不是自由主义绝对禁止的东西。在晚近的自由主义者(罗尔斯为代表)的思想中也出现了某些妥协,即在首先满足起点平等的前提下调整结果平等上的过大差距。罗尔斯的第二原则(差别原则)所针对的便是这一方面。15、自由(1)自由的定义①自由主义所阐述的自由指的是在社会制度层面上的自愿的、不受强制的行动,也就是个人不受威胁或其他形式的强制,出于自愿选择而做出的行为。②一个自由的社会不一定人们的所有欲望都得到满足,但他把强制的法律降低到最低限度,提供不断扩大的选择余地,而不自由的社会却可能让人们眼前的一些欲望得到满足,却不会提供日增的选择余地和潜力。③自由可以参照三个方面的因素来解释:自由的行动者所摆脱的各种限制和束缚,自由行动者自由决定去做或不去做的事情。④对自由的完整解释可以做如下描述:这个人或那个人(或一些人
本文标题:西方政治思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71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