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7西方经济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资源配置答:资源配置用生产可能线来解释就是应在生产可能线的哪一点上进行生产。也就是把经济资源分别组合到哪些部门、企业中去,来生产不同产品。2、边际效用答: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新增加的效用。3、等成本线答:指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够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的组合的线。4、价格领先制答:指一个行业的价格通常由某一个寡头率先制定,其它寡头追随其后,确定各自价格,这种定价方法称之为价格领先制。5、边际消费倾向答:指在增加的一个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率,即消费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6、消费者剩余答: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7、厂商答:指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向市场提供产品和劳务的独立生产经营单位。8、国民生产总值答: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本国居民在国内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9、生产可能性边界答:指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的轨迹,又叫生产可能性曲线。10、需求的交叉弹性答:是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简称,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11、国内生产总值答: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2/7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12、通货紧缩缺口与通货膨胀缺口答:通货紧缩缺口是指实际总支出低于充分就业收入所要求的总支出之间的缺口,它测度着达到充分就业均衡所需要增加的总支出量。通货膨胀缺口是指实际总支出超过充分就业收入所要求的总支出之间的缺口,它测度为实现充分就业均衡所需要降低的总支出量。13、流动性陷阱答: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此时人们不管手中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即为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二、判断正误题第一章:1、3、4;第二章:2、3、5、7、14;第三章:3、4、6、11第四章:2、5、6;第五章:2、4、6;第六章:1、3、4、6、8;第九章:6、7、9;第十章:1、3、4、5;第十一章1、4、6三、单项选择题第一章:4、6、8、13;第二章:1、2、5、9、12、19;第三章:1、5、6、10第四章:1、2、7、13;第五章:2、4、6、9;第六章:4、6、9、15;第九章:1、2、6;第十章:1、2、5、6;第十一章:1、4、5、6、9、10四、计算题1.某君对消费品X的需求函数为100PQ,分别计算价格P=60和产量Q=90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答:由100PQ,得2(100)QP故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可一般地表述为222(100)(1)(100)100ddQPPPEPdPQPP当P=60时,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2260310060100dPEP当Q=900时,1001009001003070PQ,故此时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227014100701003dPEP3/72、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4UXY,他会把收入的多少用于商品Y上?答:设商品X的价格为PX,商品Y的价格为PY,收入为M。由效用函数4UXY,得4UYX,34UXYY。他对X和Y的最佳购买的条件是,XYXYMUMUPP即为434XYYXYPP变形得14XYPXPY把14XYPXPY代入预算方程XYPXPYM,有14YYPXPYM45YPYM这就是说,他收入中有4/5用于购买商品Y。3、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3/85/8QLK,又设PL=3元,PK=5元,试求:⑴产量Q=10时的最低成本和使用的L与K的数值。⑵总成本为160元时厂商均衡的Q、L与K之值。答:⑴厂商生产既定产量使其成本最小的要素投入组合要求满足LLKKMPPMPP对于生产函数3/85/8QLK,有558838LMPLK,338858KMPLK,代入均衡条件,得55883388338558LLKKLKMPPMPPLK简化得,K=L代入产量Q=10时的生产函数3/85/810QLK,求得L=K=10此时最低成本支出为TC=3L+5K=80⑵厂商花费既定成本使其产量最大的要素投入组合同样要求满足LLKKMPPMPP4/7上小题已求得,K=L将其总成本为160元时的成本方程35160LK,求得L=K=20此时最大产量为3/85/820QLK4、假设某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是238100MCQQ,若生产5单位产品时总成本是595,求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及平均可变成本函数。答:由边际成本函数238100MCQQ积分得324100TCQQQa(a为常数)又因为生产5单位产品时总成本是595即32595545500a得a=70则,总成本函数32410070TCQQQ平均成本函数2704100TCACQQQQ可变成本函数324100VCQQQ平均可变成本函数24100VCAVCQQQ5、某垄断厂商有一条Q=1200-2P的需求曲线,它的总成本函数为TC=Q2+80000。求该厂商的最优产量水平和价格水平是多少?解:由Q=1200-2P得:P=600-0.5Q,总收益TR=P×Q=600Q-0.5Q2利润为:π=TR-TC=600Q-0.5Q2-(Q2+80000)=-1.5Q2-80000+600Qdπ/dq=-3Q+600=0,Q=200,P=600-0.5×200=5006、已知投资增加80亿元,边际储蓄倾向为0.2,试求乘数、收入的变化量及其方向、边际储蓄倾向。解:投资乘数=1/边际储蓄倾向=1/0.2=5;收入的变化量=投资乘数×投资增加量=5×80=40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1-边际储蓄倾向=1-0.2=0.85/77、2005年张宁的收入从2万元增加到2.4万元。他对音乐会门票的需求增加了30%,而对乘公共汽车的需求减少了5%。计算:(1)张宁对音乐会门票的需求的收入弹性(2)张宁对乘公共汽车的需求的收入弹性解:张宁的收入增加的百分比为:(2.4-2)/2×100%=20%张宁对音乐会门票的需求的收入弹性为:30%/20%=1.5张宁对乘公共汽车的需求的收入弹性为:5%/20%=0.25五、问答题1、说明为什么在产量增加时,平均成本AC与平均可变成本AVC越来越接近?答:因为平均成本系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固定成本之和,即AC=AVC+AFC,故平均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差为平均固定成本,即AVC=AC-AFC。而当产量增加时,每单位产量分摊到的固定成本越来越小,即AFC越来越小,因此,AC与AVC之差越来越小,表现在图形上这两条曲线越来越接近。2、利润最大、亏损最小的原则为什么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定理?为什么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该定理可表述为MC=P?答:边际收益是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量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收益,而边际成本是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量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成本,因此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增加生产就可以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而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增加生产就会减少利润或增加亏损,减少生产就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只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才能最大或亏损才能最小。MR=MC定理还可用微分法证明:()()TRQTCQddTRdTCMRMCdQdQdQ利润极大化时,要求0ddQ,因此有MR=MC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厂商是价格接受者,多卖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6/7就是给定价格,即价格等于边际收益,因此,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定理可以表述为MC=P。3、什么是IS曲线?为什么IS曲线向右下倾斜?答: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IS曲线向右下倾斜是由于假定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而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即利率上升时,投资要减少,利率下降时,投资要增加,以及收入增加时,储蓄要随之增加,收入减少时,储蓄要随之减少。如果这些条件成立,那么,当利率下降时,投资必然增加,为了达到产品市场的均衡,或者说储蓄和投资相等,则储蓄必须增加,而储蓄又只有在收入增加时才能增加。这样,较低的利率必须和较高的收入配合,才能保证产品市场上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于是,当坐标图形上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时,IS曲线就必然向右下倾斜。如果上述前提条件不存在,则IS曲线就不会向右下倾斜。例如当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时,即投资需求曲线为水平状时,则IS曲线将成为一条水平线。再如,如果储蓄不随收入而增加,即边际消费倾向如果等于1,则IS曲线也成为水平状。由于西方学者一般认为投资随利率下降而增加,储蓄随收入下降而减少,因此一般可认为IS曲线为向右下倾斜的。5、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答:答: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1)商品本身的价格;(2)生产要素的价格;(3)相关商品的价格;(4)生产技术水平;(5)厂商对未来的预期。6、西方经济学怎样根据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划分商品类型?答:需求收入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西方经济学家借助于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对商品进行分类:(1)当需求收入弹性系数Em>0时,该商品为正常商品;(2)当需求收入弹性系数Em=0时,该商品为中性品;(3)当需求收入弹性系数Em<0时,该商品为劣等品;(4)0<Em<1为必需品,Em>1为奢侈品。7、试说明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7/7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间的关系。答:这几个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可表示如下: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GDP)-折旧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净值(NDP)-间接税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企业所得税-企业未分配利润+政府转移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8、什么是乘数原理?乘数原理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什么?答:(1)乘数原理所揭示的是,总需求增加与国民收入增加之间的数量关系。在存在闲置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如果自发投资一次性增加,必然会提高有效需求,引起国民收入增加,而且国民收入的增加是自发投资增加的一个倍数,这就是乘数原理。(2)乘数原理要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这包括:①由于投资乘数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只有当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稳定,投资的乘数作用才可以相当顺利地的发挥出来,并且使投资乘数有一个稳定的值,否则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波动。②要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存货可以被利用,也就是说在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时,总需求的增加才会使得各种资源得到利用,产生乘数作用。9、简要说明总需求的含义及其组成答:总需求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下人们愿意购买的产出总量。其组成部分包括:(1)消费;(2)投资;(3)政府商品与服务的采购;(4)净出口
本文标题:西方经济学思考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73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