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西藏“一江两河”荒漠化地区“三料”问题解决途径分析
西藏“一江两河”荒漠化地区“三料”问题解决途径分析金涛彭君宋国英(西藏自治区农科院农业所)摘要:西藏自治区的腹心地带的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沙质荒漠化威胁,“燃料、饲料、肥料”三料匮乏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的主导性人为因素。本文就三料问题与荒漠化的关系及各自解决途径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了解决燃料问题须依靠太阳能、沼气、建设薪炭林等措施;肥料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秸秆还田、有机肥积造与使用、保护性耕作等;重点对饲料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农区种草、牧区销售、牧区繁育的模式,农区利用冬闲夏末和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饲料作物生产。从导致荒漠化的源头入手遏制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关键词:一江两河荒漠化三料解决途径位于青藏高原中南部的“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中部流域地区,流域面积约6.57万km2,占全自治区土地面积的5.3%,但却是藏文化的发祥地,更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行政隶属拉萨市、山南、日喀则地区,共18个县,人口占西藏全区的45%;耕地占全区耕地的50.6%。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全球气候变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该区正面临着更为严重的看不见的生态危机。一、“三料”问题与“一江两河”中部流域荒漠化1、“一江两河”中部流域荒漠化现状与趋势处于西藏自治区的腹心地带的“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同样面临着严重的沙质荒漠化(沙漠化)威胁(董光荣等,1994)[1],其中以拉萨河中下游至与雅砻河交汇区属“中度沙漠化区”,其它属轻度沙漠化区,总面积达5826618.09hm2(刘毅华等,2008)[2]。调查研究表明西藏河谷地带在过去的30年间荒漠化程度明显加大,增长率达8.3%[3]。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中国一半以上的冰川就没有了。到时候,靠这些冰川补给的河流滋养的土地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荒漠化(姚檀栋,2006)[4],中科院的徐柏青研究员给出了这样的前景:青藏高原将经历一段长时间的水草肥美期,但随着全球的持续增温,当青藏高原冰雪消融殆尽的时候,青藏高原将面临最终的荒漠化。2、区域荒漠化加重的主导因子分析“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荒漠化程度加大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本地区具有荒漠化发生发展的自然过程;二、在人口日趋增大的条件下,形成“人口激增、压力增大——不合理、过度的土地利用——土地沙漠化——人口压力增强”的恶性循环,其中以耕地面积、牲畜数量和沙漠化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1]。董玉祥也对人为因素在西藏中部荒漠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金涛,1973年3月出生,副研究员。长期从事作物栽培、饲草作物品种选育、农牧结合等方面的研究。jt6637@163.com析:由于生活习惯因素,该地区滥垦、滥樵的人为因素对区内土地荒漠化过程作用的效力和比重均较少,但该区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大量天然草场严重超载,滥牧的范围广、规模大、强度高、时间长,滥牧成为影响本区土地沙荒漠化过程的主导性人为因素,风洞模拟实验也验证了这一结果[5]。通过综合分析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特殊的生态气候环境、有限的耕地面积、不断增长的人口、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等多方面因素,除了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德自然影响外,荒漠化与当地人们生产生活中必须的“燃料、肥料、饲料”(简称“三料”)长期供给不足息息相关。3、“三料”问题是影响当地农区社会经济与生态发展的核心“三料”问题是长期困扰西藏农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核心问题。粮食作物的副产品——秸秆是农区最主要的饲料来源,秸秆原本可以通过牲畜过腹还田提高土壤养分,实际上牲畜粪便却被做成牛粪饼,成为农户取暖和做饭的燃料,不足的靠薪材和砍挖灌木,粮食生产也只能靠广种薄收维持。结果是燃料缺乏导致“滥樵”,饲料缺乏导致“滥牧”,肥料缺乏导致“滥垦”。由于相对封闭、严酷的自然环境、落后的生产力、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三料”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人缺粮油、畜缺草料、地缺肥水”,牲畜“冬瘦、春死、夏肥、秋壮”的恶性循环,滥垦、滥樵、滥牧的现象十分普遍,加之以牲畜数量的多少来显示家庭的贫富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为地推动了地区荒漠化的发展。在“三料”中,饲料的匮乏是造成该地区荒漠化面积扩大、程度加重的最主要推动因素,其次为燃料和肥料。因此,“三料”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消除影响“一江两河”中部流域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其结果必然是荒漠化的日益加重。二、解决“三料”问题的途径分析1、燃料问题解决途径近些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各农村通过建设农户沼气[6]、发展太阳能应用等措施缓解了燃料紧缺问题[7],并大规模的开展了植树造林活动,尤其是建设薪炭林,也能提供一定数量的燃料。目前农村生产生活中燃料用牛粪的用量逐渐减少,尽管西藏冬季气温低,沼气、太阳能等其他替代能源并不能完全解决燃料的缺乏,但总体上已经为西藏农村燃料问题的解决走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2、肥料问题解决途径随着燃料问题的缓解和初步解决,肥料问题也因农户放弃使用牲畜粪便燃料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长期对土壤养分的掠夺式的生产方式已对西藏农区土壤造成了严重破坏,如:绝大多数耕地面临长达7~6个月的裸露期,加剧了土壤风蚀、沙化进程[8];长期连年种植麦类作物,造成地力衰竭[9];长期忽视秸秆还田和有机肥的作用,过度依赖化肥,已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生产力下降[10]。对比上世纪八十年代西藏土壤普查数据和近年的土壤分析数据,有机质含量下降了大约1个百分点。土壤肥力的迅速下降已经严重制约着西藏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长期的研究表明长期的秸秆与化肥配合施用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有机肥的大量施用也能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11]。随着有机肥(牲畜粪便)不再用作燃料,给秸秆过腹还田,恢复地力的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多种措施引导农民利用秸秆、牲畜粪便积造农家肥也是解决肥料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除此之外,合理的轮作倒茬制度和保护性耕作技术都能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尤其是目前在西藏河谷农区推广应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既能有效地减少西藏河谷干旱半干旱农区土壤风蚀形成的荒漠化,又能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含量,增加作物产量,研究表明保护性耕作能够提高年土壤有机质0.04%[12]。保护性耕作不仅在农区具有明显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在西藏天然草场的补播、提高草地的植被覆盖度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保护性耕作在西藏的大规模推广应用的路还很长。3、饲料问题解决途径①饲料问题的紧迫性牲畜数量的增加是导致饲料匮乏、草畜矛盾的根本原因。西藏农业是典型的农牧结合型农业,传统上各家各户都有养殖牲畜的习惯,以满足家庭对奶、肉、毛等畜产品的需要,加之牲畜的多少是家庭财富的象征,惜杀惜售观念严重,造成目前牲畜存栏数量越养越多,据统计,1959~1990年牲畜存栏头数平均增长率为1.66%,1个绵羊单位占有草地面积则由2.13hm2降至0.74hm2,降幅达65.3%[13]。牲畜数量的增加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饲料,可有限的天然草场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条件,远远满足不了不断增长的牲畜的需求。早先,牧民们的牛羊大部分自己食用,现在,摩托车和汽车成为新代步工具,这只能通过畜养更多牛羊换取,过度放牧成为必然[14]。通常西藏牧区牦牛存栏期为7-9年,羊的存栏期为3-4年。因此牲畜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随着饲草饲料供应量的多寡也造成了牲畜“冬瘦、春死、夏肥、秋壮”的恶性循环,其关键也是草。牲畜数量增加的结果是草场载畜量的提高,当草的生长赶不上牲畜啃食速度的时候,草场的退化、荒漠化成为必然。虽然我们也在享受着“全球气候变暖给各地带来的诸如:降水增加、作物生长期延长、湖水上涨、牧草肥美等短期的正面作用”,“当青藏高原冰雪消融殆尽的时候,青藏高原将面临最终的荒漠化”,中科院的专家已经给出答案。②饲料问题解决途径分析从经济学的原理来看,饲料供给不足的解决途径无非从两方面入手,1、减少需求;提高牲畜出栏率、减少存栏数量;2、提高供给;提高饲料的供应量。提高牲畜出栏率、减少存栏数量在短期内是不现实的。首先转变群众观念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几年之功就可以实现的。从西藏农民认识化肥到主动使用就超过30年。其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难以协调。例如,自1994年农业部投资建设藏西北绒山羊基地以来,绒山羊存栏数量稳定增长,2004年存栏总数达140.9万只,比1996年的117.6万只,增长19.8%[15]。西藏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就靠增加农产品产量,畜产品(肉、毛、奶及奶制品等)是最重要的现金收入来源。提高饲料的供应量是当前较为容易实现的。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明显的市场导向优势当2000年全自治区完成了农业发展第一阶段的“温饱”目标,实现了年人均拥有粮食400kg,主要农畜产品由过去的短缺变为总量平衡,部分农民开始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时候,虽然粮食问题得到了缓解,但造成荒漠化的罪魁祸首——饲料缺乏的问题却更为突出了,饲草饲料已经成为西藏各地最紧俏、价格上升最快的农产品了。据调查西藏全区还没有专业的饲草饲料市场,但阿里地区改则、措勤等县近年自发形成的市场“草”的价格为4-5元/kg,日喀则市附近乡镇2008年一手扶拖拉机的麦类秸秆(重量约800kg)卖价700-900元,2008年4月白朗县嘎东镇秸秆卖价0.9元/kg,2009年已升至1.2元/kg。山南地区的紫花苜蓿通常可以刈割3茬,群众割了2茬后,秋末最后一茬还可卖900元(鲜草重约1200kg)。有种植饲料作物的传统和政策支持豌豆、雪莎(葫芦巴)、燕麦都是西藏农区重要的饲料来源。豆科饲料作物还是传统轮作制度中最重要的作为土地休养生息的一环。自治区政府一直把提高农民收入放在政府工作主抓的重点。不但有政策支持、项目引导和资金补贴,还有多方面的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免除了种子、农药、技术等多种后顾之忧,甚至还联系市场帮助农民解决卖的问题。饲料解决途径农区种草是遏制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荒漠化发展趋势的最适宜的措施。农区、半农半牧县区相对自然条件好于纯牧区。土地平整、集中、灌溉条件好、人均耕地面积大,海拔都在4200m以下,降水量300-400mm左右,农作物产量较高,若种草产量是天然草场的10倍以上。据笔者长期研究:“一江两河”流域利用休闲耕地种草,生态、经济效益极为显著:春播的冬闲地可以种植抗逆性强、生长迅速的小黑麦等饲料作物,冬季刈割可收获鲜草12t/ha(800kg/亩),来年5月初还可收获鲜草30t/ha(2000kg/亩)以上,不但可有效缓解饲料缺乏的问题还可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冬春季农田覆盖率,减少冬春季大风对耕地土壤的侵蚀;春夏季可以利用麦类作物收获前后的余热套种、复种多种饲料作物,可亩产鲜草7.5-23t/ha,其效益也极为显著,同时可有效减少水蚀造成的水土流失。农区单播饲料作物的产量也极高,饲用燕麦亩产鲜草3-4吨、紫花苜蓿亩产鲜草5吨,单季地膜覆盖玉米的亩鲜草产量超过6吨,饲用甜菜亩产量可达12吨[16]。因此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户中可以拿出小面积的耕地种植饲料作物,不但调整了种植业结构,经济、生态效益是极为显著的。该区域还有很多荒滩荒坡可以开发利用,只需用围栏围起来在雨季到来的时候种植多年生混播饲草,即可成为极好的人工草地,即可保护这些裸露土地免遭风蚀而荒漠化。天然草场则应本着保护为主的原则,采取轮牧、围栏休牧、禁牧、划区轮牧和草场补播等形式休养生息。总体上,农区和牧区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农区饲料供给牧区,牧区畜产品返销农区;农区种草、牧区繁育等模式。减少对天然草地的破坏,减缓荒漠化的发生。荒漠化重度区域在采取传统草栅格等形式防治外,不但要继续植树造林、种草,还应采取工程开发、个人、集体承包等多种形式,提高植被的覆盖率,推进荒漠化土地的改造。三、结论由于西藏自然条件限制因素较多,经济基础薄弱,加之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和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发展,当前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荒漠化形势仍然相当严峻,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破坏程度还在加剧,有向中度和重度荒漠化发
本文标题:西藏“一江两河”荒漠化地区“三料”问题解决途径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80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