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案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案例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案例1苏格拉底的两道考题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曾经给他的学生出过两道考题。有一次,苏格拉底让他的学生每个人沿着一垅麦田向前走去,不能回头,摘一束麦穗,看谁能摘到最大最好的。一些学生根据经验,定下一个大体的标准,走上一段特别是在走过一半或三分之一的路程后,遇见差不多的便摘下来,心想也许这就是最好的,也许后面还有更好的,但不能好高骛远,就这样“认”了。另一些学生是一直往前走,总觉得前面会有更好的麦穗,直到快走出麦田,还没有选择出最大最好的。这时要么放弃选择,宁缺毋滥,要么委屈自己,凑合着摘一束,而心里却是万分懊悔,因为自己曾经错过了最好的机遇。有一天,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即把你的手臂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然后自己示范了一遍,“从现在开始,每天甩臂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感到这个问题很可笑,这么简单的事怎么能做不到呢?他们都齐刷刷地回答:“能!”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道:“每天甩臂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以上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两个月后,当他再次提到这个问题时,坚持下来的学生只有80%。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次问道:“请你们告诉我,最简单的甩臂运动,还有哪些同学坚持每天做?”这时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叫柏拉图,他后来成了古希腊的另一位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第一道考题告诉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把握好选择度。我们在自己的奋斗和追求过程中,应为自己定好目标,通盘审视,在适宜自己发展的情况时就要当机立断,莫要迟疑,选择出属于自己的那束“麦穗”。千万不要左挑右挑,挑花了眼,挑走了神,结果事与愿违,高不成低不就。第二道考题启发人们,成功在于坚持,坚持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只要愿意,人人都能做到;坚持又是最难的事,因为真正能做到的,终究是少数人,柏拉图坚持做到了,以至他后来能成为古希腊的另一位大哲学家。也许正因为柏拉图做到了这一点,他给后人留下一句名言:“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应当说这是经验之谈,也是肺腑之言。——据王玉强:《智慧背囊》,南方出版社2005年版改写。阅读上文,请分析:大学是人生新的起点,我们同样面临“选择”和“坚持”两个问题。坚持是对一个人意志和品德的考验,选择是对一个人洞察力的检验。请回答:1、你是怎样处理“坚持”和“选择”两者之间的关系的?2、在确立自己成才目标时,怎样做到“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案例2郑州市北郊的惠济区政府办公楼6幢崭新的办公大楼、1个巨大的半球形会议中心气势恢弘;数百亩绿地、园林、假山、喷泉环绕其中;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几只鸭子在悠闲地游弋……这就是河南郑州市惠济区办公新址。5月底,当网友将这个外观状似“白宫”的政府办公新址的照片在网上曝光后,其山水景观式的建筑格局和530亩的占地规模,引来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声。造价23亿。惠济区在郑州市周边几个区县中算是“穷”区县,年财政收入几年来徘徊在2亿元人民币上下,刚刚摆脱“要饭财政”的困境。当地百姓称政府办公新址为“白宫”,被区政府称为“富民工程”的这一新址,用政府的话说,新址建设要“超前规划”,目标是“30年最好、50年不过时”。在办公区域所占的149亩用地中,至少八成为农民菜地。在未获得民政和土地等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2003年新址就开始动工,2004年5月机关各单位即迁入新址办公。开阔的“大河广场”,分居两侧的“古树苑”,六幢崭新的办公大楼、一个巨大的半球形会议中心气势恢弘;区中共区委、人大、政府和政协四大班子的四幢楼分列会议中心四周;办公区左右,各有一处人工湖和大片的花园,10米高的人工瀑布正在喷水;灯光球场等休闲设施,上百亩的绿地园林。案例3此时无声胜有声镜头一:大学新生每月千里寄脏衣2005年12月7日,家住兰州的周女士收到从北京寄来的一个邮包,周女士哭笑不得:“是儿子穿脏的衣服,寄来让我洗!”说起自己的儿子,周女士颇为骄傲。从上小学起,她的儿子在学习上就没让她操心费神过。但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看书,她包揽了一切家务,不让孩子在家务活上动一根手指。据周女士介绍,现在在京读大一的孩子每月都会准时把穿脏的衣服打包寄给她,她洗干净了再寄回去。12月8日、9日两天,记者走访了兰州市部分中小学,对近百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学生在家干的家务活依次是洗碗、扫地、拖地、洗衣服。其中,会洗碗的学生还不到50%;扫地的比例略高,超过了50%;洗衣服的比例更小,只占到20%左右。那么是孩子懒惰吗?在采访中,问及他们为什么不帮家里干家务时,很多孩子的回答都如出一辙:家长不让干。记者了解到,并非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干家务,多数是心疼孩子。此外,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家长都有一个担忧,担心出意外。镜头二:要求父亲垫付学费和生活费,败诉2005年11月30日,大学生小陈在父母离婚后向法院起诉,要求父亲为其垫付每年一半的学费和每月300元的生活费。近日,上海市杨浦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为送子女上大学并非父母的法定义务,驳回了小陈的诉讼请求。小陈3年前考取上海外贸学院,每年的学费是6000元。年初,小陈父母协议离婚后,小陈就和母亲共同生活。今年新学年开学后,小陈于11月30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母亲收入较少、依靠母亲难以完全满足其就学所需的生活费及教育费为由,要求其父陈先生按月垫付生活费人民币300元,并每年垫付学费人民币3000元。法院审理后认为,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当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指的是,由于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小陈现已年满20周岁以上,且不存在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故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角度出发,小陈已基本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条件,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来维持生活和继续学业。送子女上大学并非父母的法定义务。据此,法院判决驳回了小陈的诉讼请求。镜头三:错位的角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一位实际年龄才51岁,但看上去却像70多岁的老人,这些天为了儿子的工作四处奔波。去年,这位老人的儿子从喀什师范学院英语大专毕业,在校时通过了专业英语三级考试,但毕业后未能谋到教师职位。在找工作的事上他一直非常被动,不是等别人通知就是靠父亲到处打听,他本人却整天无所事事,不急不慢地呆在家里等消息、等运气。这可急坏了经济并不宽裕的父亲,毕竟辛辛苦苦供孩子上了大学,不想让他成为闲人,更不能让自己的心血白费。在儿子消极等待的情况下,父亲决定亲自出马,帮孩子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无奈之下,他决定到乌鲁木齐试试看,随身带了900元。为了省钱,他只好住一天10元的廉价旅馆。为了节约,他早晚泡馕吃,中午只吃一碗便宜的汤饭。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顺利,由于儿子没有亲自来参加面试,工作一直没有着落。这可苦了这位老人,他四处奔波,受了不少苦,结果也没能为儿子找到一份工作。案例4青春的选择闪亮的人生――八位高校毕业生的基层创业之路选择西部,收获充实“我总是感到村民一双双眼睛看着我,看着我的养猪场和大棚,我不敢懈怠,因为我知道他们看着的也是他们的未来、他们的希望。”――四川省沐川县同心村党支部书记周毅2003年6月,周毅还是浙江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他面临着一个重要选择――是留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享受生活,还是报名西部计划到四川的偏远山区经受锻炼?独自在湖边徘徊,周毅感到周身的热血一点点沸腾:“坐而论,莫如起来行,年轻人就该去吃苦锻炼!”周毅不顾周围人的反对,毅然报名参加了西部计划。时年9月,周毅来到四川省沐川县偏远的海云乡,成为一名乡长助理。在工作中,他为自己定下“五快一高”的要求:思想进步要快,传达上级精神要快,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回复要快,走路要快,吃饭要快,办事工作效率要高。在自己的严格要求下,不到一个月,他就跑遍了海云乡的所有村组。为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周毅主动承担起村公路建设的指挥工作,3个月的时间里,他带领群众修建、改建了5条村级公路,他这种带头冲锋陷阵的精神也赢得了村民的爱戴。2004年10月,当周毅服务期满正准备离开时,海云乡同心村开始党支部换届选举,几十位党员联名推举他为同心村支部书记候选人,这意味着,他可能至少要在这里再服务三年。一年的服务经历,让他对这里的百姓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决定留下来,参加选举。选举的结果,周毅以绝对优势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四川第一个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大学生志愿者。“一个刚毕业一年的大学生,有何德何能做一村的带头人?”这个问题激励着周毅,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同心村从贫穷带向富裕。为了带领群众科学养猪,周毅自酬7万多元修建起全村第一个规范化养猪场,计划在村里发展5至10个养殖大户。目前,同心村在他的规划和带领下,正在按照“生态菌种―科学养猪―能源沼气―大棚蔬菜―绿色芋头”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新农村。周毅说:“我总是感到村民一双双眼睛在看着我,看着我的养猪场和大棚,我不敢懈怠,因为我知道他们看着的也是他们的未来、他们的希望。”这些期待的目光,震撼着周毅,给了他坚韧、动力和责任,也坚定了他留在西部的决心。“我个性坚忍,但又脆弱得容不下一点点空洞,在这里我感到快乐与充实。”――新疆奇台县一中教师付静与周毅一同参加西部计划的,有一个叫付静的江西女孩。不同于周毅,她曾经选择了离开,但内心的呼唤又让她回到了那里。2003年,江西农业大学外语系毕业的付静,响应中央号召,来到数千公里外的新疆奇台县第一中学从事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服务期间,她带了两个班的英语课,还兼任了校团委副书记。她很快融入到奇台一中这个大集体,受到领导的好评、同事的尊敬和学生的爱戴。在教学上,她勤做“学生”,经常去听有经验的教师授课,并查阅大量教学资料,认真备课。她的课上得生动活泼,同学们乐听爱听。在课堂外,她注重和学生培养感情,以情育人,做他们的知心人。对那些家境贫困的学生,她还用为数不多的服务补贴为他们买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2004年8月,一年志愿服务期满后,付静很快被深圳一家外资企业录用,待遇优厚。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新疆的点点滴滴,回想着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她无法割舍内心深处对新疆这片热土的眷恋,毅然决定重返奇台一中任教,扎根边疆。付静说,这个选择,让自己感到了充实,“其实,我一直在追寻一种状态,一种生存的精神状态。在我的个性中具有很大的坚忍成分,但又脆弱得容不下一点点空洞。若是没有了起码的快乐与充实,活着才真是艰难!”选择基层,收获成熟“我的根在农村,我的事业在农村”――新疆英吉沙县萨罕乡副乡长吾斯曼江?司马义2002年5月,年仅25岁的维吾尔族男孩吾斯曼江?司马义带着从新疆农业大学学到的知识和到基层工作的美好愿望,来到远离家乡的萨罕乡,成为乡养殖示范基地的技术员。养殖业是一门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吾斯曼江的到来,使乡里有了懂科技的能人。他针对乡里小尾寒羊的病情,采购了药品和针剂,用2个月的时间就基本控制了羊群的病情。由于没日没夜超负荷工作,羊群的病情稳定了,他整个人也瘦了一圈。农民群众竖起大拇指,说城里来的大学生成了地地道道的“羊倌”和“羊医生”。他投入很大精力研究“饲养学”,通过科学配置饲料、炎热季节给小尾寒羊洗澡冲凉、早晚放牧等措施,使小尾寒羊的生长状况出现了良好转机,为乡亲们挽回了巨大损失。为了带动农民群众科学发展养殖业,他广泛向农民进行宣传讲解,并义务为50户农民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和科技示范引导。在他的示范和帮助下,全乡饲养的小尾寒羊由原来的4户70余只,发展到现在的47户500余只。2005年,吾斯曼江开始负责全乡的畜牧业工作,他结合乡里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家禽业,并写出可行性报告提交给乡党委。今年元月份,在乡党委的支持下,他组织全乡83户养殖户建立了县里第一个“家禽养殖协会”,“农户+协会+公司”的模式成为萨罕乡村民增收的一条新路。现在,这个模式的经济效益已经初步体现,一家巴基斯坦公司与协会建立了长期购销合同,并承诺:你们的禽蛋有多少我们要
本文标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86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