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课堂实录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课堂实录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27-2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有序、有层次的思维能力。3.在学生通过购物的日常行为情境中,通过角色的扮演刻画出学生的感情基础,让学生在感情变化间尊重自己的长辈。教学重点:如何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角色扮演,引发感情矛盾师:新年快到了,小明他爸带小明去运动服饰商店去购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生:(齐答)好!师:(课件出示情境图:课本第27页的主题图稍作修改)哇!商店里有好多的运动服、运动鞋和运动帽啊!如果请你做营业员,你能给同学们介绍介绍吗?请同学们现在下面试一试。生:(执教棒上台)我们商店里有很多运动服饰,黄色的运动服每件130元,红色的运动服每件148元;蓝色的运动鞋每双85元,橘黄色的运动鞋每双108元;黄色的运动帽每顶16元,蓝色的运动帽每顶24元。师:(感谢这位营业员给我们的介绍)听完营业员的介绍,小明开心极了,他真想把这些商品全部买回家。你们看行吗?(课件出示: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生:不行,因为小明爸爸只带了300元,其中黄色运动服和红色运动服再加一双橘黄色运动鞋就已经不止300元了。师:是的,小明不能够把这些东西都买回家,因为小明的爸爸只带了300元,而且小明爸爸还说只能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课件出示: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面对这么小气的爸爸,如果你是小明,你打算怎么买呢?生:买最贵的,买148元的红色运动服和108元的橘黄色运动鞋。师:你们同意吗?生:(齐答)同意。师:我们再来看看爸爸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最多剩下多少元?)如果你是营业员,你能猜出这位爸爸的心思吗?生:爸爸是想让小明买便宜的,买130元的黄色运动服和85元的蓝色运动鞋。师:这里老师想问大家,求剩下多少元,我们通常用什么方法。生:(齐答)减法。师:(板书:剩下的钱=-)那谁能用文字表示出剩下的钱等于什么减什么呢?生: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师:你们同意吗?生:(齐答)同意。师:像这样用文字和符号来表示几个量之间关系的算式,我们可以称为“数量关系式”。(板书:数量关系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数量关系式,这里带来的钱和用去的钱我们都知道吗?生:带来的钱是知道的,300元,用去的钱是不知道的。师:那要求剩下的钱,我们就要先求出什么?生:(齐答)用去的钱。师:怎么求?生:用130+85=215元。师:【板书:用去的钱:130+85=215(元)】为什么选择130元的运动服和85元的运动鞋。生:因为爸爸想的是最多剩下多少元,所以只能选便宜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师:那下面能求出剩下的钱了吗?生:再用300-215=85元。师:【板书:剩下的钱:300-215=85(元)】所以爸爸最多剩下85元。(板书:答:最多剩下85元。)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从问题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从问题去想起,我们往往都能够得到像这样的数量关系式,根据数量关系式我们能够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们看这个策略是不是很好啊?生:(齐答)是!(说明:将解决问题,学习新知的内容进行小品话,加入一定的人物角色扮演,心理猜想,将学生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在情节推进的过程中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力求虽新而尤感不新,给新知识套上陈旧的“外衣”,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进一步的构建新知。)二、化解矛盾,感受亲情美好师:东西买完了,于是小明就跟他爸回家了,小明今天买了两个便宜货回家,你说小明今天的购物开不开心?生:(齐答)不开心。师:其实小明他爸也看出来了,于是第二天小明他爸又把小明带到了这家商店。(课件出示相同的商店场景图)这次小明他爸就带了100元,他打算再给小明买3顶帽子(课件出示: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面对这么来势汹汹的小明,小明他爸这次是这么想的(课件出示:最少找回多少元?)师:聪明的营业员,你知道小明他爸这次是怎么想的吗?生:小明他爸想这次小明一定会买3顶最贵的帽子,所以找回来的钱一定会是最少的。师:作为一个非常聪明的营业员最好能直接告诉这位爸爸,您还能找回多少元。师:这里要求找回的钱,想一想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数量关系式呢?同桌之间讨论讨论。生:找回的钱=付出的钱-用去的钱师:(课件出示:找回的钱=付出的钱-用去的钱)那这里付出的钱和用去的钱我们都知道吗?生:已经知道付出的钱是100元,用去的钱还不知道,但是可以通过计算算出来。师:(追问)怎么算?生:用3×24=72元。师:【课件出示:用去的钱:3×24=72(元)】你能说说乘24的理由吗?生:因为要求最少找回多少元,买的帽子就应该是最贵的。师:那下面能算出找回的钱了吗?生:找回的钱可以用付出的100元减去用去的72元,等于28元,所以最少找回28元。师:【课件出示:找回的钱:100-72=28(元)】这时候,你就可以偷偷的凑到小明他爸的身边告诉他:“您最少找回28元,瞧您的孩子多开心啊。”师:你们说这次小明开不开心。生:(齐答)开心。师:为什么呢?生:因为这次买了3个最贵的帽子,狠狠的给那个昨天的自己出了口气。师:(微笑)仔细想想,小明真的应该这样吗?然道买的东西便宜我们就要不开心了吗?只有买的东西贵了我们才会开心吗?爸爸给我们的爱是无价的,那我们对爸爸的爱也是无价的,不管买给我们的是什么,我们都是非常开心的,因为这是爸爸买给我的,你们说对不对啊?生:(齐答)对!师:(小结)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的解体过程,想想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我们都经历了哪些步骤。生:从问题出发我们首先要分析数量关系,思考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式,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思考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师: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像上学期学的那样从条件想起分析条件之间的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也可以运用我们今天所学习的从问题想起,分析出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再从数量关系式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明:在原有的感情基础上进一步的激化矛盾,从而引发出二次购物的场景,继续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对爸爸这个人物的心理进行揣摩,运用第一次购物中的新策略解决新的问题,完成后对小明两次心理活动进行对比,反思心理变化的原因,并以此对学生进行情感以及价值观的教育。)三、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1、教材第28页“想想做做”第1题。(1)师:根据问题想一想要求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我们通常用什么方法?你能说出数量关系式吗?生: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桃树的棵树-梨树的棵树师:先求什么?还需要什么条件?你能补充一个吗?学生根据补充的条件先求出梨树的棵树,再求出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师:补充的“梨树每行的多少棵”可以是任何一个数吗?生:不可以,梨树的总棵树不能比桃树多,所以梨树每行最多17棵。(2)师:说出求“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式。生: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乒乓球的个数÷篮球的个数师:先求什么?还需要什么条件?请先补充条件再解决?指名回答,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答案。2、教材第28页“想想做做”第2题。指名读题,注意表格的读法。师:求足球组的人数,可以得到怎样的数量关系式。生1:足球组的人数=一共的人数-篮球组的人数-田径组的人数生2:足球组的人数=一共的人数-其他组的总人数师:请同学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指名回答。3、教材第29页“想想做做”第3题。指名读题,注意图片信息的读法。师:分别说一说解决每个问题的数量关系式。生1:1个茶壶和4个茶杯一个的价钱=1个茶壶的价钱+4个茶杯的价钱生2:1个热水瓶比4个茶杯多多少元=1个热水瓶的价钱-4个茶杯的价钱师:想一想这这两个问题都要先算什么?两名学生板书。4、教材第29页“想想做做”第4题。师:(学生自主读题)思考“其中四角和中央各铺9块花地砖”的含义。生:花地砖一个用5个9块。师:说一说要求“铺了多少块白地砖”你是怎么想的?生1:根据问题得到数量关系式:白地砖的块数=地砖的总数-花地砖的块数,先求花地砖的块数,然后就可以求出白地砖的块数了。生2:直接根据条件中花地砖的条件求出花地砖的块数,再根据剩下的条件求出白地砖的块数。列式交流答案。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从问题想起,也可以从条件想起,关键是理清条件之间以及问题和条件之间的关系。(说明:以不同的形式对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巩固加深,重点让学生从问题和条件中整理出数量关系式,理解问题的核心所在,经过一个分析、梳理、简化、分步解决的过程让学生形成自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策略进行思考的兴趣。)四、回顾课堂,小结学习感受今天这节课,我们和小明一起够了物,还运用购物中学到的新策略,解决了一些生活实际问题。说一说,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感受。生1:我学习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开始思考可以得到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式,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式,我就能知道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了。生2:我发现有时从条件开始思考或者从问题开始思考都能够解决问题,关键是要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生3:我觉得不管爸爸给我们买了什么,我们都应该很高兴,我爱我的爸爸。(说明:简述课堂知识学习过程结构,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体会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可以是知识技能掌握的层面,也可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课堂学习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能让课堂学习完全脱离生活,因为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感受生活才是我们教育的宗旨所在。)
本文标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课堂实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402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