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分析在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类《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课程属于专业技术课程。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的学习热情还是比较高的。那么作为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师,我们要思考如何去讲这门课,如何让这些基础差的同学能够学懂《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教好中职学生,教师自身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对教材(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要有充分的理解与认识,然后再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把教材中的实用型知识传授给学生。下面对《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作者:李保华,李敏,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3-1,ISBN:9787302194798)这本教材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一、教材内容介绍《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详细介绍了局域网的组建、应用及维护方法。全书内容包括认识局域网、选择局域网设备、局域网设计与规划、简单局域网组建、办公局域网组建与应用、办公应用服务器组建、无线局域网规划与组建、局域网接入Internet、局域网管理应用、局域网安全维护、局域网数据备份以及局域网疑难故障排查等。全书由8个项目组成,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的连网准备、组建小型家庭对等局域网、组建大型办公C/S局域网、组建无线局域网、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局域网内部网络服务、局域网管理与故障诊断、局域网安全防范等。每个项目后都设有项目实训和项目拓展以供读者进行知识的巩固。二、《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课程知识板块项目一计算机的连网准备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结构,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项目二组建小型家庭对等局域网通过本案例的学习,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局域网的相关知识,以及在组建家庭局域网时应该做哪些相应的准备工作,从而选择一种适合用户需要的家庭局域网方式,以至于让读者能够独立地组建一个有线家庭局域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高一级的局域网的创建工作——无线局域网络。项目三组建大型办公C/S局域网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能够学会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并对网络操作系统进行简单的服务器功能配置。掌握二层、三层交换机简单配置,了解路由器基本配置。项目四组建无线局域网掌握无线路由器的基本设置、无线路由器加密、WPS一键加密、AP模式设置、客户端连接、DMZ主机与端口映射、无线网络性能改善等。项目五文件和打印机共享掌握简单文件共享,高级文件共享。包括新建用户账户,用户账户管理,组的创建与管理。项目六局域网内部网络服务Web服务器的设置与使用,包括IIS的安装,IIS的使用和管理。FTP服务器的设置与使用,FTP服务器的安装,FTP站点管理与登录。DNS服务器的设置与使用,安装DNS服务器,配置DNS服务器。项目七局域网管理与故障诊断学会事件查看器的使用,查看事件日志,管理事件日志;网络监视器的使用,网络监视器的安装,网络监视器的使用;常用故障诊断工具的使用,设置本地安全策略防止ICMP攻击,解决常见问题。项目八局域网安全防范网络安全基本概念,网络安全威胁,网络安全防范措施;计算机病毒防范策略,病毒防治技术分类,防病毒软件的安装使用;防火墙相关技术。三、教学培养目标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以“组网管网”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学生“建网”、“管网”、“用网”的职业能力,让学生获得在“建网”、“管网”、“用网”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按照职业能力所包括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目标细分如下几个能力模块。1、专业能力元件检测:网络硬件设备的识别与简单检测;工具使用:(1)传感器、压线钳、剥线钳等常用工具的使用。(2)路由器、交换机等常用网络交换设备的使用;(3)网页设计开发平台。技术应用:(1)计算机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能力;(2)网页设计制作能力;(3)网站建设能力。2、方法能力计划能力: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简单网络规划学习能力(1)能对工作中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2)能够使用专业书籍和工具书获得帮助信息解决问题能力:能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不断总结,解决网络故障问题创新能力: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造性设计3、社会能力情感态度: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具有积极向上的工作和学习态度交往能力:(1)能够与小组成员进行人际交往、细想沟通、获取信息;(2)具有诚信、可靠的良好品质协作能力:(1)具有责任心;(2)具有小组协作能力四、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应该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设计网络应用项目实训“工作页”,并在教学中运用、检验、修订。教学模式采用“工作页”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训中学习专业技术理论,掌握专业技能,学会“工作”。合理的将“工作页”形式应用到“小型局域网的搭建”、“网络服务器的架设”、“站点主页的设计”和“配线架布线”的项目教学活动。首先,确定“建网”、“管网”、“用网”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其次,进行相应职业岗位的行动领域(行动领域是按典型工作过程能力要求进行归纳总结的结果,体现的是现实的工作岗位能力目标,是完成目前工作岗位的要求)分析,即具体工作过程的分析;再次,根据行动领域确定相应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即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分析,最终由行动领域转化而来,它的教学目标要求既源于岗位工作能力要求);最后,创建具体的学习情境——教学项目。项目式教学中学生的工作活动,学生3-4人为一组,每组选出一位组长(也可以称为项目经理),具体负责学习项目的计划组织和实施,其间负责与教师进行沟通,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给学生下达工作项目(工作内容)后,由各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项目进行分析,制定工作计划,分配每位组员工作任务,强调工作要求。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要求每位成员真正掌握工作内容中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最好是对工作内容反复做几次,成员之间相互调换岗位,以达到全面掌握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负责与教师沟通,之后由组长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这个过程中组员要积极进行讨论,努力深入理解项目中的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整个工作过程中要求成员之间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一同完成工作任务。项目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根据项目需求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在全面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将教学内容项目化,使之成为学生具体操作的工作内容。教师通过一个实例,讲解学生将要操作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操作内容有所区别)。特别是教学内容中涉及的新的概念、新的技能,要着重讲解。与各组组长做好交流沟通工作,及时了解每一组的工作进度及学生技能掌握情况。最后对各组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项目进行总结,分析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对各组工作学习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
本文标题:计算机网络教材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451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