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苏州古典园林分析------拙政园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园林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而苏州拙政园又是苏州各个园林之中的经典之作。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公元15世纪初的明代,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山地相间,开阔疏朗,天然野趣。中部山光水影,花繁树茂,亭台楼榭,曲径通幽,是全园的精华所在。西部水浪起伏庭院错落,水波倒影,清幽恬静。下面将通过对园林中的园路、铺装、亭廊、水体等方面对拙政园做进一步详细的分析。拙政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典范,每一处都是值得推敲和品位的。在接下来关于拙政园的分析,我们将着重从空间的对比、疏与密、空间序列、主从与重点、渗透与层次、堆山理水以及廊子、铺装八个方面来做具体的解析。一、空间的对比在古典园林中,一空间对比的手法运用得最普遍,形式最多样,也最富有成效。具有明显差异的两个空间毗邻的安排在一起,将可借两者的对比作用而突出各自的特点。由于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由于多处于市井,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经营,但为了求得小中见大的效果,多采用欲扬先抑的方法来组织空间序列,即在进入园区主要景区之前,有意识的安排一些小空间,这样就可以借两者的对比而突出院内主要景区。拙政园在入口处就明显的运用了这种手法。1、曲折、狭长封闭的空间极大的压2、为了避免封闭空间过分的单调,在封闭空间缩了人的视野,过此则给人豁然开朗柳暗处做重点处理,开一些花窗,做一些材质变手法。化等拙政园的入口做的比较隐蔽,有意隔绝院内与市井的生活。入口位于中园的南面,首先通过一段极为狭窄的走廊之后,到达腰门处,空间上暂时得到放宽,出现一个相对较宽阔的空间形成一个小的庭院,并种植黄杨,在此处空间开始转折。进入腰门后,映入眼帘的是用土石垒成的山,在山上大面积种植乔木,花草而形成一个天然屏风作为景墙遮挡住园中的主体建筑——远香堂,避免一眼看透园林内部,这也符合古典园林含蓄、内敛的设计风格,在此处的变化是为下一处空间高潮做铺垫。绕过狭窄的游廊绕到山后,空间逐渐开朗起来,园中大片大片的湖景和建筑开始进入视野,西北侧的小飞虹,西侧的得真亭和西南侧的小苍浪开始出现,受到正北侧建筑的遮挡其观赏范围也大致在60度的范围,空间进入第一次高潮。再继续向北走,绕过远香堂到达主体建筑前方的平台,整个空间彻底放开,观景范围大于180度,中间园区的大部分景观可以依稀看清,空间在此处达到整体的最高潮。经过这一连串的空间序列最后到达全园中心时会从这一系列的空间变化中体验到愉快的感觉。2这种空间的对比不仅会体现在空间大小上,还会在建筑布局的疏密中体现出来。均匀的布置使空间显得无变化、无活力、无生气,只有通过疏密相间,空间的对比,才能达到气韵生动的目的。使人领略一种忽张忽驰、忽开忽合的韵律节奏更有一种花明的新奇感觉。该图片为入口处假山,上种植树木同时可以通过一条崎岖的小路到达山顶,犹如自然生成的园林,这也正是园林主人所追求的境界。造型丰富的假山和上面树木起到景墙的作用,但是又丰富了入口的景观。这种欲扬先抑的设计手法即隔绝了园林内部与市井的喧哗,又起到了转换空间的效果。现在为了方便旅游开发,把拙政园的入口该掉以后,那种空间转换的效果消失了,也没有了在经过狭小空间后的进入大空间的欣喜感。使空间序列有所中断。在游览者绕过假山来到小飞虹对岸的时候,空间对比已经开始,此处没有了假山对视线的遮挡,视野放宽,同时感受到的空间也变大,但是在此处种植了大量的灌木,占据一定的空间,同时此处有被建筑环抱,视野范围只能控制在60度左右,不过与前边入口处不同的是,此处的空间虽然也不是很大,但是此处对空间的围合采用的是虚处理,正北侧是用树林围合的,视线可以穿透,西北侧则是小飞虹,空间层次关系丰富,视线也是可以穿越的,所有的这一切都个游览者一种继续向北前进的暗示。继续向北,会穿过一片树林,到达整个园林中最最主要的建筑远香堂,在远香堂主入口处有一片的大开阔地,对面就是一大片湖水,视野开阔,所视范围最广,空间也最大,在经过了前边一连串的小空间后在到达此时,前后明显的对比就在瞬间突出后者,即使后者不用做什么景观,就单单是这一片开阔地就让游览者想在此处驻足调理一下心情,回忆3之前所游览的风景。不过造园者并没有想让你在此处做过多的停留,对岸在群树环绕中依稀可以看到建筑的影子,同时又在不远处设置了一条五曲桥,很方便的到达,吸引着你继续向下一个景点前进。拙政园的空间对比不仅仅体现在入口处,在许多建筑入口处造园者也运用了这种手法。首先由于南方私家园林处于市井之所以用地面积相对较小,在这么大的面积还要放置大片的植株和景观,所以建筑的面积就会压缩的很小,为了避免建筑给人一种小气的感觉就在建筑入口处做文章,造园者一般会通过植物或是叠石等手法营造一个狭小的空间。游览者在游览时先经过一段十分狭窄的道路或是空间,然后在建筑主入口处将空间放开,通过前后空间的对比来体现后者空间的大,同时体现出建筑的气势。二、疏与密在绘画中讲究“经营位置”,也就是说画面的安排与构图问题。园林建筑虽然不同于绘画,但在总体布局和经营位置方面也毫无例外地遵循疏密相间的原则。这主要表现在建筑物的布局以及山石、水面和花木的配置等四个方面。其中尤以建筑布局最为明显。上图是拙政园的主要建筑分布情况,可以发现拙政园的建筑的分布很不均匀,疏密对比及其强烈。它的南部以树林小院为中心建筑高度集中,屋宇鳞次栉比,内部空间交织穿插。处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景观内容繁多,步移景异,应接不暇。节奏变化快速,因而人的心理和情绪必将随之兴奋而紧张。但有些部分的建筑则稀疏平淡,空间也显得空旷和缺少变化,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自然恬静而松弛。只有秘籍没有稀疏,人们便张而不驰;反之,只有稀疏而没有密集,人们则驰而不张,而一个好的布局则是应使两者相结合,使人能随着疏密的改变产生张弛的节奏感。4图一图二图一是远香堂一带的建筑,整片区域中建筑分布比较密集,建筑之间缝隙比较小,并在建筑之间布置各种景观小品,形成步移景异的效果,穿梭于建筑之间,新奇感不断涌来,会激励你不断的前进去发现下一段景观的面貌,是一种快的节奏;图二则是拙政园西侧部分,空旷的空间中就布置着一条廊子,廊子邻水而建,整个空间给人的是一种恬静惬意的感觉,在此处会不知不觉的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欣赏园林的景色。三、空间序列空间序列组织是关系到园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全局性的问题。古典造园艺术的基本指导思想可以用“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而影响空间序列的最根本的因素就是观赏路线的组织。有什么样的观赏路线,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序列形式。拙政园的空间序列比较复杂,该园由三院组合后经改建而成的,所以很难有一条即连续又脉络分明的空间序列,拙政园的布局虽然变化多段,使人捉摸不定,但是尽园的中、西两部分仍可归并在环形空间序列的范畴之内,特别是西部,除个别亭榭外,大多数建筑均沿着园林的周边布置。中部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某些建筑自成一体或形成为园中园,所以沿周边布局的特点似乎不明显。加之园的的主入口设在正南,而且左右两侧又设旁门分别与东西两部相通,所以显得头绪繁杂,条理不清。但若撇开与东西两部分的联系不论,仅就中部景区自身而论,它的绝大部分建筑还是沿着园的四周布置,并形成一环状空间序列。只是由于主要入口设在正南,而且又处于适中的部位,所以入院后便可西可东,若相惜则按照顺时针方向绕园一周;若向东则按逆时针方向绕园一周,这样就形成了两条互逆的环形观赏流线。其中自南门入院后,有与西面的小飞虹一带的景观变化丰富,而又有游廊与之相通,与东面的枇杷园相比吸引力要大的多,这种情况表明沿顺时针方向进行观赏会获得更好的观赏效果。小飞虹处空间层次丰富,变化多样是整个拙政园别有洞天联系着西园和中的精华所在。园,是起到景观转化作用。5四、主从与重点:在建筑构图原理以及有关论述形式美的书籍中,几乎是把主从分明当做一条重要的原则而加以强调,并认为它是达到统一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园林空间通常有主从之分,主要空间和从属空间相互配置、相互平衡。虽然中国园林走的是再现自然的路子,而自然本身并不会让人经常明显的发现,因而主从分明在中国园林中通常是比较含蓄的呈现。对于比较大的园林来讲,因为比某些中等规模的要大,要更复杂,而为使主题和重点得到足够的突出。则必须要把要强调的中心范围缩得在小一点。要把某些部分成为重点之中的重点。由于拙政园的多次扩建,园可分为中部、西部、东部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毫无疑问,中部应居三者之冠,但是要把整个中部视为全园中的重点部分会过大了,流于零散、纷乱而没有中心。为此,还有必要把重点缩小到以远香堂,倚玉轩为中心的有效范围内。因此,在拙政园中部园区中,远香堂景区和一池三山景区是最主要的两个空间,南北方向遥遥相对;东南、西南、西北边角处各有一个相对次要的空间,即枇杷园景区、小飞虹景区和见山楼景区;东北边角处和东部分别设立两处点景。如此,以主要空间为中心,从属空间和点景环绕其外,形成了拙政园中部园区的动态平衡。(1)枇杷园景区中,以玲珑馆、海棠春坞、听雨轩围合而成的空间为主要空间,嘉宝亭和倚虹亭定义的周边空间均为从属空间,分列于主要空间的相对位置。(2)远香堂景区中,主体建筑远香堂定义的空间为主要空间,黄石假山和倚玉轩分别作为从属空间相配。(图2)(图1)(图3)(3)小飞虹景区中,小沧浪水面围合空间为主体空间,其外围的山石、玉兰堂、香洲均为与之搭配的从属空间。(下图中)(4)见山楼景区中,见山楼是最主要的建筑,其定义的空间为主要空间,假山和其他水体驳岸旁边为从属空间。(上图左)(5)一池三山景区中,雪香云蔚亭所在的最大的岛屿是景区的主要空间,也是中部园区北面的中心地标,荷风四面亭(上图右)和北山亭所在岛屿为相对的从属空间。6五、渗透与层次追求意的幽雅和境的深邃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庭院深深,深几许?”就是对这种意境发自内心的感受。然而园林空间的渗透和层次变化,主要是通过对空间的分割与联系的关系处理所造成的。如果一个大的空间,如果不加以分割,就不会有层次变化,但完全隔绝也不会有渗透现象发生,只有在分割之后又使之有适当的连通,才能使人的视线从一个空间穿透至另一个空间,从而使两个空间互相渗透,这时才能显现出空间的层次变化。图一图二在拙政园中,造园者借大量设置完全透空的门洞、窗口而使被分割的空间互相连通、渗透,其效果十分卓著图一是西园中的一条长廊,该廊子是一条单廊,一面开敞一面封闭,但是在封闭的一侧开了许多的花窗,通过这些窗洞口可以很容易的看到另一侧景观。图二是别有洞天,只是把花窗换成了门洞,也是同样的道理。被分割的空间本来处于静止的状态,但一经连通之后,随着相互之间的渗透,若似各自都延伸到对方中去,所以便打破了原先的静止状态而产生一种流动的感觉。这个也可是是说步移景异或是园林中的对景和框景。自拙政园东部宜两亭窗口看倒影楼或是透过宜两亭窗口看倒影透过倒影楼窗口看宜从倒影楼看宜两亭,两者互为对方对景。楼。两亭。于远香堂西南面的小飞虹一带,可谓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这里的空间丰富,步移景异。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一座廊桥,为三跨石梁,微微拱起,呈八字型。桥面两侧设有万字护栏,三间八柱,覆盖廊屋,檐枋下饰以倒挂楣子,桥两端与曲廊相连。小飞虹不但形态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分隔了两边的空间,但又隔中有透。从松风亭可以透过小飞虹看到香洲的一隅,而透过香洲也可以隐约看到松风亭,空间层次比较深远。站在小飞虹上,更是能饱览周围的水景,廊景,葱郁的植被,隐约见到远处的见山楼,近处又可以见到北面香洲,还有南面小沧浪,可谓是节点位置,利用的极为妥善。小飞虹西南面的志情高远的空间也值得品味。这里用一圈回廊圈出了一个极为小的内院,与背面的大院形成对比,互相通过一道走廊形成空间互透。7南面则通过引入湖水,形成一个小的封闭的水景,并在南墙前种植乔木,通用园林山水画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手法,形成一幅怡然的水墨画,环境幽雅恬静,回味无穷。六、廊子苏州古典园林大多属于城市宅
本文标题: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466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