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1.地球表层: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地球表层存在着人类社会及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2.自然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的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自然环境根据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为天然环境或原生自然环境,二是人为环境或次生自然环境。3.经济环境:是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4.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5.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旋转的过程,自转一周的时间即是自转周期,叫做一日,取春分点为标准,则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叫做一恒星日;如果取太阳为标准,则地球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连线所需的时间叫做一个太阳日,但是地球不但自转还绕太阳公转,公转轨道又呈椭圆形,所以一年中的太阳日并不等长,一个平均太阳日为24h,是地球平均自转360°59′的时间,其中59′是地球公转造成的,所以它比一个恒星日长3分55.909秒。6.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自西向东绕太阳运动,其周期为一个恒星年,其中公转的轨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交角为23度26分21秒,速度方面,地球近日点公转线速度最大,角速度最大,在远日点公转线速度最小,角速度最小,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和五带的划分7.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赤道上任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都是90°8.岁差:月球和太阳队地球引力产生的力矩使地球赤道面向黄道面趋近,由于地球不断自转,按照陀螺运动原理,自转轴必然绕黄道面旋进,而黄赤交角保持不变,当地球自转轴旋进时,春分点西移,故地球自转不到一周即可两次经过春分点,这就是岁差9.章动:月球每月两次通过地球赤道面,这就在地球旋进的平均位置上附加了一个短周期摆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扫过的轨迹成为荷叶边形的锥面,而不是一般的圆锥面,附加在圆上的这种短周期摆动叫做章动10.极移:地球的形状轴(对称轴)和自转轴并不重合,而形状轴和地面的交点真正的地极,由于地球质量分布不均匀,真正的极点位置常常发生变化,因此自转轴又将围绕新极点旋转,这种现象就是极移,实际上也就是地球的自由章动11.海洋与陆地:连续广阔水体称为世界大洋,是海洋的主体。被海洋所环绕,并突出于海洋表面以上的部分称为陆地,大陆是陆地的主体,岛屿是陆地的组成部分12.海陆起伏曲线:根据陆地等高线和海洋等深线图,计算各高度陆地和各深度所占的面积或占全球总面积的百分比,绘出曲线就是海陆起伏曲线,它可以形象地表示地球上各种高度和深度的对比关系,还形象地表现了地球表面的地域分异13.岛屿:被海洋所环绕,但面积远比大陆小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实际上,不仅海洋中有岛屿,河流、湖泊,甚至水库中都有岛屿,海洋中的岛屿可以分为大陆岛和海洋岛两类14.大陆岛:位于大陆附近并在地质构造上与相邻大陆有密切联系。大陆岛本来是陆地的一部分,由于大陆的某些部分发生破裂或沉陷而被海水所淹没,使之与大陆分离,形成了岛屿,但其基础仍固定在大陆架或大陆坡上15.海洋岛:面积比大陆岛小。与大陆在地质构造上没有直接联系,也不是大陆的一部分,海洋岛又可按成因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两类16.火山岛: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喷发首先形成海底火山,多次喷发使海底火山逐渐增高,最终露出海面成为火山岛,火山岛面积不大但地势高峻,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南部、印度洋西部和大西洋中部,夏威夷岛是最著名的火山岛17.珊瑚岛:珊瑚岛是由珊瑚礁构成的岩岛,其分布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热带、亚热带浅海暖水中生长的珊瑚死亡后,残骸堆积下来,新珊瑚又在其上繁殖,这种珊瑚残体,以35-335年1m的速度增高,最后露出海面,即成为珊瑚礁。珊瑚礁可以分为岸礁、堡礁和环礁三种。岸礁紧连大陆或岛屿的海岸;堡礁与陆地之间隔开一条水带;环礁呈近似圆环状,但通常有缺口与海洋相通,环礁中间是一条平静的礁湖,我国南海诸岛如东沙群岛、中沙群岛、等都是珊瑚岛18.地壳:是指地球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的平均厚度为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由沉积壳、花岗质壳层与玄武质壳层组成,只有一小部分地壳作为物质基础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19.克拉克值:是指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即元素的丰度,高丰度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对地壳的矿物组成将发生积极影响20.矿物:是指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矿物只能在与其形成环境相近的条件下保持其稳定性,从形成环境转移到地表环境时将发生变化,形成相应的次生矿物21.解理:是指矿物受外力作用沿一定结晶方向分裂为解理面的能力,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极不完全解理五级22.断口:是指矿物受打击后形成的断裂面,主要是贝壳状、参差状、锯齿状、平坦状四类23.石英:发育单晶并形成晶簇,或为致密块状、粒状集合体,无解理,晶面具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为油脂光泽,硬度7,相对密度2.65。质纯者为水晶,无色透明,含杂质者分别呈不同颜色,各类岩石中都较常见24.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称为岩石,依据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25.岩浆岩:岩浆是来自上地幔的高温熔融物质,温度一般为800-1200℃,具较强黏性,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和部分挥发物。当其沿岩石圈破裂带上升侵入地壳时,冷凝结晶形成侵入岩;喷出地面则迅速冷却凝固形成火山岩或喷出岩,三者统称为岩浆岩,岩浆岩依据其矿物组成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四类26.沉积岩:是指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27.层理:层理是沉积岩中最普遍的原生构造,是指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粒度、结构等表现的成层性,它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层纹相互平行者为水平层理,表明其形成于较平静的水域;层纹相互交错,局部倾斜或呈弧形者为交错层理,可能形成于河流、三角洲或滨海环境28.变质作用(变质岩):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29.构造运动: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的构造圈,构造运动使地壳发生变位与变形,形成各种地质构造,促进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均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等特点,任何区域和任何时间,构造运动都在不断进行,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30.岩相: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沉积岩的岩相通常分为海相、陆相和过渡相三大类,海相包括深海相、浅海相,陆相可分为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滨海相等,地壳上升时岩相由海相向陆相转变,沉积物颗粒增大、厚度变小,形成海退层序,反之是,地壳下沉则形成海侵层序31.沉积建造:是指彼此有共生关系的地层或岩相的组合,或岩性大致相同的沉积物组合,一个建造相当于大地构造旋回的一个阶段,基本建造类型有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和过渡型建造三类32.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构造运动的行迹,引起地质构造的力主要有压应力、张应力和扭应力三类,分别形成压型、张性和扭性构造,层状岩石受地应力作用后,构造变动表现最明显,主要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四种类型33.水平构造: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在未受切割情况下,同一岩层形成高原面或平原面,受到切割而顶部比较坚硬时,则形成桌状台地、平顶山或方山,软硬岩层相间时形成层状山丘合伙构造阶地34.丹霞地貌:是指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碎屑岩(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35.倾斜构造: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成夹角时即为倾斜构造,褶皱、断层或不均匀升降运动都可造成岩层的倾斜,其产状以走向、倾向和倾角三要素确定36.褶皱构造: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褶皱能直观地反映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征,其要素包括翼、轴面、核、枢纽和倾伏,有向斜和背斜之分37.断裂构造: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断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有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做节理,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的则称断层38.大陆漂移学说:该学说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的,他根据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两个大陆海岸的形状、地质构造、古生物等的相似性,认为在二三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整块联合古陆(也称泛大陆),它的周围是海洋。后来在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这一块联合古陆开始分离。由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像冰块浮在水面上,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海陆分布状况39.海底扩张学说:是由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提出的,他们根据50年以来,人们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的海底岩石的年龄都很年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而且岩石离海岭(也叫大洋中脊)越近,年龄越轻,反之相反,并且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的规律,而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40.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非是整体一块,它被许多活动带如大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线、大陆裂谷等分割成几个不连续的独立单元及板块构成的,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之上,内部温度,而在板块与板块边缘地带,常具有强烈的构造运动;岩石圈板块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围绕一个旋转轴,以水平方向为主进行运动,大陆的漂移就是板块运动的表现。而对于板块运动的原动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该驱动力来自地幔对流41.火山:岩浆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一种快速猛烈的释放形式,称为火山喷发42.地震:地震是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大地的快速震动,当地球集聚的压力超过岩层或岩性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地壳发生断裂、错动,急剧地释放积聚的能量,并以弹性波烦人形式向四周传播,引起地表的震动43.相对年代法(古生物地层法)依据地层下老上新的沉积顺序,地层剖面中的整合与不整合关系,标准古生物化石与生物群体进行对比,确定某个地层或事件的相对年代的方法,称为相对年代法或古生物地层法44.气压: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横截面积1cm²)垂直空气柱的质量为大气压强,简称气压,测量气压的仪器通常有水银气压表和空盒气压计两种,气压的单位可用水银柱高度毫米(mm)表示,国际单位帕斯卡(Pa),气象学用百帕(hPa)为单位,1hPa=0.01N/cm²,气象学把温度0℃、纬度为45°的海平面气压作为标准大气压,称为1个大气压,相当于1013.25hPa45.对流层:是大气最底层,以空气垂直运动旺盛为典型特点,平均高度为11km,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m下降0.65℃,对流层是受地面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圈层,同时也是对地表影响最直接、对人类生产活动影响最为强烈的圈层,云、雾、雨、雪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此层46.平流层:是指从对流层顶到55km左右的大气层,气流稳定,其显著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温度不变或微升,即由等温分布变成逆温分布,平流层水汽、尘埃等非常少,很少出现云和降水,大气透明度良好,但中、高纬度地区早晚有时可观测到具有珍珠斑色彩,气流以水平运动位置,很适合高空飞行47.中间层:是指从平流层顶到85km高度的气层,亦称高空对流层,典型特点是温度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到中间层顶下降到-83℃,是大气圈中最冷的部分,该
本文标题: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16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