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含分类试题)
1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纲点击】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1)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2)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3.自然灾害与环境:(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4.防灾与减灾:(1)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2)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构建知识体系】自然灾害与防治命题分析思路命题一般从灾害的分布(时间和空间分布)、成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几个方面考察。分析思路:(1)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点的分析思路分析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时要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如我国的季风气候特点造成夏季多暴雨、洪涝,冬季多寒潮等;分析地震、火山等内力作用引起的地质灾害时,要结合世界板块分布特点;分析滑坡、泥石流等外力作用引起的地质灾害时,要结合地质地形分布特点和气候的季节变化。时间分布答题模板:主要发生在…季节;…季节多发,…季节较少(主要集中在…月份)空间分布答题:集中分布在……地区;由……向……减少(或增加);沿主要地理事物(河流、山脉、断裂带等)呈条带状分布,呈XX-XX走向。(2)自然灾害成因的分析思路多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地质、河流、植被、土壤)和人为原因(滥伐植被、毁林开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围湖造田、占用河道、开矿、修路、大型工程建设等)两方面综合分析。气象灾害侧重气候、河流等方面;地震、火山侧重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方面;滑坡、泥石流需要结合外力作用综合分析。(3)自然灾害影响或危害的分析思路灾害的影响或危害(包括有利和不利)一般可分为生产、生活两个方面,包括生命安全、危害人体健康、财产损失、农业(农作物、牲畜、养殖等及基础设施)、工业、交通运输、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引发的次生灾害等方面的影响或危害等。(4)灾情严重的原因:灾害强度大;灾区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资产密度大;防灾意识薄弱;2防灾减灾设施不完善;预报不及时等;(5)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非工程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加强监测与预报;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完善灾害预警体系,建立灾害应急机制,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等;调整农业结构;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旱灾);参加防灾保险;工程措施:主要是修建各种减灾防灾的工程,如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实施护坡工程等,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通过植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的人口和财产安全;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挡物,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和耕地;兴建水库地等水利设施,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旱灾),保证人畜、作物的正常需水,防洪抗旱;加固房屋,使之达到抗震要求;修建避难场所(地震、台风等);主要自然灾害:一、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地面沉降)1、地震相关概念:震源、震中、地震波、震源深度、震中距、烈度、等震线等*同一次地震,各地震级相等,但是烈度不等: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地震危害程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烈度有关)分布: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在我国的分布:105°E以西、华北及部分沿海地区和大多数岛屿是地震多发地(崇明岛除外)成因: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地震易发区;板块内部大大小小的断裂活动带也是地震的主要发生地带。人为活动诱发(大型工矿建设,修水库等)危害:直接造成建筑物毁坏,人畜丧生,经济财产受到损失;会间接诱发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海啸等自然灾害导致火灾,有毒物质泄漏;防御措施: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城市和交通建设避开危险的断层;加强社会防震减灾体系建设和教育工作,提高防震意识;地震发生后,迅速制定救援方案等。日本地震强度大,灾情不严重原因:日本经济发展水平高,防灾减灾工程更加完善,对灾情的变化有“缩小”的作用。日本政府对地震高度重视;日本国民有较强的防震意识;日本的建筑物、道路等公共设施防震加固措施效果良好等。【例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地震震中距太子港16公里,震源深度10公里。首都太子港大面积建筑物倒塌,几乎成了废墟,总统府也被震塌。截至2010年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11.3万人丧生,19.6万人受伤。材料二: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南320公里的马乌莱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约60公里。因当地建筑有着严格的建筑质量标准和比较完善的应急措施,所以地震袭击之后虽然很多建筑受到损害但并没有完全倒塌。截止27日晚,地震造成近750人死亡。(1)分析海地、智利等地多地震的原因。(2分)(2)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分析地震烈度与哪些因素有关。(4分)(3)我国也是世界大陆地震多发区,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且危害大。为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答案】(1)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2分)(2)地震的烈度与地震的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面建筑抗震性能、地质构造和岩石性质等因素有关。(任答4点即得4分)(3)加强监测预报;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建立健全灾害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水平。(任答4点即得4分)3【例2】阅读材料,读图回答问题。(10分)北京时间2009年4月6日9时32分,位于意大利中部亚平宁山脉西麓阿泰尔诺河谷中的拉奎拉市发生里氏6.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又发生200余次余震。地震使这座中世纪古城破坏严重,大量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名胜古迹被摧毁,近300人死亡,数千人受伤,造成重大损失。(1)分析该区域频繁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并列举该区域容易发生的其他地质灾害。(4分)(2)试分析本次地震造成重大损失的原因。(6分)【答案】(1)该区域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地震带),地壳不稳定,容易发生地震。(2分)火山爆发(滑坡或泥石流)。(2分)(2)震级高;震源浅;古建筑抗震能力差;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任答3点即得6分)2、滑坡、泥石流滑坡泥石流概念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时空规律时间上:具有与降水相对一致的季节变化空间上:主要发生在我国山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阶梯及阶梯交界处,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滑坡和泥石流重灾区。)发生条件地质条件——地壳活动强烈,地质构造破碎,岩体比较破碎;存在滑动面地形条件——地势起伏大,坡度较陡,受重力影响易下滑气候条件——气候湿热,风化严重;降水集中,多暴雨,或有大量融水的季节人为原因:人类毁林开荒,开山凿石,修路搭桥,破坏岩体结构稳定性等(1)、自然因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陡峭的沟谷,便于集水集物;(气象)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物质条件)由于地震或风化强烈或认为影响,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物覆盖较差。(2)人为因素,如破坏植被,陡坡开垦、开矿,大型工程建设等,会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危害破坏或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摧毁城镇、工厂、矿山;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基础设施;破坏森林、土地、植被等;造成人畜伤亡;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造成人畜伤亡。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可能形成堰塞湖),阻断航运,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造成人畜伤亡,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造成生态破坏。防治措施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抗灾能力,建设护坡工程;在易发区减少工程活动;加强泥石流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害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必要是进行人口迁移。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滑坡);修筑排导槽,疏导泥石流物质到特定位置等(泥石流)相同点①主要发生在山区②主要由重力作用③人类活动可诱发④破坏力极强⑤由外力作用导致⑥突发性不同点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②泥石流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且位于沟谷地带西南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避灾,自救野外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4【例5】(09厦门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福建省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面广,是全国地质灾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预防地质灾害十分重要。右图示意福建省的滑坡、泥石流和地震分布。(1)说出福建省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空间分布的特点。(6分)(2)说明预防滑坡、泥石流灾害应采取的具体措施。(9分)【答案】(1)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山区(3分),地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3分)(2)①加强对滑坡、泥石流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准确发布灾害信息;②提高建筑物的抗灾能力(强度),建设护坡工程;③植树造林;④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应急处置机制);⑤增强民众的防灾减灾能力(意识),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每点3分,答出3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例6】(2013·山西五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新华社报道2013年2月18日11时许,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龙昌镇一处山体发生崩塌,截至22时,5人被埋,附近70余名村民被紧急转移。受持续零星崩塌及降水影响,现场很难对被埋人员进行施救。(1)此次地质灾害可能会引发次生灾害,请举一例并说明该次生灾害发生的原因。(2)贵州崩塌灾害发生频繁,为减少此类灾害带来的危害,请提出建议。【答案】(1)①上游滑坡:形成堰塞湖,阻塞河道,导致河流上游水位上涨,诱发滑坡。②下游洪水:阻塞河道的坍塌物松散,当堰塞湖水位上涨到一定水位,溃堤后暴发洪水。(2)①宣传教育;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③陡坡脚和陡崖边不适宜建房屋;④不要随意开挖边坡,在道路和其他工程开挖坡脚施工时加固岩体,植树种草;⑤监测和预警,拟定撤离计划;⑥灾害发生后,及时科学地救援。5【例7】(2013高考题山东卷)(10分)图10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来源:学§科§网](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6分)(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4分)[来源:学+科+网]【答案】(l)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例8】(2011年新课标文综,10分)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答案: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例9】(2012·福建文综,15分)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下图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读图
本文标题: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含分类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17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