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自然重量弹奏方法中的钢琴发音与技术
1自然重量弹奏方法中的钢琴发音与技术(小2黑)1.5行黄丽媛2006级音乐学1班学号200699(小4楷段前0.5行段后1行)内容摘要:(5号黑内容5号楷)钢琴自然重量的运用与调节是良好声音的基础和保证。我们在钢琴弹奏中讲自然重量,首先是指手臂的重量,然后是身体其它部位重量的补充和结合。在弹奏中如果不会合理使用重量,钢琴的发音必然是不好听、单薄、浮浅干巴和缺乏表现力的。自然重量的运用与训练要遵循一个合理的过程,首先要掌握把手臂重量全部放下去,弹出丰满淳厚、透彻明亮的声音。自然重量的调解必须建立在重量完全自如放下去的基础上。依据音乐所需要的大小强弱、轻重厚薄进行,给予键盘重量的变化。关键词:(5号黑)自然重量科学合理技术声音(5号楷段前段后0.5行)一、基本的自然重量弹奏方法(4号黑体)(小4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从无到有,并且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变化,从不甚科学合理向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进步,因而才有技术的不断革新、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的任何事物将永远遵循这条发展的轨迹向前发展。对于一种学问、一种技术、一种技能、一门科学的发展也将遵循其事物内在的规律,不断发展、变化、进步这样的轨迹。同样,作为一种乐器的演奏方法,也将遵循一个不断发展的轨迹向科学合理化的演奏方法进步。就拿钢琴演奏方法来讲,它在历代钢琴演奏家、钢琴教育家们的不懈探索下,由只凭手指弹奏的不科学方法,发展成为今天科学合理的自然重量弹奏法,从而给钢琴演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当初就是使用了只凭手指弹奏的不正确方法,使手指受伤不能继续进行钢琴弹奏改学作曲。其实这种不科学的弹奏方法不仅仅是弹奏者手指、手臂受伤,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弹奏出的声音不能发挥钢琴的巨大表现力,声音干瘪,缺乏穿透力、缺乏变化。(页面设计上下2.54左右3.17)2我们知道,钢琴是乐器王国中唯一可以与管弦乐队相媲美的乐器。它是最为理想的和声乐器,在钢琴上可以同时奏出十余个音的和弦以及四五个声部的复调进行。它的音域包括了交响乐队由最低音区到最高音区的全部音域,其音量强弱变化悬殊,艺术表现力极为丰富。用于独奏,钢琴可以演奏气势磅礴、宽广、抒情的音乐;也可以演奏欢快、灵巧,技巧性极强的华彩乐段;在乐队中,钢琴往往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音响辉煌灿烂,它也是最常用、最有效的伴奏乐器。这些独有的特点都是其它乐器所不能比拟的。正因为其这些特点,所以自从钢琴诞生300多年来,历代钢琴演奏家们和教育家们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对其弹奏方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及研究,使其弹奏方法不断发展演变为今天的科学弹奏方法。在现代钢琴产生之前,有两种不同性质的键盘乐器:一种是击弦古钢琴“克拉维科德”(Clavichord);另一种是拨弦古钢琴“哈普西科”(Harpsich)。这个时期的古钢琴不但键子轻而且声音纤细,并且那个时期人们的审美也不同于现在,要求声音清楚干净,弹奏时只要求手指的独立动作,反对和限制身体其他部位参与,这就是历史上人们所称谓的“手指派”弹奏方法。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人们更多的强调手腕、手臂、肩部、躯干保持一种固定不动的状态,甚至要求手掌也固定平稳,弹奏时只动手指。有些教师还在学生手背上放上硬币、纸片等,要求在快速弹奏中不得掉下去,可想而知,这种方法是何等机械僵硬,这是违背生理解剖学和心理学规律的。一直到19世纪中叶,著名的斯图加特音乐学院还倡导手指压力触键,强调手腕和手臂静止不动,弹奏过程中只动手指。1860年曾指导过门德尔松的莫舍列斯给学生上课时还要求手腕保持固定,只动手指弹奏。当然,一种乐器演奏方法的形成不是一年半载所能形成的,它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萌芽、演变、发展、完善成熟过程,但它总是向科学化发展的。在这个时期的后半期一些有睿智远见的演奏家已经认识到,只凭手指压力的弹奏已不能满足钢琴音乐上更具戏剧性的色彩变化。如肖邦的遗稿中就曾这样写到:“只用手指来弹奏的那种卡尔克布伦纳(1785—1849)的方法不好,在用手腕和手指的同时还要运用前臂和后臂。”[1]这些正反映出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出现的自然重量弹奏法已在此之前处于萌芽演变的时期。到193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工学制造业的不断发展、钢琴乐器制造的不断完善和作曲技巧的发展以及此前弹奏方法的不断科学化、合理化改进,钢琴教育家和演奏家们把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力学、运动解剖学等科学知识运用到钢琴弹奏上,人们对弹奏方法才有了比较科学的、完善的认识,便逐渐形成了“自然重量弹奏法”。这种弹奏方法从科学角度出发,把钢琴技术分为三大部分,即手指技术、手腕技术、手臂技术。充分利用人体全部生理机能上运动的可能性,把手指技术看着是战场上的“前线战士”,以确立手指技术的重要性,要求弹奏的手指必须坚强有力,灵敏积极。同时要求必须拥有畅通无阻的“后方支援”才能使钢琴弹奏更具科学性,这个“后方支援”就是手腕技术和手臂技术以及肩、背、腰部、双腿乃至全部身体躯干都要参与弹奏,都要科学的支持手指技术的充分发挥和运用。这样的弹奏身体不易疲劳,手臂不会酸痛,而且音色宏厚、圆润明亮、表现力丰富,极大的发挥了钢琴乐器表现力的巨大潜力。二、自然重量弹奏方法的声音与技术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我充分认识到钢琴自然重量弹奏是弹奏方法不断科学演变的必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科学文化进步的必然、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也可说是人们对音乐美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进步。这种弹奏方法的关键是改变了钢琴发音的本质变化,自然重量的运用与调节是良好声音的基础和保证。我们在钢琴弹奏中讲自然重量,首先是指手臂的重量,然后是身体其它部位重量的补充和结合。在弹奏中如果不会合理使用重量,钢琴的发音必然是不好听、单薄、浮浅、干巴和缺乏表现力的。在平时上课时,我的老师有时不让我看他的弹奏,而是听声音判断哪一种方法是运用自然重量方法弹奏,哪一种是只用手指弹奏的方法。比如说,《车尔尼快速练习》作品299第六条的开始音型,如果利用自然重量合理科学的运用手腕,利用手腕把手臂输送到最有利于弹奏的地方,手腕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环绕周旋;从第九小节开始又从从右至左,从上到下环绕周旋,显然运用这种方法弹奏,发音颗粒清晰、均匀饱满、圆润明亮、淳厚丰满。如果使用只动手指固定手腕的方法弹奏,声音干涩,缺乏圆润、缺乏明亮度。4从钢琴发声的物理科学原理角度来看,这种利用自然重量弹奏能够最大限度的控制琴弦产生大量的上方泛音,而上方泛音越多声色就越难听,尖锐、刺耳、杂音多。从而使琴弦产生较多的下方泛音,下方泛音越多音色就越好听,柔和、饱满、优美。对自然重量的运用与训练必须遵循一个合理的过程,首先要掌握把手臂重量全部放下去,弹出丰满淳厚、透彻明亮的声音。老师经常说的“弹到底”,实质就是指通过手指把重量放入键盘,不要把重量搁置在手臂、手腕的某个部位。科学弹奏方法实践告诉我们,自然重量的调解必须建立在重量完全自如放下去的基础上。依据音乐所需要的大小强弱、轻重厚薄进行,给予键盘重量的变化。当然,这个时期也出现过把重量弹奏的方法极端化的现象,如,1905年莱比锡出版的鲁道夫.布赖特豪普特的《自然钢琴技巧》一书中过分强调钢琴重量弹奏法,把钢琴家的注意力转移到肩、前臂的弧行动作上,忽略了对手指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和训练,使钢琴的发音模糊不清,缺乏必要的颗粒性。但是,这样的要求,对于肩、臂力量的运用,手臂的放松有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今天的自然重量弹奏法正是吸收了前人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不但重视对手腕、手臂、肩部等的训练和运用,而且重视对手指技术的训练。充分认识到学习钢琴手指技术是重要的基础,手指技术是主要技术,要求手指结实有力,独立灵活,跑动迅速。在手指触键方面,由过去单纯使用手指力量敲击的方法变化到现在发挥手臂重量,手指和手臂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钢琴发出的声音质量起到了本质的变化,丰满、圆润、柔美、通透,音色变化更加丰富多彩。弹奏中用力量的方法由过去的“打”变为现在的“掉”;手指和手腕动作也由“打下去”变为“掉下去”。如果是“打下去”声音必然不好听,从钢琴发声的物理现象角度来看,这种打下去或敲下去的弹奏使琴弦产生大量的上方泛音,而上方泛音越多声色就越难听,尖锐、刺耳、杂音多。“掉下去”的弹奏方法可使琴弦产生较多的下方泛音,下方泛音越多音色就越好听,柔和、饱满、优美。所以,在弹奏时应该使用“掉下去”的用力方法,而尽量杜绝5“打下去”、“敲下去”的用力方法,使钢琴发出优美悦耳的声音。三、坐姿与手型对于弹奏声音的影响1.坐的重心对于弹奏的作用随着钢琴弹奏方法的不断科学化,弹奏姿势也在不断变化,以前人们普遍认为要坐在琴凳面的一半或少许靠前的部位,坐稳的同时重心靠前,腰挺直,上身可略向前倾,所以在坐姿方面就有坐在琴凳子边缘三分之一的说法。到了1957年匈牙利钢琴教育家约瑟夫.迦特在他的《钢琴演奏技巧》一书中写到:“坐得太靠后会妨碍双腿的支撑作用,从而使躯干的活动变得没有把握。但是坐在椅子的边缘也是有害的,因为这会使身体的大部分重量都落在双腿上,并使身体陷入极其紧张的状态中。结果,演奏者为了保持平衡,似乎不得不扶着钢琴,这必然会引起手指过度的负担。由于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手臂便不能充分敏感地调整(组织)每次弹奏的抗冲力,并会经常使用过重的抗冲力。[2]”同时他还认识到:“在正确的坐势中,我们虽然也着力于双腿,但是基本的重量却落在椅子上。躯干在这种姿势中可以自由地向任何方向活动。”然而,现在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国际上成名的,比较年轻的演奏家基本是坐满琴凳的。200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从英国引进的著名钢琴教育家范妮.沃特曼和钢琴教育家马里昂.海屋德编著的《钢琴课》一书中的坐姿显然是坐满琴凳的,重心是落在凳子上的。实践证明,这种状态很容易放松全身,且有一种舒坦感,不易疲劳,利于操纵演奏。从重力学的角度可以判定,这种坐姿容易放松,有利于弹奏的关键是身体重量承载在椅子上而不是双腿上,从而弹奏者就可以充分放松,自由自在的、无拘束的弹奏,发挥钢琴巨大的表现力。2.坐的高低对于弹奏的作用古老式的弹奏坐姿总是比较低,肘部内侧夹角小于90度,这样,肩臂的力量不容易输送到弹奏的指尖,随着自然重量弹奏方法的出现,坐姿是将手以弹琴的手型放在键盘上,肘部和键盘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或略高于键盘为宜,肘部的内侧夹角大于90度,这种坐姿的高低位置有利于弹奏者把肩臂的重量输送到指尖,使钢琴发音光彩辉煌。63.弹奏手型对于弹奏的作用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人们弹奏的手型要求手指的第二个关节是垂直的,过分的强调手型成为握苹果的状态。自从著名钢琴家肖邦以后,世界上就推崇肖邦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的手型位置。把一指放在小字一组的e音位上,五指放在小字二组的c音位上,二、三、四指分别放在小字一组的#f、#g、#a上。人们认为这是科学合乎自然生理机能的最佳手型。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手型位置弹奏方便自然、舒适轻松,并且最具支撑力,这是合乎人类自然生理机能的最佳手型。它和拱型门、拱型桥的力学原理一样,是最完美的力学原理。所以前苏联卓越的钢琴教师和钢琴家涅高兹把这个手型位置比喻为具有“远射性能”的著名钢琴公式,他说:“这是一块基石”,是“哥伦布的鸡蛋”,是“一颗能生长出无数小麦的种子”[3]。现在我们有时还可以见到有些学生总是把手指勾向手心,二关节处垂直等现象,这是不自然的、强制的手型,有碍于弹奏,这是不科学的弹奏手型,利用这种将影响弹奏者的正常发挥。在这种手型状态下,手指跑动不灵活,况且难以调控音色和力度变化,特别难以弹出柔和歌唱性的乐句。手型并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以正确弹奏的必然。结束语关于钢琴弹奏技术与钢琴的发音,是一个极为广泛和复杂的课题,我在这篇论文中,仅仅就自然重量弹奏方法发音与技术,根据自己四年的学习体会作了基本的论述。论述揭示了一个普遍原则,钢琴的发音好坏取决于弹奏方法是否科学合理,采用不同的弹奏方法必将得到不同的声音效果,这一点是弹奏的实践所能证明的。当然,要把钢琴弹得优美动听,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探讨,比如,声音与节奏、声音与音乐表现、声音与不同风格等等。探讨钢琴自然重量弹奏的发音与技术是
本文标题:自然重量弹奏方法中的钢琴发音与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19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