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自考现代修辞学综合复习资料
第1页共29页自考现代修辞学复习资料一、填空并选择试题1、从我国修辞学最早产生来看,我国最早的修辞是源于(演说)的。2、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3、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也可以叫(言语环境)。4、(韵律)汉语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国的古典诗歌中,从《诗经》起到后代的诗词没有不押韵的,可谓“无韵不成诗”。5、叠音又称(叠字),指相同字(音节)的重叠。叠音是汉语语音修辞的重要手段。6、借代常见的方式有: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专称代泛称、特征代本体。7、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始创者,(辞达)与“言文”的结合是其修辞学说的重要内容。8、成语是我国民族语言的瑰宝,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的特点。9、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的著作是(《修辞学发凡》),作者是(陈望道)。10、押韵的常见方式有:偶韵,即(偶句)押韵,隔句押韵。排韵,即(数句)押一韵,或“一韵到底”。12、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的著作是(《修辞学发凡》),作者是(陈望道)13、根据拈词和拈体的组合关系,拈连可以分为:(主谓拈连)、(述宾拈连)14、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名著(《语法修辞讲话》)15、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四字格”),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90、把人或事物的声音、颜色、情状如实描写出来的修辞方式叫摹绘。91、“修辞立其诚”中“修辞”的意思是(A)。A.修饰文辞B.提高语言表达效果C.修治文教,即修治文化教育D.说话92、《修辞学发凡》一书把修辞格分为(D)。A.二十种B.三十种C.四十种D.三十八种93、我国最早对比喻作出精辟解释的是(B)。A.孔子B.墨子C.孟子D.荀子94、《国际歌》“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中的“毒蛇猛兽”属于(B)。A.明喻B.借喻C.暗喻(喻体—本体)D.暗喻(本体—喻体)95、诗经“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中的“三秋”是(B)。A.比喻“三年”B.借指“三年”C.借指“三个季节”D.比喻“三个季节”96、“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中的“龟蛇”指“龟山、蛇山”,属于(D)。A.具体代抽象B.部分代整体C.专称代泛称D.特征代本体97、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是银河落九天”属于(C)。A.直接、缩小夸张B.直接、扩大夸张C.间接、夸大夸张D.间接、缩小夸张98、“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属于(D)。A.正对、严对B.正对、宽对C.反对、严对D.反对、宽对二、名词解释1、修辞: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2、修辞:名词: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适应特定的语境,而采取的应用语言及语言风格的方法、技巧或规律。动词:为了适应特定的语境,而应用语言及语言表达的方法、技巧或规律的活动。3、修辞学:是研究修辞应用的科学,它研究如何依据语境,运用语文的各种材料、各种修辞手法以及表现方法和技巧。4、语境:语境是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也可以叫言语环境。具体地说语境就是指我们平时说话或写文章所具有的特定的对象,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一定的题旨,语言本身的具体环境,以及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它有两种分法,一种可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另一种可分为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5、倒装句式:句子成分的语序规律一般是主语在谓语前,定语状语在中心词之前。但是为了收到积极的修辞效果,可以变动这个通常的语序,这种变动后的句式叫做倒装句。6、长句是指句子的形体长,词语的数量多,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7、短句是与长句相比较而言的,是指句子的形体短,词语的数量少,结构简单的句子。8、准语言是指伴随有声语言进行交际的眼神、身态动作,以及语速、声音等。准语言包含了辅语言、或副语言和体态语。9、准语言的特点:准语言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具有民族性;具有直观性;具有时代性;具有多义性。10、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一事件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来写,然后再从事件开头进行叙述。倒叙可以造成文章悬念,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倒叙用的好,能使文章波澜壮阔,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11、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事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这种叙述方法也叫分叙。12、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插进一段与主要事件有关的人或事的叙述7简述什么是夸张,以及夸张的分类?答:1、夸张:为了表情达意,运用远远超过客观事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某事物,造成鲜明的形象和独特的意境的修辞方式叫夸张。2、按性质分,夸张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扩大性夸张,即故意把事物往大处说。如:闯王急的头发胡子全白了。(2)、缩小性夸张,即故意把事物往小处说。如:在那巴掌大的地方,还搞什么实验啊。(3)、超前夸张,即把本来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在前。如:我们正在商量暑假去XX瀑布游玩,我感觉此时我们已经听到隆隆的水声了。38、简述直接夸张和间接夸张的区别?答:夸张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直接夸张和间接夸张。直接第2页共29页夸张就是不借助于其他修辞格的夸张,也称单纯夸张或自身夸张。间接夸张就是通过与其他修辞格结合进行的夸张,常见和比喻结合,实际上是一种比喻性夸张。39、夸张的修辞作用是什么?答:1、适当运用夸张,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加艺术的感染力。2、适当运用夸张,加深人们的印象、引起联想受到突出形象的过去效果;40、简述使用夸张是要注意什么问题?答:夸张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艺术方法,我们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给人以真实感;2、夸张要充分,要明确,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3、运用夸张要力求鲜明,不落俗套,给人以新颖感。4、夸张要掌握分寸;另外,运用夸张还要注意语体,夸张多用于文学作品,很少用于政论文。41、简述什么是移情并举例说明。答:1、移情:为了抒发强烈的感情,作者使周围的物体染上一层与自己情感一致,但实际不存在的感情色彩的修辞方式叫移情。移情就是把人的思想感情转移到物身上的修辞方式。2、例如:“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天亦垂泪,是人岂能泪不挥。”就是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42、简述移情和拟人的同与异?答:1、移情和拟人的同:两种修辞手法都是把人所特有的东西加到物的身上2、移情和拟人的异:(1)、作者对待物的态度不同。运用拟人时,物在作者心中不是“物”是“人”,而运用移情时,物在作者心中还是物。(2)、运用拟人时,作者着眼于物的本质,把物刻画为:“人“。移情则不同,运用移情时,作者通过形象思维,仅仅是移人情于物;(3)、运用拟人时,往往需要经过社会生活和客体的长期观察分析,从而发现拟体和本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而移情则是作者一时一地某种感情的外射,借眼前某物的现象就自然和人联系起来。(4)、拟人和移情的作用不同,拟人重在塑造艺术形象,移情只能深化情感,是形象产生的促成剂。三、单选题1.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B),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A、商周时期B、先秦两汉C、魏晋时期D、南北朝时期2.“辞达而已矣。”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作者是(A)。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3.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是(D)。A、《文赋》B、《文心雕龙》C、《史通》D、《文则》4.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是以(C)的出版为标志的。A、《现代汉语修辞学》B、《语法修辞讲话》C、《修辞学发凡》D、《修辞概要》第3页共29页5.“姓‘钱’不爱‘钱’的钱钟书。”这一文章标题是利用了语言环境中的(C)因素来进行修辞的。A、情境B、场合C、对象D、上下文6.下列爱护草坪的说法中,比较有艺术性的是(D)。A、严禁践踏,违者重罚B、请勿践踏草坪C、请爱护草坪D、足下留青7.“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是强调文辞要(A)。A、准确朴实B、简洁有力B、新鲜活泼D、生动形象8.文艺作品中,作家常常以多彩之笔,略加(B),便能使描摹的人物更加细致传神,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加丰富饱满。A、精心挑选B、修饰点染C、巧妙配合D、叙述描写9.“让英雄流血不流泪。”这个新闻标题运用的词语修辞方法是(B)。A、相同词语的配合B、含有相同语素词语的配合C、意义相同词语的配合D、意义相近词语的配合10.“西部招商切忌‘叶公好龙’。”这个文章标题中成语的运用,使语言表达(A)。A、意蕴深厚B、新鲜别致C、文字精炼D、风趣诙谐11.一则新闻报道《商家开始度日如年》,说的是元旦尚未到来,已出现消费高峰,商家高兴地说:这样的日子天天像过年。这则新闻的标题运用了成语活用方式中的(A)。A、别指B、易字C、易色D、谐音12.从修辞角度看,下列词语运用不当的句子是(B)。A、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赢得了一阵阵掌声。B、公安战士早就设下了陷阱,量他们也跑不了。C、您的光临,使寒舍蓬荜生辉。D、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他们两位来参加我们的晚会。1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属于(B)。A、正对、宽对B、串对、严对C、反对、严对D、串对、宽对14.从修辞学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对长句和短句的理解正确的是(D)。A、长句的表达效果优于短句。B、复句比单句长,所以复句是长句,单句是短句。C、长句多用于口语,短句多用于书面语言。D、句子的短和长是相对的,它们最大的区别是结构简单还是复杂。15.下面各句,意思相近,句式不同,但语气最强烈的一句是(D)。A、今天天气很好。B、今天天气不错。C、难道今天不是好天气吗?D、今天不能不说是个好天气。16.“人家杭州龙井还没有开园,北京怎么满街都是龙井?”这个反问句表示(D)。A、愤怒B、感叹C、责难D、讽刺17.下面对“书面语句”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A、整齐的句子相对口语句较多B、关联词语相对口语句较少C、语气词相对口语句较多D、简略的句子相对口语句较多18.下列句子后括号中的话是对倒装句修辞效果的说明。不正确的是(D)。A、怎么啦,你?(谓语前置,突出谓语,加强了疑问的语气,表示惊讶)B、还不睡?几点了,都!(状语后置,强调时间已经很晚了)C、繁漪哦,十八年了,在这个家里,你看,妈老了吧?(补语移前,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D、老北京见面常说:吃了吗您?(主语后置,用以强调主语)19.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是(B)。A、单音节化B、双音节化C、三音节化D、四音节化20.下列对语音段落和语法结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四字音节的语法结构关系和语音停顿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例外。B、一般的句子中,存在着语法结构关系和语音顿歇不一致的地方。C、句子不可能完全是两字一顿,也存在着一字一顿,三字一顿乃至更多音节一顿的情况。D、句子中每一个“顿歇”,每一个节拍的时值大体相当,只是音节松紧的程度不一样。21.“一石击起千层浪”的语音段落是(C)。A、“2+2+1+2”式B、“4+1+2”式C、“2+2+2+1”式D、“4+3”式22.诗人贺敬之《回延安》开头:“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这几节诗的押韵方式是(A)。A、随韵B、抱韵C、交韵D、排韵第4页共29页2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平仄规律是(D)。A、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B、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D、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24.“窈窕、参差、慢慢、纷纷”这些词语分别属于(B)。A.双声、叠韵、词的重叠、叠音词B.叠韵、双声、词的重叠、叠音词C.双声、叠韵、叠音词、词的重叠D.双声、词的重叠、叠韵、叠音词25.在中国最早提出修辞格概念的是(C)。A、孔子B、刘勰C、唐钺D、陈望道26.“沙漠之舟——骆驼。”这句运用的修辞格是(B)。A、明喻B、暗喻C、借喻D、借代27.下面哪一句用了比喻?(D)A、“老虎团”的士兵嗷叫着冲了过来。B、流连期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C、陈秉正老人
本文标题:自考现代修辞学综合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21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