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二、马克思广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函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p34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p51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多样性(二)世界的运动发展p52(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p54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p56(一)对立统一规律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p58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p62(二)质量互变规律1.质、量、度p652.量变与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三)否定之否定规律p671.辩证的否定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的统一p69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p71(一)原因和结果(二)必然性和偶然性(三)可能性和现实性(四)内容和形式p74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p78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一)规律和自然规律(二)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1.意识的起源2.意识的本质(二)意识的能动作用p80(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p85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p89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一、认识的产生p901.认识的生产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2.认识论和本体论3.认识和认识论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93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3.实践是体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p961.认识主体2.认识客体p100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4.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p102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p1051.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p1064.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p108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p11021.认识的反复性2.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3.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三节真理与价值p112一、真理及其属性p1141.真理和谬误2.真理的属性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1171.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2.实践标准的唯一性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p119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1.真理和价值的对了和统一2.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p121第四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p123一、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2.马克思哲学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p128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p131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基本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社会存在1.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的作用2.人口因素及其社会发展的作用p1333.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二)社会意识1.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2.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p1353.个体意识和群众意识(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p137(一)生产力和生产力系统(二)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体系p139(三)生产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p143(一)经济基础(二)上层建筑(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p1453.经济基础和上层之间的矛盾运动四、社会形态的划分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p147(一)社会形态的划分1.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2.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二)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p149(三)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四)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和多样性p152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2.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第二节社会发展的动力p153一、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p154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阶级的产生和实质(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三、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159(一)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二)社会改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1611.社会改革的实质和作用2.社会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p163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文化的含义和特性(二)文化的社会功能p166(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p168一、人的本质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人性和人的本质1.劳动是人的本质3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p171(二)人与社会的关系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p173(一)历史观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三、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p177(一)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二)杰出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三)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p179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式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p182一、商品经济1.商品经济及其产生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p184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4.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p1855.商品的价值量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p190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表现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p191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2.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和资本主义的形成p194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性p197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1.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2.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p1993.资本的本质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p201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p2021.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三、资本积累p2051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及其实质2.资本积累的后果p2063.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趋势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p2091.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2.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p2123.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4.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p2145.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p217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p218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2.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3.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p219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节资本的循环和周期一、资本的循环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p2252.产业资本的三个职能形式3.产业资本的循环骗p226二、资本的周期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2.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3.产业资本的循环二、资本的周转p2271.资本周转和资本周转速度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3.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p2304.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p231一、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p233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p235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2.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原因3.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第三节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p2371.生产成本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率p2391.利润率的形成2.影响利润的因素4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p2401.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2.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3.平均利润水平的决定4.平均利润的本质p243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2.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和超额利润第四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p246一、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二、商业资本的作用三、商业利润p248第五节借贷资本和利息p250一、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1.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2.借贷资本的本质二、利息和利息率p2511.利息的本质和来源2.利息率三、资本主义银行和银行利润p2521.资本主义银行及其职能2.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四、股份公司p2531.股份公司的产生2.股票和股息3.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股票控制额4.股票价格p255第六节农业资本和地租一、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分配的特点二、级差地租p2571.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2.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p2583.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以级差的地租的形式从农业资本家中转入土地所有者手中的原因4.级差地租的源泉5.级差地租的形态三、绝对地租p2591.对地租形成的条件2.绝对地租绝形成的原因和源泉3.当代资本主义形成绝对地租条件的变化四、土地价格p262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摧绘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一)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5二、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第八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本文标题:自考马克思主义目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2262 .html